資治通鑑讀後感

有一書,君王宋神宗稱其“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有一書,史學家王鳴盛讚其“此天地間必不可無此書,亦學者不可不讀之書”;有一書,與司馬遷所著《史記》並稱“史家兩司馬”。此書名曰《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讀後感

《資治通鑑》爲北宋司馬光主持編纂,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然而,真正吸引我的,不是它至上的史學地位,也不是它歷來爲人們所稱頌的名聲,而是它其中紛呈,精彩,曲折的故事,如同一幅活靈活現的歷史畫卷在我面前徐徐展開。

每看完書中的一篇章,心中都會有感待發。其實我認爲,《資治通鑑》本身就是一篇觀後感,以史實爲材料,以朝代爲提綱,縱觀古今,在敘述故事的同時加入了對歷史的'看法評判,這也是《資治通鑑》吸引我的原因之一。

春秋末期,晉國被稱爲中原霸主,大權旁落於智、韓、趙、魏四家,其中智家勢力最大。然而智家繼任族長智瑤卻是一個心胸狹隘,狂妄自大的人。他公然戲弄韓康子和魏桓子,甚至無故索取三家土地,最終三家分晉,晉國自此滅亡。智家原爲四家中實力最強悍的,但在智瑤昏庸的領導下滅亡,令人嘆惋。而智瑤昏庸的源頭,便是由於他目中無人,不能寬容待人,聽不進勸諫,又得罪了其他三家,以致他們聯手攻打智家。一個驕傲自大的人,終會在他的自大中自取滅亡。不能因爲眼前的一時得意而忘乎所以,肆意妄爲,應該時刻懂得謙虛,謹慎。與此同時,也應當多與有才幹,有品德的人結交,不嫉賢妒能,還要虛心接受他人正確的意見。這樣,才能真正受人愛戴。

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書中的長孫皇后、馬太后。長孫皇后的賢良淑德被後世傳頌。她雖貴爲皇后,衣食住用行均不求奢華。她從不徇私,凡事秉公處理;她還常勸唐太宗親近賢臣,減輕百姓徭役。長孫皇后將賢德詮釋到了極致;馬太后與長孫皇后相似,崇尚節儉,甚至穿粗布衣裳,直接帶動了當時清明的良好風氣。當年漢章帝的繼位離不開馬家幾位舅舅的扶持,因此,繼位之後,他準備封賞自己的舅舅。原本,這只是按慣例辦事,但遭到馬太后的嚴詞拒絕。馬太后認爲,馬家並無德才出衆之人,沒有被封賞的理由,也以免將來外戚專權。歷史上因外戚專權導致王朝覆滅的例子比比皆是,馬太后能看清根本,不爲家族謀取私利,以國家爲重,此等氣魄讓我驚歎之餘敬佩不已。當然,我們當前很難做到長孫皇后那般端莊賢惠,也無須刻意如馬太后那般布衣草蓆。學會大公無私,懂得知書達禮,對她們心存敬意,足矣。

《資治通鑑》中還有很多類似以上的史實,作爲之後中國古代君主的必修書目,它教人勤儉節約,教人治國之道;教人如何得民心,如何用賢臣,如何除奸佞。

如果用一句話說明《資治通鑑》,那必然是: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資治通鑑》,那將會是:博古通今。

如果用一個字概括《資治通鑑》,我覺得,應該是: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