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讀後感3篇

《資治通鑑》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歷時19年編纂而成的史學鉅著。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資治通鑑讀後感,供大家參閱!

資治通鑑讀後感3篇

資治通鑑讀後感篇1

《資治通鑑》是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集十九年的心血主編完成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載的歷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紀元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紀元959年),共1362年。成書目的主要是通過對事關國家興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和朝代更替的過程描述,以警示後人。二十三年(紀元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紀元959年),共1362年。成書目的主要是通過對事關國家興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和朝代更替的過程描述,以警示後人。

近來,有幸在局圖書室借到黃錦鋐等27位教授撰譯的《資治通鑑》第一輯(戰國、秦、西漢)和第五輯(隋、唐)。閒暇之時,認真進行了閱讀,對秦—漢、隋—唐朝代更替時期統治階段執政政策的變化及所帶來的國家興衰感想很多。

縱觀秦朝、隋朝統治史,都是中國古代大統一形勢下短命的王朝。秦王贏政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制國家,可謂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功績,但秦王朝統治僅持續十五年;隋朝也是在中國經歷長期分裂之後建立的統一王朝,建國初期,也有隋文帝開創的“開皇之治”,但統治時間也僅有37年。秦朝、隋朝迅速滅亡,究其原因,與秦朝、隋朝統治階級實施苛政,毫無限制地奴役勞動人民有直接關係。秦朝在統一之初,民生尚未得到修養,國力尚未得到恢復的情況下,就大興徭役,僅建造阿房宮、秦始皇陵和長城所徵發的民工就達300萬人以上,農民三分之二的收入都被徵繳。隋煬帝統治期間,百役繁興,征斂無度,揮霍浪費,窮兵黷武,營建東都洛陽、開鑿大運河、征伐高麗,每年役使民衆數百萬人,弄得“耕稼失時,田疇多荒”。沉重的賦稅,繁重的兵役和徭役,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極大的災難,官逼着民反。西漢、唐兩朝統治階級在總結吸取秦朝和隋朝滅亡的的歷史教訓基礎上,施行了與民休息、輕徭薄賦的政策,鼓勵農民生產,注重節儉,實現統治分別達到210年,期間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等空前盛世局面。

正如唐太宗所言:“人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民猶水也,君猶舟也”。如果不能正視歷史,擺不正與人民的關係,甚至把自己放在人民之上,自以爲是,肆意妄爲,其後果輕則脫離人民,重則損害人民,必然受到歷史規律的懲罰。

中國共產黨在充分總結吸取國內外歷史更替和封建王朝興衰的經驗教訓基礎上,將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確立爲黨的根本宗旨,始終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爲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人民共同富裕而努力奮鬥。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黨和國家先後出臺了一系列富民政策,如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取消農業稅,發放糧食補貼;探索實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養老保險試點,免除了城鄉義務教育學雜費;建立了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失業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爲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等,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但我們也清醒看到,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擴大趨勢,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等。這就要求我們要踏踏實實地爲民辦事實,使人民羣衆覺得有盼頭、有奔頭。

資治通鑑讀後感篇2

《資治通鑑》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歷時19年編纂而成的史學鉅著。至今爲止我國最大的一般編年史,貫古通今,全書294卷,上起周威烈王姬午前403年,下迄周朝顯得959年,包含了1362年的歷史文學,約300萬字。泱泱華夏千年歷史,史書之長曆任王儲不可能讀得完,所以司馬光將歷時中的經驗總結編纂進獻給皇帝,公其借鑑。以分析歷史角度講述歷代賢君明主治國待臣之道,言簡意深。書中精湛之處比比皆是,讓人拍案叫絕。

借古諷今,藉故說今將歷史事件作爲實例向君王講述治國之道,例如楚漢之爭,作爲象棋的起源,從而爲千秋百代提供了治國平天下的戰略倚策。劉邦項羽的鬥智鬥勇,張良韓信的英勇謀略。《通鑑》中記錄劉邦雖少,人物的豐滿度足以令讀者明確。對比手法的運用更是錦上添花。劉邦爲人的豁達易交;更反映了項羽的多疑,優柔寡斷,他的心胸狹隘直接導致了他的敗北。《資治通鑑》中詳細的描述了垓下之戰,項羽戰敗之後並未輕言放棄,反而鎮定自若,一改原先的‘多猜忌,偏聽偏信’,充分地表達了英雄末路之時的悲壯景象,當然這種折回之筆在《通鑑》中經常見到。在楚軍節節敗退的情況下也可以看到劉邦與韓信、彭越等大將之間的君臣關係出現了絲絲的裂痕,這也最後導致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

巫蠱之禍,也叫戾太子事件,戾太子原名劉據,漢武帝嫡長子,衛皇后所生,武帝朝前期,衛家顯赫一時,皇后受寵,劉據地位穩定,後因衛家衰敗後繼乏人,曾經顯赫的衛家光芒漸漸衰退。武帝子嗣原來越多,太子天生性格溫純,和漢武帝性格大異。武帝晚年遭遇一次朋黨之爭,自然波及到了衛氏一族與附屬國人直接的正面衝突,劉據作爲事件的犧牲品,“智者不敢言,辯士不敢說,臣竊痛之!唯陛下寬心慰意,少察所親,毋患太子之非,亟罷甲兵,無令太子久亡!臣不勝惓惓,出一旦之命,待罪建章宮下!”司馬光在本章的最後對當朝天子提出勸誡“左右前後無非正人,出入起居無非正道,然猶有淫放邪僻而陷於禍敗者焉”藉故解今的意味不言而喻。

資治通鑑讀後感篇3

《資治通鑑》是一本編年體史書,說的是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的後周世宗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通過對這本的`閱讀,我瞭解到了很多關於歷史朝代更替的故事。正所謂,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通過對歷史的分析思考,個人得出一些關於歷史朝代更替,制度更替的結論。我認爲,分析歷史,不應該存在個人英雄主義,社會歷史是人民羣衆決定的,這是一個完全正確的結論。爲什麼呢?因爲歷史發展具有其必然性,從各件事情的根本去分析,就可以知道,這件事情爲什麼必然發生。當然,歷史上發生的故事是由各種必然和偶然拼湊起來的。必然的是生產力的提高,經濟的發展,以及隨着生產力經濟發展而需要不斷完善的制度。這些事情是必定發生的。好像,爲什麼遠中國會由原始母系社會的公天下變成夏朝的家天下呢?答案不是大禹多麼強悍,多麼能幹,就算沒有大禹,家天下一樣會在那時的中華大地上發展,因爲此時的生產技術已遠遠超過三皇五帝的時代,因爲人對利益最大化的本能性追求,生產力急需發展,急需提高,那就必須成立一個政權,結束各自爲政,自給自足的年代,利用這個政權的強制性,組織人們一起合作勞動,一起建設社會各個方面,豐富人們的物質需求,提高人們的生活素質。可以說,那時的人們需要一個家天下的政權,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家族政權去通知他們,組織他們一起創造價值,發展社會。所以,家天下在此時是必然發生的,誰也阻止不了,包括大禹本人。那麼爲什麼這個王朝是姓夏的了,那就是歷史的偶然性了。假如當年大禹夭折了,就是說沒有大禹這個人了,就肯定會有另外一個人,做着跟大禹一樣的事,最後建立家天下政權,而這個政權有可能就不姓夏。這就是偶然性。

我們再拿大家熟悉的秦始皇分析一下。我們說,爲什麼秦始皇能一三六合,建立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呢?是不是真的就因爲秦始皇這個人雄才大略,或者說是因爲秦國有像李斯,白起,蒙恬這樣能幹的政治家,軍事家呢?通過分析,很容易就得出了否定的答案。那正確的答案是什麼了,就是,當時,秦與關東六國不同,它的變法比較徹底,政治上已基本建立起了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廢除了領主制的農奴制度,建立了土地私有制,獎勵耕織,促進了生產。就是說,秦國當時的生產技術要比六國高,生產力要比六國強,經濟實力遠超六國,秦國百姓的生活質量要比六國百姓高。之前已經說過,追求高質量生活,追求更好的享受,那時人類的本能,當時的人們也不例外,他們渴望能有更好的生活質量,渴望生活在能帶給他們這種好生活的制度下,這樣的社會下,這樣的統治下,所以他們那時更願意接受秦國的統治,所以秦國的統一是必然的,這就是所謂的人民羣衆決定社會歷史。至於秦國暴政,那是秦統一後的事情,由於秦的強制過頭了,在他們統一全國後,他們的統治,他們的制度,很快就變得不太合適當時的人民羣衆了,所以秦也很快滅了。可以說,沒有秦始皇,沒有李斯等人,秦掃六和的事情一樣發生。拿秦趙長平之戰爲例,人們習慣把責任歸到趙括的紙上談兵上,歸到趙王選將不當上,把功勞歸到白起用兵如神上。其實,就算趙王不以趙括爲將,秦國也沒有白起這號人物,戰爭的勝利一樣屬於秦國,因爲戰爭歸根結底是經濟實力的比拼,就算兩軍不交戰,晾在那,那麼需要消耗糧草啊,那麼秦國生產力這麼高,糧食儲備遠遠高於趙國,那麼就晾在那,最後贏的還是秦國。所以說,這就是歷史的必然性。至於,趙國以這樣的方式輸掉戰爭,秦國領軍的叫白起,趙國領軍的叫趙括,這些等等,就是歷史的偶然性了。

我們還可以拿大家最感興趣的三國,來分析一下。那爲什麼會有三國呢?《三國演義》序就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爲什麼呢?是因爲魏晉南北朝這個士族地主階級做統治階級的時代我們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就是由貴族轉化爲庶族的時候要經過士族這個中間環節,因爲士族他是一半象貴族,一半象庶族,爲什麼說他象庶族呢?因爲他歸根結底是平民,他不是貴族,這個象庶族。爲什麼說象貴族呢?因爲他實際上世襲和壟斷了仕途,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啊,魏晉南北朝這個歷史階段的出現是必然的,何況到了東漢末年,士族地主階級已經壟斷了仕途,這就是佔領了上層建築,已經控制了輿論,這就是掌握了意識形態,已經成爲了豪強,這就是把握了經濟基礎,這個階級遲早要登上歷史舞臺,但是三國插進來了,三國是什麼?我們前面講過了,魏、蜀、吳三家建立的都是非士族政權,這我們前面已經交待過了,所以三國是插曲中的插曲。至於,那些什麼諸葛亮,關雲長,曹孟德,孫仲謀,司馬仲達的風雲人物的出現,和他們的某些故事,就是偶然性了。如果沒有關雲長,那麼就或者會有一個長雲關,幹着跟關雲長差不多的事。但是由於他畢竟不是關雲長,兩人或者性格不同,那麼換成長雲關,可能就在華容道口砍死了曹操。那麼曹操那時死了,代不代表劉備或者孫權就能馬上滅魏了,那肯定是不能的。因爲當時的社會就應該這麼分着,還沒到合的時候。具體來說就是,魏國那時的實力是客觀實在的,這種客觀實在不受曹操個人是否存在而影響,曹操已經死了,曹丕就提前登上舞臺,拿着魏國已有的客觀實在,跟孫劉繼續抗衡,其它以後的故事,也會類似地發生,只不過主角換成曹丕而已。這就是歷史的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結合,就是這種結合,構成了中國五千多年來這麼精彩斑斕的故事。

所以,通過讀歷史,我們除了增加了個人歷史知識的儲備,我們還要學會思考,學會通過對事件的分析,得出關於社會如何發展,爲什麼會這樣發展的結論。所以,讀歷史,提高了我們對社會事件的分析能力,讓我們更清楚地看清社會發展的形勢與方向,有助於我們把握時代的脈搏,獲得巨大的成功。這就是唐太宗說的,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