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奴十二年書讀後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爲奴十二年書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爲奴十二年書讀後感

爲奴十二年書讀後感1

平淡的文字,平淡的作品,不平凡的抗爭故事

讀《爲奴十二年》這本書用了3小時41分鐘,閱讀過程中有一些地方實在是讀不下去,被我“快進”掉了,對我來說,這本書的價值遠遠達不到我的心理預期。

整本書的語言偏平實、質樸,描寫方式像流水賬一樣平鋪直敘,沒有亮點。但它卻不像其他同類書籍,沒有大肆描寫黑人奴隸受苦受難的悲慘場景,也沒有鋪天蓋地的抹黑奴隸主白人,更沒有把所有的黑人奴隸都寫得愚昧不堪,絲毫不懂得自由的滋味。作者做到了他寫作的初衷,真實的還原出自己在美國南部經歷的奴隸生活,不誇大,也不掩飾,這是這本書的亮點。

短短的12萬字,把所羅門·諾薩普被奴隸販子誆騙綁架,並販賣到美國南部,經歷了12年努力生活,依然不放棄追尋自由的希望,最後成功被救回到家人身邊的經歷。

全書以作者所羅門的視角,講述了那個年代美國的奴隸制度的罪惡,以及黑人所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奴隸是種植園主的私有財產,可以被隨意的買賣交易、鞭打辱罵;奴隸被壓到奴隸市場,奴隸主像挑選牲畜一樣去挑選“強壯”的奴隸;奴隸每天只能蜷縮在一個地方休息,甚至不被允許休息;被侮辱被摧殘,只能夠忍氣吞聲,反抗就意味着死亡;甚至有許多奴隸,像文中提到的“伊莉莎”一樣,把死亡當作是一種解放!

即使是有自由證明的.黑人,也並不真正“自由”。畢竟沒有哪個宣揚民主平等自由的國家,會讓自己的公民,戴着鐐銬,安安靜靜的走過國家首都的街道,不是嗎?畢竟沒有哪個宣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院,會在人證、物證具在的前提下,在國家憲法的規定下,依然能夠判處一個奴隸販子無罪釋放,不是嗎?

但是這樣黑暗的社會現實,卻沒有壓垮作者的信念,即使在品嚐過自由的滋味後,驟然的失去;即使在幾次的計劃都無疾而終;即使身邊的一切人和事都逼迫他接受現實,放棄抵抗時,他依然保佑着一份希望,不願意放棄回到家人身邊的機會。我認爲這是很難得的。

首先,你得學會接受落差。舉一個簡單的俗語,“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道理。從小到大浸泡在自由、平等蜜罐中長大的人,對於奴隸制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更不要說一朝醒來,變成了被人驅使的奴隸了,這裏面的落差可以說是很大了。其次,你得學會不受外界的影響。對於美國南部種植園的人們來說,不管是奴隸主還是奴隸,奴隸制是正確的,黑人奴隸不是人這樣的觀念從小就被灌輸進他們的腦子裏,根深蒂固,無法改變,作者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了12年,卻任然不忘初衷,不被外界環境所影響。最後,你得有個念想。作者之所以還能夠迴歸自由身,是因爲對於遠方的妻兒念念不忘,總想着有朝一日,還能在抱抱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正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吧。

《爲奴十二年》文字作品雖然沒有電影版的精彩,但是卻給人更加真實的感受。所羅門·諾薩普,用平淡的文字,寫出了一段不平凡的抗爭經歷。

爲奴十二年書讀後感2

本紀實性的作品很真實得再現了奴隸制時代黑人的悲慘命運:不被當作人看待、人格侮辱、非人虐待、無休止地勞動、無人性地鞭笞折磨,無法無天地殘殺,讓我們感覺到人人生而平等不應該是一句空話或者是法律的一紙空文,靈魂不分顏色,沒有人生而輕賤,或高貴,每個人都值得被平等對待。所羅門·薩諾普的親身經歷,從自由身被綁架淪爲蓄奴州奴隸,再到重獲新生,這十二年所遭受的一切,因他的被解救,讓更多人瞭解到奴隸制的殘酷和奴隸的悲慘遭遇,從而讓社會少一些視而不見,對現實多作出一些改變。

奴隸制最大的詬病,就像善良的巴斯說的,黑人並不是生而輕賤,而是白人剝奪了他們受教育的權利,不讓他們接受知識,使得他們愚鈍無知,以致於他們都接受了自己低人一等甚至理應被人使喚的所謂的命運而不敢反抗;更有甚者,即使逃跑也不知道自己該去向何處,因爲他們沒有見到過世界其他地方,沒有想象過不做奴隸的自由身的生活。相比於身體的摧殘和折磨,奴隸制對黑人精神世界的催垮和生而爲奴的信念洗腦纔是最殺人不見血的地方。相比於善良的奴隸主福特老爺,甘願爲一個奴隸的自由而奮鬥甚至不惜冒險的巴斯,纔是這個故事中人性最光輝的角色。

作者似講故事一般,對他十二年爲奴的悲慘生活、所見所聞,一一娓娓道來,沒有過多的情節渲染,卻讓人很強烈的感同深受:對奴隸帕西同情、對奴隸販子伯奇憤怒、對人品極差的奴隸主提貝茨鄙視、對毫無人性的奴隸主厭惡,以及對冒着被鞭打的風險給垂死掙扎的諾薩普喂水的奴隸、曾經救過他命的福特老爺、監工以及一切心存善念的仁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