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的古文主張

1、文以載道:

韓愈認爲寫作文章的目的,在於載道,主張文道合一而以道爲主,用古文宣傳儒家之道,也就是聖人道德教化之道。文學應該作爲宣揚教化的工具,故文章內容以儒家學說爲本,針對六朝文章側重形式、忽略內容的弊端。他又認爲文(形式、修辭手法)、道(內容)皆不可缺,但道先於文。他說: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辭。又說:然愈之所志於古者,不唯其辭之好,好其道焉爾。

2、務去陳言:

韓愈主張革新主體,建立新的文學語言,重視革新和創造,反對仿真抄襲前人文字的不良風氣。具體來說有兩點:一是唯陳言之務去(《答李翊書》),要求語言的新穎活潑;一是文從字順各識職(《南陽樊紹述墓誌銘》),要求文字的妥貼流暢通順,合乎自然的語法規範;一是師其意而不師其辭。總的來說,韓愈認爲文學語言須符合詞必己出、文從字順。

3、創作要有真情實感:

韓愈提出了不平則鳴的觀點,認爲社會上有不合理的現象,作家便要把它訴諸筆墨;在《送孟東野序》中,他把從古到今的著名思想家和文學家都稱爲善鳴者,並且認爲只有不平則鳴的作品,才能感人;在《柳子厚墓誌銘》中,他又提出了類似窮而後工的觀點。這些都說明了文學創作的一個根源,就是對現實的不滿和個人的'牢騷。

此外,他又主張全面地吸收前人的成果(《進學解》),對於學習古文,他主張循序漸進,無望其速成,養其根而俟其實。

4、破駢爲散:

韓愈主張形式方面,要排除六朝以來駢儷文體,恢復三代兩漢時代自然、質樸的文體,力倡復古,以矯正當時文壇那種內容空洞、華而不實的風尚。文章不須講究字數的齊整,對仗的工整,用典是否恰當及聲律是否諧協,句式應以達意自然爲主,不應拘守對偶、平仄的規限。

5、注重作家之修養:

文章要樹立個性,韓愈便提出方法。首先要加強作家的道德修養,爲文養氣;他認爲文章是作家品德的反映。文章乃抒發個人感情,強調個人經歷對文章有密切的關係。作家的不同風格,在於生活、經歷、感觸不同所致,指出情與生活、文與情之間的關係。韓愈說:夫所謂文者,必有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實(本質)。(《答尉遲生書》)如文如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