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題山寺僧房》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爲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狹義的古詩,是指產生於唐代以前並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岑參《題山寺僧房》古詩原文意思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岑參《題山寺僧房》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古詩《題山寺僧房》

年代:唐

作者:岑參

窗影搖羣木,牆陰載一峯。野爐風自爇,山碓水能舂。

勤學翻知誤,爲官好欲慵。高僧暝不見,月出但聞鍾。

作品賞析

【註解】:

①爇:點燃;焚燒。

②碓:舂米用的工具,用來出去糙米的皮。

鑑賞】:

該詩從寫景入手。首聯由內入外,由遠及近,先寫禪院。院內樹影婆娑,拌駁窗上,一峯原來,隔着院牆看去,好像戴了一個帽子。“搖”和“戴”二字將整個場面寫得充滿人情。好像這窗、木、牆、峯皆有了活意,暗符“無情有性”的妙義。“野爐風自爇,山碓水能舂”寫出了寺僧無事閒暇的'生活,有道勤修的風光。爐火藉着晚風越燒越熱,水流推動着石碓將米舂好。僧人在這做飯舂米的基本生活中,閒然自得,又處處用功修心,將基本生活演繹得禪趣淋漓。面對這樣的閒然自得,詩人頓時厭倦官場,並對以前的勤學世書也進行了否定。“知誤”、“欲庸”即是真是寫照。夜色已濃,還是沒有見到寺裏的主持高僧,但他的精神影響無處不在,好比清涼的月光千江遍灑,又好比悠揚的鐘聲十方普聞。這樣的境界,令詩人更是流連忘返。

古詩《宿鐵關西館》

年代:唐

作者:岑參

馬汗踏成泥,朝馳幾萬蹄。雪中行地角,火處宿天倪。

塞迥心常怯,鄉遙夢亦迷。那知故園月,也到鐵關西。

作品賞析

【註解】:

①鐵關:即中國古代二十六名關之一的“鐵門關”,位於今新疆庫爾勒市北郊8公里處的庫魯克塔格山谷中,曾是貫穿南北疆交通的天險關隘、古絲綢之路中道咽喉。晉代曾在這裏設關,因其險固,故稱。

②天倪:自然的分際。《莊子·齊物論》:“何謂和之以天倪?”郭象注:“天倪者,自然之分也。”唐?王維《座上走筆贈薛璩慕容損》詩:“君徒視人文,吾固和天倪。”詩中指天邊。唐?高適《宋中遇林慮楊十七山人因而有別》詩:“遙見林慮山,蒼蒼戛天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