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自號

引導語:陶淵明,出生於一個衰落的世家,生活在晉宋易代之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後友人私諡“靖節徵士”,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下文是相關資訊資料,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陶淵明自號

  

陶淵明(約376~427),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後友人私諡“靖節徵士”,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出生於一個衰落的世家,生活在晉宋易代之際。父親早死,因家貧,曾做過幾年的官,卻因“質性自然”,不願“以心爲形役”、不肯“爲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而解綬去職,過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園生活。自小體弱多病,曾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況,稱自己“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然而“家貧,不能常得”;日子雖然過得很艱苦(見“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他卻能安貧樂道,忘懷得失。“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六十歲左右去世。深受後世文人騷客推崇,歐陽文忠公甚至認爲“兩晉無文章,惟《歸去來兮》(即《歸去來兮辭》)而已”;在中國詩人享有很崇高的地位,朱光潛先生認爲:可以和他比擬的,前只有屈原,後只有杜甫

簡介/陶淵明[東晉詩人]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或雲淵明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後親友私諡靖節。東晉潯陽柴桑人(今九江市)人。東晉大詩人、辭賦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卒後朋友私諡“靖節”,故後人稱“靖節先生”。 陶淵明出身於貴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響很深。他生於東晉後期和晉宋交替之際,家勢已漸漸衰落。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勳,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作過太守。年輕時曾懷有“大濟於蒼生”的壯志,又因家境貧寒,二十九歲時走上仕途,歷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等下級官職,每次時間都很短。幾度出仕,使他逐漸認清了當時官場的污濁與黑暗,四十一歲還家歸隱,過起了自由閒適的田園生活。此後二十三年,雖憂憤常積於心,生活困窘多難,但再無出仕之念,最後在貧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三歲。[1]

身世背景/陶淵明[東晉詩人]

陶淵明的時代是在典午大亂之後,正當劉裕篡晉的時候。他生在一個衰落的世家,是否是陶侃(東晉開國元勳,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的後人固有問題,但至少是他的近房裔孫;祖父做過太守;他的父親似乎早就在家居閒(據《命子》詩,安城太守之說似不確。他序他的先世都提到官職,而到其父時只有“淡焉虛止,寄跡風雲,冥茲慍喜”數語)。母親是當時名士孟嘉的女兒。他還有一個庶母,弟敬遠和程氏妹都是庶出。他的父親和庶母都早死,生母似活得久些。弟妹也都早死,留有侄兒靠他撫養。原配夫人在他三十歲左右死去,續絃翟氏,幫他做農家操作。

他有五個兒子,似還有“弱女”,不同母;在中年遭了幾次喪事,還遭了一次火,家庭負擔很不輕,算是窮了一生。從早年就愛生病,一直病到老。他死時才五十餘歲(舊傳淵明享年六十三,吳汝綸定爲五十一,梁啓超定爲五十六,古直定爲五十二,從作品的內證看,五十一二之說較勝)。

當時一般社會情形很不景氣,他住在江西潯陽柴桑,和一般衰亂時代的多數鄉下讀書人一樣,主要靠種田過活,境況非常窘迫,人口又多,收入不能維持極簡單的生活。迫於飢寒,只得放下犁頭去求官。他的第一任官是京口鎮軍參軍,那是他才二十三歲左右(晉隆安三年),兩年後,奉使到江陵;同年冬天,母親去世,他居了兩年憂,到了二十八歲那年,又起來做建威參軍,第二年三月奉使入都,八月補彭澤縣令,冬十一月就因爲不高興束帶見督郵,解印綬歸田。

總計起來,他做官的時間前後不過六年,以後再也沒有出來做官。 從二十九歲棄官,到他五十一歲死,二十餘年中,他都在家鄉種田,生活極苦,雖偶得朋友資助,還是有捱餓乞食的時候。

人物生平/陶淵明[東晉詩人]

早年生活

淵明曾祖或爲陶侃(尚存爭議,但二者的親緣關係是肯定的)。外祖父孟嘉,晉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過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說,或名岱或名茂),父親是個“寄跡風雲,寘茲慍喜”的人,具體事蹟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淵明三歲,後嫁給程姓人家,故陶詩文提及她時稱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來,淵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壞。八歲時淵明父去世,家境逐漸沒落。十二歲庶母辭世,淵明後來作文章回憶這段往事時寫道:“慈妣早世,時尚孺嬰。我年二六,爾才九齡”(《祭程氏妹文》)。二十歲時家境尤其貧困,有詩可證:“弱年逢家乏”(《有會而作》)。

淵明“自幼修習儒家經典,愛閒靜,念善事,抱孤念,愛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榮木》序曰:“總角聞道”,《飲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他早年曾受過儒家教育,有過“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的志向;在那個老莊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薰陶,很早就喜歡自然:“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又愛琴書:“少學琴書,偶愛閒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意淺識罕,謂斯言可保”(《與子儼等疏》)。他的身上,同時具有道家和儒家兩種修養。

致仕生涯

二十歲時,淵明開始了他的遊宦生涯,以謀生路。《飲酒》其十:“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途。此行誰使然?似爲飢所驅。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閒居”即是回憶他的遊宦生涯。在此階段他爲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級官吏詳情已不可考。在短暫的居家生活後,二十九歲時,他出任州祭酒(此官職具體負責事務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職,辭官歸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辭卻了此事,依舊在家閒居。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淵明加入桓玄幕。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從都還家,於規林被大風所阻,有詩《庚子歲五月從都還阻風規林》,表達了他對歸家的渴望和對園林對舊居的懷念。一年後因母喪回潯陽居喪。三年丁憂期滿,淵明懷着“四十無聞,斯不足畏”的觀念再度出仕,出任鎮軍將軍劉裕參軍。此時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爲官一展宏圖,可在出仕後卻仍然眷念田園,“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義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淵明爲建威將軍劉敬宣參軍,經錢溪使都,有《乙巳歲三月爲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詩云:“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眷彼品物存,義風都未隔”,“園田日夢想,安得久離析”,動盪於仕與耕之間已有十餘年,他已厭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

隱居生活

義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淵明最後一次出仕,爲彭澤令。十一月,程氏妹卒於武昌,陶淵明作《歸去來兮辭》,解印辭官,正式開始了他的歸隱生活,直至生命結束。此時的淵明,政治態度入於明確的時期,思想上也入於成熟的時期。不同於之前的躬耕生活,這時的他是有意識的了:他這樣做,而且也明白爲什麼要這樣做。他以往的田園生活似乎是中小地主,此時卻是勞力出的更多,也就是更接近於一般農民的生活。期間他創作了許多反映田園生活的詩文,如《歸園田居》五首、《雜詩》十二首。義熙四年(公元408年)六月中,淵明家中火災,宅院盡毀,被迫遷居。義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朝廷詔徵他爲著作佐郎,淵明稱病沒有應徵。義熙十四年(公元418年),王弘爲江州刺史,約於此年或稍後一二年結交淵明,二人之間有軼事量革履、白衣送酒。元嘉元年(公元424年),顏延之爲始安太守,與淵明結交,有軼事顏公付酒錢。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濟聽聞淵明之名,去看望他,贈以粱肉,並勸他出仕淵明卻拒絕了他,所贈粱肉也沒有收下。同年,淵明卒於潯陽。

情感生活/陶淵明[東晉詩人]

詩人的思想和感情不能分開,詩主要是情感而不是思想的表現。因此,研究一個詩人的感情生活遠比分析他的思想更重要。

朱光潛·《詩論》

他和我們一般人一樣,有許多矛盾和衝突;和一切偉大的詩人一樣,他終於達到調和靜穆。從他的詩裏,我們可以領悟到他的“衝澹”,卻可能讓不知道這“衝澹”是從幾許辛酸苦悶得來的。他一生飽經憂患,並不像許多人想的那樣悠然自得,極端貧窮時,到了“夏日長抱飢,寒夜無被眠,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的境地,他雖不怨天,但是叫兒子們幼而飢寒,他尤覺良心有愧。窮還不算,他一生很少不在病中,詩集之中多有憂生之嗟,可見遲暮之感與生死之慮時常在淵明心中盤旋。尤其是剛到中年,不但父母都死了,原配夫人也死了,不能不叫他“既傷逝者,行自念也”。這世間還有誰能給他安慰呢?他對於子弟,本來“既見其生,實欲其可”,而事實上“雖有五男兒,總不愛紙筆”,使他嗟嘆“天運”。至於學士大夫中的`朋友,大半和他“語默殊勢”,令他起“息交絕遊”的念頭。連比較知己的象周續之、顏延之一班人也都轉到劉宋去忙着做官,他送行時說:“語默自殊勢,亦知當乖分”,“路若經商山,爲我稍躊躇”,這語音之中有多少寂寞之感!

與桃花源/陶淵明[東晉詩人]

陶淵明四次辭官,最終選擇歸隱,這一方面是他愛好自然的天性所驅使,一方面則是因爲當時的社會環境讓他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

陶淵明從小就喜愛大自然,嚮往美好的田園生活。他有“少無道俗韻,性本愛丘山”、“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等詩句,可見,陶淵明在正式辭官歸隱之前,心中始終有一個聲音在強烈地呼喚他 “歸去來”。當他由於公事奔波忙碌時,這個聲音在呼喚;當他沉思某想之際,這個聲音也在呼喚。最後,他終於實現了歸田園居的夙願。

崇尚自然,是陶淵明歸隱的主要原因,而客觀原因則在於,他對當時動亂污濁的社會很不滿。他所處的社會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呢?詩人在《感士不遇賦》的序言中說::“自真風告逝,大僞斯興,閭閻懈廉退之節,市朝驅易進之心。懷正志道之士,或潛玉於當年;潔已清操之人,或沒世以徒勤。故夷、晤有。‘安歸’之嘆,三間發。‘已矣’之哀。悲夫!寓開百年,且瞬息已盡,立行之難,而一城莫賞。此古人所以染翰慷,屢伸而不能已者也。”

詩人在這裏指出當時社會風氣的腐朽,朝堂之上“雷同共譽毀,咄咄俗中愚”,正直的人是沒有出路的。而且長期的政治動亂,迫害無辜,魏昔以來“名士少有全者”,真是“密網載而魚駭,宏羅制而鳥驚”,當權者是靠不住的,“覺悟當念還,鳥盡良弓廢”。要保持高潔的品性,延命於亂世,便只有隱居這一條路了。

陶淵明心目中有自己的理想社會。這個理想社會就是他在《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世外桃源。

按照文章所描繪的,桃花源是一個與世隔絕、不受外界干擾的地方。桃花源外是一片桃花林,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續紛”,環境十分優美,引人人勝。“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從小山口進入,“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那裏土地平坦廣闊,房屋排列整齊,田地肥沃,池塘清澈,桑竹茂盛。田間道路縱橫交錯,井然有序;村舍中雞鳴犬吠不絕於耳;男男女女正在田間辛勤地勞作,老人和小孩在一邊怡然自樂。整個桃花源呈現出一派繁榮祥和、生機盎然的景象。

在生活上,桃花源人也是自給自足。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互相勉勵,努力耕種。桑竹繁茂,都可以蔽日遮陰了,五穀能夠及時種植,不違農時。到了收穫的季節,他們也能夠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所有的收穫都歸自己所有,而不必交那些繁重的苛捐雜稅。此外,這裏沒有兵丁、官吏,不見商業、學校,完全是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絕仁棄義”、“絕聖棄智”的 “小國寡民”式的社會。在這個社會裏下人人平等、共同勞作、酷愛自由、崇尚人性;沒有勾心鬥角,也沒有爾虞我詐,這就是陶淵明心目申的理想社會!

但是,這樣一個淳樸、安樂的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在當時是根本實現不了的。詩人知道在一個充滿着陰謀、屠殺、戰爭的社會中,他的“世外桃源”只能是一種奢望,於是便隱居起來,希望在他隱居的狹小的生活範圍內,能找到心靈的安寧。

文學成就/陶淵明[東晉詩人]

詩文作品

陶淵明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被後人編爲《陶淵明集》。

卷之一 詩四言:

《停雲(並序)》、《時運(並序)》、《榮木(並序)》、《贈長沙公(並序)》、《酬丁柴桑》、《答龐參軍(並序)》、《勸農》、《命子》、《歸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