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作文教學論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淺談小學作文教學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淺談小學作文教學論文

淺談小學作文教學論文 篇1

摘要:作文教學是小學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因此教師要格外重視。針對小學生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採取的措施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小學生;作文;教學

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具體體現,小學作文教學旨在培養學生初步的書面表達能力,這方面基礎打得如何,將影響學生的一生。可以說,作文教學是小學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因此我們要重視起來。

以下是我在習作教學中發現的幾個問題及採取的相應措施。

一、大部分學生對習作沒有興趣

因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應從低年級寫句子、寫話開始,激發學生興趣,使每個學生在練筆時,都有一種慾望。將習作成爲一種樂事,而不是負擔,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多花心思。如何提高學生的習作興趣呢?葉聖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如,指導學生寫一篇關於小動物的作文,事先我就佈置了任務,讓學生認真地觀察所喜歡的小動物,通過親自飼養或詢問他人等途徑瞭解動物的外形特點、生長過程和生活習性。只有引導學生感知具體形象的思維,才能激發他們積極的思維,進而激發他們表達的慾望。這樣,學生的寫作興趣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將作文教學巧妙地賦予饒有興趣的活動中,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每次習作多表揚、多鼓勵,充分肯定他們的成績,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二、內容缺乏真情實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鼓勵學生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要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必須還給學生寫作自主權。對於小學生來說,作文要做到求真,就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纔會有所發現。如,春暖花開,要寫《春天》的作文時,教師可帶學生去踏青,讓他們自由呼吸新鮮空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教給學生觀察生活的辦法。這樣一篇篇《讚美春天》的作文就會在學生的筆下誕生了。

三、學生沒有好的習慣

如,勤於觀察生活的習慣,積累生活材料和語言材料的習慣,勤於讀書、樂於動筆的習慣,修改作文的習慣等。這些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養成的,我首先讓學生認識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並引導學生多讀書,細心觀察生活,通過習作實踐,學生的習作水平提高了。他們就會感到自己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從而堅持下去。

總而言之,作文教學是一個複雜而又漫長的實踐過程,需要師生共同努力。只有讓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樂於在作文中盡情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真實感受,才能寫出一篇篇文筆優美、生動真切的好作文。

淺談小學作文教學論文 篇2

作文一直是令我校師生頭痛的事。在教學中教師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導作文,費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學生卻是怕上作文課,也怕寫作文。作文教學水平不高已成了長期困擾我校作文教學的嚴重問題。於是我校針對這個問題,成立課題實驗小組,制定實驗方案,認真組織語文組全體教師認真開展實驗,並在貴陽市白雲區教研室專家的指導下,通過將近六年的辛勤實驗。總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現總結匯報如下:

一、立足於學生的個性心理差異,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

立足於學生的個性進心理差異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是小學生根據自己在社會生活實際中不同的具體經歷,用書面語言積極、真實、客觀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體驗的形式。在訓練過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師尊重兒童,相信兒童的自主意識,在評價上充分發揮激勵機制的積極作用,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發展。它符合《語文課題程標準》中提倡作文講真話,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對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作文要“寫自己想說的話”,“自由表達”作文內容,“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爲了實現這個培養目標,我們採取了以下措施:

1、培養學生“寫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所經歷

小學作文教學一直被限制在“師授作文”的狹小天地中,無疑是對學生智慧的禁錮和個性的扼殺。培養學生寫寫“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所經歷”,就是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現個性風格。老師應大力倡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的表達,甚至寬容學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點,讓他們自己去克服,讓他們自我成長,從而使學生個性在文章中日益張揚起來,讓一個個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靈活現、充分展現。

2、培養學生寫真情實感的作文

真情實感是作文個性化的基礎。在作文訓練過程中,我們要主張寫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情感、真實的思想。在訓練方法上應強調:

(1)只定範圍不命題。讓學生有話好說,有話要說,鼓勵學生在一個範圍內,從生活中找素材,寫出真情;

(2)重視表達方式,但不限文體。鼓勵學生突破常用文體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鮮活的思想;

(3)不限篇幅和篇數;

(4)強調寫真情實感,但不限於寫真人真事。

3、培養學生作文有新意

個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體驗,有真情實感,還要有自己獨特的感悟,將身邊的瑣事寫出“典型”、寫出新意來。因此要求學生在生活中做有心

人,時時處處留意生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對生活的感悟需要長時間逐漸培養,老師要結合實際,適當加以引導。學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們就會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導學生將自己不同於別人的感受寫出來,作文就不愁沒有新意。

二、立足於學生的身心特點,通過寫童話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激發學生展開想像和幻想,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小學生的想像能力發展較早,他們常藉助幻想的方式來觀察理解和解釋他們生活世界中的事物。童話作文可以用其所長,把學生潛在的想像力激發出來。因此,訓練學生寫童話,既符合當前落實新課標的形勢,也順應了他們心理髮展的規律,對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大有幫助。

兒童是天生的“浪漫主義”的“童話作家”,童話化作文的訓練就是要放飛他們的想像,讓他們猶如翱翔於藍天的芻鷹;遨遊於大海的魚兒!充分享受作文課帶來的快樂。爲了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們採取了以下做法:

1、提供想像條件,鼓勵大膽幻想。

童話作文的內容,涵蓋了學生的一切生活和空間。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都能在童話中得到映照;學生的喜怒哀樂,也能在童話中得以體現。我們積極鼓勵學生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選材。在訓練中我們要給他們提供自由想像、獨立思考的情景條件,鼓勵他們大膽幻想。有了自由馳騁的空間,就再也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的限制,學生才得以充分的發展。

2、教會構思方法,提倡個性表達。

童話往往以引人入勝的情節吸引人們,所以在訓練學生寫童話時得講究巧妙的構思。同樣一個富有新意的題材,構思不好,它也不會吸引人。童話語言獨具特色,寫童話比寫一般記敘文在發展學生的語言方面具有優勢。學生具有廣闊的表現空間,可以綜合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其次,童話是學生內心思想情感真實的反映,它折射出學生的性格、興趣、愛好,這使得學生在語言表達上富有個性化。

3、注意立足現實,要求合理想像。

一旦兒童思緒揚起,往往又會乘着興致,漫無邊際的想像開去。因此,我們要向學生提出想像合理的要求。因爲,只有想像合理,纔有意義。是合理還是不合理,兒童往往把握不住,僅是概念地提出要求,兒童並不能掌握要領。教師的作用,在於適時發掘學生的心靈火花,讓學生立足現實,合理想像。

三、立足於學生的生活經驗,對學生開展作文教學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爲生活而作,因生活的需要而作,離開了生活便沒有了作文。生活化作文的訓練是在作文教學領域對生活教育的理論借鑑和實踐探索。

立足於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寫作是作文當前教學的需要。從教學對象來看,學生虛假作文的現象很嚴重,仿寫、甚至抄襲現象還較普遍,從文中所反映的學生認識生活的水平與能力還較弱;從作文教學過程來看,教學過程與學生生活脫節,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氣息。爲了使學生能寫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能及時的把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表達出來,我們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1、教會學生觀察生活。

作文訓練中的即興觀察或有意觀察,都是認識生活、獲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時我們要教給學生觀察方法並有意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美好的人和事。如觀察鄉村、街道的重大建設與細微變化,觀察社會各階層人物的工作表現,觀察大自然的樹木花草、日月星空。通過觀察,激起學生的作文興趣,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陶冶學生的情操。

2、組織學生參與生活。

有意識組織活動,使學生有可能積累較典型的寫作材料。這不僅關係到作文教學的成功與否,也關係到能否在引導學生認識生活的過程中,深化作文主題。如組織學生開展“他真行”等演講形式的主題活動,配合重大節日組織學生舉辦聯歡會,平時組織學生郊遊、參觀工廠、深入農村,定期舉行校園文化藝術節,這樣,可以激起學生表達的慾望,產生作文興趣。

3、引導學生體驗生活。

實踐出真知。我們從作文訓練的需要出發,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爲積累作文材料而進行社會生活實踐。如種植花草樹木,讓他們瞭解植物的生長過程;飼養蟲魚鳥獸,瞭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參與家務勞動及公益勞動,體驗勞動的滋味;考察鄉生態環境的變化,從而懂得保護環境??在實踐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引導學生體會實踐的感受,引導學生善於把這一切所見所感裝進自己的“素材庫”。

4、指導學生描繪生活。

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表達方法之後,我們要讓學生自由表達,不受課本的要求限制,不爲教師的指定所左右,題目可自擬,體裁可自定,內容可自選,做到形式多樣化,取材生活化,語言兒童化,讓作文成爲學生傳情達意的工具,讓寫作成爲學生生活的需要四、立足於信息技術,充分利用網絡、遠程教育資源、多媒體課件,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

淺談小學作文教學論文 篇3

隨着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向前發展和日益普及,網絡資源在教育教學領域中重要性正得到充分的體現,而且它的運用適應了小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同時爲本來較爲枯燥的作文注入了新的活力,對提高作文課堂教學效率,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起到了越來越明顯的作用。在作文課堂教學中有效地運用網絡資源,能夠使教學達到最優化,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愛學,樂學,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我就網絡資源與作文教學的優化組合淺談幾點體會:

一、網絡資源形象具體生動的教學,能充分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探索的一種動力和成功的重要因素。”小學生好奇心強,對新鮮的事物比較敏感,特別是對直觀、生動、圖文聲動態的畫面有保持較長時間的興趣和注意的特點。如果老師單憑一支粉筆,一張嘴是不能引起小學生的興趣的。我將網絡資源運用到作文教學中,目的就是憑藉網絡教學直觀、形象、新穎、感染力和可控制性強的優勢,給學生提供了具體可感的形象,調動了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五彩繽紛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增添了作文教學的魅力,喚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引發了他們的思維,促進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卸下了害怕寫作文的心理負擔。比如在教學作文《找春天》時,我利用網上資源蒐集了一些有關春天景象的圖片。讓學生真切地感受春天的美麗。我對學生說:“春天來了,讓我們一起去尋找春天,感受春天吧!”伴隨着優美的音樂,學生欣賞着五彩繽紛的畫面。他們邊看邊議論,有的還不時發出嘖嘖的讚歎聲;有的完全陶醉在美景中,兩眼呆呆地盯住屏幕,生怕漏掉了一處。看着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欣賞和感受之中時,我再次和學生一起引發共鳴:“春天多麼美麗,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說給大家聽聽好嗎?”我的語音剛落,有的學生早已抑制不住自己內心的激動,爭先恐後地舉起了小手。有的說:“春天來了,百花盛開。桃花露出了粉紅的臉蛋,梨花也穿上了漂亮的白裙子,公園裏好多花兒競相開放,它們好像在比美呢!”有的說:“泉水叮咚,它唱着歡快的歌兒來迎接春姑娘的到來,河水變得更清了,草兒變得更綠了。”有的說:“春天來了,可把農民忙壞了,他們忙着耕田,忙着播種,忙着種下一年的希望。”由於網絡資源的合理利用,教學創設的情境給學生提供了現成的素材,激發了他們觀察、思維、想像和表達的興趣,使學生作文的思路豁然開朗。

二、創設逼真的教學情境,有效喚起學生的想像力

想像力是寫好作文的關鍵,沒有想像力的作文是沒有生機的。學生的作文源泉在於生活,但由於他們平時對周圍的生活注意不夠,寫作文時,很多學生都覺得無事可寫,無話可說,有的乾脆胡編亂造,這樣的作文也就談不上生動了。爲此,我們可以充分的利用網絡資源,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如在例如我在教學人教版第十二冊第二單元的作文《假如我會克隆》時,學生對於“克隆”一詞沒有充分的理解。我先在網上下載有關克隆的資料,讓學生認識什麼是克隆;然後,我利用網上下載的世界上有關克隆的植物和動物圖片,使學生感受到克隆技術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展現。這時,就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哦!原來克隆具有這麼神奇的作用。課堂氣氛頓時熱鬧起來:假如我會克隆,我要克隆出許多的水,讓缺水的國家和人民從此不再受到水的威脅;假如我會克隆,我要克隆出許多的糧食,讓缺糧的國家和人民從此不再飢餓;假如我會克隆,我要克隆出許多的珍稀動物,讓它們從此不再受到滅絕的威脅;假如......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展示,愛心得到充分的體現。這時,我利用計算機把大家的想法呈現在學生面前,並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勤奮學習,你們的假如在明天都會實現。學生在真切地情境感知之後會展開豐富的想象,暢所欲言,具有獨創性。

三、網絡資源的豐富內容,可以極大地點燃學生的寫作靈感。

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沒有過多的留意,再加上平時缺乏對生活的細緻觀察,而且生活經歷有限,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就平淡無味。如果在作文教學中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就能克服小學生思維和洞察事物的侷限性,挖掘他們平時沒有留意的生活內容,整理以後呈現出來。爲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情感信息,就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打開思路,擴大視野,積累素材,並能跨越時空,隨時隨地再現多種風俗畫面和風景畫面,從人生百態到自然萬象,無所不包。這些被忽略的司空見慣的東西都是可以運用的寫作素材。例如我在教學《我們和周圍環境調查》的作文時,學生對我們地球環境的整體狀況,我們國家環境的整體狀況不怎麼了解,究竟影響環境的主要因素是什麼?這對於小學生來說是一件較爲困難的事情。我在上課時就利用網絡的便利,搜索更多的資源來幫助學生挖掘寫作的素材,知道我們地球的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們的國家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地大物博,而是人均資源非常有限的,並且存在嚴重的資源浪費現象,現在的工業“三廢”,農業上過度地使用化肥,農藥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人們的生活垃圾的任意置放等等,通過網絡資源提供的一系列數字和事例,讓他們有事可寫,有話可說。不再無從下筆。

四、豐富學生的表象感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即說和寫的綜合能力。說是寫的基礎,會說纔會寫。教學時要求學生在仔細觀察畫面和實物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順序把看到的和聽到的以及想到的具體表達出來。我在作文教學中常常讓學生對着畫面把看到的想到的說出來。學生在第一次說時也許語言不連貫,這時可通過老師或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糾正補充,或大家展開討論,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學生就會很快形成較爲連貫的語言。同時,在作文教學中使用網絡資源,既能向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內容,還爲學生提供了相關優美形象的範文,讓範文爲作文引路。這不僅能使小學生領略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生動形象,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並且促進了小學生從模仿範文到自己安排材料作文。作文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成學生自主發揮。把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觀察、討論、想象、表達、評改。同時可以利用課件中的語言材料,恰當選用,準確表達。比如:在指導學生寫人時,網絡資源可以提供描寫人物外貌,神態,語言,動作的詞語,如:“魁梧黧黑”,“神采飛揚”“目不轉睛”“精神抖擻”“眉飛色舞”學生可以選用。即使是寫同一個題目的作文,學生的側重點也各有不同。如在寫一種小動物時,有的表達出自己的喜愛之情,有的卻流露出對它的不滿,這樣達到了創新表達的效果。

當然,網絡還可以在課堂上調節氣氛,利用它獨有的搜索功能,欣賞一首歌,看一段笑話,賞析一節名詩等等,使課堂活躍起來。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可以優化作文教學結構,真正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培養學生觀察、思維、表達能力和創新精神,達到新課標的教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