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心理危機產生的原因分析與建議論文

長期以來,由於高校的辦學體制及研究生的培養方式比較單一,研究生實行的是導師制,研究生教育大多是以導師及課題組爲單位,主要是以學業和參與研究爲主,而對於研究生的思想工作,特別是心理健康教育幾乎處於空白狀態。近些年來高校研究生自殺事件時有發生,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逐漸開始被人們所關注,但相對於本科生的教育來說,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還是滯後的。

研究生心理危機產生的原因分析與建議論文

一、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現狀。

許多研究表明,研究生整體的心理健康水平顯着低於全國成人常模。研究生作爲一個社會羣體,被社會及周圍的人寄於高的希望,而研究生本身又大多面臨着擇偶、婚姻、家庭等人生重大的問題,再加上學業上的壓力,使這一人羣揹負着更多的責任與期待,也同時承受着巨大的壓力,而現在研究生中連續讀上去的人數居多,這部分人從未走進過社會,而隨着年齡的增加又必須面對一些社會、人生的重大問題,其心理年齡還不足以承受這巨大的擔子,因此出現各種心理問題。有研究顯示,研究生與成人常模在人際關係敏感、恐怖、精神病性等 3 項因子及總均分和陽性項目數上存在顯着差異(P<0.05),在強迫、抑鬱、焦慮、偏執等 4 項因子上存在着非常顯着差異(P<0.01),這說明,就整體而言,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是低於全國成人水平的。

二、研究生心理危機產生的原因分析。

1.研究生年齡跨度大,集體凝聚力差。研究生的招生年齡範圍很大,有本科剛畢業直接讀研的;有畢業一二年後考取讀研的;有在職或結婚生子後再讀研的;有全日制的,也有非全日制的。這些不同年齡的研究生羣體在人生觀、價值觀、經濟狀況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不同層次的人在一起很難很快融入一個集體。其次,研究生的生活背景不再像本科生那樣單純,研究生有些已婚,未婚者大多也都有了固定的男女朋友,要兼顧工作、家庭和學業,同學之間在一起交流、娛樂的時間很有限,這也是研究生班級凝聚力差的原因之一。同時,研究生都是以導師組爲單位在一起學習交流,以班級形式活動的機會相對來說要少許多,這也是造成研究生班級凝聚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2.在校學習時間不足,科研壓力大。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目前主要有 2 年制、2 年半制及 3 年制,在職碩士研究生是 2~4 年制,博士生則比較靈活,大約是 3~6年。由於研究生個人、家庭各方面的原因,在校學習的時間並不多。而大多研究生都承受着做科研、發表論文的壓力。另外,由於近些年研究生數量不斷增長,導致在許多學校一個導師帶十幾個甚至幾十個研究生。

別說去關心每一個學生,有的導師甚至連學生的名字都叫不上來。再加上有些導師並非師範院校畢業,不懂心理學、教育學的相關知識,即便發現學生心理上的問題也不能引起重視或是不知如何引導。有些導師只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論文發表和科研能力,不鼓勵學生參加其他一些社團或社會活動,不關心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致使有些學生一旦接觸社會就會引發心理危機。

3.用人單位要求高,研究生就業困難。研究生擴招帶來的最大問題是就業難。一是當前研究生的教育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研究生在學校學的知識並不是用人單位看重的能力。二是一般用人單位用研究生的成本要高於本科生,一項工作在本科生可以完成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更願意聘請本科生。這也出現了另一個就業難現象:研究生就業不如本專科生。就業的壓力給研究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三、構建研究生心理危機預警機制。

總體來看,我國高校對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要早,相對比較成熟。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借鑑部分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首先,與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年齡跨度比較大,都進入婚育年齡,面臨的社會責任也更大。其次,我國研究生培養主要是導師制,學生管理人員對研究生的管理和教育很少。最後,研究生大多重專業教育,忽視其他的文體活動,使研究生的心理矛盾和衝突得到釋放的途徑更少。根據研究生教育的`特點,湖北大學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機干預方面做了些探索,構建了研究生心理危機四級預警機制。

1.一級---學校(心理健康中心)。組織研究生心理健康測評,爲每一位研究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通過測評排查,篩查出有心理問題的對象,對這些對象需要主動干預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中心”要有應急處理機制,發現處於危機狀態需要立即干預的學生,能及時採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對於各學院及心理委員和學生報告的危機個案主動追蹤。

2.二級---學院。各學院有心理健康專職輔導員,開展大量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解決一般的心理困惑,密切關注個別學生的異常行爲和心理。成立了研究生心理危機干預領導小組,應變在研究生羣體中突發的心理危機事件。

3.三級---導師。加強導師與研究生之間的聯繫,指導研究生導師如何去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怎樣去引導有心理困惑的學生。個別化的指導模式奠定了導師的權威地位,也提高了導師監控學生心理行爲的執行力度。導師會給研究生上課,每週有學術研討例會,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即使是內向、退縮的學生,導師也能夠每週與他們見面。高頻率的見面溝通,有助於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情感紐帶。因此導師更容易掌握每個學生的具體困難、心理壓力狀況,這是發現研究生心理危機的得天獨厚之處,起到了學校心理諮詢中心無法起到的作用。

4.四級---班級。在研究生班級中設立心理委員,心理委員負責開展班級內的心理健康活動,主要任務是能更好地關注班上學生的心理動態,發現問題及時報給心理諮詢中心或是學校負責心理健康的老師。從實踐效果來看,心理委員發現問題更及時,學生有些問題輕微的心理困惑不願意到心理諮詢中心,而是更願意找心理委員傾訴。

四、加強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建議。

研究生心理危機的發生和發展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一要做到對每一位研究生的情況都瞭若指掌,有暢通的信息渠道,對危機事件能快速反應,早發現,早介入,早解決;二是要以預防爲主,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三是要豐富研究生的日常生活,鼓勵人際交往活動,讓研究生的生活也能多姿多彩。

1.要搭建好研究生心理干預的平臺。最重要的是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研究生關注心理健康的意識。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讓研究生正確認識心理危機,發生危機時能有主動求助的意識。

2.營造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對心理成長具有重要的潛在作用。良好的校園文化有利於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比如開展“525”心理健康日、心理情景劇、心理主題班會等活動。活動主題可以多樣,比如“關愛生命”、“學會感恩”、“勇於承擔”、“團體輔導”等。也可以貼合研究生的需要開展一些主題爲“戀愛與婚姻”等主題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

3.形成多方共同關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格局。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單靠學校心理諮詢中心或導師的力量是不夠的,心理諮詢中心可以與學校研究生處、學工處、團委、社團等多方諮詢鏈接,比如可以在研究生進校前通過問卷或訪談,調查根據學生個人的生活習慣安排寢室,可有效減少寢室人際關係對學生心理造成的困擾。可以與就業指導中心建立關係,當研究生遇到因就業方法或就業信息不足造成的心理問題時,可以請就業指導中心老師幫忙指導;當有學生因就業問題表現出心理問題,就業指導中心老師也可以介紹學生到諮詢中心諮詢。與學校圖書館建立聯繫,圖書館多購買一些心理保健讀物,可以在圖書館設立一個專區,學生可以去放鬆放鬆,閱讀一些心理保健讀物等。

4.導師要切實擔負起研究生心理輔導的責任。作爲研究生導師,除了要關心學生的學業、考研、論文及科研等以外,要切實承擔起研究生思想工作,特別是心理輔導的任務。要經常通過面對面交流、QQ 聊天、微信聯絡、電子郵件等多種途徑,全面瞭解研究生的學習生活困難、婚戀家庭情況、職業興趣意向等,發現問題及時予以幫助、指導,問題嚴重的要及時轉介,掌控研究生的學習和身心健康,確保不出安全問題。

總之,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危機干預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多方共同協作,齊抓共管,重點是在大學校園構建一個心理危機干預網絡,從學生到老師都能關注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預警心理危機事件,爲研究生健康成長創設良好的氛圍。

參考文獻:

[1]杜婷。286 例碩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J].長春師範學院學報,2004,(12)。

[2]夏侯雪嬌,宋大鵬,薛誠。研究生心理危機成因及預防干預[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

[3]周莉,文書鋒。論導師在研究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中的作用[J].北京教育·德育(心理教育),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