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的必要性與對策研究論文

 1、前言

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的必要性與對策研究論文

導致礦山環境遭受嚴重影響的因素較多,從客觀因素來講,對礦山進行開採本身就是一種自然資源破壞現象,但是資源的開發、利用屬於社會中固有的一種屬性。因此對比之下導致礦山環境遭到破壞的根本因素主要就是人爲因素,以往人們比較看重資源開發及利用帶來的各種價值,基本沒有考慮資源開採給周圍環境造成的影響。因而導致礦山開採後,給周邊的環境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相關部門、人員必須引起重視。

2、對礦山環境進行恢復治理的必要性

在開採礦山資源的過程中,會給周圍的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人們在對相關資源進行開採時還必須重視環境恢復、治理的問題,該問題對人類生存、生活有直接的影響。對礦山周邊的環境進行恢復治理能夠使礦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得到提升;對礦山進行開採時,廢棄石、土、渣、灰堆積得到處都是,導致礦區周圍粉塵飛揚,且有的還會導致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產生,致使路橋發生斷裂、房屋出現倒塌、水土流失的問題加劇。同樣還會使有毒、有害的氣體、液體滲漏,進而對人們的身心健康、生活等造成影響。但是,經過對礦山的環境進行恢復治理能夠使這樣的情況得到有效改變,且對礦區的生產、生活條件進行改變。同時,對礦山的環境進行恢復治理能夠使耕地面積增加,進而對社會安定進行維護。對礦區的土地進行復墾能夠促進其環境的恢復,因爲在礦山企業破壞、佔用的土地中,許多都是比較肥沃的良田,只需加以復墾就能夠重新耕種,這樣就可以使耕地的面積得到增加,且也能夠給一些礦工、當地農民開拓新的生活、生產門路,對企業與農民的矛盾進行緩和。另外,對礦山環境進行恢復、有效的治理能夠使礦區植被的覆蓋率大大增加,進而使礦區生態環境的質量得到改善。因爲地表物質的堆積、剝離、搬運、擾動,對山坡土體、植被造成嚴重的破壞,且礦山開採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廢石等物質會導致礦山地區出現嚴重的水土流失及地質災害情況。經過選擇能夠在礦區進行種植的植被來種植後可以使其周圍環境得到恢復,進而使礦區植被的覆蓋率大大提升,降低水土的流失,進而有效防止泥石流、滑坡等各種地質災害產生的概率,使礦區的地貌景觀、生態環境等得到恢復,改善礦山的生態環境。

3、恢復治理礦山環境的有效措施

3.1 應該對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進行培養

如今,礦山的環境問題都是因人們重視經濟價值、社會價值開發及忽略環境保護所導致的,而且這種現象還越來越劇烈。因此,在針對這樣的情況時,政府及相關部門應該對環境保護意識、工作進行宣傳,讓人們明白恢復環境治理的重要性及增強其環境保護的相關意識。另外,政府應該對大衆及媒體輿論監督的作用進行調動,監督礦山地區相關領導把工作思路逐漸傾向於環境保護工作方面,加大對環境恢復治理的力度。

3.2 對環境保護的法規進行制定及完善

我國自進入新世紀之後,雖然開展了較多的礦山環境保護工作,且知道對礦山環境進行恢復治理的重要性,也制定了相應的環境保護制度及法規,但是在實際的礦山環境保護工作中時缺少一定的適應性,導致該現象產生的因素主要是保護礦山環境的法規不夠完善,缺少相應的系統性,大多都是以零散條例的形式而存在;且監督的`力度不到位,礦山大多都是處在山區,其因受到地域因素的影響而導致相關的政策無法落實下去。因而必須加強一定的政府監督力度,制定與礦山實際情況更加相符的環境恢復治理法規。

3.3 對環境管理的相關體制進行明確

對礦山的環境實施恢復治理時,牽涉到許多部門之間的共同合作,若執行的主體不夠明確,一定會對其恢復治理效果、執行力度等造成影響。因此,必須對礦山周圍的環境管理機制進行明確,特別是必須對相關部門權限及職責進行明確,進而纔可以將礦山的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做好。

3.4 對礦山資源的開發必須進行合理的規劃

開採、利用礦產資源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使人類社會的建設步伐得以加快,加強對礦山環境的保護是爲了更好的造福於人類的生活,這二者之間並沒有無法調和的問題存在。因此,必須從較爲長遠的角度對礦山環境問題進行考慮,一方面必須對其礦產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及利用,降低資源浪費的現象,另一方面必須將環境保護的相關法規引入生產中,並把環境保護的具體理念滲透在礦山的日常生產及管理工作中,進而才能夠在資源的生產鏈節良性循環進行建立,進而就可以在資源開採的目的上對相關的成本進行節約,進而降低給周圍環境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4、結語

對礦山的環境進行相應的恢復及治理屬於複雜、長期的一項系統工程,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因此,相關部門及人員在對礦產資源進行開採的同時,必須對礦山的環境進行保護,做好相應的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做到保護及開放並重。經過相應的恢復治理來對礦區環境進行改善,進而建設景觀比較別緻、佈局較爲合理、科技含量較高、環境較爲優美、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較好的綠色礦業之路,進而使礦山企業實現持續、有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