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論文

新課程改革關鍵在於課堂教學的改革。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發現,語文是每個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和其他學科比較起來,學生花費在語文上的時間多,但是收效很低,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很難被挖掘出來。實踐證明,這是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決定的,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常常會忽視“把學生作爲主體”的教學目標和對學生各方面綜合能力的鍛鍊。在《中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我們發現,初中語文教育教學必須要把學生培養爲新世紀的有用人才。爲了讓學生適應新社會、新需求,獲得全面發展,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在課堂教學中科學設定語文教學目標、教學難重點、教學過程,對學生進行新式教育。這樣看來,語文教師如何通過自己的課堂教學,在知識與能力方面讓學生獲得很好的發展,就必須在正確樹立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下大力氣。下面我結合經驗,試着從以下幾點展開分析。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論文

一、教學過程要精心安排,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我們知道:興趣是一個人積極學習的出發點。中學生的記憶力和識別能力等都要優於小學生,因爲中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邏輯分析能力、初步對常見問題的理解能力,尤其對於初中生而言,他們對新生事物的探索思想有所增加,在探索的過程中,就會對新的知識點產生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就會加強對該學科的知識的探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認知能力、探索能力、創新能力都會得到鍛鍊和提高,所以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就很容易。一位教育家說過:只要有人要學習,教學就不會消失。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對於學生來說也是一樣的,教師把學生的求知興趣激發起來以後,學生就會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語文課堂教學也就會活躍起來,在此基礎上,師生再一起主動思考問題,便會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地去挖掘新的知識。

(一)設計新課的導入環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我們都知道,注意力是我們都具有的一種意識,新知識的學習是離不開注意力的。所以,語文教師在進行自己的課堂教學任務時,一定要綜合一切教學手段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有助於學生快速走入到學習中去,爲講解課文、分析問題打下堅實基礎。

(二)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恰當運用多媒體技術到初中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使我們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增添活力,達到傳統教育模式所達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教學劉禹錫的《陋室銘》時,語文教師可把“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的內容製成幾個簡單的動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講解的需要隨時用多媒體播放給大家。這樣的教育過程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具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進一步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和交往的人,從而使學生快速理解課文,進一步達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二、和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一)科學建立學習小組

一節成功的語文課堂往往不能去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講課如何熟練和精彩,重要的是作爲主體的學生在這節課中的學習是否投入、是否很輕鬆理解了課文的內涵與外延。教師的主要目的是引導,把引導學生科學地走入課堂教學作爲一個目標去實施。這個過程很關鍵,要通過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去完成。所以,科學地建立學習小組就爲語文課堂教學的“教爲主導,學爲主體”的理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習小組的建立,人數不宜過多,以5~7人最爲適宜,堅持做到每個小組內的同學學習的基礎要互補,學習習慣要有相似之處,這樣實施起來就會順理成章。

(二)師生共同合作探討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合作探究學習很有必要,這種合作探究式是適合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合作意識的一個很好的方法,也可以盡最大可能去激發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建立起積極主動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積極探討、互相幫助、互相交流,既充滿溫馨,又充滿競爭,小組成員之間通過互幫互助,既滿足了自己歸屬感的需要,又滿足了自己成就感的需要。如學生對課本有聲有色、聲淚俱下的表演,既更好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又培養了想象力與創造力。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在創新中收穫快樂,在探索中提高主體參與意識和能力,課堂氣氛和學習效果也會格外好,課堂效率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提高。總之,作爲教育者,我們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去分析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每一節課具體要怎麼去實施教學纔會收效最大。一堂語文課,可以是一次師生互動、情趣盎然、感人肺腑的知識盛宴,也可能只是一堂毫無互動、索然無味、讓人窒息的“一言堂”。如果我們能夠抓住中學生進取心強與自制力弱及好奇心重的心理特點,充分利用語文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他們樂在其中,並將課內知識延伸到課外廣闊空間,那麼語文課堂教學必將呈現出一片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