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體系革新和商行管理建議論文

一、引言

銀行體系革新和商行管理建議論文

從歷史經驗來看,降低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比率(debt/GDPratios)有以下幾種方案(1)經濟持續增長(2)財政緊縮計劃(3)私人部門和公共部門債務重組(4)爆發性的通脹(suddensurpriseburstininflation,這會引發投資者的憂慮)(5)以上方案的綜合。從現在歐債問題的演進趨勢來看,歐元區各成員國會根據各自不同國情采取綜合性方案解決債務問題,而這個過程可能會非常漫長。但是,一個穩健的銀行體系是進行經濟改革的跳板和引擎,我們應當從歐債問題中得到這樣一個啓示——國有銀行應加強自身風險管理能力。目前爲止中國銀行業的主要業務仍是傳統的吸收存款和商業及零售貸款業務,直到最近幾年纔有少數銀行被允許嘗試進入非銀行類金融業務,且這部分業務規模很小。因此,中國銀行業複雜程度遠低於發達國家,中國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和目前的風險環境是相匹配的;但同時,隨着金融改革的深化,這一能力確有不斷加強的必要。

我們回過頭來看歐洲的債務危機,當實體經濟惡化尤其出現某些金融機構破產的時候,銀行的審慎性監管指標就會強化,這又會帶來歐債國家的市場融資成本上升,到了償債的高峯期就會出現流動性恐慌。在考慮這個問題時的一個大背景是中國經濟正在而且會持續增長,中西部和東部形成了互補和有彈性的增長。大量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債務投向了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尤其是中西部地區。這爲中西部地區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鋪平了道路。倘若中西部地區可以在現有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實現人均資本佔有量的不斷提升,那債務風險就是完全可控的(特別是中央財政隱性擔保的債務)。應當指出的是我國銀行業雖然沒有大量虛擬化的`金融衍生產品的煩惱,但是其盈利模式太過單一,在金融壟斷的環境下,過於依賴存貸款息差收入,利息收入佔比接近80%。2010年,中國GDP佔世界比重只有9、5%,但中國銀行業利潤卻佔到了全球銀行業總利潤的20%以上,這意味着中國銀行業從實業獲取的利潤遠遠超過了國際水平。中國銀行業面臨的系統性風險在於國內的銀行同質化現象嚴重。對比2008年底危機爆發的時候,中國銀行業剛剛完成股份制改革,資產負債表十分健康,地方政府和企業等的槓桿率較低。中國成功運用了槓桿化來處置危機。但是,現在來看更多的風險集中在了地方投融資平臺和房地產市場中。

在應對上一輪次貸危機過程中,政府的4萬億投資使得四大行市值猛增,我國的GDP總額也躍居世界第二。即便在2010年,大型商業銀行的資產增長情況也是迅猛的。歐洲的一大問題是混合了自身的投行業務(investmentbanking)和零售業務(traditionalretailandcommercialbanking),很多時候風險的量化都成問題,更不要說去控制風險了。我們很難想象國際市場上的高風險債券業務和對於國內經濟增長有重大影響的國內私人部門存貸款業務相勾連會是怎樣的混亂景象,尤其是在遭遇危機時。亞洲銀行是否應更多從資本市場業務贏利,也是當前爭論的問題之一。

二、結語和相關政策建議

歐洲問題雖然仍在進一步演化之中,但是08年以來歐元的儲備地位是在提升的,假如歐元區經過此次危機達到了有利於歐元長期發展的改革,那麼這對於構建多元化的全球貨幣體系和人民幣走向國際化都是有巨大意義的。中國應當量力而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機構加強合作積極參與到歐元區的救助中去。對於中國銀行體系改革和商業銀行管理的建議,主要是以下幾點:

1、央行從遭遇危機到採取措施解決危機,它的政策重點應該放在修復實體經濟的資產負債表上。只有實體經濟的資產負債表是穩健的,在遭遇危機時才能順利應對。否則,就會出現像歐洲央行一樣爲大型商業銀行發放低息貸款(歐洲央行實際向所有可以提供可接受抵押品的銀行都提供貸款,包括希臘債券也可以做抵押品),但是由於實體經濟低迷銀行不願放貸,反倒把錢重新存入歐洲央行的局面。金融市場容易受到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影響,央行到底是更側重通脹的目標,還是更側重降低失業的目標。這會影響到金融機構的信心和經營策略,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央行貨幣政策的透明度和貨幣政策與微觀主體的良性互動尤爲重要。同時,在商業銀行管理當中對於商業銀行的信貸總量和結構都要控制好,信貸的質量主要防止不良資產以及資產價格的非理性波動,信貸的結構是要控制好體制外社會融資總量的問題。

2、要政策扶持村鎮銀行和小型貸款公司的發展,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管理鏈條過長,對於基層村鎮或小型企業的風險把握不足,這要通過建設多層次的金融體系來解決,來分擔過於依靠國有商業銀行信貸的壓力。

3、銀行不能夠停止創新,尤其隨着利率和匯率改革的推進,銀行的風險管理會日趨複雜,商業銀行需要超越目前靜態的敞口分析,加強對銀行潛在風險的前瞻性評估。商業銀行要加強內部管控,吸引專業金融人才發展投資銀行業務也應該是中間業務收入最大的增長點,是改善商業銀行收入結構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這是商業銀行爲了迎接全球性競爭應當做的準備工作。通過利率市場化,金融機構會提供各不相同的多樣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我們看到人民銀行也在擴大銀行的貸款定價權和存款定價權。2003年之前,銀行定價權浮動範圍只限30%以內,2004年貸款上浮範圍擴大到基準利率的1、7倍。2004年10月,貸款上浮取消封頂;下浮的幅度爲基準利率的0、9倍,還沒有完全放開。與此同時,允許銀行的存款利率都可以下浮,下不設底。這有利於降低商業銀行在經營中利差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