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商業銀行的貸款管理論文

信貸業務是現代商業銀行最重要的一種職能,它對銀行的經營動作有着重要的意義。其一、發放貸款是銀行收入的主要來源;其二,通過發放貸款可以加強與銀行重要顧客的關係,以增加銀行出售其它服務的能力;其三,通過銀行的服務和經營,可以滿足社會、政府和企業的需求,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本文對這一業務的闡述主要基於對理論和實際操作的制度變遷過程分析,這種分析可按下面的結構展開。

現代商業銀行的貸款管理論文

一、現代商業銀行貸款理論變遷

由於美國銀行業和金融制度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無以倫比的地位和威望,研究其貸款理論演變將成爲一種可靠的依託,這種演變經歷了:

1.實票論和商業貸款理論。在歷史上,美國的貸款實踐仿效了英國銀行業的模式。英國的理論被稱爲“實票論”,而其美國的變體則被稱爲“商業貸款理論”。這兩種理論都認爲貸款是資金的主要來源,並認爲需要有資金的流動性,以應付預料不到的提款需要。因此,最好是隻發放短期貸款,因爲貸款理論認爲,長期投資的資金應來自長期資源,如留存收益,發行新的股票以及長期債券。“商業貸款理論”的缺點在於:第一,這一理論並不適用於整個銀行業務系統――雖然它可能適用於個別銀行,以庫存貨物作低押發放一筆貸款,借款人只有把貨物出售後才能清償貸款。其二,如果借款人找不到買主,這位顧客也會借一筆款去完成這筆交易。這樣,雖然個別銀行可能預期貸款到期通常會增加銀行的資金流動性,而對於整個銀行系統來說,則未必如此。再次,整個銀行系統的脆弱性,在長時間中,可能影響個別銀行的資金流動性。

2.轉換論。1918年,產生了H.G.莫爾頓的“轉換論”,這一理論認爲,把可用資金(存款)的一部分投放於二級市場的貸款與證券,可以滿足銀行資金流動性的需要。流動性的需要增大時,可以在金融市場上出售這些資產(包括商業票據、銀行承兌匯票、美國短期國庫券等)。轉換理論的實際應用,增加了新流動性來源,並證明銀行可以發放較長期的貸款,這樣就延長了各種貸款的平均期限。但是,“轉換論”也同樣具有“商業貸款理論”的那種侷限性,此外,貸款平均期限的延長會增加銀行的全面流動性風險。

3.預期收益理論。1949年,赫伯特·V·普羅克提出了“貸款流動性的預期收益理論”。根據這一理論,穩定的貸款必須有適當的歸還日期表,這個日期表以借款的預期收益或現金收入爲依據。這一理論與先前的一些理論是一致的,但增加了寬廣度。“實票論”認爲銀行應滿足工商業的借款需要,“轉換論”認爲,如果銀行的投資是高質量的,那麼貸款的期限並不影響它的安全性。“預期收益理論”認爲,穩定的貸款應該建立在現實的歸還期限與貸款的證券擔保的基礎上。這樣,聯邦儲備體系就成爲資金流動性的最後來源保障了。

二、現代商業銀行貸款政策和程序

(一)貸款政策。

制定貸款的重要性在於爲銀行管理部門和業務部門提供適當的信用標準,使之遵守各項法規,保證貸款決策一致性,向顧客和公衆披露銀行現行信貸策略的有關信息等,最終控制和調整銀行貸款的的規模和結構,實現經營目標。制定適宜的貸款政策,銀行需權衡以下因素:①銀行經濟的戰略目標。貸款政策文件通常以一般性說明開始闡述銀行的目標,以及貸款政策如何有助於實現這些目標。②放款的三大原則。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三大原則是最基本的因素。③資本狀況。銀行的資本起着保護存款賬戶資金的緩衝作用,資本的規模與存款的關係影響着銀行能夠承擔風險的程度。自有資本佔資產總額比例較大的銀行,才能承做期限較長、風險較大的放款。④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某一時期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緊縮和放鬆,直接影響到銀行放款利率的高低,必然對銀行的信貸規模起到抑制和促進作用。⑤存款的穩定性。存款是放款的基礎,存款量的變化直接影響放款的規模。⑥服務地區的經濟條件。穩定的經濟環境要比受季節性、週期性波動影響的經濟環境更利於銀行採取積極和寬鬆的信貸方針。

根據以上考慮,一個典型的商業銀行制定的貸款政策應對以下內容作出說明:①有關借款和借款人說明。沒有完整和準確的信息,就不能做出正確的貸款決策。書面貸款政策應該列出估計借款者及時歸還貸款的意願和能力所需的文件。完整的貸款記錄應包括以下項目:借款者個人品格、借款用途等,核心檔案還應收藏與借款者的通信、電話會談記錄、現場走訪的詳細報告和有關借款者的廣告和報刊剪輯。爲容納與日俱增的記錄卷冊和有關文件處理問題,許多銀行已經或正在轉向記錄檔案電子計算機化。②貸款種類。貸款政策應當包括關於適當與不適當貸款的簡要說明,應該拒絕不適當貸款,這些貸款通常帶有某些投機因素。商業銀行應當對貸款類別進行定期檢查,因爲貸款的分類受經濟週期變動影響較大。③合格的抵押品。貸款政策應規定可充作抵押的各種抵押品及其額度。例如:以一批應收賬款作抵押的貸款,其金額不得超過九十天期以上的應收賬款的70%;以國家註冊的法團債券、市政債券和美國政府債券作抵押的貸款,其金額不得超過市場價格的65%;負債不應超過原材料和製成品成本的60%。④對貸款集中化的限制。穩健的銀行經營實踐要求貸款政策對貸款種類、行爲和地域的集中化方面作出某些限制,以減少整個資金運用的風險。⑤信貸額度。正式貸款政策應區分信貸最高限額、指導性限額(或內部掌握限額)、貸款承擔額和循環貸款協議之間的關係。⑥需集體磋商的例外情況。具有同等能力的信貸主管人員。面臨一系列相同的'環境,可能會做出不同的信貸決策。貸款政策文件不可能爲處理所有此類問題都訂立規則,但它應該包括某些一般性準則。遇到這種情況,通常的做法是,同有關部門磋商後才做決定。這些例外的情況包括:對原來沒有往來關係客戶的貸款;收購、兼併貸款;對新業務的貸款;本區域外貸款;對新業務的貸款;本區域外貸款;以價格跌落、不適銷或不上市的股票作抵押的貸款;新業務的貸款,等等。⑦貸款定價。

此外,貸款政策最後文本中還應包括以下內容:①銀行經營目標的說明;②貸款權力歸屬部門及組織原則;③銀行現有業務的地域限制;④有關法律的考慮;⑤借款人的貸款承諾、清償和業務量規模。

(二)貸款程序。

商業銀行發放貸款時將遵循既定的程序制度,目的是爲了保障貸款的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動性,使貸款政策是得到最恰當的執行。貸款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對貸款的審覈與檢查。這主要由貸款權力歸屬部門負責執行,目的在於保持貸款政策執行的客觀性,其標準在於:確定貸款是否符合管理方針和法令規定;批准貸款的主管人員是否按照銀行貸款政策辦事;信貸檔案是否齊全;貸款申請書是否說明抵押品的種類和金額;全部必要的債券利息是否完整無缺;還款來源是否象清單所列明的那樣足以清償貸款。具體而言,對貸款的審覈與檢查包括對借款申請書的審查和對貸款項目本身的調查。前者要說明:借款的目的和用途,銀行通常要在審查借款人的借款目的是否與貸款方針的要求相符;借款的數額,銀行要審查借款人的借款數額是否與實際需求相符,是否超過法定的貸款限額;借款期限;還款的方法及來源;擔保的方法,銀行通常願意接受市場價格穩定、易銷售的財產作爲抵押品。後者的目的在於確定:該項貸款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或地區經濟發展是否有利;貸款的利益;借款人的資信能力;合法代理人;放款規模。

2.簽訂貸款合同。如果銀行信貸部門對借款人和貸款項目本身審查合格,則依雙方協商內容最終將訂立法律文本,以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該合同書也將是未來有關糾紛和貸款具體執行的法律依據。這一合同將包括:①貸款總則,總則中規定貸款數額、利率、期限和還款方式等貸款的基本要素;②貸款條件,銀行爲了保證貸款能夠安全收回,對貸款企業的資金運用、生產管理、投資方向、投資數額等生產條件;③擔保品的選擇;④財務報告,爲了準確掌握借款方的財務狀況和貸款的使用情況,銀行在貸款合同中通常要求借款企業在使用貸款期間,提供各種與貸款有關的財務報告和統計資料;⑤違約條款,主要是解決拖欠貸款或破產時的債務清償問題;⑥還款方法,銀行可能要求借款人一次全部還清貸款,也可能同意分期攤還。

3.放款的償還。本環節涉及的結果有按期、提前、延期償還和無力清償四種狀況。後二者將涉及到銀行對借款者資信的評價和利息懲罰等問題,前二者可能會有相應的獎勵措施。

4.有問題貸款的催收和註銷。主要是涉及上述的後二種情況,銀行應該採取補救措施。情況不良徵兆的顯現,要依靠銀行對有關報警信號的敏感反應能力和既定應急方案,這些報警信號諸如:收到財務報表、支付報表或其他文件時間的不正常推延;來自其他金融機構有關借款者的意外貸款需要;借款者態度的變化(即:拒絕回電話或經常不在辦公室);當地經營環境的變化(即大企業關門或加入新的競爭者);借款者的不負責行爲(即曠工或過度的酗酒);透支額增加;借款者的企業發生罷工或其他停工事件;違法行爲被揭發;對借款者的意外判決(即侵權賠償或稅款留置)。銀行貸款管理者一旦發現這種潛在的違約風險,必須儘快採取行動使損失最小,任何拖延都會使損失增加。處理逾期賬戶總的原則是:爭取借款人的最佳合作,搶先接管抵押品,主動與借款人合作使貸款得以償還。對於確認無法回收的貸款應提留呆賬準備金,但這並不意味着催收的停止。需要強調的是,儘管貸款政策和程序規定了有關銀行貸款業務的明確做法,但過分僵化的剛性規定將不利於員工創造力的發揮。因此,銀行應該鼓勵有關員工對貸款業務的積極參與,具體貸款政策和程序也應在保持穩定性的同時,根據實際情況不斷修正,尤其是在銀行內外部環境變動多端的情況下。

三、貸款的種類

貸款種類是銀行制定貸款政策時的主要考慮因素。這種劃分因標準不同而有差異,其中最重要的有兩類,其一是按不同用途分批發貸款和零售貸款,前者是爲了經營企業的目的,後者主要是對個人。這類劃分將在確定貸款定價時顯示其作用。其二是根據貸款規定或條件劃分爲信用貸款和擔保抵押貸款。

1.信用貸款。指單憑藉款人的信譽,而不需提供任何抵押品的放款。這種放款可使借款人在不提供任何有價物的情況下取得貸款。獲得追加資本,因而信用放款是一種資本放款。由於信用放款只憑借款人的信譽,因而銀行對借款人必須熟悉,並充分了解借款人的償還能力和信譽程度。這種放款的利率較高,並且附加一定的條件。例如,要求借款人提供企業資產負債表,並說明經營情況和借款用途等,這樣,銀行便可以通過這種放款加強對企業的監督和控制。其種類主要有:①普通限額貸款。一些企業常常與銀行訂立一種非正式協議,以確定一個貸款限額,在限額內,企業可隨時得到銀行的貸款支持。②透支放款。對這種放款,銀行與客戶之間沒有書面協議,往往憑客戶與銀行之間存在的默契行事,特別是對信用較好的客戶,銀行經常提供透支上的便利,這種便利被視爲銀行對客戶所承擔的合同之外的“附加義務”。③備用貸款承諾。是一種比較正式的和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銀行與企業簽訂正式合同,在合同中銀行承諾在指定期限和限額內向企業提供相應貸款,企業要爲銀行的承諾提供費用,其費用率通常相當於限額未用部分或全部限額的0.25%-0.75%。④消費者貸款。消費者放款是對消費者個人發放的用於購買耐用消費品或支付其他費用的放款。商業銀行向客戶提供這種貸款時,要進行多方面的審查,主要包括:借款人的職業;借款人的生活收支狀況;借款人的財產狀況;借款人的品德。⑤票據貼現貸款。票據貼現貸款,是顧客將未到期的票據提交銀行,由銀行扣除自貼現日起至到期日止的利息而取得現款。可貼現的票據包括銀行承兌匯票、商業承兌匯票、商業期票、銀行本票和匯票等。目前商業銀行貼現業務已擴展到政府債券。

2.擔保貸款。其產生源於:①借款企業的負債率較高,顯示出其財力脆弱;②借款企業沒有建立起使人滿意的和穩定的收益記錄;③借款企業的股本未能銷售出去;④借款人是新的客戶;⑤企業的經營環境惡化;⑥貸款的期限很長,等等。然而有時銀行並不尋求擔保,而是借款人主動提供擔保,這時借款人目的通常是爲了獲得優惠利率待遇。根據充當擔保物的不同,擔保貸款又可分爲兩種:

一種是擔保品貸款。充當擔保的可以是:股票和債券;保函、商品、地產、人壽保險單、匯票、本票以及其他物權憑證;第二、甚至第三抵押權,等等。由於後一類擔保品一般都缺少作爲合格貸款擔保所必需的條件,銀行一般不願接受。擔保品在未來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抵補貸款損失,往往取決於擔保品的質量,銀行當然要選擇質量高的擔保品。影響擔保品質量的因素主要有:市場價格是否穩定;是否容易銷售;是否易於保管;進行鑑定所需要的技術是否複雜。由此看來,商品最適合於作爲擔保品,有價證券次之,不動產最差。按照銀行對擔保品取得的權利的不同,擔保可以分爲:①取得留置權。銀行扣留債務人的財產直到他欠銀行的債務還清爲止。②取得質押權。其內在規定性與留置權略有不同:其中之一是,在質押方式下,受質押人(銀行)在債務清償前擁有全部佔有債務人用作抵押財產的權力,在某些情況下,受質押人還有出賣該財產的權力。與留置權不同的是,質押權是一種特別賦予的所有權。③抵押。拽債務人將其擁有法定權利或衡平法權利的不動產或動產轉讓給債權人作爲其借款的抵押品。對財產擁有衡平法權利的人,最多隻能要求從這些財產中取得賠償,而無權出售它們,因爲他不是財產的所有者,銀行應注意此點。在抵押方式下,受抵押人(銀行)對財產有特定的權益並有出賣權,銀行的抵押文件一般載有變賣擔保品的明確規定。

另一種是保證書擔保貸款。指由第三者出具保證書擔保的放款。保證書是保證人爲借款人作貸款擔保與銀行的簽約性文件。保證書擔保放款的實務操作通常比較簡單,銀行只要取得經保證人簽字的銀行擬定的標準模式保證書,即可向借款人發放貸款。所以,保證書是銀行可以接受的最簡單的擔保形式。由於保證人替借款人承擔了實際的部分義務,因而成爲這一貸款方式的特色,其權利和義務將成爲貸款政策的重要內容。保證人的義務總是發生在債務到期時,即從債務到期日起保證人就負有義務,當主債務人無力清償債務,或者只能清償部分債務時,保證人必須保證全部債務得到清償。在下列情況下,保證人的責任得到解除:已付款;訂立放寬貸款期限的協議;保證合約發生變更;主要合同發生變更;當事人的法律地位改變。保證人不同,保證書的出具程序也是不同的;銀行在接受時必須對股份制、合夥制、單個制公司等加以區分。保證書在銀行陳述虛僞、保證人出於誤解、保證人受到不正當的影響三種情況下失效。

四、貸款定價

貸款利率即貸款價格。貸款利率的確定需考慮下列因素:央行貼現率;放款期限;存貸利率;放貸利率風險;管理貸款成本;優惠利率;銀企關係。其中的基礎是對風險的分析,這種風險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

1.信用風險。對這種風險的分析集中在以下六個方面(簡稱6C):①品德(Character)。指個人或企業借款者對其所欠債務是否願意歸還,一般通過考察其過去的資信情況,瞭解誰介紹他來借款以及通過同借款人面談來做出談判。②經營才幹(Capacity)。主要是通過審查其財務報表,看其資金的流入流出是否正常,以及經營業績怎樣。③資本(Capital)。指借款人財務報表上的總資產總負債情況、資本結構、資產負債相抵後的淨值,即借款人的財富狀況。④擔保品(Collateral)。指借款人用作借款擔保品的質量。⑤經營環境(Condition)。指借款人在經濟衰退及其他事件中的脆弱性,或說他在最糟糕的情況下的還款能力。⑥事業的連續性(Continuity)。指借款人能否在日益競爭的環境中生存與發展。此外,借款人的財務報表對銀行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但要注意,這些報表畢竟是反映着企業的過去,因此應用時要作信用調查,以得出正確的結論。此外,近幾十年來,還發展了許多觀察企業經營的方法。如1977年由阿爾曼等人提出的Z分析模型,使用了五個比率:X1爲營運資金與總資產比率;X2爲留成利潤與總資產比率;X3爲支付利息及稅款前的收益與總資產比率;X4爲股票的市場價與總負債值比率;X5爲銷售收入與總資產比率。因此:

Z=a1×X1+a2×X2+a3×X3+a4×X4+a5×X5,

(其中,Z代表企業經營狀況,a爲各項資產的信用權數(或係數),利用統計方法求出係數後,

Z=1.2X1+1.4X2+3.3X3+0.6X4+1.0X5,

若Z<2.675,則該企業將有很大問題;若Z≥2.675,則說明企業經營良好。

2.利率風險。目前,防止利率風險的方法,主要是採取浮動利率,風險的方法,主要是採取浮動利率,定期調整。

3.搭配不當的風險。一是利率與時間搭配不當,短借長用,形成損失。二是幣種搭配不當,形成匯率風險。對國外放款,常常涉及不同貨幣的匯率風險。近年來國際金融市場的遠期交易爲抵銷此種風險提供了可能。

貸款定價的目標在於確保預期收益率的實現。爲此,銀行貸款管理者必須考慮發放貸款的預期收入、給借款者提供資金的成本、管理和收貸費用,以及借款者的風險等級。下列簡單公式可以說明這些因素之間的關係:

(貸款收益-貸款費)/應攤產權成本=稅前產權資本預期(目標)收益率

其中:應攤產權成本=銀行全部產權資本對貸款的比率×未清償貸款餘額

若貸款收益低於目標比率,那麼,該筆貸款或該類貸款將不得不重新定價。

貸款重新定價的主要方法是調整放款利率。此外,還有其他幾種方法:

①吸收被償存款。即借款者同意把存款存入放款銀行。②提取承諾費或留置費。是指在確定貸款額度或訂立貸款協議時,對借款者所收取的費用。這些費用通常表現爲貸款承擔額或貸款額度的某一百分比。使承諾費對實際收益的影響複雜化的因素之一,是這些付款的時間安排。③收取其他服務費。包括貸款的開戶、手續處理、服務和收貸等方面所收取的費用。④差額定價。是以高於借入資金成本加成來決定貸款利率,差額定價並不考慮補償存款額、各種服務費,或者與顧客有關係的其他方面。此外,貸款價格的制定是根據應攤股本可實現的目標收益。⑤優惠加數與優惠乘數。目前,商業銀行間一種普遍的做法是,在優惠利率的基礎上,爲不同風險等級的顧客制定不同的貸款利率。⑥交易率計算法,採用這種辦法時,申請借款超過某一最低限額的借款者,可以幾種基礎(交易)利率中選擇,以決定該筆貸款的利率和到期期限。最通用的基礎利率是國庫券利率、定期大額存單利率或同業拆借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