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小論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以下是小編收集的高中地理小論文,歡迎查看!

高中地理小論文

高中地理的差異性教學實踐

摘要:隨着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地理教學設計備受關注。高中地理知識涵蓋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學的各個方面,教學理念也是花樣百出。在衆多的教學思想被重新解讀後,地理教學目標設計中的差異性設計尤爲重要,如何有效適應學生差異性進行教學實踐,十分引人注目。

關鍵詞:高中地理;差異性;實踐研究

一、差異性教學理念的提出

新時代對老師提出新要求,尤其是高中老師不僅要做到知識的教授,還要講究一定教學技巧。例如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需要因材施教,以此達到學生在知識渴求過程中的不同需求。讓學生能學有所成,學有所長。高中地理的課堂中更需要差異性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從而走向創新自足的學習之路。新課改之下的新課標要求老師要“滿足不同學生的地理學習需要”,可謂將差異性教學理念提上日常。這就要求高中地理老師不僅要依據學生的不同需求進行多層次的教學設計,還要依據這種差異提供適應不同需求之下的同學們的學習資料。更要注重掌握學生目前的知識水平分佈,根據水平的差異進行不同的作業佈置,做到有的放矢。上課的時候,對老師的授課方式和授課內容提出不同意見的學生,老師先要對進行積極思考的典型代表進行肯定,然後尊重他們的想法,與他們共同研究更加有意義的學習方法

現在已經進入人工智能模式,工業時代的那種整齊統一的教學模式已經更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我們必須拋棄這種陳舊的教學模式,重新正確對待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問題,積極開發學生大膽創新的能力和勇於開拓的精神。地理課程的教學設計需要認識到學生個性化的重要性,注重挖掘學生的優勢潛力差異和智能發展的差異。讓學生髮揮其優勢,得到長足的發展與進步。

二、高中地理差異性教學初探

爲了能夠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揮,從而能夠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滿足學生們的不同需求,是高中地理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師舊有的思維模式必須重新排列組合,不能將講臺下的學生看成一個整體,而是要分別單獨看待,打破常規的教學思路,利用不同的模式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在課程中融入差異化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差異化優勢,最大限度的提高高中地理的教育價值,爲學生的地理學習之路排憂解難。1.理論意義新課改背景下,如何能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是目前的重要要求之一,高中地理老師需要以此進行教學設計指導理論,對差異性教學進行深入研究,從而在教學中不斷總結教學經驗,以學定教,豐富高中地理教學設計理念,使得高中地理差異化教學理論得到進一步的完善。

2.實踐意義

(1)讓老師樹立新課改理念在新課改新課標的雙重指導下,高中地理老師應深刻意識到填鴨式教育以及大規模式的批發教育已經非常落後了,注重學生在校學習過程中的差異化刻不容緩。在差異化教學實踐中,必須看到學生的不同之處,發掘他們的優勢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找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進行積極的鼓勵與肯定,讓他們對高中地理學習充滿信心,在學習過程中學有所獲。

(2)提升老師教學設計能力在這個以人爲本的是代理,教育更要遵循以學生爲本,將讓學生被動接受的習慣進行糾正,讓他們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老師更要擁有優秀的專業素養和良好的教學設計能力。將差異化教學設計始終貫穿於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之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樣長此以往,必將拓寬老師的教育思路,提升老師的教學設計技能力,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相長。

(3)提高課堂質量老師在地理教學課堂上,需要善於發現不同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處理好學生個性和共性之間的微妙關係,在共性得到發展的情況下,注意到不同學生個性的發展,從而實現學生之間的彼此欣賞和彼此幫助,利用自己的長處幫助自己的同學,在整個班集體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一己之長,又能將自己的長處很好的融入到集體中,爲老師上課帶來活力的同時保持課堂的井然有序。既能實現學生個人的最大化發展還能將整個課堂的氛圍保持在一個很好的水平。讓課堂質量隨之得到提高。

三、高中地理差異性教學實踐策略

首先,在高中地理課堂中引入多樣化的教學環節,更能做到差異性教學實踐的應用。例如利用動手畫圖的模式,讓學生通過親自畫圖的方式掌握讀圖能力和分析能力,還能訓練他們的對空間位置的.空間想象力。讓不同的學生動手畫圖後,發現各自不同的擅長點和不足,肯定他們的長處,讓他們注意學習別人身上的長處,做到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其次,運用多媒體教學將抽象的地理概念生動化,降低難度的同時,讓知識更加形象的出現在地理課堂上,老師更要通過對學生差異化的瞭解,在教學內容上進行深入淺出的特別設計,既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又能將知識在無形中主動進入學生的大腦中,形成深刻的印象。讓多媒體教學發揮它動態化的教學特點,讓知識也動起來,讓學生的思維活動起來。

最後,在地理學習中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多聯繫實際,發揮學生的差異化特徵將很多的現象與自己身邊的實際情況聯繫起來,既生動形象,又容易理解。高中學生來自不同市縣的機會比較多,讓他們根據自己家鄉的水文地理特徵進行地理知識的分析和消化,效果自然事半功倍。總而言之,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無論性格還是學習能力,進行差異化教學不僅僅只是新課改的理念,更應該作爲教學實踐正式實施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參考文獻:

[1]樑智敏.中學地理差異教學的應用策略[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4(16).

[2]葛鬆勤.構建差異教學打造有效課堂[J].科學大衆(科學教育),2013(09).

高中地理區域地理知識內容教學策略

摘要:區域性作爲高中地理學科的基本特徵之一,如果學生能夠正確掌握區域地理知識內容,把地理區域作爲進行地理學研究的重要對象,結合生活實際利用地理知識分析問題,定能在地理學科的學習之中取得新的進展。但是區域地理是高中地理當中的重點與難點,從近年來的高考地理試題情況來看,其中不少題目都結合區域發展作爲背景,以考查學生綜合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教師對區域地理這一知識內容進行梳理與整理,以幫助學生清晰掌握該知識點的主要內容與研究方法顯得極爲重要。本文將對高中區域地理學習內容當中的要點及重點進行剖析,並提供幾種具體可行的教學方法,以供教師參考,提高學生對區域地理知識內容及技巧的掌握程度。

關鍵詞:高中地理;區域地理;教學策略

一、高中區域地理的內容要求

從高中區域地理這部分的知識內容來看,主要分爲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講述的是自然地理,其內容主要包含環境內的自然資源以及環境的基本情況,另一個方面則爲人文地理,其內容主要闡述某個區域的發展情況及工農業區的分佈。《高考說明》的要求上對區域地理的教學內容雖沒有具體的明示,但需要學生了解不同區域分佈的主要地理特徵與分析地理環境對於生產生活的影響。學生在學習區域地理的過程當中,要隨着課程的深入,逐步地瞭解區域與區域之間的差異,掌握區域的基本特徵與空間結構,最後能夠從經緯度的角度正確區別各類區域,纔算真正掌握了區域地理的研究方法。

二、學生學習過程中需要掌握的能力

1.熟練運用地圖來分析區域地圖是地理研究當中時常用到的一種工具,而區域地理的教學往往離不開地圖,學生如若能養成獨立利用地圖來研究地理對象的習慣,能夠從地圖中獲取大量的地理信息,從而解決問題有章可循。首先教師應該傳授給同學們地圖的判讀方法及圖例、標註、顏色等內容代表的意義,以讓同學們在讀圖的過程當中能夠了解區域的資源分佈情況、氣候變化情況等信息,從地圖上對該區域的人文和自然狀況都有個大致的瞭解。想要確定地理位置,就必然需要定位,而區域地理的研究方法也離不開區域定位,準確確定區域的位置需要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地圖語言,例如絕對位置、相對位置、區域方向等相關概念。地圖上的信息量相當豐富,對地圖的正確使用,有助於學生提高對區域地理的理解水平。

2.掌握自然及人文地理要素構成區域地理的相關地理試題需要我們瞭解區域特徵,從而結合實際背景利用地理知識解決相關問題,例如“讀右圖,回答A地所在國家是否面對大西洋”這道簡單的題目,不僅需要學生掌握看圖能力來判斷地圖中A地的情形,更要學生對大西洋這塊區域附近的國家有所瞭解。由此可見,想要分析區域地理,就必然要掌握各區域的自然及人文地理要素構成,否則根本無從入手,毫無頭緒。地理中的自然要素主要分爲地理位置、地形特徵、氣候特徵、河流特徵、資源能源等,人文要素有居民、農業、工業、技術、文化等,只有掌握好相關要素,加以分析,才能通過區域背景解決各類地理難題。

三、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分析問題

1.引導學生分析各區域間要素聯繫一個區域包含着多種要素,各要素之間是相互滲透、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因此學生在分析區域問題的同時要注意各要素之間的關聯。區域地理內容包含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兩大板塊,自然要素是人文要素的依據,一般而言,自然條件將影響人口數量的分佈、交通方式的改變等。教師與學生研究區域地理時,應當注意引導學生抓住區域要素,來分析一個區域自然與人文之間的聯繫。例如沿海地區受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徵的影響交通非常便利,便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分析區域要素間的聯繫是進行區域地理研究的基本,學生只有牢記區域地理基本內容,再輔之以科學的研究方法,地理成績纔能有所提升。

2.滲透人地關係思想,促進學生思考地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而在高考當中,區域地理這塊所考查的內容也大都會結合時代背景引導學生探究問題。從經驗表明,一個區域的特徵通常是以這個區域的自然條件作爲基礎而產生的。因此教師教學可以從這個角度出發,在區域的各類特徵當中,找出其最本質而最具特色的主要區域特徵來供學生思考,方便學生記憶,從而使區域地理學習更加輕鬆。例如在學習到“西北地區的區域特徵”時,教師因讓學生聯想起這部分地區最明顯的自然特徵便是“氣候乾旱”,進而聯想到該條件對畜牧業及運輸業產生的影響。無論一個區域的地理事物多麼冗雜,內部聯繫多麼複雜,只要學生通過對地理環境的分析,聯想起該地的資源條件,進而對人類活動進行思考,保持“三步走”的姿態,便能逐漸理清該地的區域特徵。人地關係思想的滲透,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區域地理學習不再枯燥。

四、總結

隨着新課程的改革,區域地理在高考地理中的考覈內容明顯有上升的趨勢。區域地理是高中地理中的難點與重點,只有以提高學生能力爲主,重在培養學生的地理知識分析能力與解答技巧,才能使學生清晰地掌握這部分知識內容。

參考文獻:

[1]馬莉.高中區域地理的教學方式探析[J].學術期刊《西部素質教育》,2016(18).

[2]鄭凡.關於高中區域地理教學方式研究[J].學術期刊《新教育時代電子雜誌(教師版)》,2015(32).

[3]劉旭.新課程高考區域地理命題特點及區域地理教學策略[J].學術期刊《教師》,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