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人本管理視野下心理學介入戲劇管理的諸多假設論文

一、人本管理的概述

淺談人本管理視野下心理學介入戲劇管理的諸多假設論文

(一)管理學與心理學的相互影響

自1879 年德國人威廉·馮特建立全世界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開始,心理學作爲一門獨立的學科經歷數代發展,如今已經有相對成熟的學科體系。其廣泛的內涵與分支,在人類自我發展和自身管理方面都發揮着重要作用。隨着不斷髮展,心理學也逐漸將自己的研究視野轉向了管理領域。著名案例有喬治·梅奧的“霍桑實驗”,庫爾特·勒溫的羣體動力學理論以及雅各布·莫雷諾社會測量學應用等。其中,人本管理的理論來源和人本心理學有着直接關係,二者的理論創新具有一定的重合性,能夠起到一定的相互輔助作用,心理學基本理論對人本管理的發展和運用具有一定的影響,藉助不同的心理學理論,擴展了管理學本身的發展外延。因此運用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實踐方式介入管理活動是可能的。

(二)人本管理的起源

20 世紀80 年代以來隨着人本主義心理學影響的擴大。脫胎於人本心理學的人本管理理念逐漸爲世人所熟知。其核心思想是提高管理過程中對人的尊重與關注,運用動機激勵方式來達到個人的潛能與自我價值的實現,從而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內部持續增強組織活力。

然而,早在20 世紀50、60 年代以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和卡爾·羅傑斯爲代表的一批心理學家,就共同創立了人本主義心理學,該學派由於顯著區別於行爲學派和精神分析學派,因而被稱爲心理學界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認爲,心理學家應該關心人類的價值與尊嚴。即“人有自我的純主觀意識,有自我實現的需要。只要有適當的環境,人就會努力去實現,所以人本主義重視人自身的價值,提倡充分發揮人的潛能。” 而馬斯洛本人在其著作《人性能達的境界》(The F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1971)的第十七章《優美心靈管理》中將這一理論與管理現象進行了聯繫。他提出“優美心靈的工作條件往往不僅對於人的現實有利,而且對於一個組織機構的健康與繁榮,以及這個機構所製出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的量與質也有好處”“管理的問題(在任何組織機構或社會中)於是可以用新的方式進行研究”“人性曾被低估,人有一種高級本性,它和人的低級本性一樣也是‘類似本能’的。這一高級本性包括需要有意義的工作,需要擔負責任人,需要創造……” 等。該內容直接說明了他在管理理論方面的人本主義傾向。

二、當前戲劇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心理學的介入目的

(一)當前戲劇管理存在的問題

1. 部分文化管理的學者和官員當下面對戲劇管理問題時,評價視角單一,解決思路也比較單一。許多問題老生常談得不到根本的解決,也限制了新的解決思路出現。在現實中,受種種因素的影響,我們的文化產業和戲劇行業在宏觀改革推進度和力度都不盡如人意,現有的着力點也不能保證對行業內的棘手問題進行根本性處理。加之諸多不可測因素導致戲劇管理的一些現實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而人本管理的實質是暫時擱置制度、政策層面的“不可抗拒因素”。以務實的態度從行業相關的具體的“人”的角度對戲劇管理的問題和應對思路進行適度探索與合理修正。其意義是增強戲劇管理活動中對“人”本身的價值的重視,也是對戲劇管理髮展重點的重新梳理與解讀。

2. 戲劇管理本身的特殊性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劇院(團)組織並非一個純盈利機構,它的定位直接作用於整個藝術系統頂層設計和藝術高度。戲劇管理尤其是劇院(團)的管理與社會上演出公司和文化傳播公司都有很大不同,除負責藝術生產外更負責對藝術質量的監督與維護。戲劇作爲一種綜合性極強的藝術,必然要求其內部各相關藝術類工種的水平都達到最佳的表現力,其綜合成本相對較高。如果要維持較高的藝術水準,以我國現在的國情就必須對其進行一定的財政補貼。然而現實並非盡如人意,國有劇院(團)改制後,雖有財政撥款但是難以爲劇院(團)全權使用。分配方式的限制,使用範圍的審覈都無法滿足發展需求。因此在外部不利條件短期內無法打破的情況下,宏觀的、向外看的管理思路遇到了瓶頸和阻礙。

(二)心理學的介入目的

1. 近期目的:(1) 通過心理學方式的介入,間接並達成戲劇管理的預期目的,彌合制度不足以調動人的積極性,實踐人本管理的理念;(2) 協調演出團體內部矛盾,保護從業者利益調動戲劇從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激發職業意識和身份認同感。(3) 利用心理學研究和應用方式中科學性、系統性和部分可量化的特點,解決戲劇管理的實際問題。

2. 遠期目的:(1) 發揮主觀能動性,調動劇院(團)積極力量。充分利用現有條件,迎接甚至倒逼戲劇管理的環境改善和政策性改革。避免坐以待斃;(2) 提升人本管理策略對當下戲劇管理體系的影響,爲解決戲劇管理的突出問題,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三、具體對象及方式

人本管理視野下心理學如何作用於戲劇管理對象。筆者認爲可初步分爲演員、管理者和受衆三個羣體。具體作用方式則可進行多樣化選擇,比如心理諮詢、心理訪談、心理測驗等等。具體來說:

(一)心理諮詢可針對演員演出活動進行指導和調節。

1. 提升演員的個人發展空間。心理學作爲一門基礎學科,其研究內容可分爲認知、情緒、情感和意志四個方面。這四方面綜合了表演中的心理技巧和體驗方法的基礎概念來源。能夠使演員從不同方面理解角色、進入角色,加深對戲劇內容和人物情感的體驗。熟悉心理學知識的演員必然能夠對其角色的駕馭產生幫助,提高工作成效。

2. 維護演員自身心理健康。現實的管理中,除了身體健康外,演員的心理健康也需要維護。在演出或排練時一些演員常常因爲投入角色過深而無法自拔。有時在體會角色的過程中一些負面情緒讓演員產生心理不適、大悲大喜等心理反應,若長期得不到及時、專業且面向個體,有針對性的幫助和疏導,容易誘發心理乃至精神疾病,縮短演員的藝術生命。另外,工作中的心理問題很可能影響家庭關係,不同情境中的心理矛盾如果能就地得到及時疏導,阻止其交叉影響,將可能避免心理問題的複雜化。對演員的生活和工作管理起到積極效果。間接降低工作風險,提高演員的工作效率。

(二)心理知識培訓對管理者綜合管理能力的提升。

1. 明確管理者的任務。具體來說就是管理者需提高識別和發掘演職人員潛能的水平。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便是關於人的“潛能”,正是基於對每個人潛能的尊重,管理者纔有可能從具體而細微的觀察中發現人才。而具備這種能力光靠悟性是不足的,如果想快速而有效地結合管理實踐,必須有專業的培訓和指導才能提升其洞察力。

2. 豐富藝術管理手段。《管理心理學》(蘇東水2002)認爲管理者的能力高低取決於其決策、組織、領導、創新等多方面能力的綜合體現。心理學知識的豐富,對於領導體察下屬情況,進行換位思考和工作安排都有積極作用。戲劇管理的直接對象是藝術工作者。一般來說,藝術中創作與表達的感性成分要大於理性成分。因此在這個問題上,就需要管理者能夠充分理解藝術工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心理活動規律。安排或者代替其進行理性工作,幫助藝術工作者達到最佳的`創作狀態,保證他們的創作熱情和藝術激情,延展其藝術視野和藝術生命。

(三)心理學記錄對受衆研究進行必要輔助。

這點主要是通過問卷和調查的形式,對受衆心理進行分析。隨着現代科技和傳媒手段的更新,新媒體以及進行大數據分析越來越普遍。使樣本比較以往有了極大的擴展,數據收集的精確程度和統計結果應用範圍,都能夠對戲劇管理者的判斷形成有價值的參考。而有關受衆的心理調查,可以直接反饋給編創人員和劇場管理層,大型劇院(團)可以製作受衆研究報告,建立受衆資料檔案,對數據進行統一管理,目的還是爲了將着眼點關注於受衆人羣本身。理解受衆的心理習慣和文化消費取向,以期在相關決策中發揮積極作用。

此外,關於以上設想的實現方式。對於條件有限的中小型以及地方劇院(團),可由相關協會出面組織多個單位,定時定點進行在地化服務。大型劇院(團)如有條件可以聘請專業心理顧問團隊進行定期或者專人常駐式合作。雙方本着互相信任的原則,建立良好的溝通協作機制,實行統一管理,建立培訓、諮詢、調查三位一體的心理介入模式,以期達到最好的合作效果。

四、結語

人本管理的視野和策略,將心理學理論與管理實踐相結合,把傳統管理學在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宏觀關切點轉移到以人爲核心單位的微觀層面。提出管理活動中對人本身的關照。它重新將冰冷的管理理論注入了人性化色彩,在給予人本主義關切的同時,突出了人對於自身實現的社會關切,爲管理學與戲劇藝術的發展融合,進一步提高戲劇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同時減輕負擔,激發人的潛力提供了新的可能。雖然本文的內容很多還只是設想,但現實的情況是人本管理再也不是什麼祕密武器,而是一種現代管理者經常採用和管理機構必須具備的視野。這對於劇院(團)的良性發展和戲劇管理者來說都是一種積極的開拓。《易經》有云“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戲劇管理任重而道遠,期待未來的管理者能在全新的視野中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