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的論文

論文摘要:初中生正處於人生髮展的關鍵時期。他們的內心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熱情活潑,精力充沛,具有極強的創新精神和意識。這一時期,是初中生走向獨立和成熟的時期,也是生理和心理相對不穩定的活躍時期。然而目前,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語文能力低下,初中語文教學陷入困境。鑑於此,本文對初中語文教學改革與實踐進行了探討。

關於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教學改革

1 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

初中語文教學需要研究型教師,新課程改革在給教師留下很大空間的同時,也對教師提出新挑戰和新課題。教研工作必須將教科研工作作爲學科教研工作的重點,培養教師施展自己的教學智慧,藉助於教學反思,不斷探討與解決教學目的、教學過程和自身方法、態度、情境等問題,不斷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通過札記、案例分析、檔案評鑑、行動研究等方式提高教師的研究能力,這將直接影響教研工作的質效和教學質量。提高科研能力分爲三個層面:一是以學科中心組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二是以基層教研組爲主的研究小組,三是以骨幹班學員爲主的研究小組。要求絕大多數的老師每學年初,選擇好課題,制定好研究計劃,定時完成各階段的研究任務。同時通過組織骨幹班學員和青年教師及教研組長學習教科研理論和撰寫論文方法等形式,提高學科教師的科研水平,更有效的促進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開展。

2 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情感

作爲初中語文教師,可以藉助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段,創設具體可感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他們通過看、聽、演等方式,直接感知、體驗課文中的.情感內涵,產生情感共鳴。

①讓學生多看,文學作品一般是通過描繪生動的人物形象和社會景象來展示現實社會生活的,因此爲了增加學生體驗,教師在講解課文內容時,可嘗試利用掛圖、幻燈片、多媒體課件、視頻等教學工具展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畫,讓學生在看圖畫的過程中,積極體驗,產生腈感。例如教《變色龍》一文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依次小說情節的六幅圖畫,讓學生清楚的瞭解主人公的六次變臉,讓學生對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醜陋人物形象有個清楚的認識和了解。這樣的畫面會展現在學生面前,有利於引發學生的想象,促進學生的理解。

②讓學生多聽,教師可以利用錄音、多媒體課件等教學工具播放與課文情感基調一致的音樂作爲課堂教學的背景,讓學生在音樂渲染的氣氛中進入課文情境,產生情感。教《社戲》時,運用多媒體播放羅大佑演唱的Flash歌曲《童年》,輕緩的樂曲,把學生帶到天真爛漫的童年,從而營造一種輕鬆愉快的氣氛,讓學生進入特定的學習氛圍中,迅速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③讓學生多演,初中語文課堂上,有時爲了讓課文主題真摯親切的地再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自己分派角色,進行扮演,讓學生以自己的視角深入課文,體會人物的感情,達到完美的教學效果。

3 教師要提高語言藝術

語文教學是一門語言的藝術,要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打動學生,就需要教師的語言富有情感,使學生在你充滿感情的語言世界中接受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不注意提高自己的口頭表達水平,詞彙貧乏,使學生埋怨語文課是“老瓶裝舊酒”,所以,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依據課文體裁、內容等特點注意對教學語言的選擇,儘量用生動、新穎、優美、恰當的詞彙組合,減少拖泥帶水和重複現象,力求新鮮、豐富、生動、洗煉,努力實現從教師的“不厭其煩”到學生的“百聽不厭”的轉變。另外,教師的語言對學生有很強的啓發效果,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多嘗試用一些幽默的語言,例如歇後語之類的,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精力集中,精神愉悅,能積極地參與教學中的思維創造活動。除此之外,教師的肢體動作對於提高教學效果也極好的效果,教師可以靈活運用一些身體語言,諸如動作、表情、眼神等,來配合教學,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4 注重教學過程的優化

作爲初中語文教師,要主動探索,用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來組織學生學習,讓學生讀懂別人的文章,寫好自己的文章的目的。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要以課堂教學爲中心,向45分鐘要效率。語文學科教學過程的實質,就是要充分利用好教科書以及課堂上創設的語言環境,在教師的主持、組織和引導下,實現師生與作者和編者之間、師和生之間的語言的交流、思想和情感的溝通。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教科書的理解、把握和處理,憑藉文本提高學生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和進行綜合性學習的能力;要注重引導學生潛心鑽研文本,防止用集體討論代替個人閱讀或遠離文本進行過度的發揮。

總之,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作爲初中語文教師,要及時的總結改革中取得的成績及出現的問題,並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以便能使優點發揚光大,問題得到及時解決,進而能更好地促進語文學科的發展,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