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管理論文

現代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學習分爲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兩種。機械學習是一種形式上死記硬背的學習,它只能使學生獲得虛假的知識(假知)。假知沒有“活性”,既不能遷移,更不能運用。有意義學習是一種以思維爲核心的理解性的學習,它可以使學生獲得真正的知識(真知)。這種知識是有心理意義的,它有機地納入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去,轉化成爲學生自己的心理品質、自己的血肉,成爲“我的知識”,學生記得準確而又牢固,還能用得迅速而又合理。正因爲如此,當代所有的教育心理學家都竭力主張有意義學習,反對機械學習。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怎樣才能讓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呢?美國當代著名的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認爲,有意義學習必須具備兩個先決條件,即認知基礎和情感動力。爲此我們在課堂教學導入環節中應着重強調抓好以下幾點:

教學管理論文

(1)確立認知停靠點。認知基礎是決定學生進行有意義學習的一個最重要的內部因素。這是因爲,從學生的認知發展角度來說,任何新知識都是在原有的舊知識的基礎上生長起來的。換句話說,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總是藉助舊知識而實現的。新知識好比一條船,舊知識好比錨樁,頭腦裏原有的認知結構就好比港灣。沒有錨樁,船就無法停泊在港灣。舊知識是學習新知識的認知停靠點,爲此,在新課導入中要引導學生對舊知識進行復習,搞好鋪墊,架起“認知橋樑”,做到溫故知新。比如在學小數的除法時,就要先複習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法則和商不變性質;在教比較複雜的求平均數應用題時,先複習一下以前學過的簡單的求平均數的問題。因爲沒有前者,後者就失去了落腳點,學習便只能是機械地進行。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新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2)尋找情感激發點。在有意義學習中,學生必須具備有意義學習的心態,表現爲積極主動地把新知識與原有認知結構中的適當觀念加以聯繫的傾向性。這種傾向性就是教學中的情感動力,沒有這種情感動力,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相互結合就不能積極發生。爲此新課導入設計一定要激發學生學習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情感,一般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列舉典型、說明意義、明確目的,使學生感到有學習和探求的需要。如在教比例尺一節時,教師通過闡明比例尺知識在設計圖紙和畫地圖等活動中的廣泛應用,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從而激發學習積極性和提高學習自覺性;二是通過設置疑問,創設懸念,造成知識衝突等,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求知慾。如在教“通分”一節時,教師有意讓學生在比較3/4和5/6的大小時“卡殼”,製造懸念,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在迫切要求的求知狀態下變“要我學”爲“我要學”。

有意義學習過程是思維活動和心靈活動的統一,爲此我們在授新課過程中還應着重強調抓好以下“兩點”,即思維展開點和心靈交流點。

新舊知識的相互同化、相互作用,只能是在學生思維活動中才能實現。正因爲如此,我們才說,有意義學習是一種以思維爲核心的理解性學習,沒有思維,就談不上理解。爲此教師在講授活動中一定要引導學生展開充分的思維,“自奮其力,自致其知。”那麼教師應在哪些地方引導學生展開充分的思維呢?我們認爲,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點、有助於智能開發的知識點均是思維的展開點。以數學概念教學爲例,概念所反映對象的範圍、概念定義中的關鍵詞語、概念定義中詞語的嚴密性、概念的語言表達方法、概念中的“特例”與“一般”、概念間的相互聯繫等等,都應是思維展開點。教師只有引導學生在這些地方展開充分的思維,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概念、掌握概念。我們在以往的教學中對“思維展開”重視不夠,表現有二:一是以學生認識的特殊性爲理由,抹煞數學知識形成的思維過程,讓學生走捷徑,直接地消極接受現成的結論,這是導致學生機械學習的一大原因。二是片面誇大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把應由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的難點、疑點和關鍵點全部代替包辦了。這種課堂教學活動具有極大的片面性,是導致學生機械學習的.另一原因。我們感到,引導學生展開充分的思維活動之所以顯得特別重要,乃是因爲這一過程不僅是學生主動獲得真知的過程,而且也是學生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真正有效發展的過程。

有意義學習過程是一個涉及教師在學生理性和情緒兩方面的動態的人際過程。爲此,教師不僅要在認識上引導學生展開充分的思維,而且要在情感上與學生進行不斷的心與心的交流。師生之間只有保持心靈上的交流,才能創設一種和諧、祥和、友愛和寬鬆的課堂氣氛,從而使學生處於無拘無束、心情舒暢、心情振奮的心理狀態之中。實際上,也只有在這種心理狀態中,學生的思維活動才能真正充分地、深刻地、創造性地展開。那麼,教師怎樣與學生進行心靈交流呢?我們認爲最重要的首先是關注,教師在課堂教學全過程中始終都要積極地關注班上的每個學生。教師講授時,眼睛不能只看書本和教案,而應該與學生保持交流,連在角落處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親切目光。請學生起來回答問題時,教師更應全神貫注地、友好地注視他。其次是激勵。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說得好”、“說得很有道理”等讚揚和激勵學生的話應常掛在教師嘴上,即使對於說錯的學生,也決不能漠然置之,更不能隨意責難,而是要想方設法減輕學生因發言不好而帶來的心理壓力,並在適當時候再給機會,讓他嘗試獲得成功的歡樂。

心靈交流如同肥沃的土地,思維和知識的種子就播在這片土壤上,有意義學習因此也就在深層次上把知和情有機地統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