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的夫子廟導遊詞

作爲一名可信賴的導遊人員,總歸要編寫導遊詞,導遊詞可以幫助旅遊者欣賞景觀,以達到遊覽的最佳效果。我們應該怎麼寫導遊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江蘇的夫子廟導遊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江蘇的夫子廟導遊詞

江蘇的夫子廟導遊詞1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光臨南京夫子廟。夫子廟地處城南秦淮河畔,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方便,是南京人引以爲自豪的歷史遺蹟和旅遊景點,是新興的文化、商業、遊覽中心和廟市合一的繁華之地。

夫子廟,又叫孔廟、文廟,是祭祀我國著名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地方。孔子在古代被人們尊稱爲孔夫子,故其廟宇俗稱“夫子廟”。由於儒學的正統地位,它的創始人孔子備受封建社會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和士子們的尊崇,祀奉他的孔廟遍佈全國各地,有的地方還不只一個。夫子廟作爲封建士子崇拜的場所,大多與教育設施(如學宮、貢院等)佈置在一起,即所謂的廟附於學,一般是在學宮的前面或一側。

歷史上,南京城區的夫子廟曾有三處,一處在今市政府大院內,另一處在朝天宮。現在我們要參觀、遊覽的,是第三處,也是最有名氣的一處。它是宋景佑元年(1034年)從朝天宮遷來的,初爲建康府學,元爲集慶路學,明初爲國學,後爲應天府學,清遷出府學,改爲江寧、上元兩縣學。咸豐年間毀於兵火,同治年間(1869年)重建,抗戰中爲日軍焚燬。現存夫子廟爲80年代初重建。它採用前廟後學,孔廟在前,學宮在後,後來設立的貢院被佈置在學宮的左側。因此,南京夫子廟比較完整的格局包括三部分,即孔廟、學宮、貢院。以大成殿爲中心的南北中軸線及兩側的主要建築和以明遠樓爲中心的江南貢院陳列館成爲夫子廟地區最主要的旅遊觀光點。

夫子廟地區由於悠久的歷史、方便的水上交通,使其在夫子廟出現之前,就已成爲古代南京比較有名的“佳麗地”和名士聚居地,因此除了以上所述主要景點外,還有吳敬梓故居、古桃葉渡、萃苑、百年老店一條街、文德橋、王謝故居、烏衣巷、媚香樓等景點。

現在我們已站在夫子廟中軸線的起點部分—夫子廟廣場。環顧四周,南有泮池、照壁、木坊,東西兩側有聚星亭、魁光閣及商業區,北有中軸線上主要建築大成殿和分佈於孔廟東西兩側的東、西二市,形成了夫子廟地區區別於其他城市孔廟的獨特氛圍,即歷史上形成的廟市合一的格局。

江蘇的夫子廟導遊詞2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就來到了夫子廟。“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指的就是南京城南夫子廟地區的秦淮河風光帶,自六朝起,這裏就是居民商業集中地,爲古都繁華地帶。

我們現在站的地方是文德橋,這裏有著名奇觀“文德半月”,秦淮河水從我們腳下緩緩渡過,“十里秦淮”就是指東水關至西水關的水道。

夫子廟又稱孔廟、文廟。它是祭祀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地方。因爲孔子在古代被人尊稱爲孔夫子,所以孔廟被稱爲“夫子廟”。它集旅遊、休閒、文化、商業爲一體,展現了六朝古都的風貌。

整個夫子廟建築以大成殿爲中心,從照壁至衛山,都是在一條南北中樞線上成方位對稱的格局,具有典型的中國傳統建築風格。

文德橋之所以有半邊月的奇景,是因爲它與子午線的方向是一致的。大家向東看,有一堵紅牆,經建於明代萬曆年間,是全國最大的照壁,長110米,照壁起着遮蔽和裝飾作用。

這是盼池,當時文人洗墨之處,也是失火取水之處。

池的東邊是魁星閣,魁在古代是保佑文人高中的星宿,有“魁星點鬥,獨佔鰲頭”之說。池的西邊是聚星亭,是天下羣星聚集的地方,盼池的北邊是一個牌坊,這就是“天下文樞”坊,四個字意指天下文化聚集的中心。

遊客們,我們穿過六柱三門的櫺星門,就來到了大成門,在左右各有兩塊石碑,這就是“孔子問禮圖碑”,上面刻有孔子從山東到南京向老子虛心請教的情景,蹬上露臺,我們可以看到一尊孔子青銅雕像,高4.18米,這是我國最高的孔子銅像。在銅像之後就是孔廟的主體建築大成殿,現在我們就到殿內看一看。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一幅孔子巨幅畫像,它高6.5米,寬3.15米,是我國最大的孔子畫像,畫像前是孔子四位門生的漢白玉雕像。

殿內有38幅由翡翠、瑪瑙、黃金、雞血石爲材料製作的“孔子聖蹟圖”,它描述了孔子一生的生平事蹟。

穿過大成殿來到學宮,這裏是當年秀才學習的地方,學宮的主體建築是“明德堂”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袢所題,德指“忠信,忠於國家,取信於民”。

明德堂前有一鍾亭,內有禮運鍾,還有一鼓亭,內有聖音鼓,是爲紀念孔子2550週年所建,在明德堂後面還有尊經閣、崇聖祠、青雲樓等。

大成殿外東西兩側是東西市,是當時進行商品買賣的地方,它充分展現了明末清初街市風貌,所以夫子廟特色還在於廟市合一。

江蘇的夫子廟導遊詞3

各位遊客:

走過櫺星門,便是孔廟的正門,叫大成門,也叫戟門。門內側有石碑四塊。第一塊是《孔子問禮圖碑》,刻於南朝齊永明二年(484年)。記載了春秋末年奴隸制衰亡之際,孔子出於對周王朝禮樂制度的崇拜,抱着興國安邦、濟世訪賢的願望,於魯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20年),從家鄉曲阜去周王城洛陽考察典章制度,尋求鞏固魯國奴隸主政權辦法的經歷。碑的上半部有"孔子問禮圖,吳敬恆題"的題字。圖中是二人駕車,一組身穿古裝人物在城門前歡迎的場面,還有"永明二年,孔子在魯人周門禮周流"的字樣。這塊碑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圖文仍清晰可辨,是難得的珍貴文物。第二塊碑是《集慶孔廟碑》,碑文是元朝至大二年(1320年)重建孔廟時由盧摯撰寫的,到元至順元年(1330年),由純齋王公書寫刻石。第三塊碑是《封四氏碑》,講的是元至順二年,文宗皇帝詔示:加封顏回、曾參(孔子的兩個弟子)、孔極(孔子的孫子)、孟軻(孔子的再傳弟子)爲四亞聖之事。第四塊碑是《封至聖夫人碑》,講的是元至順二年(1331年),文宗皇帝頒旨加封孔子之妻爲至聖夫人之事。

廟院兩側是碑廊(原來是供奉孔門七十二賢人牌位的地方),廊內陳列了當代書法名家的碑刻30塊。現在,請大家隨我從中間的石雨道走。在進大成殿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殿前的這個露天台子,這是祭祀和歌舞的地方。古時每年二月、八月的第一個丁日和孔子誕辰這一天(農曆八月二十七日),地方官吏都要在孔廟舉行盛大的祭掃活動。祭祀採用的是酉周奴隸主祭天地鬼神的禮儀,在大成殿前擺上仿青銅器做的祭器,上供牛2頭、豬16頭、羊16頭,以及大量布帛菽粟、乾鮮果品、香紙蠟燭等。主祭人要穿特製的古裝祭服,宣讀祭文,向孔子及"四配"(孔子高徒)、"十二哲"(孔家子弟)牌位行三拜九叩禮,還配有樂隊和舞隊表演,以歌頌孔子,所以大成殿前要設舞臺。現在請各位遊客隨我進人孔廟主殿--大成殿。這是一座氣勢巍峨,重檐廡殿頂,屋脊中央有雙龍戲珠立雕的建築。這種規格的建築在全國也是屈指可數的。"大成"意思是孔子集古聖先賢思想之大成。大成殿內原先正中供奉的是孔子和他的四位高徒,兩旁是孔家子弟塑像十二尊。現在的大成殿已被闢爲"南京鄉土文化博物館"。請大家再往前走,這裏便是夫子廟的學宮。門楣上方原來有"學宮"匾額,門外柏木牌坊,牌坊上題有"東南第一學"。牌坊的北面是四周圍有木欄的花圃,左右有四書齋,是學子自修讀書的地方。這四齋名稱分別是"志道"、"據德"、"依仁"、"遊藝"。後面是明德堂,這座建築建於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堂名爲文天祥所書。明德堂是學子集會的地方,每月朔望(農曆初一和十五)朝聖後,學子在此集會,訓導師宣講聖教和上諭。

東牆有"臥碑",就是訓教的法規。左右橫樑上懸掛着江寧府所屬六縣舉貢員生題額。我們眼前的這座建築是梨香閣,原來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崇聖祠,現改爲遊樂場了。東面那座建築是青雲樓,它建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是供把歷代督學使的祠堂,初建時爲三層樓,因爲臨近貢院,爲防止有人從樓上偷看貢院,清代時改建成二層樓,上層用作藏書,下層是閱覽室。清末廢除科舉後,改爲小學,民國初年改爲江寧縣教育會,抗戰時被用作開茶館、歌場,戰後曾先後作爲民衆教育館和南京市通志館。這也是舊學宮保留下來的爲數不多的建築之一。各位遊客:參觀完學宮建築後,我們再去參觀一下夫子廟的另一座古建築羣--貢院。

江蘇的夫子廟導遊詞4

在夫子廟的東邊有座江南貢院,是當年科舉考試場所,也是我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試的遺。科舉制度發源於隋唐時期,當時有號20644間。科舉考試分爲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個等級。在院試中考中的是生員,也就是“秀才”,秀才參加第二級考試“鄉試”,考中的人稱“舉人”,舉人蔘加第三級考試“會試”,會試考中是“貢士”,貢士有資格參加最高一級的考試“殿試”,由皇帝主考,第一名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

在夫子廟周圍還有一些著名的景點,東晉書法家王獻之迎接愛妾桃葉的桃葉渡;吳敬梓故居陳列館;東晉名望族王導、謝安古居及烏衣巷;明末傳奇風塵女子李香君媚香樓等。好,遊客們,今天的遊覽至此結束,再見!

問答

1、孔子生平及主要著作?

孔子,魯國人,名丘,字仲尼。出生於公元前551年,死於公元前479年,享年73歲。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編訂了《詩》《書》《禮》易》《樂》《春秋》,其中《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他還編寫了現存最早的偏年史《春秋》

2、夫子廟在我國衆多孔廟中有哪些特點?

廟市合一,它先有學宮後有孔廟,有全國最大的照璧(長110米,高10米),有唯一用天然河道形成的泮池,有全國最大的孔子銅像,畫像。

3、夫子廟的建築特色及旅遊特點是什麼?

“青磚小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閣窗”的典型徽派建築風格,集廟、市、景合一。

4、什麼是泮池,照壁有什麼作用?

所謂天子之學爲“雍”,諸侯之學稱爲“泮”。當年魯國於泮水河畔建學宮,後人紛紛效仿,在孔廟前修一水池稱爲泮池。南京夫子廟前的泮池是利用天然河道內秦淮河而形成的。照壁起遮蔽和裝飾用。

5、夫子廟的泮池和寺廟前的放生池有什麼區別?

相同點是古代的木結構建築易起火,泮池和放生池都是便於防火救火。不同點:夫子廟前的泮池爲月牙形,沿襲傳統,教化黎民百姓像流水一樣源遠流長。

寺廟前的放生池爲圓形或半圓形,是供寺廟內和尚放生用的。

6、桃花扇是一部什麼樣的'書?講述了什麼故事?

《桃花扇》是一部以南明王朝的興亡爲內容的歷史悲劇,共40出,故事內容是以復社名士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爲主線,深刻地反映了南明王朝滅亡的歷史和當時的社會面貌,揭露了南明王朝政治的腐敗和衰亡原因,作者的創作意圖是“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以巨大的藝術感染力,吸引了衆多的讀者和觀衆。

7、國子監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

明代的國子監是當時我國最大的國立大學,他們除了教學授課外,還整理編訂了世界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國子監學生最多時多達9972名。

8、“文德橋的欄杆—靠不住院”是什麼意思?

因文德橋在每年的陰曆十一月十五子時,月正當頭,人立橋頭自顧無影,橋的東西水面各有一半牙兒的倒影,相傳古人在橋上爭看這一奇景,曾數次將橋欄杆擠塌,故有此說,現在這句歇後語形容好說大話,吹牛皮的人。

9、爲何何孔廟的門都叫“大成門”,大殿都叫“大成殿”

表示孔子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

10、大成門內四塊碑的名稱,內容是什麼?

a)孔子問禮圖碑:記載孔子抱着興國安邦,濟世訪賢的願望,從山東曲阜前往洛陽尋求鞏固魯國政權的辦法,圖上繪的是孔子跪在洛陽城門外,向坐在馬車上的老子請教。

b) 《集慶孔子廟碑》撰寫碑文的是元朝翰林院學士盧摯,內容是“詔以興學作士爲王政”強調教育及培養人才是立國之本。

c) 《封四氏碑》:是元文宗加封孔子最有成就的弟子顏回、曾參、孔伋、孟軻爲四亞聖,刻於1331年

d) 《封至聖夫人碑》是元文宗加封孔子夫人的碑,因孔子在元朝被封爲大成至聖文宣王,所以加封孔子夫人爲至聖夫人,刻於1331年。

11、 中國科舉制度始於何年,終於何年?始於隋朝,終於清末明初前53年是鄉試、會試的場所,後是明清兩代江南鄉試的場所,號舍20644間。考三場每場三天共九天。考試內容:教材有《論語》《孟子》《書經》《詩經》《禮記》《左傳》等,考試科目:《書》(八股文)、《詩》(試帖詩)、《論》(經論)、《賦》(律賦)共四科,八股文是主要形式。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

13、江南貢院建於何年?科舉制度分爲哪幾個等級?每個等級的稱呼是什麼?

始建於南宋(1168年),科舉制度分爲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

14、與夫子廟、秦淮河密切相關的文學作品有哪些?

泊秦淮杜甫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烏衣巷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以及朱自清和俞平伯的同名散文《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

15、簡單介紹孔尚任

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別號岸堂,自稱雲亭山人,孔子六十四代孫,生於清世祖順治五年1648年,卒於清聖祖康熙五十七年1720年,享年71歲,戲曲作家,創作傳奇劇《桃花扇》。

16、什麼是國子監?

即國立大學,他們除了教學授課,還編寫了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白科全書《永樂大典》,國子監的監生最多時達9972名,還有許多外國留學生,畢業後分到六部實習,合格者留六部工作。

17、王導、謝安爲何人?

王導:東晉宰相,是東晉王朝的實際創立者,協助司馬睿建立了東晉政權,民間有“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既說明了王導爲司馬睿的晉室定下了汗馬功勞,也點明瞭王家權勢之大。

江蘇的夫子廟導遊詞5

南京夫子廟,常簡稱夫子廟,是一座位於南京市秦淮河北岸貢院街的孔廟。“夫子”是孔子弟子對孔子的尊稱。目前以夫子廟爲中心、廟市街景合一的秦淮風光景區是集文化、旅遊、購物、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文化活動中心。附近有夫子廟小學。

夫子廟景區的古建築羣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等組成,六朝至明清時,世家大族多聚於夫子廟一帶,素有“六朝金粉地”之稱,爲江南文化樞紐之地,是秦淮風光的核心地帶。夫子廟街市是中國著名的傳統古街市。每年的春節至元宵節期間在夫子廟舉行的金陵燈會是南京春節最重要的活動之一。

夫子廟始建於宋景佑元年(1034年),由東晉學宮舊址擴建而成,稱文宣王廟。南宋建炎時爲兵火所毀,紹興年間重建,爲建康府學,同時建科舉考場江南貢院;元朝爲集慶路學,明初爲國子監,後爲應天府學;清朝成爲江寧、上元兩縣縣學,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之後,於1937年遭侵華日軍焚燒而嚴重損毀。

1984年,市、區人民政府爲保護古都文化遺產,經有關專家科學論證和規劃,幾度撥專款,歷數年的精心維修和復建。如今的夫子廟已煥然一新,再展輝煌。被譽爲秦淮名勝而成爲古城南京的特色景觀區,也是蜚聲中外的旅遊勝地。1991年被國家評爲“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

夫子廟前以秦淮河爲泮池,北岸由整石雕琢成的石欄建於明正德九年(1520_年),是南京夫子廟保留最完好的古代建築;南岸石磚牆爲照壁,建於明萬曆三年(1575年),長110米,高10米;北岸廟前有聚星亭、思樂亭;中軸線上有櫺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廟東有魁星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