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徵文1500字左右(精選6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徵文吧,徵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徵文的出現。你知道徵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徵文1500字左右(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徵文1500字左右(精選6篇)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徵文左右 1

世界上有這樣一個國家,她屹立在亞洲的東方,頭頂,是閃爍過五千多年的星斗,腳下,是澎湃過五十多世紀的黃河;歷史上有這樣一個民族,她用血淚,書寫了燦爛的文明,她用精神,孕育了千萬的英雄。她,就是我們最可愛的祖國,一個響徹世界的名字——中國!這不只是兩個漢字的簡單組合,她已用她的永不屈服和一身傲骨,讓這個名字住進了人們的心中,寫進了世界的史冊……

回首歷史,我們看到的除了燦爛,還有屈辱。永遠不會忘記,清朝末年,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讓我們的民族走向了衰敗。1840年,英國殖民者又以堅船利炮衝破了中國緊閉的大門,從此一個泱泱大國淪爲半殖民地,甚至淪爲歐洲國家手中隨意割據的玩物,中華民族從此陷入了重重的苦難……

面對外族的侵擾,我們的祖國沒有沉淪,1911年,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邁出了中國民主革命的第一步;隨後,1921年,新中國的不屈者們召開了全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宣告了一個嶄新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那些無畏的人們啊,爲了民族的興起,進行了長達28年的艱苦鬥爭!終於,在1949年10月1日,當用無數先烈熱血染成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毛主席洪亮的聲音傳遍了全世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這聲音震動了神州大地,震響了整個世界。這是一種宣言,對世界的宣言:中國人從此不再是“東亞病夫”,中國這頭沉睡已久的雄獅已經甦醒,正準備向世界一展雄風!

揚我國威的時候到了,2008年的北京,在第29屆奧運會的賽場上,中國健兒們斬金奪銀,取得了51枚金牌的好成績。當五星紅旗在“鳥巢”上空一次次升起,當《義勇軍進行曲》在國人耳邊一遍遍迴盪,當許多外國人豎起大拇指稱讚:china,good!我看見電視裏無數中國人的眼裏都含着淚花。這是驕傲的淚,是激動的淚,更是幸福的淚,因爲我們的大中國,終於得到了世界的承認。奧運會、世博會,金磚論壇、博鰲會…一次次中外友人歡聚的盛會,都在中國成功舉辦;大開發、宇航船,一次次科技與環境的改革,都在中國人的手中變成了現實。屬於屈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一條巨龍已從東方騰起。

銘記歷史,我們看到了炎黃子孫的頑強:即使是在那陰暗不平,顛倒黑白的世界裏,我們也咬着牙,挺起胸,頑強的生存着;即使是在面對強權,面對壓迫時,我們也在吶喊,也在奮起,也在鬥爭;即使我們貧窮,即使我們落後,我們都始終不離不棄,我們都始終一如既往!振我國魂,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我們共同的母親——中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人尚且能夠爲自己的祖國,爲自己的理想獻出最寶貴的生命;尚且能夠爲祖國、爲人民拋頭顱,灑熱血;那麼,作爲21世紀接班人的我們,難道不應該把他們的精神繼續發揚下去嗎?今天的我們,享受着先輩們用生命換來的幸福生活,就更應該接過先輩們手中的接力棒,爲了我們共同的祖國,一起拼搏,一同奮鬥!

落水紛披,凜長鬆之獨之,頹波浩渺,屹砥柱於中流。今天,我們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應爲“中華之崛起”而憤發,用實際行動去實現“中華民族之偉大復興”。在回望歷史的同時,我們也應時刻牢記,我們是中華兒女,我們擔負着振興民族的大任!作爲千千萬萬炎黃子孫中的一員,我們也更有理由相信: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徵文左右 2

伴隨着潮起潮落,漫步在金色的沙灘上,暖暖的陽光輕輕撫摸着色彩繽紛的貝殼,宛如一個個偉大的夢在逐步成真。執起一枚飽經滄桑的貝殼,那是中國夢,那是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那是每個中華兒女都擁有的中國夢!

歷史的風,吹開了那張古老的黑白照片。那是1937年8月28日,外國記者在上海火車南站拍的真實情景。

在日本人轟炸車站的'前一刻,南站裏還是摩肩接踵 、人聲鼎沸、小販風風火火地賣東西,遊客歡天喜地交談.....一派熱鬧的景象。突然,“嗡嗡”的敵機聲傳進人們的耳朵裏,所有人都想:不好啦!日本鬼子來啦!頓時車站裏炸開了鍋,大家都使勁往外擠,一對夫婦和自己年僅四歲的兒子走散了。“轟轟”,炸彈如雨點般落下來。頃刻間,車站繁華的景象化作了一片廢墟。

那個孩子奮力從廢墟里爬出來,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天橋斷裂了,上面的屍體一具具往下掉:月臺傾斜了,彷彿再碰一下就會倒塌;鐵軌已經被炸開了,像猙獰的面孔,天橋的殘骸堆成了山,血流成了河,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屍體浸在血裏,很快就發出陣陣惡臭。孩子四處張望,偌大的車站只有他一個倖存者!

孩子跪在地上,充滿了無助。他又孤獨又害怕,還很餓。他的衣服哪裏還是衣服,東一片西一片掛着。他的頭、腿上都是殷紅的血。他在廢墟中嚎啕大哭,淚水和血溶爲一體,滴在了鐵軌上。他拼撕心裂肺地叫喊着:“媽媽!爸爸!你們在哪兒呀?”一遍又一遍地哭喊着,喊得嗓子都啞了,喉嚨都破了,可還不見有人迴應。他孤苦伶仃地跪在那兒,就像一隻嗷嗷待宰的羊羔,無依無靠。也許前一分鐘,媽媽還慈愛地撫摸着他的額頭,親着他的小臉;也許前一天,爸爸還帶他去公園玩他們在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下午;也許前一星期,他們一家三口還開心地慶祝他的生日,他手捧着玩具,喜笑顏開,爸爸媽媽也高興得合不攏嘴。可一瞬間,這一切都只是美好的回憶了!

想到這裏,我不敢再想下去了。這個孩子該何去何從?十有八九是被日本人狠心地殺害了。或許他很幸運,被八路軍發現了並收留了,但這件事,會在他心裏劃下一痕,留下陰影,永遠抹不去。我又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孩子也像他一樣,只有三四年的生命!釀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誰?究竟是誰?是那可恨的戰爭!可憐的孩子們!可惡的日寇!戰爭啊戰爭,你何時才能停止?!和平啊和平,你何時才能來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現在的我們都不曾見過戰火,更不曾聞過硝煙,這樣的幸福生活來之不不易,是千百萬英雄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我們怎能不好好珍惜?!

那哭聲永遠的映在我腦海裏....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徵文左右 3

只要這面讓西方畏懼多年的國旗一天不倒,我們就不會倒下。

——題記

那晚,天空開始飄起細雨,我,靜靜地,望着不徇麗的.天空,任由雨水打在臉上。

過不久就是抗日戰爭紀念日了。此刻,心情在冰冷雨珠的渲染下更加糟糕,這場雨會是他們的淚嗎?想起那八年抗日中那些不斷涌起的愛國戰士,無辜被殺的老百姓,那些倖存下來卻流離失所的中國人……

生在那樣硝煙四起的年代,他們是不幸的;可他們何嘗不是幸運的?雖戰爭頻繁國破人亡,他們卻能夠深刻感受到人性的.美麗,生生不息,蔑視死亡,不畏強敵,遇強則強,更讓人心生畏懼的是全國自上而下的團結對敵,沒有黨派之分,沒有貧富之見。試問大家,這些在21世紀又有幾人能做到嗎?

日本侵略者一次次慘無人寰的大屠殺,中國一次次陷入危機甚至是絕境,好在那面國旗始終不肯倒下,好在中國人民的尊嚴不允許自己親眼看着國家被瓜分,一步步淪陷。那個時代的中國人民是可怕的,沒錯,只能用可怕一詞來形容。他們別無選擇,這片入地是他們紮根的地方,那面不倒的旗幟是他們的信念。

七十多年前的那一頁是恥辱,但同樣也是一種警示: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閉上眼,用指尖去輕輕觸摸雨絲。我忽然開始慶幸出生在和平年代,慶幸每一天醒來,我還能見到我親愛的家人。有什麼事能比無端端就失去生命還可悲呢?

是啊,中國累了,世界累了,我們早以厭惡了。這世界不能再有戰爭了,每個人都有他們活下去的權力。“和平”一詞,十二個筆畫,卻讓多少人丟棄一切,哪怕是放下生命也要去追求,他們得付出多大的勇氣去詮釋。

現在,該輪到我們爲這份詮釋去堅守,爲圓夢中華而努力。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中國夢是我的夢,即使這些對於現在的我們都太大,但這一切卻又不能在空言與大話中消磨,至少我們可以從點滴做起,你可以每天問問自己:你是否認真學習,爲建設祖國積累好本領?當升旗儀式時,我們是否唱起莊嚴的國歌?在異國時,你是否以自己是中國人爲傲?是否時時刻刻維護祖國的尊嚴?

千年來,從屈原到荊軻到辛棄疾,再到抗日抗法西斯的愛國戰士們,他們無不熱血沸騰,這份流傳千年的選擇,就是愛國,那種刻在骨子裏的愛國情懷。

篝火繁星,映射出他們光芒的人生。

在這穿越時空而永恆不變的選擇中,我已心有所悟。

夜闌人靜,蒼穹深處,亦有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情,圓夢中華,我們繼承。

這份選擇亙古不變,而我們初心不變,中國永不倒!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徵文左右 4

此次活動主題是參觀在紹興博物館展出的關於 “抗日烽火——紀念紹興抗日戰爭勝利七十週年圖片展”。

上午9點金熠、蔣宇航等十一個小隊成員準時在紹興博物館集合。

爲了同學們更深刻的體會中國人民英勇奮鬥抗戰的歷史,博物館特別爲同學們準備了參觀圖片展、聆聽愛國主義講座、觀看央視抗戰紀錄片《大抗戰》三個環節。

館員帶領我們看圖片展,一幅幅圖片,一段段文字,深深震撼着同學們,手無寸鐵的百姓,倒在日本侵略軍的機槍刺刀下,慘烈的畫面讓同學們揪心、握拳。

盧溝橋的槍聲,揭開了中國人民反擊日本法西斯侵略、全民抗戰的序幕。慶幸我們有許許多多不屈不撓、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民族英雄,華夏兒女是打不死、嚇不倒、壓不垮的民族。

與此同時,處於浙東抗日前哨的紹興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帶領下以自己的血肉之軀,保家衛國,爲民族的解放和世界的和平做出了重要貢獻。

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老師張壽泉爺爺,給現場同學們開設了一場《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的愛國主義課堂。張爺爺寄語:孩子們應該瞭解中國人民英勇奮鬥的抗戰歷史,學習抗戰英模的崇高品德和感人事蹟,理解抗戰勝利的偉大意義。

最令同學們專注的環節便是觀看央視紀錄片《大抗戰》。影片中日本侵略者在我中華大地投放霍亂病毒、731細茵部隊用我同胞身體做試驗、無數次慘無人道的血腥殺戮,生與死、痛與恨、悲與憤同學們看得熱血沸騰。“抗日則生,不抗日則死,抗日救國,已成爲每個同胞的神聖天職!”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敵後抗日遊擊隊到處逞英豪,雁翎隊、敵後武工隊、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使驕狂一時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敵後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抗戰,終於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最讓同學們感動的是善良的.中國人民,以博大胸懷收養日本侵略者在倉皇撤退時遺棄在中國的日本孤兒。

參觀抗日圖片展讓今天的我們記住,雖然戰爭的硝煙早已散盡,但在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過最殘酷壯烈的戰爭,我們少年兒童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繼承革命先烈的遺願,追尋先輩們的足跡,奮發圖強,自強報國。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徵文左右 5

國家公祭日將地方層面自發的紀念活動提升到國家層面對遇難同胞的祭奠,也正是在喚起整個民族對那段歷史的集體記憶。此時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銘記更多真實可感的歷史細節,並一代代傳承下去。

明天是我國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77年前的這一天,日寇攻破南京城,在接下來的六個星期之內,集體和分散屠殺南京市民及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30萬人以上。這是中國歷史乃至人類歷史上一段不容磨滅的慘痛記憶。

其實多年以來,每到12月13日,中國很多城市尤其是南京,都會舉行相關的紀念活動,而國家公祭日的設立,則是將這種紀念提升到了更高的規格。這既是爲了祭奠那些被殘害的同胞,更是爲了警示我們每一個人,銘記那段歷史。而所謂銘記,不光是記住這個日子,也不侷限於公祭日當天開展紀念活動,它需要人們對那段歷史有更深入的認知,尤其通過對歷史細節的瞭解,激發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

說實話,如果不是設立了國家公祭日,如果沒有各地在當天開展的紀念活動,恐怕有相當一部分國人連那場屠殺開始於哪天都不清楚。在很多人眼裏,這場殘害了30多萬中國人的慘劇,或許只是歷史課本上的一個名詞,又或許只是影視作品中的幾幅畫面。對於距離那場悲劇77年的人而言,很難因此就真正地觸動情感,因爲無論是概念化的講述還是藝術化的表達,給人的都只是一種身處局外的感覺。從這個角度來看,以國家公祭的`方式開展紀念活動,實際上是在啓發人們思考如何把那段歷史鑄成民族的集體記憶。

衆所周知,越是細節的東西越是讓人難忘,對南京大屠殺那段歷史的銘記,同樣離不開對歷史細節的認知。相信去過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儘管館內場景在各種媒體上已看過多次,但直到親眼看到那滿牆的死難者名單,親耳聽到那間隔12秒的滴水聲時,才感受到內心的震撼。很多人之所以會對影視劇中的大屠殺場景印象深刻,也是因爲對歷史細節的真實再現引發了人們的情感共鳴。

近些年來,官方的諸多舉措就體現了對歷史細節的重視。之前,中央檔案館等連續公佈了一批日本戰犯的自供證言,一批珍貴的歷史檔案已經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我們所說的歷史,就是通過這些細節性的內容構建起來,而這些見人見事、可知可感的歷史見證,對於當代人以及後代人傳承歷史記憶而言,無疑是筆寶貴的財富。

當然,這些紙面上的內容要想變爲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離不開人們對歷史的深入認知。具體到每個普通人,不妨閱讀一本記載歷史檔案的書、觀看一部刻畫歷史細節的紀錄片,或者是親身去探訪相關的紀念館,這些都是深入認知歷史的方式。只有瞭解歷史點滴,才能將一些原本概念化的東西轉化爲內心的情感。每個人對真實歷史的感受融在一起,就形成了我們這個民族的集體記憶。

隨着時間的推移,歷史的親歷者們接連離世,日本極右勢力又在不遺餘力地否認曾經犯過的罪行,傳承歷史記憶的任務可以說是越來越急迫了。此時設立的國家公祭日,將地方層面自發的紀念活動提升到國家層面對遇難同胞的祭奠,也正是在喚起整個民族對那段歷史的集體記憶。此時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銘記更多真實可感的歷史細節,並一代代傳承下去。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徵文左右 6

“媽媽,今天的飯好硬啊!”午飯的時候,我向媽媽嘟囔着。

“我家這電飯煲看來是要罷工了,最近不知怎麼回事,老是這樣!”媽媽皺着眉,轉頭跟爸爸說,“今天晚上你陪我去趟超市,我們去買個新的!”

“媽媽,這次你買‘松下’電飯煲吧,人家小高家的‘松下’電飯煲煮的飯可香啦!”我大聲說。

媽媽看了看我,嗔怪道:“你這小東西,小小年紀,就這麼迷日貨!我可告訴你,我們是中國人,堅決抵制日貨!”

我不服氣地說:“人家日本的電飯煲就是好嘛!”

“反正我是堅決不買日貨的,要買你自己去買!”媽媽說完,轉身進了廚房。

餐廳裏,只剩下了我和爸爸。

爸爸望着我,意味深長地說:“這樣對媽媽說話可不行哦!你要用道理說服媽媽才行,聲音大可解決不了問題!”我若有所悟地點點頭,說:“是啊!‘蠻力’解決不了問題!”

我悄悄地走到廚房,看見媽媽正在洗碗,便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我說話太大聲了,對不起!”媽媽回過頭,聲音柔和地說:“媽媽怎麼會生你的氣呀!不過,有一點,媽媽要告訴你,咱們中國人要支持國貨!”我見媽媽有點緩和下來了,便趁機說:“媽媽,你的想法也有道理。不過,我覺得我們不能盲目地愛國,也不能盲目地討厭日貨!其實日本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媽媽一聽,顯然來了興趣,她饒有興趣地望着我:“你倒說說看,日本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我故意清了清嗓子,說:“首先日本的防災意識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在日本,到處可以見到各種防災標誌,每個小鎮都有防災體驗館和避難所。就算是寸土寸金的東京,每個區都有不同特色的`防災體驗館,對未成年人進行災前預防訓練。這一點是咱們中國所缺乏的。”

媽媽有點不太相信地望着我,說:“你小子這些都怎麼知道的?”

“當然是書上看來的!”我自豪地說,“我還知道,日本的垃圾處理也十分不錯呢!比如日本的‘我孫子市’從1981年就開始實行垃圾分類,老百姓平常生活中的垃圾都要進行分類,如報紙、雜誌、瓶、盒子、剩菜剩飯等,每週有專人負責來回收。回收後有專門的垃圾工廠進行處理,有些垃圾高溫燃燒進行發電,電流併入城市電網實現資源再利用。媽媽你看,這方面日本是不是也比我們做得好啊!”

媽媽聽了,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嗯,你說得有道理!看來媽媽有些想法也要改變一下了!我們的昊昊真是長大了。好,這次就聽你的,我們去買松下電飯煲!”

我想,真正的強大,不是抵制,而是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