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會觀後感

中國是詩的國度,古代無數文人墨客爲我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下面小編收集了最新古詩詞大會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古詩詞大會觀後感

篇一:中國詩詞大會觀後感

千年歷史,悠悠古國,乃我中華!中華民族,創造了許多燦爛文明、是世界文化殿堂中的瑰寶。有古代文明,也含有這現代科技。回望原始時期,我們早已領悟了鑽木取火;憧憬未來,我們也可以上天遁地。

古詩是中國文化之獨特魅力的代表,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輕柔和諧,有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勃勃生機,更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浪漫雄奇。這些美妙的樂章,一句句,一行行,讀來朗朗上口,意味深長,讀來獲益匪淺,蕩氣迴腸。

人生自有詩意,每個詩人所寫的每一首詩,基本在反映着自己在那個時刻的心境。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是青春時代的杜甫,豪情萬丈、傲視羣雄,登高一覽、江山盡在懷抱。這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青春,也是整個大唐的青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是天寶年間,李白官場失意,心情孤寂苦悶,但他面對現實,沒有沉淪、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嚮往光明。

《中國詩詞大會》是中央電視臺最新播出的一檔節目,場面震憾,參與人數衆多,參與者年齡跨度大,從事各行各業。記得有一位小朋友只有7歲,在臺上非但沒有膽怯,而是落落大方,舉手投足充滿俏皮,說吟誦古詩詞可以使其瞬間獲得寧靜,我想這就是古詩詞的魅力,這是一種獨品獨酌的清靜淡雅。選手中也不乏外國友人,他們有的對答對流,有的一知半解,只爲誦讀中國古詩詞,感受詩詞文化帶來的意境。

節目中邀請的嘉賓,如康震教授、王立羣教授,無不博學多采,引古論今,語言詼諧,都在中國古典詩詞研究上有着很深的造詣。節目以賞中華詩詞、錄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爲基本宗旨,通過對詩詞知識的重溫,賞析,帶動全民感受詩詞的美和趣,給人帶來視角及心靈的享受。

讀史、讀詩、有才情,人生情懷、借詩言志,無窮意韻中、顯美麗畫面。有金戈鐵馬、琴棋書畫,有茫茫大漠、水墨江南,更有國破山河、忠肝義膽。韻在字裏行間洋溢,吐露出耐人尋味的情感。翰墨書簡,講述着悠悠歷史;絲帛紙卷,承載着泱泱文明;採一縷墨香,獲一份感動,奏一曲民族盛世贊,吟一首文化筆墨濃。

中國古詩詞浩瀚如煙,能夠傳遞思想,抒發情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有着穿越時空的魅力。今時今日,我們還能讀到流傳於世的千古名句,彷彿是跨越時空與詩人遙隔千年的相望。

篇二:中國詩詞大會觀後感

一開始真地以爲現在喜獲古詩詞的人鳳毛麟角,古詩詞大會顛覆了我的這一想法。沒想到有那麼多人喜歡古詩詞,從全國選出的百人團預備選手裏,有退休老人、有幾歲的孩童、有初中生、高中生、各行各業的人,有海歸,有外國人……而且他們喜歡古詩詞已經到了非常高的程度。

在我理解,喜歡古詩詞分好幾種層次,先是知其音,然後會其意,再後懂其心,最後是能爲我所用。在這方面我很慚愧,只是膚淺地停留在第二層上。

在選手中有一位響噹噹的人物,那就是武亦姝。一看到她,感覺就像武俠小說裏走出來的美女,眉宇間透着份霸氣,眼神是那麼淡定從容。她說在古代詩人詞人中,最喜歡陸游。這份喜歡太不簡單,裏面有熟悉,有解讀,有比較。

還有一個十三歲的小姑娘叫侯尤雯,看上去斯斯文文的,但她自己透露平常同學們都叫她小猴這個精靈古怪的小姑娘,完全靠自學背誦了數千首詩詞,在賽場上不但答題自如,而且能說出其中的典故,對詩詞理解的非常準確透徹。

還有一位中年男子,他的職業是翻譯,因爲工作原因,他經常不能陪伴在女兒身邊,曾經三年沒有見到女兒。說到女兒,他哽咽了。他把濃濃的父愛譜入了曲子,那些曲子的歌詞就是他教女兒背誦的詩詞。他這樣別出心裁,就是希望女兒再背誦的'時候不至於張冠李戴,他這樣做,也是希望能以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愛。

還有一位選手叫王軼隆,他是南開大學的高材生,本可以留在天津這樣的大城市工作,可因爲母親生病,他因爲愛選擇了回到老家撫順。也是因爲愛,他來到了詩詞大會。他本來沒被選爲參賽選手,因爲四位選手裏有一位得了急性喉炎不能比賽,他才替補上來的。按照慣例,大賽節目組工作人員會對每一位選手的家人聯繫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可用的線索。正因爲有這樣的安排,才得知王軼隆的母親病重住院,家裏一直在瞞着他的。賽場上王軼隆不慎折戟沉沙,在他離開之前,主持人告訴了他這一不幸的消息。王軼隆當場淚流滿面,表示一定要趕回去陪在母親身邊。現場很多人都被感動得熱淚滾滾,而我在電視機前也是潸然淚下。

連續觀看了數場比賽,讓我不由得心生無數感慨。自己將這些感慨匯成了兩首詩,其一就是讚歎王軼隆: 贊王軼隆(新韻)

學成返梓陪親側,仁孝敦良舉世誇。 賽場傷別奔病榻,詩詞吾愛更及家。

另一首是:

觀中國詩詞大會有感(新韻) 詩詞大會羣星燦,中外同儕大聚歡。 腹內華章逾萬首,胸中典故近千篇。 答題迅猛思如箭,吐字晶瑩氣盛蘭。 華夏文明發跡久,悠悠古韻永承傳。

今後我會更努力地學習古詩詞知識,也希望我們的國學瑰寶——古詩詞源遠流長。

篇三:中國詩詞大會觀後感

今晚沒有出門,老老實實的待在家裏陪媽媽看電視,因爲我媽說自從過年很少有機會能在家裏看見我。

今晚央視播出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一期(重播),看着氣勢恢宏的震撼開場和高喊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百人團,我這顆熱愛詩詞的心也被感染的澎湃萬分,其實我也挺想穿着漢服,跟着他們一起去大聲唸詩。由於去年已經看過了第一季,所以對第二季的賽制並不陌生。和媽媽邊聊邊看着節目,一個半小時看完,卻沒有太多地驚喜和意外,反而讓我想念曾經在河北衛視看過的幾期《中華好詩詞》。

首先,不得不說的是,只要是詩詞類的節目,我基本上都是打心眼裏喜歡的,不管辦得如何,起碼比那些靠明星炒作的綜藝娛樂初衷要好上千倍萬倍,但今晚有感於《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細節,想要就事論事一番。

從賽制上來看,《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是在去年暑假播出,也就是說,半年播出一季,每季十期。選手是按照答題速度從百人團中選出,每期有四名選手答題,得分最高者再與場上百人團答題最快最準的選手展開競爭,最先得到五分者勝出。勝出的選手再和擂主展開較量。而河北衛視播出的《中華好詩詞》的賽制就相對比較豐富。每期有幾位選手登臺,與在場的四位明星選手(之前是六位)一對一答題,答錯者將要掉坑懲罰。選手戰勝了四位明星選手後,會與擂主展開角逐。

從參與度上來看,《中國詩詞大會》覆蓋範圍很廣,在選拔百人團時,通過網絡報名、央視海選組到各地區選拔等方式,涉及到各行各業各地區,真的是全民參與的詩詞盛宴,不過次數較少。而《中華好詩詞》則是可以通過電話報名、網上報名等方式來參加節目,相對覆蓋範圍小,但每週都有新節目更新。

從選手實力和題目難易程度上來看,《中國詩詞大會》中通過全民參與選出的詩詞達人在答題上,有些確實是實力很弱。在第一期的節目中,出場的四位選手,只有一位選手答滿了九道題,題目涉及的均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必備古詩詞中的詩句。選手答錯的點有:《山居秋暝》的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的芳字;《飲酒》(其五)中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真字;《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說的

是什麼節日。百人團在最簡單的一道題上都能夠有33位選手答錯。就連點評嘉賓康震都大呼:還能不能好好玩耍了,這不應該啊!《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曾出現過很多高手,他們都是在《中華好詩詞》舞臺上歷練的,如李四維、陳更、王天博、裘江、王紀波等,第二季已經看到了《中華好詩詞》第四季冠軍孫東輝,與《中華好詩詞》相比,《中國詩詞大會》的題目確實是太容易了。題目共九道,包括識別詩句題、填字題、對句題、單項選擇題,且均是耳熟能詳,只要上學期間好好背過的人就都該答出來的,所以就連擂主爭霸最後一題也是簡單得讓人覺得無聊。可以這麼說,《中國詩詞大會》比的是對詩詞的熟練程度和答題速度;而《中華好詩詞》拼的是詩詞儲備量和詩詞知識面!

從點評嘉賓上來看,《中國詩詞大會》的點評嘉賓是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和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蒙曼,兩位都是百家講壇的大師級人物,陣容是一流的,在節目中出鏡率也很高。幾乎每道題都會講講寫作背景和作者本人,儼然像一個以答題爲輔,以講詩爲主的第二課堂,適合不太瞭解詩詞的普通大衆來觀看;而《中華好詩詞》是由著名主持人趙忠祥和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楊雨老師擔任點評嘉賓,兩人詩詞水平都很高,這不容置疑,且相當專業。但在節目中出鏡的次數並不多,且每場節目只會點評三到四次。從這可以看出,前者是科普性質的全民受教;後者是追求專業度和拔高性質的詩詞平臺。

在我看來,《中國詩詞大會》追求的是一個沉穩大氣、恢弘博遠的錄製風格,符合主持人董卿的主持風格,與其說這是一個比賽擂臺,但從題目的難易程度來看,倒不如說是央視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使命和責任,讓全國不太瞭解詩詞的人能夠因此多瞭解一些詩詞、多懂得一些詩人的創作故事;而《中華好詩詞》除了題目更專業以外,還具有前所未有的娛樂性。主持人王凱活潑幽默的主持風格儼然與董卿不同,更何況有了明星的參與,讓節目因此而有意思,符合現在觀衆們的娛樂心態,用娛樂來帶動文化,讓明星效應用對地方,真是個好創意!

對於詩詞,我頂多就是個門外漢,文筆不怎麼樣,也寫不出什麼漂亮句子。偶爾作詩也只是爲了湊韻湊字數,不懂詩人作詩的意境,所以此生最仰慕詩人。我一向認爲,詩歌由風雅之士所屬,愛吟詩詞的人,自然懂得生活之樂。

所以對於生命裏出現的每一個熱愛文字的人我都萬般珍惜。

篇四: 中國詩詞大會觀後感

親愛滴夥伴們,過年期間,大家除了春晚之外,有沒有看其他電視節目呢?說實話,我看得不多,但爲數不多的幾眼,我就被央視的一檔節目圈粉了,那就是《中國詩詞大會》! 上面的視頻片段是我轉到公衆號裏的詩詞大會新網紅新擂主16歲才女武亦姝飛花令的精彩片段,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回放電視或者在網絡搜視頻觀看。

爲什麼今天特別想寫詩詞大會的觀後感呢?因爲詩詞大會給了我許多觸動,歸納起來有如下三點:

一、才華橫溢,腹有詩書氣自華

選手無論是才女武亦姝、才子葉飛還是博士陳更,都讓我們感嘆,真是才華橫溢,腹有詩書氣自華……

《中國詩詞大會》的主持嘉賓組更是陣容豪華,蒙曼教授成爲了不少觀衆的新女神,而王立羣、康震和酈波教授則成爲大家的男神!

由此聯想到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作爲一個培訓從業者,往講臺上一站,像不像學員心目中的講師甚至名師?主要是看顏值嗎?不!主要看氣質?那什麼是氣質呢?你現在的氣質裏藏着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和愛過的人!

二、厚積薄發,書到用時方恨少

中國詩詞大會的百人團實力也非常強大,但是想要在百人團中脫穎而出,可真的不容易,真可謂強中自有強中手由此聯想到一個培訓講師想要在講臺上侃侃而談,信手拈來,一定要有非常強大的功底和知識儲備量。因爲學員中藏龍臥虎,學員對於某些問題的理解甚至比老師還要滲透。講師纔是最需要學習精進的人羣,只有厚積薄發,才能從容淡定!

三、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對於電視機前的吃瓜羣衆而言,看《中國詩詞大會》一邊跟着吟誦的同時,肯定有上面這兩個表情包流露。對我的啓發是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二十年前,第二好的時間就是現在!作爲培訓講師,與其看着或羨慕別的老師不斷嘗試新的方法理念、不斷更新課件案例;真的不如自己一點一滴的做起來,而後積少成多,量變到質變!

見賢思齊,願大家18年一起加油,有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