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5篇分享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並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爲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總結怎麼寫纔不會流於形式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5篇分享,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5篇分享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5篇分享1

1、天體的類別:星雲、恆星、流星、彗星、行星、衛星、星際空間的氣體、塵埃等。

2、天體系統的層次:總星系--銀河系(銀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

4、月球:

(1)月球的正面永遠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晝夜更替。

(2)無大氣,故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大,隕石坑多,無聲音、無風,

(3)月球表面有山脈、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穩定的光照條件、安全的宇宙環境、適宜的大氣和溫度、液態水。

6、太陽外部結構及其相應的太陽活動: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陽風)。

7、太陽活動--黑子(標誌)、耀斑(最激烈),太陽黑子的變化週期11年。

8.太陽活動的影響:黑子--影響氣候,耀斑--電離層--無線電通訊,帶電粒子流―磁場―磁暴

9、太陽輻射的影響:

①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

②太陽能是我們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轉方向:自西向東,北極上空俯視呈逆時針方向、南極上空俯視呈順時針方向

速度:①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至0)②角速度(除兩極爲0外,各地相等)

週期:①恆星日(23h56m4s真正週期)②太陽日(24時,晝夜更替周)

意義:①晝夜更替②不同經度不同的地方時③水準運動物體的偏移(北右南左)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5篇分享2

(一)熱力環流: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地面間冷熱不均是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水平氣壓差是大氣水平運動的直接原因

(二)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高空風: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平行風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風:受摩擦力影響,風向斜穿等壓線,指向低氣壓。

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於等壓線,指向低壓,大氣水平運動的原動力地轉偏向力: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在風向右側,南半球在左側),只改變風向,不影響風速。摩擦力:與風向方向相反,既減小風速,又改變風向(摩擦力越大,風向與等壓線夾角越大)風力(風速):等壓線越密集的地方,風(力)速越大

(三)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分佈

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的名稱與位置,注意各風帶的風向,氣壓帶成因(熱力或動力原因)。

(四)氣壓和風帶的移動: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對於北半球來說,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四、海陸分佈對大氣環流的影響

由於海陸間熱力性質的差異,破壞了氣壓帶風帶的連續分佈,使得北半球氣壓帶呈斷塊狀分佈:7月前後,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被大陸上的熱低壓(亞洲低壓)所切斷,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壓);1月前後,北半球副極地低壓帶被大陸上的冷高壓(亞洲高壓)所切斷,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壓)。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5篇分享3

一、重點內容分析: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在不斷深化

宇宙是物質的、運動的

宇宙中物質的存在形式:天體(會舉例:恆星等;還有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

天體之間相互吸引和繞轉形成:天體系統

天體系統的層次: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

河外星系——總星系

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環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太陽系圖:八大行星按結構特徵的分類及各自的成員(地球的普通性)

小行星帶的位置

彗星

中心天體:太陽(質量)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

宇宙環境的'原因: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太陽光照穩定

地球自身的原因:適宜的日地距;適宜的體積與質量

太陽的能量來源及其對地球的重大的影響

來源:太陽中心的核聚變

影響:是自然界水、大氣、生物循環的主要動力;生產和生活的能量(太陽能和化石燃料)

太陽黑子和耀斑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大氣分層太陽活動類型太陽活動比較對地球影響

光球層黑子多少和大小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標誌對氣候:降水與黑子數的相關性干擾電離層,影響短波通訊干擾地球磁場,引起磁暴

色球層耀斑烈的太陽活動顯示;但兩者常相伴出現,活動週期爲11年

地球自轉的方向及週期

自轉方向:自東向西;北極逆時針;南極順時針

週期:1個恆星日

晝夜更替和地方時產生的原因——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之一、二

晝夜更替

晨昏線的含義、位置

太陽高度的概念: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陽高度?晨昏線上的太陽高度=0

晝夜更替的週期及意義:1個太陽日(24小時)

不同經度地方時不同

自西向東自轉:地方時東早西晚;每15經度地方時差1小時

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之三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處不偏

影響:風向;洋流;河流兩岸沖刷和泥沙堆積狀況

地球公轉的方向、軌道、週期、黃赤交角

公轉方向:同自轉相同

公轉軌道:近似正圓的橢圓;近日點和遠日點的位置及大致日期

週期:1個恆星年

速度的變化:近日點最快;遠日點最慢

黃赤交角(體現自轉和公轉的關係)

重視黃赤交角的立體圖和平面圖:

理解圖上重要的點、線、面、角及其關係,並要求會畫、會描述

地軸、晨昏線、赤道面、黃道面、南北迴歸線、南北極圈、太陽直射光線(點)

黃赤交角與地軸的軌道傾角的關係

黃赤交角的影響:太陽直射點在地表位置的移動——地表太陽輻射量的時間分配變化

明確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及週期:——以1迴歸年爲週期,在南北迴歸

線間往返移動(線上有一次直射;線間有兩次直射)

黃赤交角的變化會導致五帶範圍的什麼變化?

“二分二至圖”

地球位置及相應的日期和節氣、公轉方向、地軸指向、近遠日點的大致位置、公轉速度的變化

10、四季與五帶的形成

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

正午太陽高度角的週年變化:

同日不同緯度的分佈規律:由直射點所在緯線向南北降低(二分二至日)

同緯度不同季節的變化:近大遠小(6月22日前後?12月22日前後?)

晝夜長短的週年變化:

直射點所在半球晝長於夜,緯度越高晝越長

直射點移向的半球晝漸長

6月22日前後,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最長夜最短,北極圈及其以內有極晝

12月22日前後,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最短夜最長,北極圈及以內有極夜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晝夜平分

赤道?——全年晝夜平分

四季的劃分:(中緯度明顯)

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太陽、白晝最長的時間爲天文夏季

太陽最低、白晝最短的時間爲天文冬季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5篇分享4

位置:

一、東亞:80漢E-140漢E,20漢N-50漢N;

地處太平洋西岸,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日本等國;

二、東南亞:23漢26’N-10漢S,90漢E-150漢E;

地處亞洲東南部,是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範圍包括中南半島(中央經線爲100篍),馬來羣島(馬六甲海峽夾在馬來羣島和蘇門答臘島的11個國家:老撾、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菲律賓、文萊等);

三、南亞:10漢N-30漢N,中央經線80漢E;

地處亞洲南部,範圍包括北部三個內陸國(尼泊爾、不丹、錫金),中部三個臨海國(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南部兩個島國(馬爾代夫、斯里蘭卡);

四、中亞:40漢N-50漢N,50漢E-80漢E;

地處亞歐大陸的“心臟”部位,世界島,範圍包括五大國家(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基爾斯坦),古代是絲綢之路,現代是第二亞歐大陸橋,戰略地位重要;

五、西亞和北非:20漢N-40漢N,20漢E-65漢W;

地處“兩洋”(大西洋、印度洋),“三洲”(亞洲、非洲、歐洲),“五海”(裏海→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是海陸交通要道(蘇伊士運河——埃及,土耳其海峽——土耳其),北迴歸線橫穿南部;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30漢N-30篠,20漢W-60漢E,中央經線:20漢W;

地處印度洋,大西洋之間的低緯地區,南迴歸線,赤道橫穿,範圍包括49個國家;

七、西歐:40漢N-70漢N,10漢W-20漢E;

北鄰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靠地中海;

八、歐洲東部和北亞:

1、東歐西起波羅的海東海岸,東到烏拉爾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山之間的歐洲部分,它的面積佔歐洲的一半,7個國家;

2、北亞是指亞洲北部屬於俄羅斯的領土部分,它從烏拉爾山向東延伸到太平洋沿海,北鄰北冰洋,南抵哈薩克斯坦、蒙古、中國的國界,面積在亞洲地區的1/4;

九、北美:30漢N-50漢N,中央經線100漢W;

地處西半球北部,北美洲的中部和北部;

十、拉丁美洲:30漢N-50漢S;

地處西半球,地跨赤道,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北臨加勒比海,南鄰德雷克海峽;範圍包括北部西印度羣島,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峽,南部南美大陸,巴拿馬運河;

十一、大洋洲:20漢N-40漢S,100漢E-140漢W;

西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介於亞洲和南極洲之間;範圍包括“一個大陸(澳大利亞)、四個島嶼(新幾內亞島、塔斯馬尼亞島、新西蘭南北島)、三大羣島(波利尼西亞羣島、密克羅尼西亞羣島、美拉尼西亞羣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十二、南極:

地處世界最南端,緯度,跨經度最廣;範圍幾乎在南極圈內,四周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環繞;

十三、北極地區:

北極圈以北的廣大區域;範圍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亞、歐、和北美的陸地和島嶼;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5篇分享5

一: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1)低層大氣的組成:幹潔空氣(氮—生物體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陽紫外線“地球生命的保護傘”)、水汽和固體雜質(成雲致雨的必要條件)

2):大氣的垂直分層(課本29頁圖2.1)

高度溫度大氣運動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高層大氣20xx-3000千米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

平流層50-55千米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運動臭氧吸收紫外線升溫;有利於高空飛行

對流層低緯: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隨高度增加而遞減對流運動天氣現象複雜多變,與人類關係最密切

二:大氣熱力作用

(1)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對於可見光部分吸收比較少

反射作用:無選擇性,雲層越厚,反射作用越強,在夏季多雲的白天,氣溫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對於波長較短的籃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

(2)對地面的保溫效應

①大氣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截留熱量而增溫,由於大氣對於太陽短波輻射的吸收能力比較差,但是對於地面長波輻射吸收作用強,所以地面輻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氣吸收

②大氣逆輻射是大氣輻射的一種,方向朝向地面,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起保溫作用

大氣的熱力作用

1)熱力環流: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從圖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壓線向低壓方向(向下)彎曲,高空等壓線向高壓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影響因素:等壓線越密集的地方,則風力越大(圖2.10,2.11,2.12)

在單一水平氣壓梯度力作用下:風向垂直等壓線,指向低壓

風向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在三個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始終由高壓指向低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