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學集體備課總結範文(精選5篇)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那麼總結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新化學集體備課總結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新化學集體備課總結範文(精選5篇)

最新化學集體備課總結1

一學期來,我們初三化學備課組三位老師,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切實抓好教育教學工作,積極、認真的搞好化學教研,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得到提升,教育教學成績也顯著提高。

下面對本學期的主要工作做如下總結:

1、重視集體力量,發揚團隊精神

開學初,我們根據課程標準、教材等制定了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並在實施過程中,根據教學進展情況不斷地進行調整和完善。我們充分利用本學科教師成員少,便於組織教研活動的特點,隨時隨處、靈活機動的進行教育教學研究。

我們化學組三位老師經過分析認爲主要是對如何提高教學成績及如何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存在困惑,故我們結成了師徒結對,三位教師竭誠盡智,取長補短,達成共識:

(1)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努力培養學生興趣;

(2)重視基礎知識,精心設計練習,通過練習才能瞭解學生的能力和掌握情況;

(3)在班上舉行了化學式書寫競賽和方程式書寫競賽,對學生化學用語的掌握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4)重視測試,認真組織每次的單元測驗、中考複習中的三輪質檢,力求每次考試都對學生來說是一次考場適應,之後做好試卷分析,分析其中得失,總結經驗教訓。當然在這期間,對惠萍老師我們主要還是以傳幫帶爲主,她成長也很快。

2、認真開展校本的教研活動

校本的教研活動是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搞好教研是提高教師業務能力水平的有效途徑。本學期,陳娜玲老師成功舉行了校級公開教學活動,課題是《結晶》,陳惠萍老師也成功進行了適崗期新教師的彙報教學,課題是《變質的實驗探究》,課後進行認真的講評、反思,提出了改進意見和建議,教師在活動中得到鍛鍊,教學案例的設計水平、課堂的應變能力、教師的表達能力、課件的製作與信息技術的使用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平時也不定時進行推門聽課,起到很好的相互學習的作用。

3、繼續開展課題研究,積極參加校外的研討學習活動

努力爭取各種校外學習的機會,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從中汲取營養,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本學期,化學組也申報了校級的小課題《初中化學用語教學策略研究》,現正處於研究階段,努力提高教科研的能力。

通過教研活動的積極、熱烈、有效的開展,我們的教研能力、業務素養不斷提升。 雖然我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會繼續努力學習、鑽研,充分組織好利用好化學教研活動,切實把教研活動作爲我們搞好教學,塑造教師的基地。昨天的成績是我們的一個新的起點,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在今後的歲月裏,我們化學組將再接再厲,兢兢業業,在教學方式、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等方面不斷地開拓創新,努力去爭取更加優秀的成績。

最新化學集體備課總結2

1 有機物反應,先看H右下角的數字,而無機物先看O的數字,一般是奇數的配2,假如不夠可以翻倍。

2 碳氫化合物的燃燒,先看H、C,再看O,它的生成物一般爲水和二氧化碳。

3 配平的係數如果有公約數要約分爲最簡數。

4 電荷平衡,對離子方程式 在離子方程式中,除了難溶物質、氣體、水外,其它的都寫成離子形式,SO,(1)讓方程兩端的電荷相等。

5 還有一些不用配平,注意先計算再看是否需要配平。

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有多種方法:

1、觀察法:這種方法對一些簡單的方程式往往湊效。事實上就是有目的地湊數進行配平,也往往有奇偶法等的因素存在。這種方法對任何種類的方程式都可能用得着。

2、電荷平衡法:這種方法對離子方程式最有用。在離子方程式中,除了難溶物質、氣體、水外,其它的都寫成離子形式,首先讓方程兩端的電荷相等,再用觀察法去配平水、氣體等。這種方法一般不失手。但對氧化還原方程式卻太好用。

3、氧化還原法:這種方法是針對氧化還原方程式來說的。在這裏記住:“化合價升高失去氧化還原劑”。與之對應的是“化合價降低得到還原氧化劑”。具體用法是:

(1)在元素的化合價的變化的元素上部標出它的化合價,分清誰的升高,誰的降低。

(2)相同元素之間用線連起,找出並標上升高的電荷數或降低的電荷數。

(3)找最小公倍數,並分別乘在升高或降低的電荷數後。

(4)配平:把各自相乘的最小公倍數寫在各自的化學式前(即係數)。並注意這些化合價變化的元素在化學變化前後是否相等,一般來說,如果不相等,是整倍數地差。

(5)配合觀察法,將其它的確良如水、生成的不溶物等配平。

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化學變化過程中,必然遵循質量守恆定律,即反應前後元素種類與原子個數相等。

常用的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數法:

在配平化學方程式時,觀察反應前後出現”個數”較複雜的元素,先進行配平。先計算出反應前後該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數,用填化學式前面化學計量數的方法,對該原子進行配平,然後觀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個數,致使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元素種類與原子個數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紹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數法。在P+O2――P2O5反應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數爲10,得化學計量數爲5與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觀察法:

通過對某物質的化學式分析來判斷配平時化學計量數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應中,每一個CO結合一個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則一次性提供三個氧原子,因而必須由三個CO分子來接受這三個氧原子,生成三個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後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這種配平方法是通過觀察分析Fe2O3化學式中的氧原子個數來決定CO的化學計量數的,故稱爲觀察法。

(3)奇數變偶數法:

選擇反應前後化學式中原子個數爲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點,將奇數變成偶數,然後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稱爲奇數變偶數法。

例如:甲烷(CH4)燃燒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採用奇數變偶數法:CH4+O2――H2O+CO2,反應前O2中氧原子爲偶數,而反應後H2O中氧原子個數爲奇數,先將H2O前配以2將氧原子個數由奇數變爲偶數: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歸一法:

找到化學方程式中關鍵的化學式,定其化學式前計量數爲1,然後根據關鍵化學式去配平其他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若出現計量數爲分數,再將各計量數同乘以同一整數,化分數爲整數,這種先定關鍵化學式計量數爲1的配平方法,稱爲歸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燒化學方程式配平可採用此法:CH3OH+O2――H2O+CO2,顯然決定生成H2O與CO2的多少的關鍵是甲醇的組成,因而定其計量數爲1,這樣可得其燃燒後生成H2O與CO2的分子個數:CH3OH+O2――2H2O+CO2。然後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將各計量數同乘以2化分爲整數:2CH3OH+3O2=4H2O+2CO2。

需要注意的是,不論用何種方法配平化學方程式,只能改動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而決不能改動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因爲改動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即意味着改動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組成,就可能出現根本不存在的物質或改變了原有化學變化的反應物。

最新化學集體備課總結3

1、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規律的科學。

2、原子論(道爾頓)和分子學說(阿伏加德羅)的創立,奠定了近代化學的基礎。——物質是由原子和分子構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組合是化學變化的基礎。

3、1869年,俄國的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元素週期律和元素週期表。物質的種類繁多(達2000多萬種),但組成它們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種。水、氧氣、二氧化碳的一個共同點:都含有氧元素。

4、我國的某些化學工藝像造紙、制火藥、燒瓷器,發明很早,對世界文明作出過巨大貢獻。

5、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鳥籠:隔水、透氣

6、用納米技術製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產品(直徑6mm的尼龍繩能吊起2t的汽車)(1nm=10-9m)

第一章 走進化學世界

考點一、物質的變化

1、概念: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例:石蠟熔化、水結成冰、汽油揮發 化學變化——有其它物質生成的變化 例:煤燃燒、鐵生鏽、食物、呼吸

2、判斷變化依據:是否有其它(新)物質生成。 有則是化學變化,無則是物理變化

3、相互關係:常常伴隨發生,有化學變化一定有物理變化,有物理變化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4、化學變化伴隨現象:放熱、吸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和生成沉澱。

考點二、物質的性質

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表現出的性質。包括: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密度、硬度、溶解性、揮發性、延展性、導電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可燃性、氧化性、還原性、活潑性、穩定性、腐蝕性、毒性、金屬活動性等。

它們的區別是:物理性質在靜止狀態中就能表現出來,而物質的化學性質則要在物質運動狀態中才能表現出來。

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聯繫: 在變化語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會”“難於”等詞語,變成了相應。

的性質。

課題2 化學是一門實驗爲基礎的科學

一、 化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以實驗爲基礎。學習化學的途徑是科學探究,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

二、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1、現象:蠟燭逐漸熔化,燃燒,發出紅光,火焰分爲三層(外焰、內焰、焰心)。

2、產物:二氧化碳和水

檢驗: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內壁塗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變渾濁)

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乾燥的燒杯(變模糊或有水珠出現)

水的驗證:用無水硫酸銅CuSO4(白色)+ 5H2O = CuSO4·5H2O(藍色)

3、物理性質:白色的固體,密度比水小,質軟

結論:

⑴ 燃燒前:蠟燭通常爲黃白色的固體,密度比水小,不溶於水

⑵ 燃燒時:

① 蠟燭發出黃白色的火焰,放熱、發光,蠟燭逐漸變短,受熱時熔化,冷卻後又凝固。

② 木條處於外焰的部分最先變黑,外焰溫度最高。

③燒杯內壁有水霧出現,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水,其中含有H元素;蠟燭燃燒後還生成CO2,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說明蠟燭中含有C元素。

④ 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現,更說明蠟燭中含有C元素。

⑶ 燃燒後:有一股白煙,能重新燃燒。說明蠟燭燃燒是蠟燭氣化後的蠟燭蒸氣被點燃。

二、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氣體的探究

1、原理: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特性),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B、氧氣——支持燃燒(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燃着的木條燒得更旺),供給呼吸。

2、結論:“兩多一少”——人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比空氣多,氧氣的含量比空氣少。

即:A.呼出的氣體使石灰水出現的渾濁多,證明呼出的氣體比空氣中CO2的含量高。

B.呼出的氣體使燃着的木條熄滅,燃着的木條在空氣中能夠燃燒,證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比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高。

C.對着呼氣的玻璃片上的水霧比放在空氣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霧多,證明呼出氣體中水的含量比空氣中水的含量高。

最新化學集體備課總結4

我們高三化學備課組由王建國、滕建亮老師組成。在我們的備課組中有十幾年教齡的教師王建國老師,他在整個組中起到了專業引領的作用,我深知在我身上有客觀性不足:我是第一次帶高三,對於如何開展高效的高考複習不是很清楚。所以我們備課組一直努力做到每個教學設想和教學疑難,都能在討論中解決;備課組每週一次的活動,內容包括有關教學進度的微調、疑難問題的分析討論研究,高考命題的最新動態等。一般每次備課組活動大家都能暢所欲言,時間一般爲2節課。經過精心的準備,每次的備課組活動都能解決一到幾個相關的問題,各備課組成員的教學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下面將我們所做的一些工作彙報如下:

一、加強信息意識,提高複習教學的針對性

1、注意研究高考試題

高考試題無疑對中學教育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因此高考試卷是一條首要的信息渠道。高考試題只有自己親自做一做,纔可能獲得一定的感性認識,透過試題領會其潛在的導向,以至理性的昇華,從而促進自身教學思想的轉變,自覺矯正思路。所以我們備課組的四位老師在開學初就上網蒐集資料將課改實驗區各省市的理綜化學試題親自做過後,我們重點研究以下問題:

考了什麼? 怎麼考的? 怎麼答的?怎麼給分的? 答題的規範性是怎麼要求的?

通過研究發現高考化學試題突出的特點之一是它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始終保持穩中有變的原則。重點研究一下浙江近五年的高考試題,就能發現它們的一些共同特點。這樣從高三開始我們就理清複習的思路,制定相應的複習計劃。

2、關注新課標,新教材的導向

《考試說明》是備考的重點,是我們複習教學的指揮棒。跟過去相比,新課標,新教材有了一些明顯變化:我們根據新課標,新教材的特點,注意調整高三化學教學的思路,合理安排各部分知識的複習時間,加強方法論指導,強化和優化學生的參與意識,研究意識,強化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考試說明(即考綱)是高考的依據,是化學複習的“總綱”,考試說明一出臺,我們不僅讀,而且深入研究,以便明確高考的命題指導思想、考查內容、試題類型、深難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層次要求等。不僅如此,在整個複習過程中我們都不斷閱讀,進一步增強目的性,隨時調整複習的方向。

3、充分發揮各種信息的引導作用

除高考試卷,新課標和新教材之外,其它的信息渠道還有名師講座,專業雜誌,名校試卷,互聯網等,此外從大會交流,小組討論活動中都可能獲得有價值的信息。要真正發揮信息的指導作用,但是,這些資料的使用必須合理,這樣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師自身必須投入題海,然後篩選訓練題和資料,備課組內老師明確分工,資源共享,進度統一,皆以廣泛收集信息爲主要目的,以免干擾複習、浪費時間。每次區裏市裏教研我們全組老師均參加,在第一學期期末和一模二模區裏統考前我們一共整理了八份綜合試卷,在每次考試中都體現了很好的效果。這就證明在教研活動中我們認真學習,把握好了每一階段考試的命題方向。整個複習思路與區裏市裏是一致的。

二、加強研究意識,提高複習教學的理念性

化學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建立以科學探究爲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20xx年,高三化學備課組積極開展“推門聽課”活動,並受到先教研組的好評。在“永嘉縣校本課程研討會”上王建國和滕建亮老師開出縣公開課——《苯酚的性質和應用》、《氧化還原反應》。

在教學研究中我們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高考是學生的考試,怎樣把這些理念運用到教學中,對基礎知識的複習我們改變傳統的教師羅列知識點的方法,而是放手讓學生自己歸納學習內容,疏理知識結構,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思維建構起來的知識結構纔是最牢靠的。我們從中引導學生分析重點,難點,分析知識的內在聯繫,做到融會貫通。

三、抓綱務本,提高複習教學的實效性

教材是化學總複習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資料都無法替代的。對高考試卷進行分析就不難發現,許多題目都能在課本上找到“影子”,在化學總複習中我們備課組教師一起對高中五本教材進行了研讀,並把我們認爲比較重要而學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提出來,分成五次帶領學生閱讀,象海水提溴這個實驗我們是重點講解並把每一步原理都幫學生分析,在這次高考試卷中就有所體現。還有我們在教研中發現書上提到了氯化鐵催化雙氧水的實驗,從初三學生就學了二氧化錳催化雙氧水,他們這個知識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我們帶領他們看書時特別提到這個實驗,強調氯化鐵也可作催化劑。結果在第一道大題中就考了這個實驗。這次高考我們化學學科成績比較理想與我們帶領學生迴歸課本是分不開的。

四、瞭解學生,提高複習教學的落實性

我們備課組的每位教師都注意對學生分層培優補差,定人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講評時結合高考考點。課下個別輔導學生,在假期複習中我不是上完課就走,而是等他們放學後留下沒落實的同學,讓他們把當天的知識落實了再回家。從開學初就與班建國配合利用中午還有放學時間爲學生補課,每天早來晚走,辛勤付出。我們注意明察每個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針對不同學生設計輔導習題和輔導方案,對學生有提高成績的方法、操作措施,不同時期成績預測,並跟蹤落實。

面對種種壓力種種困難,我們備課組所有成員團結一致、互幫互助。在這裏除了有對教學問題嚴肅認真的探討,更有長者諄諄的教誨,年輕人大膽的直言,有輕鬆詼諧的玩笑,還有真誠熱心的問候……我們之間的關係不是簡單的.同事關係、上下級關係,更是師生關係、朋友關係、夥伴關係。這種良好的人際關係,創造了和諧的、讓人感到愉悅的工作氛圍;而良好的氛圍又保證了我們工作的高效率與高質量。我們都很辛苦,也曾有過不順心的時候,可只要在備課組的集體中,我們都會充滿了熱情與力量。就讓我們帶着這種熱情與力量步入新的階段吧。對於未來的工作,我們打算延續上面的好的、有效的做法,同時也探索一些更有針對性、更有實效的方法,因材施教,讓不同層次的同學都能獲得充分的發展。

最新化學集體備課總結5

本學期,我們組圍繞着學校的中心工作,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化學科學素養爲工作目標,積極開展教學教研活動,努力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認真探討化學教育的特點,結合新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努力實施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現將一學期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有序完成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

至本學期結束,本備課組基本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高二理科(1)至(9)班完成了《化學反應原理》的教學並進行學考複習,文科班級在本學期期中考前依據學考標準完成了《化學反應原理》教學並提前進入《必修1》、《必修2》必考科目的學考複習,全段上下緊張有序複習,備考即將到來的本屆學生的第一次浙江省化學學業水平測試。

二、在教學中滲透新課程理念,加強理論學習

高二教學如何在已有的基礎上繼續探索,進一步更新教學觀念,改變課堂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因此,我除了積極參加學校業務學習和校本培訓外,還訂閱《中學化學教學參考》《化學教育》《化學教學》等優秀刊物,接受先進的教學思想和優秀的教學設計,運用到自己的教學活動中去。同時增強了課改意識,努力變教堂爲學堂,還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權,在師生的雙邊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儘量使學生在“積累整合”“感受鑑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五個方面獲得發展,以學案導學模式進行教學,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每週定時參加進行備課組活動,解決有關問題

本學期我們還是推行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以備課組爲學習單位,按專題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以中心內容、中心發言人爲主,討論明確新課程教材具體要求,分析新教材每章節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以及有關教學進度的安排、疑難問題的分析討論研究,化學教學的最新動態、化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等。經過精心的準備,每次的備課組活動都能解決幾個相關的問題,各備課組成員的教學研究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本備課組的老師無論是自己製做還是在網上收集到的或在別處得到的教學資料,都努力做到資源共享,共同提高備課效率,共同探索更好的教學方法和路子,形成教學的互動,實現教學相長。我們組內的教研氣氛非常濃厚,除了能按時參加組內的正常集體備課活動外,我們還在平時利用課餘時間碰在一起討論問題,研討教法,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同事們通過討論,不但提高了對許多模糊問題的認識與理解,而且還進一步增進了彼此之間的友誼。

四、 在備課組內加強開課、聽課、評課活動

本學期,我們經常開展互相聽課評課活動,每個組員均開出了1節公開課。第12周陳素燕和陳麗娟老師分別開出了《微觀結構與物質的多樣性》、《硫、氮與可持續發展》的學考複習公開課,朱菲力老師、全園翩老師和本人開出了反應原理的新授課《鹽類的水解規律》等公開課,組員間積極進行聽課評課活動。通過堅持這個教學常規,保證備課組的教學質量和教師的取長補短,教學水平的提高。 同時積極參加縣內外各種教研活動,全組成員積極參加在上塘中學的舉行的學考複習備考會及有效課堂教學研討,全園翩老師在會上開出了《溶液的酸鹼性》學考複習展示課, 受到了與會老師的一致好評。

五、 落實減負增效,把握好教材的深度與難度和作業佈置

在注重學生活動能力培養的同時,紮實化學基礎知識的積累。學生基礎知識比較薄弱,而我們的教學時間又相對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求向四十分鐘要質量,儘量利用教材作例子,以《考試說明》《學科教學指導意見》鞏固基礎知識。與此同時,我們也進行了相應的專題輔導。

六、今後努力的方向

更好更嚴格地抓好備課組建設,特別是從備課組成員的思想入手,要不滿足於現狀,做到精益求精。同時,要認真研究在新的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利用多種手段改進數學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