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幹部民情日記走訪記錄範文

鄉鎮幹部民情日記1:修水利增民利

春雨綿綿,又是一年穀雨時節。懷着激動而又忐忑的心情,走在井坑村的鄉間小道上,一路呈現出農民朋友播種耕作忙碌的美麗畫卷。

井坑村的灌溉水渠僅是一條村民在路邊自行挖掘的土溝,土溝小、淺,寬度不一,嚴重影響了雨季的排水,但卻是附近大片稻田、菜土、果園的唯一灌溉渠道。通過走訪入戶瞭解到村民迫切希望維修水渠後,我們“三送”工作隊及時與村委進行了商討研究,經過數次實地查看,決定籌集資金修建水渠。今年三月,灌溉水渠的修建開始動工了,村民投工投勞,爲了保證工程的進度與質量,我們也常常守在施工現場,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的問題,監督施工人員進行整改。而我也做了回“泥水匠”,與村民說說笑笑,拉拉家常,氣氛非常和諧。

時至四月,水渠的修建已經接近尾聲,工人們仔細地進行着最後幾道工序,只見昔日的水渠已經大變樣,再不是以前雜草叢生、淤泥堵塞的樣子,村民和工作隊都感到由衷的欣慰,村民欣慰的是有了好的水渠,而工作隊欣慰的是又爲羣衆辦了件實事,解決了羣衆的農業生產困難。

 鄉鎮幹部民情日記2:我一直相信,雷鋒精神是永恆的!

今天是3月5日,是學習雷鋒的日子。

我從上小學一年級起每年這一天,學校都會組織我們去車站掃地,給老人端茶送水,我是一路舉着少先隊隊旗,一路唱着《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成長起來的。親人、朋友們都知我平時做了很多的好事,說要向我學習,學習我的善良。其實我想說,我是在傳承雷鋒精神,雷鋒精神的實質就是學會如何去愛,愛人民、愛祖國、愛共產黨、愛社會主義,有了愛才能踏踏實實地爲羣衆做實事、做好事,不要爲了做好事而做好事,而是本着做人的實質和良知去奉獻。

我沒有驚天動地的豪言壯語,沒有轟轟烈烈的偉大壯舉,我只是在普通的崗位上,幹着普通的事情,用實際行動向雷鋒同志學習。

郭年英老人已82高壽,她很喜歡到我三送辦公室喝茶,順便聊聊天。這兩天才知她女兒一家從去年十月份就到廣東直到過年,老人現已是彈盡糧絕,我決定帶她到村部的小超市給她賒了米油,寬慰老人說,女兒回來後一定會去付帳的,叫老人安心用,並送老人回家。老人一定要送我地裏種的菜花和蘿蔔,老人去年年前眼晴還好使,現在卻不太清了,所以地裏的蘿蔔也無法收割,正愁眉不展,不吃也會爛在地裏啦。我聯繫工業園區企業優能特指望企業能收購這些大蘿蔔,沒想手續很繁雜,我只好放棄這辦法。

今天一早看手機上天氣情況,近來三天晴,有太陽,我馬上來到村裏,決定幫老人收割蘿蔔,再不收起來,真會爛在地裏了。蘿蔔長的真是喜人,我可沒見過這麼多這麼大的蘿蔔,看來要把這些蘿蔔切成蘿蔔條不是一天能幹完的活呀,沒想還有兩位姐姐過來幫忙,真是心存感激。

一年的‘三送’工作,我深知老人的困難,我主動做老人的“孝子”,當迷路孩子的“慈母”,爲羣衆排解了一個又一個生活難題。我有一本孤寡老人幫扶記錄簿,上面詳細記錄着每位老人的基本情況。。。。。。

其實在‘三送’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愛崗敬業,嚴於律己,樂於奉獻,真正做到串千家門,知千家情,辦千家事,暖千家心。多爲人民羣衆辦實事,辦好事,保一方平安。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要用羣衆是不是滿意,是不是理解,是不是答應來檢驗。我一直相信,雷鋒精神是永恆的。

鄉鎮幹部民情日記3:淳樸的鄉親

留輋災民新村通電、排污等項目進展都比較順利,手頭其他的工作也不多,於是決定到結對聯繫戶家裏走一走,尤其是上新店組的胡昌洪、胡觀明兩家正在新建住房,得去看看有沒有什麼困難可以幫助解決的。

在去上新店組的路上,剛巧碰見上段組的胡金有扛着鍬要出門。他見到我後,熱情地招呼我到家裏喝茶,我想就先到他家坐坐吧。金有和大多留輋村民一樣,雖不善表達,但敦厚淳樸,容易讓人親近。前些年,因爲孩子多、負擔重,金有家生活過得比較艱難。但近幾年,孩子們相繼出社會了,生活條件也漸漸好轉起來,而且蓋起了一棟兩層半的樓房。金有的大女兒胡小玲在深圳富士康任職,胡雙鳳、胡雙娣這對雙胞胎姐妹也在深圳務工,四女兒胡秋鳳從縣職業中專電腦文祕專業畢業後去了浙江紹興,小兒子胡迎春從縣職業中專模具專業畢業後在廣東東莞安頓下來。金有夫妻二人勤勞而節儉,忙完了田裏農活,便去上山打柴或到門前屋後打打零工,掙些錢彌補家用,家裏操持得井井有條。

沏上茶後,金有裝了滿滿一盤桔子、燙皮、花生擺在我面前,他說去年教體局爲村裏修建水渠、平整公路、安裝路燈,使村民們都受了益,大家都很感謝“三送”工作組。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都有很深的感觸,因爲自“三送”工作開展以來,我們親歷了與駐點村鄉親從陌生到熟悉,從隔閡到理解,從懷疑到信任的整個過程。樸實的鄉親就是這樣,如果你真心實意爲羣衆做事,他們會銘記、感恩並真心回報,儘管只是粗茶淡飯,但鄉親們這份熱情卻總是讓我動容。

當我問及金有有沒有什麼困難時,金有憨厚地笑笑,告訴我,現在黨的政策好,只要自己勤快,生活還是過得去的。我想,這就是定南蘇區悠久而深厚的傳統,讓他們相信並始終堅守勤勞致富、知書達理、自力更生的作風,始終堅持坦然淡泊、不畏艱辛和樂觀豁達的態度。所以我們每次進村入戶,總能看到許多會心的笑臉,總能聽到許多感謝的話語。儘管歲月的刻刀在他們的臉上留下了深深的皺紋,生活的艱難磨厚了他們勤勞的雙手,但在他們的眼裏,卻始終閃爍出堅毅和樂觀。

這就是可敬可愛、敦厚淳樸的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