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教案範文5篇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桃花源記教案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桃花源記教案範文5篇

桃花源記教案範文1

教學重點

1,學習課文以漁人行蹤爲線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作者塑造的“世外桃園”所寄託的作者的社會理想。

教學難點:文章的主題。

預習要求

1,給下列字注音:

緣曠豁髫詣驥

2,朗讀並試背課文。

教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根據漁人的行蹤理清文章的結構,整體感知課文;討論課文1-2節的詞語。

一,導入新課:

1,根據《揚子晚報》的一則消息“雲南發現“世外桃園””引入新課……

2,板書課題:桃花源記

作者:陶淵明

強調:源:水的源頭。桃花源即,桃花溪的源頭。

補充:陶淵明,名,潛別字,元亮東晉文學家。

指導:課後查找資料,瞭解陶淵明的其他情況。

二,檢查預習:

1,找學生朗誦課文。

2,給下列字注音:

緣曠豁髫詣驥

集體訂正

三,明確本課的學習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討論課文的結構;重點學習1-2節的詞語。

四,學生分組閱讀課文,並討論就文章的結構設計問題:

疏導:

結構方面的問題,一般包含:線索,段落等問題。可以結合課文閱讀重點一考慮。

總結可以討論問題:

1,文章以什麼爲線索來安排材料的?(只將閱讀重點一開變一下)

2,標出文中表現漁人行蹤的詞語。

3,據此劃分課文的層次。

明確:1—2兩個問題的設計可以參考課後思考題五。

五,學生再一次閱讀全文,師生共同討論完成1-3題:

總結明確:

1,以漁人行蹤爲線索安排材料。

疏導:行蹤可以理解爲:地點的轉移。

2,表示行蹤變化的詞句:

板書:

緣溪性忽逢桃花林復前行便得一山從口入復行數十步停數日既出及郡下遂迷,不復得路

桃花源記教案範文2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翻譯課文。

2.瞭解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並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一詞多義、通假字等現象。

4.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學習文章曲折迴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欣賞圖片)同學們,當你們看到這樣的美景時,腦海中會想到哪個成語?(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包含着一個神奇的、引人入勝的故事,是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後來,人們便利用“世外桃源”這個成語比喻生活安樂、環境優美的理想境界,現在也用來比喻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鬥爭的地方。

這篇課文是怎樣具體描繪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爲什麼創設這麼一個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現在,讓我們一起跟着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2.板書《桃花源記》,齊讀課題。《桃花源記》的主體本是“詩”,而“記”僅是詩的一個序言,一個註腳,原題是《桃花源詩並記》。但因爲這個“記”有着生動的故事,完整的結構和完美的表達形式,所以它不但獨立成篇,而且比“詩”流傳更爲廣泛,更爲人們所喜愛。

二、作者簡介,瞭解背景

1.交流作者的有關資料(生先說,師後補充)。

陶淵明(365-427),東晉著名詩人,字元亮,名潛,世稱靖節先生,因其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其祖父、外祖父都做過官。他受家庭教養和儒家思想的影響,年少時就有“大濟於蒼生”的壯志。時值東晉和宋的易代之際,社會的動盪不安,壯志難酬,二十九歲開始,先後做過幾任小官,他在幾次仕途中,深感官場污濁、仕途兇險,終於在41歲辭官回鄉,並作《歸去來兮辭》以明其志。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他所做的詩文多描寫農村生活情趣,表現田園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願與農民來往而不願爲五斗米折腰,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極遁世的因素。

2.寫作背景。

此文作於宋永初二年(421年),當時陶淵明約57歲。他拒絕了東晉政府的徵招,又拒絕同劉裕宋政權的合作,作《桃花源詩並記》寄託自己的社會理想。“詩”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詠了“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這樣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記”相當於詩的序。記敘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見聞,富於小說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

三、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誦讀課文

(1)範讀課文,清楚(句讀分明,節奏合理,語速適中等)、流暢(語句流利,音韻鏗鏘,停頓分明,不讀破句子等),要求學生認真聽清,仔細記。

(2)學生放聲自讀課文。

朗讀要求:①字音要讀準。②句讀要分明。③語調、節奏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

(3)指名讀,學生或老師進行點評。

(4)學生齊讀課文,感受桃源意境。

2.感知課文

(1)文章以 爲線索,以 爲順序,從 桃花源,到 桃花源,再到 桃花源(或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一線貫之,層次分明,故事性強,情節曲折迴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富有“傳奇”色彩。

明確: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爲線索,以時間先後爲順序。發現——訪問——離開(或發現——進入——作客——辭別——再尋)(意思對即可)。

(2)請用簡單的語言講講這個故事,並說說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

四、疏通文意,積累文言知識

1.結合註釋瞭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並質疑。

2.重點掌握:

(1)書中註釋及補充的重點字詞

(2)古今異義字詞

鮮美 古:鮮豔美麗 今:(味道)新鮮

交通 古:交錯相通 今:指運輸事業

妻子 古:妻子和兒女 今:專指男子的配偶

無論 古:不要說,更不必說 今:連詞,不管

絕境 古: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今:沒有出路的境地

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滿

如此 古:像這樣 今:這樣

延 古:請 今:延長、延伸

(3)通假字 要:通“邀”,邀請。

(4)一詞多義

舍:捨棄 房子 乃:於是,就 竟然

具:都 詳細地 志:作標記 所作的標記

遂:終於 於是,就 尋:尋找 隨即,不久

(5)同義詞

具、悉、鹹、皆:都 緣、扶:沿着 雲、道:說

乃、遂:於是

(6)成語:世外桃源、豁然開朗、雞犬相聞、怡然自樂、無人問津等。

3.課文翻譯,講述桃源故事。

五、本課回顧,各說收穫

這節課學到現在,相信大家都有收穫,請你將本課所採摘的知識之果與大家分享吧!

六、佈置作業,鞏固遷移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知

1. 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如作者、字詞句的意思和用法、線索、順序、故事內容等方面。

2. 展示背誦成果,此時的你,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二、品讀課文

第一段:故事開端,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

1.漁人怎樣發現桃花源的?爲什麼會“甚異之”?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豁然開朗。漁人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廣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見,因此“漁人甚異之”。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點,開篇就渲染出一種神祕色彩,扣人心絃,爲下文寫漁人進訪桃花源作了鋪墊。)

2.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夾岸數百步……落英繽紛。爲寫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神祕氣氛,也爲寫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3.如此奇異幽雅的環境,假如你來到這裏,你會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斷呢?

(學生大膽想像,盡情訴說。)

第二、三段:故事的發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裏做客及辭去的經過。

1.漁人入山後,看到了怎樣的圖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雞犬相聞。

生活情景:其中往來種作,……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2.作者的這些描寫敘述,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社會?作者寫這個理想的社會有什麼用意?

(一個和平安寧、豐衣足食、人人勞動、安居樂業的社會。這個理想的社會與黑暗的現實社會形

成了鮮明對比。現實社會生活中,戰亂頻繁,生靈塗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卻是一派優美、安寧的景象。

作者明寫桃花源,暗裏卻在譏諷現實,反映了作者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3.你能用一句詩句來概括漁人進入桃花源過程的感受嗎?(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桃花源的人見到漁人有何反應?說明什麼?

(“大驚”寫出對陌生人到來的驚異。顯示出桃花源與外界隔絕久遠。這與下文“自雲……無論魏晉”相呼應。“設酒殺雞作食”“鹹來問訊”表現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民風純樸。)

5.桃花源人爲什麼來到這個地方?爲何“不復出”?

(桃花源人的祖先爲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及鄉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不復出”說明桃花源人安居樂業,也反映了他們飽受戰亂之苦,對外界的戰亂抱“厭而遠之”的態度。)

6.村人“皆嘆惋”,是爲什麼?當漁人要離開時,桃源人爲何囑咐“不足爲外人道也”?這一句在情節發展上起什麼作用?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發現,加之桃源人“不復出”“與外人間隔”,故爲世上的動亂黑暗、秦朝以後

的朝代變化而嘆惋,也爲世上老百姓過着的痛苦生活而嘆惋。他們不願外面的人來干擾他們寧靜、和平、幸福的生活。 這一句爲下文無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筆。)

第四、五段:故事的結局和尾聲,寫漁人離開桃源後,太守等人先後探訪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1. 漁人既然“處處志之”,但“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是否矛盾?作者這樣寫用意何在?

(不矛盾,這樣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聖地,可遇而不可求。 這不僅增強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讀者的惋惜之情,從而更加嚮往這美麗的世外桃源。)

2. 本文以漁人行蹤爲線索,最後一節寫劉子驥是否多餘?

(像劉子驥那樣品德高尚的人聽到後,也高興得想去探訪,可見真實極了!這一節對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尋覓作了渲染,使人產生確有其事的真實感,增強了表達效果。)

3. 最後兩段與前又哪句話相呼應?(“不足爲外人道也”)

三、鑑賞寫作特色、體悟主旨

1.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爲序,線索清楚,重點明確,詳略分明。本文重點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達社會感想,所以中間部分對桃花源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詳細描寫,而對“忽逢桃花林”和歸來得尋“遂迷”“未果”的傳奇性開頭、結尾,則寫得清晰簡略。

2. 課文在情節的安排處理上有什麼特點?請具體談談。

(情節的曲折、跌宕。表現在:①漁人迷路了,會怎樣?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個神奇之地。③漁人“欲窮其林”,再往下走是什麼地方?④漁人進入桃花源的道路撲逆迷離,引人好奇:裏邊到底有什麼?⑤桃花源的景緻爲何如此幽美,人們的生活爲何這般自由幸福?⑥漁人辭去時,桃源人囑咐他“不足爲外人道”有什麼用意?⑦爲什麼人們再尋桃花源卻屢屢無功而返?這些一連串的問題環環相扣,使課文情節充滿曲折離奇之感,讀者也隨之興趣愈濃。)

3.你是怎樣評價作者描寫的“世外桃源”這一理想社會的`?

(言之有理即可,如這一理想社會表現了作者對沒有剝削、沒有戰爭,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嚮往和憧憬,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是一種美好願望的寄託。)

四、拓展延伸,佈置作業

桃花源記教案範文3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內容。

2、展開想象,品味桃源勝境。

3、聯繫背景,感悟作者思想。

教學重點:

研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及作者寄託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有位英國文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時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學們往往也有這種體驗:當你遇事不順時,當你心煩意亂、鬱悶低沉時,你會去想一些開心的東西。生活在東晉的著名詩人陶淵明,他的生活充滿坎坷磨難,但他卻把希望寄託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桃花源記》,走進陶淵明筆下的那方世外桃源。

二、瞭解作者:陶淵明,東晉詩人。名潛,字元亮。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但由於當時社會的動盪不安,他空有才智卻難以施展。他曾做過小官,因“不爲五斗米折腰”,棄官回鄉從此過起了田園式的隱居生活。後人稱其爲“靖節先生”。

三、讀文感知

1、初讀課文

(1)學生初讀,邊讀邊用筆畫出不能讀準的字音、不能正確斷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語句,可以結合註釋跟同桌或在小組內交流,互相指證。

(出示字詞檢測)

(2)隨機抽查學生初讀的情況,全班同學當評委,從字音、斷句和是否讀出感情作爲標準。

2、配樂範讀:感知文章內容、感受文章魅力

3、再讀課文:學生自讀,結合註釋、工具書自行翻譯,組內交流自學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問題,若仍不懂,則舉手問老師,全班同學一同解決。教師注意點撥。

四、品讀賞析:

屏顯“桃源訪談”:同學們,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們想不想到桃花源?現在啊,這間教室就是桃花源,你們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電視節目主持人。我們下面穿過時空隧道,來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東晉時代的桃花源中,現在我對村民現場採訪。

然後教師以主持人的身份採訪了以下問題:

1、能爲觀衆朋友介紹一下你們桃花源的自然環境嗎?

2、請問你們是怎麼來到這裏的?

3、你能對我們觀衆朋友說說你們桃花源居民的風俗習慣嗎?

4、在節目的最後,請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話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點或你們的感受。

五、合作探究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爲什麼?請到文中找出根據。

桃花源記教案範文4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以漁人行蹤爲線索,以時間爲順序,以簡練、質樸的語言進行記敘的寫作特點。

2.瞭解古今詞義的變化,積累一些文言常用詞語。

3.認識作者通過描繪“世外桃源”所表達的社會理想,感受寧靜的田園生活,正確理解作者寄託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簡單的文言字詞。

2.引導學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繪的美好社會生活。

3.理解陶淵明這篇文章的創作目的。

【課時安排】

2課時。

【預習要求】

熟讀課文,複習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及省略句的用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欣賞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首詞講述了作者因醉意未消,暮色蒼茫而迷路誤入荷花深處,驚動了水鳥,別有一番情趣。今天,我們要學的《桃花源記》也是講述的一個漁人因迷路而誤入桃花源,那又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觀呢?下面就讓我們一看究竟吧。

二、作者簡介

我們在八年級曾經學習過陶淵明的《飲酒》與《歸園田居》,對這位詩人有所瞭解,大家一起回顧、溫習一下。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國古代傑出的文學家。他受家庭教養與儒家思想的影響,年少時就有“大濟於蒼生”的壯志。時值東晉與宋的易代之際,社會的動盪不安,壯志難酬,二十九歲開始,先後做過幾任小官,他在幾次仕途中,深感官場污濁、仕途兇險,終於在41歲辭官回鄉,並作《歸去來兮辭》以明其志。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他所做的詩文多描寫農村生活情趣,表現田園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願與農民來往而不願爲五斗米折腰,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極遁世的因素。

(可爲學生介紹一下“不爲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同時也可補充一些陶淵明的詩。)

三、初步感知課文

(一)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認真聽讀,注意正音;然後全班齊讀。

豁(huò)然開朗    儼(yǎn)然    詣(yì)太守    垂髫(tiáo)

劉子驥(jì)    阡(qiān)陌交通    便要(yāo)還家

(二)熟悉課文:

1.疏通字詞。

爲業:靠……謀生。                 緣:沿。

夾岸:夾着溪流兩岸。               雜:別的。

鮮美:鮮豔美麗。                   異:詫異。

窮:窮盡。                         舍:捨棄,放棄。

豁然:開通、敞亮的樣子。           開朗:開闊明亮。

平曠:平坦開闊。                   屬:類。

悉:全。                           怡然自樂:喜悅,心滿意足。

鹹:都。                           所從來:從哪兒來。

問訊:打聽消息。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兒女。                   邑人:同鄉人。

不復出焉:不再從這裏出去。         焉:於之,從這裏。

間隔:斷絕了往來。                 皆:都。

嘆惋:感嘆,惋惜。                 延:請。

語云:告訴(他)說。               不足:不值得。

既:已經。                         志:做記號。

如此:像這樣。                     遣:派。

欣然:高興地。

2.自我嘗試翻譯課文,看看哪個地方在翻譯的時候有困難的可與其他同學交流解決,如不能解決,可向老師提出來。

3.課件出示練習,檢查掌握情況:

緣:             繽紛:             彷彿:             舍:

豁然開朗:       儼然:             屬:               阡陌:

交通:           具:               要:               絕境:

無論:           延:               向:               志:

及:             詣:               志:               遂:

規:             尋:               妻子:

(三)理清文章線索、結構:

1.全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明確: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爲線索,分別寫了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後再尋桃源的情形,再尋桃花源的情形。

分組討論,明確、把握敘事線索與故事情節。

2.全文可分爲幾個部分?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爲線索,全文可分爲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開端,寫漁人發現桃花林。

第二部分(第2.3段)發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源的見聞與經歷。

第三部分(第4段)結局,寫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未果。

第四部分(第5段)尾聲,寫桃花源無人問津。

四、全班齊讀課文,嘗試着背誦課文。

五、佈置作業:

1.熟讀並能初步背誦課文。

2.抄寫並識記字詞、對譯課文2.3兩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複習上節課內容

當堂小測,抽查重點字詞的解釋、翻譯。

二、研讀課文

全班齊讀課文,思考:桃花源給大家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用幾個詞概括。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美麗、神祕、幸福(大意對即可)。

三、分類感受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麗。

1.桃花源美在何處?

教師歸納: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相應的語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朗讀相應的語句,當堂背誦)

2.教師小結:桃花源美在環境幽雅,風景優美。

(二)感受桃花源的神祕。

桃花源神祕在何處?

教師歸納:

——桃林神祕:“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山洞神祕:“彷彿若有光”、“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林中人神祕:“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結局神祕:“不復得路”、“未果”

(朗讀相應的語句,當堂背誦)

(三)感受桃花源的幸福。

1.桃花源的幸福表現在何處?

教師歸納:

(1)黃髮垂髻:“怡然自樂”(與平安定、豐衣足食)

(2)住民:“往來種作”(沒有戰亂,安居樂業)

(3)漁人(側面烘托):“設酒殺雞作食”、“鹹來問訊”、“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灑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2.小結:桃花源幸福在生活與平安定,豐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朗讀相應的語句,當堂背誦)

四、主題探討

作者在這篇文章裏寄託了怎樣的社會理想?

——反對戰亂,追求與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會理想。

五、深入討論

1.桃花源這一人間樂園能找到嗎?

——不能,這是作者虛構的。

2.陶淵明爲何要虛構?聯繫當時社會現實思考

——反襯黑暗現實,寄託自己的生活理想。可結合一定的社會背景,便於學生理解。

3.有人說陶淵明定作《桃花源記》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說他是消極逃避現實,你怎樣評價?

——(自由辯論)

六、小結

陶淵明因生活在戰亂頻繁的環境裏,因而構想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這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客觀上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剝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帶有一定的復古傾向,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陶淵明不爲五斗米折腰,嚮往一種沒有剝削與壓迫的幸福美好生活,這是我們應學習的,作爲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更應樹立一種遠大的理想將個人的利益與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才能無愧於這個時代,無愧於我們的民族。

七、作業

1.背誦並默寫全文。

2.歸納文中的古今異義詞。

3.摘抄文中出現的成語。

4.預習《桃源與沅州》。

桃花源記教案範文5

教法建議

1.理解課文內容,對於古文內容的理解,最好的、切實有效的辦法,就是通讀、讀熟,達到背誦的效果,就能理解其內容。具體說,理解課文內容,可分爲這樣幾個步驟:第一步,掃清語言障礙,把文章讀順暢,通過多次誦讀熟悉故事;第二步,抓住文章線索,理清結構,記住文章中所有重要語句,想像故事的發展過程;第三步,運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細節。如:漁人“忽逢桃花林”,是有意還是無意?漁人何以敢入洞?村人聽漁人“具言所聞”後,爲什麼“皆嘆惋”?既然漁人出來時“處處志之”。爲何後又找不到?等等,通過探究,加深理解;第四步,聯繫作者寫作此文的時代背景。理解作者社會理想的實質,是如何在文中體現出來的,並認識作者的理想的意義和侷限性。

2.理解本文的語言特色。本文語言十分準確精練,用詞精析。不少句子簡潔而又內容豐富,要仔細體會其中蘊含的內容。如山裏人問漁人從何而來,詩人沒有重複漁人進桃花源的經過,只用“具答之”,就概括了漁人的全部答話。像這樣的例子不少。要通過閱讀,聯繫上下文,細細體會用詞的精到。如寫桃花源人見到漁人後,僅用“乃大驚”三字,就寫出了桃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又顯示桃源與世隔絕的久遠。類似的例子也有不少,當通過品讀,細細咀嚼、揣摩。

3.掌握重要的實詞和省略句式,對於實詞和句式的掌握,重要途徑仍然是閱讀,在誦讀中理解,在理解中又誦讀。這樣,要不了幾個反覆,就能把握。另外,也可以進行分類歸納整理,進行專項練習,如分古今詞義變化、多義詞等類別。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讀準下列字音:

豁然儼然阡陌鬢邑詣驥

2.積累文言詞彙,掌握文言詞彙的特點。

(1)通假字:具、要;

(2)古今異義:交通、妻子、絕境、無論;

(3)一詞多義:舍、尋;

(4)辨析同義詞:悉、並、具、鹹、皆;

(5)句式:省略句。

3.瞭解文學家陶淵明。

能力目標

1.藉助《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查找有關詞的意思。

2.培養朗讀和背誦的能力,這樣可以品味語言的神韻、氣勢和感情色彩,體會語言形式、修辭方法、寫作手法的表現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內容。

情感目標

1.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理想及對黑暗現實不滿的精神。

2.理解作者這一理想的進步意義和消極意義。

教學方法——在熟讀的基礎上覆述

可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複述。創造性的複述,有兩個不同的層次:一是完全用自己的話來複述,並插進一些話使整個故事連貫起來——用這種方法可以檢查學生的閱讀能力;二是根據課文的內容合理地補充一些細節,使得故事更加豐腴——用這種複述可以檢查學生對課文能課文的理解程度,發展學生的想象力。這兩種複述方法也可以結合起來。

課文的結構層次

作者寫桃源境界並不是開門見山,單刀直入,而是幽深奧祕,迂迴曲折。開始寫有一條很長很長的溪流,不知有多少里程;沿溪的兩岸有一大片桃林,不知有多寬多長;在林盡水絕之處,有一座大山,擋住去路,人世間好像到了盡頭。再仔細一看,山有一小口,鑽入洞內,剛剛能通過一人,走數十步,忽然開朗起來。作者所寫的溪流、桃林、芳草、落花、高山、洞口,是一個無人區,十分潔淨、清新、美好,它隔斷了現實社會喧囂污穢的生活,爲桃源的隱蔽幽深作了過渡性的描寫;同時,爲讀者進入桃源境內造成心理上的準備,不致使人感到突兀。在進入桃源後,作者的描寫也極有層次:先寫田園風光,遼闊的土地,整齊的房屋.縱橫的田間小道,美好的池塘,垂陰的桑竹;然後再寫桃源人民的服飾、勞動、情操、意趣。

從遠到近,從田園風光到社會人事,層層遞進,步步深入。同時。作者以曲折的手法寫出漁人的行進過程,一會兒水路,坐船逆水;一會兒山路,鑽洞爬山。當乘船沿溪走得忘了遠近時,作者用“忽逢桃花林”一轉,就把讀者帶到一個美麗靜謐的桃花仙境;再當漁人鑽進漆黑狹窄的洞內,感到絕望疑懼時,作者以“豁然開朗”的神來之筆,又把你帶到一個開闊、恬靜、優美的田園樂土,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者這種跌宕起伏的筆觸,使讀者的感情不由自主地隨之驟變:當你進入桃花林時,它使你“喜”;當你走到水窮路絕的隘口時,它使你“疑”;當你鑽入桃源見到一個沒有剝削壓迫的社會時,它使你“驚”;當你再想去尋訪這個境界時,它使你“迷”。這一喜、一疑、一驚、一迷的種種複雜情感變化,正是作品所產生的征服人們心靈的藝術力量。

《桃花源記》可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從首句至“欲窮其林”,寫武陵漁人捕魚時偶然進入桃花源的曲折情景。作者以驚人的妙筆,描繪了桃源恬靜、優美的自然環境:長長的綠水,夾岸的桃林,紛飛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作品一開始就以特有的魅力緊緊抓住了讀者,使你非跟着漁人這個導遊走下去不可。第二部分,從“林盡水源”至“不足爲外人道也”,寫漁人所見的桃源風光及農民古樸淳真、熱情好客的生活情趣。作者借人民不滿秦始皇暴政這一歷史事實來抒發對劉裕弒君篡位暴行的不滿,並由此產生對理想境界的熱烈追求,以大膽的幻想、飽滿的浪漫主義情緒歌頌了理想樂土。這是“記”中的主體和核心。作者是通過形象的描寫,神話式的虛構故事和美的激情來打動讀者心靈的。第三部分,從“既出”至末句,寫漁人離開桃源後,數人聞訊再訪而不可得其路徑的種種情景。以此作結,給讀者留下了懸念,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祕的色彩。這結尾,也可能是暗示讀者:這美好的境界在現實中是並不存在的。

課文內容概述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爲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後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串起來了。故事曲折迴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漁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設下懸念:迷路了,會怎麼樣?“忽逢桃花林”,爲之一喜(一折)。接着寫桃林美景,“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又設下懸念:走完桃林了嗎?桃林前面是什麼地方?“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又爲之生疑(二折)。接着寫漁人舍船而入的探險行動。“初極狹,才通人”,又設下懸念:裏邊有什麼,能走得通嗎?“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又爲之一驚(三折)。接着寫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紹了桃源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漁人辭去時,“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又設下懸念:漁人出去後對外人說了嗎?“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又爲之遺憾(四折)。“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又設下懸念:找到了嗎?“不復得路”,又爲之迷惑不解(五折)。全文不過三百來字,卻寫出這樣一個有頭有尾、情節完整的故事,語言夠精練的了。

瞭解作者及時代背景

陶淵明(約365~427年),東晉大詩人。一名潛,字元亮,潯陽紫桑(今江西九江市)人。曾任彭澤令等職。因不滿當時士族地主把持朝政的黑暗現實,辭官歸隱,作《歸去來兮辭》,自明本志。他的詩歌多描寫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情景。散文以《桃花源記》最有名。這篇文章寫於421年,即南朝劉裕弒君纂位第二年。陶淵明對劉裕政權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懷。塑造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

文言知識

1.“然”字的用法

“然”,在古漢語中,附在描寫聲容情態的詞語之後,作爲構詞的輔助成分,與現代漢語的“地”相當。作“……的樣子”講(有時可不翻譯)。

“豁然開朗”中的“豁然”,是“開闊、敞亮的樣子”的意思。

“屋舍儼然”中的“儼然”,是“整齊的樣子”的意思(“儼然”在現代漢語中還有另一義爲“十分象……的樣子”,如“儼然一個正人君子”)。

“怡然自樂”中的“怡然”,是“悠閒、安詳的樣子”的意思。

“欣然規往”中的“欣然”,是“高興地”“愉快地”的意思。

2.句式的省略在本文中,主要表現爲主語、賓語的省略。

(1)省略主語。例如:

山有小口,(小口)彷彿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從口入。(小口)初極狹,才通人。(武陵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其中(人們)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人)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2)省略賓語。例如:

①問(漁人)所從來,便要(漁人)還家。

②此人一一爲(之)具言所聞。

③餘人各復延(漁人)至其家。

在古漢語中,省略掉主語賓語,並不會導致語意含混、引起誤解,反顯出語言的簡練、緊湊。但在譯成現代漢語時,卻常常需把省略掉的成分補出來。

3.古今詞義的異同

在本文中,重點是理解與區別那些同現代漢語的雙音詞在文字形式上完全相同而含義不同的詞組。

例如:

在古漢語中,這類雙音詞的每一個詞素都有獨立的意義,翻譯時都必須準確地譯出。古今義有相同的因素,但更須瞭解其不同之處,否則容易“以今釋古”,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或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