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案例

《桃花源記》是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所向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與想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下面是桃花源記案例,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桃花源記案例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掌握、積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詞語,瞭解古今異義現象。

2.使學生理解本文記敘的順序、詳略,體會本文優美、 精煉的語言。

3.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掌握課文中古今異義詞和省略句的用法。

2.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3.加強誦讀訓練。

教學難點:

認識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教學中應注重通過誦讀來加深學生對文言字詞、句子的理解。可先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再體會領悟其語言特色和思想內涵。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世外桃源”是同學們熟知的一個成語,它出自於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桃花源是怎樣一個地方呢?爲什麼說它在“世外”呢?如果同學們想知道這一切,就讓我們一起從《桃花源記》這篇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又名潛,字元亮,東晉偉大詩人。生於東晉末朝,出身於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陶淵明少年時代深受儒家學說影響,博學能文,任性不羈,有着“大濟蒼生”的志向。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得展。二十九歲出仕,但幾次做官都不過擔任祭酒、參軍一類低微的職務,不僅濟世的抱負得不到施展,而且還要屈身和一些官場人物周旋,他十分厭惡官場生活。四十一歲時,他出任彭澤縣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幾天,就因不願“爲五斗米折腰”而棄官歸隱,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田園生活。 憂憤、飢寒、勞累、贏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歲去世。後稱靖節先生。

陶淵明歸隱田園之後,親自參加了一些農業勞動,較多地接觸了勞動人民;思想感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對他此後的創作起了積極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歸隱後寫的,反映了當時的田園生活,因而成爲我國有名的“田園詩人”。

《桃花源記》(原名《桃花源詩並記》,詩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歲時所作,標誌着作者思想發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滿當時的社會現實,想象出了“桃花源”這樣的理想社會,寄託了作者潔身自好、要求人人勞動、人人平等、豐衣足食、與世無爭的希望。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對當時社會的一種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民的願望。

三、整體性閱讀

1、讀準生字的字音。(投影顯示)

豁然開朗(huò ) 屋舍儼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mò)

黃髮垂髫 (tiáo) 便要還家(yāo) 劉子驥( jì )

詣太守(yì)

2、朗讀

(1)教師範讀,要求學生認真聽清老師的斷句、節奏,標記生詞。

(2)學生放聲自讀課文。同學齊讀課文。

(3)讀完後理出難解的字詞句。

3、指導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串講課文,解釋重點的文言詞語和句式。

(1)理解“向”“窮”“去”“交”“通”“妻子”“絕境”“無論”等古今詞義變化和文言文單音節詞多的特點。

(2)掌握五個表概括性質的範圍副詞:“悉”“並”“具”“鹹”“皆”,並理解其微小差別。

(3)瞭解形容詞詞尾“然”構成形容詞後的作用。

(4)複習並掌握副詞“復”的用法,“之”作結構助詞和代詞的用法,如:“忘路之遠近”“漁人甚異之”“具答之”“處處志之”“聞之,欣然規往”。並學習“之”作句末助詞的用法。

(5)理解意動句“漁人甚異之”和省略句“林盡(於)水源”“此人一一爲(之)具言所聞”的特點。

4、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爲線索,以時間先後爲順序,從發現桃花源,到訪問桃花源,再到離開桃花源,一線貫之層次分明,故事性強,情節曲折迴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富有“傳奇”色彩。可以通過以下問題來帶動學生通讀全文,瞭解大意。

(l)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林的?

(2)在桃林盡頭漁人看到了什麼?

(3)漁人在桃花源作客時,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談?

(4)漁人離開桃花源後做了些什麼,結果如何?

概括情節爲:

發現桃花源(第1段);進訪桃花源(第2、3段):尋找桃花源(第4、5段)。

5、在整體把握故事情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複述文章內容。可以適當加上自己的想像。(結合課後練習一)

四、突破性閱讀

1、齊讀第1段,思考:第一自然段描寫了怎樣的景物?這樣描寫的意圖是什麼?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源的?爲什麼會“甚異之”?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