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爲《南柯子·春景》的閱讀答案

南柯子·春景

田爲《南柯子·春景》的閱讀答案

田爲

夢怕愁時斷,春從醉裏回。淒涼懷抱向誰開?些子清明時候被鶯催。

柳外都成絮,欄邊半是苔。多情簾燕獨徘徊。依舊滿身花雨又歸來。

【注】

①些子:唐宋俗語,稍許,這裏指時間短暫。

試題

1.上片描繪出主人公怎樣的形象?抒發了怎樣的情感?(5分)

2.詞的末兩句是如何抒情的?(6分)

3. 從詞的字數上看,本詞屬於 。(1分)

4. 對本詞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詞人開篇就着“夢”、“醉”二字,開門見山,直抒愁懷。

B.欄干邊的苔痕,暗示人跡罕至,與下文的“獨”呼應緊密。

C.下片寫春將逝去,暗釦上片“催”字,意脈過渡十分自然。

D.全詞風格典雅深婉雋永,卻哀而不傷,總體基調樂觀曠達。

5. 結合整首詞,鑑賞“依舊”的妙處。(4分)

閱讀答案

1.詞的上片描寫了一個愁緒滿懷,醉酒度日,感傷春歸的人物形象。(3分)抒發了淒涼、孤寂的情感。(2分)(意思對即可酌情給分)

2.末兩句運用了寓情於景(以情作結)、擬人的手法。(2分)描寫燕子歸來卻又簾外獨自徘徊的情景,賦予燕子以人的情感,借燕子的“徘徊”抒發物是人非的情感。(2分)以景作結,含蓄蘊藉,留下豐富的想象(言盡而意無窮)。(2分)(意思對即可酌情給分)

3. (1分)小令

4. (3分)D 錯在“樂觀曠達”

5. (4分)燕子有戀舊巢的特性,“依舊”體現了燕子的“多情”。(1分)“依舊”二字,還喚起詞人對於當年燕子“滿身花雨”歸來時的回憶,(1分)觸發了詞人的感慨:當年棲巢的燕子又歸來了,當年歡聚的`人兒卻不在(或者當年棲巢的燕子又歸來了,逝去的春天會不會歸來呢?)。(1分)一個“依舊”含蓄地道出傷春(懷人)的主題。(1分)

鑑賞

此詞借寫景以抒春愁,詞之上片寫離情相思,下片寫久別盼歸。

詞之開篇以對句起,點出“愁”字,開門見山,直抒愁懷。“夢”和“醉”二字,則說明這位愁人藉以消愁解悶、自我麻醉的方法唯此二者。他害怕夢醒愁也醒(斷,指夢破),於是“終日昏昏醉夢間”,企圖以此逃避愁悶的襲來;然而春天卻從沉醉中悄悄地回來了。面對陽春煙景,他卻發出酸楚的自問:“淒涼懷抱向誰開?”他感到滿懷的淒涼況味,一時既訴說不盡,更找不到可以訴說的人。淒涼懷抱,無可告語,可見知心人不在身邊,因而感到格外孤寂難堪。

這一句暗示愁悶難解的原因於懷人,則夢斷酒醒的惆悵也自然可以理解了。這三句已定下全詞的抒情基調,於是詞人眼中所見的“春景”,無不染上這種“淒涼”的色調。歇拍一句寫清明前後,正是春光大好,踏青遊春之時,詞人卻意興蕭索,無心賞玩春光。“些子清明時候”,些子,唐宋俗語,少許,一點點的意思。這裏形容時間的短暫。詞人的感覺上,清明前後這春光的黃金季節,竟是如此短暫,匆匆即過。少許春光,並不曾給愁人帶來絲毫歡樂;相反,他聽來,枝頭的百囀黃鶯,不是爲春天歡唱,卻是唱着催春速去的輓歌。這兩句把鶯花三月,化作短暫的心理時間,染上淒涼的感情色彩;春天從醉夢裏悄悄而來,又鶯聲中匆匆而去,外的春景如夢幻泡影。春去春來,愁情依舊。

以上,詞人直抒胸臆,將離別的痛苦表達得淋漓盡致。

下片寓情於景,以一組令人黯然銷魂的物象道出詞人的心聲。過片兩句,言柳絮紛飛,意味着春將歸去,很自然地令人想到上片結處“被鶯催”的那個“催”字,意脈的過渡毫不着力。欄干邊的苔痕,則說明長久無人憑欄眺景了。春天對於愁人來說,似乎是可有可無的。結尾兩句寫多情的燕子,依然記得舊時的主人,帶着一身花雨,又來到主人的身邊!“多情”二字,含着熱淚脫口呼出,有如見故人之感。“獨徘徊”三字,傳神地寫出燕子歸來時因覺物是人非而產生的遲疑神態。

這兩句,含蓄蘊藉,深婉雋永,由舊時燕子的歸來,暗寓對於當年歡聚的人兒的思戀,給讀者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間和無窮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