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的閱讀理解以及答案

記者: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今年已是第九年舉辦,“感動中國”初創時是什麼背景?怎麼想到用“感動”兩字作爲招牌內涵?

感動中國的閱讀理解以及答案

樑建增:《感動中國》屬於人物類年終盤點節目。2003年是《東方時空》創辦十週年,大概是2002年秋天的時候,我們想嘗試求新求變,就想到了年度人物評選這種方式,希望從年度人物入手,梳理過去一年什麼人什麼事對公衆有影響。

有了想法,但是從什麼角度進行評選?如何評選?大家心裏的確沒底,也沒經驗可循。

從最早的討論開始,各種有激情的想法開始碰撞。討論到最後,大家有了一個簡單的共識:“梳理過去一年所發生的事,發掘新聞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畫歷史瞬間,放大歷史細節”,這應該是“感動中國”最早的“核”。

有了“核”,然後再打磨“細節”、“瞬間”、“故事”、“感性”這些關鍵詞,最本源的東西——情感就浮出來了。“感動”兩個字隨後就蹦出來了。

記者:《感動中國》被人們稱爲“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感動”兩個字就是體現精神傾向的。那麼,怎樣纔算是感動,怎樣纔算是“感動中國”?

樑建增:“感動”這樣一個詞,可以說是非常感性的。它會因人而異,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如果你問一個人:除了悲傷,還有什麼東西能讓你流淚?他的回答可能非常出乎你的意料。如果每個人都把這個理由寫出來,可能是非常奇妙的。而且“感動”也是一個隨時代變化而變化的事。過去感動的事,你現在可能只是會心一笑。年輕時候無動於衷的,年紀大的時候,會突然被觸動。

我們提倡的感動,不是文學家、美學家所說的那種細微的、個體的感動,這應該是一種會產生廣泛影響的、屬於一個巨大社會羣體的心理體會,能夠向社會傳播,也能夠讓受衆接受認可的一種情緒和價值判斷。

具體說,它首先應該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民族精神的愛國主義,有堅持不懈的改革創新精神,有爲人民服務的利他傳統。在我們年度人物裏,比如錢學森、錢偉長,這都是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的。我們向科學家致敬,因爲他們的成就,更因爲他們所代表的改革創新精神。更多的來自基層的平凡人,比如今年的郭明義、劉麗、王萬青,都是非常典型的利他主義。

記者:作爲媒體人,常年與冷靜客觀的新聞打交道,“感動中國”這樣一個情感豐富的節目,是不是也給您本人帶來特別的感受?

樑建增:正如我前面說的,這是一個和傳統電視新聞非常不一樣的節目。做這樣的節目,需要客觀冷靜的眼光,也非常需要熱情,這種熱情不是工作熱情,而是作爲一個人,他內心所擁有的善良、責任和激情。

說實話,這是我非常偏愛的一個節目。節目的製作過程非常艱辛,但也非常愉快。我們的主持人敬一丹、白巖鬆每次在節目開場的時候都有簡單的表白,非常有特點。比如,今年他們說:

還是這個季節,還是這個時間,還是對溫暖的渴望,還是您期待的目光。

在這個急劇變化的時代裏,總要有一些不變的東西,讓我們向前走的時候,會更踏實。

這都是發自他們內心的話,觀衆期待這個節目,主持人期待,我們整個團隊都非常期待。我們期待的是什麼呢?是一種溫暖,一種來自人內心的力量。感動人物的作爲,正是這種溫暖和力量的源泉。

記者:明年是《感動中國》十週年,一個節目能做十年,而且持續受到歡迎,這在今天是少見的。作爲這樣一個品牌節目,《感動中國》明年有什麼規劃和打算?

樑建增:對《感動中國》的十週年,我們的確有一些考慮。

2012年,那時候我們有整整十年的“感動”。這是100多個讓人感動的故事,這麼多感動捧在手裏,誰都會覺得自己有一筆精神財富。這十年來,每年一度收穫感動,雖然說核心不變,但是我們每次都在爭取創新,爭取從新的角度觀察社會,發現新的感動。每次有新生事物,新的價值取向,我們都會悉心考察。

十年沉澱下來的感動,是中國人心靈的歷史,是一種慢慢變化的精神價值。這段歷史,這些價值,需要我們站在2012年這樣一個維度重新觀察和思考。使《感動中國》這一精神品牌,更好發揮社會效益,更好履行國家級媒體的社會責任。

(選自2011年2月20日《光明日報》,有刪改)

18.被訪者主要談了哪幾個方面的`問題?(4分)

答:

19.對“怎樣纔算感動”的提問,文中劃線文字是否答非所問?爲什麼?(5分)

答:

20.聯繫文本,談談感動中國這一節目受到歡迎的原因。(6分)

答:

答案

18①“感動中國”節目的核心內容(內核、內涵)是什麼。 ②怎樣理解“感動中國”節目中“感動”的內涵。③“感動中國”製作團隊應具備哪些素質。 ④“感動中國”有哪些規劃和打算。(每點1分,共4分)

19.①並非答非所問。②畫線文字所說的“感動”是一般意義的,個體的感動,這種感動會因人而異、隨時而變。③而提問的感動,即感動中國的感動,則是“一種會產生廣泛影響的,屬於一個巨大社會團體的心理體會”,一種永恆不變的價值觀。④畫線文字雖然沒有直接回答提問的感動是什麼,卻是爲了區別兩種不同的感動。⑤爲回答提問的感動所作的說明。所以,並非答非所問。(5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20.①因爲這些感動中國的人物身上集中體現了民族精神的愛國主義、堅持不懈的改革創新精神和爲人民服務的利他傳統。②在這個急劇變化的時代裏,人們都會有一種期待,一種渴望,③而這些感動中國人物身上體現出來的東西,正是人們所期待的。(6分,答對一點得3分,答對兩點得5分,答對3點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