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理解及答案

閱讀理解及答案1

勞動節前,我和媽媽去果園村的大媽家參加大哥的婚禮。

閱讀理解及答案

來到大媽家,大伯大媽喜氣洋洋地迎接我們,立即領我們去看大哥的新房。

新房房門兩側,貼着大紅喜字。走進新房一看:嗐,真豪華!好氣派!房裏鋪着簇絨地毯一盞花團似的大吊燈大放光芒。牆壁四周放着新式組合傢俱、彩電、冰箱、洗衣機、收錄機。靠窗戶是一張高級席夢思牀。牀上是嶄新的牀單、毛毯、花被子。真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顯得金碧輝(黃、煌)。我不(盡、禁)小聲驚歎道:“哎呀,我的媽呀!這得花多少錢哪!”

“啪啪啪……”外面響起了爆竹聲。我們急忙來到大門口,原來是迎親的汽車到了。在人們的歡笑聲和掌聲中,新郎新娘從一輛紅色豪華轎車裏走了下來。

新娘穿一身紅呢子套裙,嘴上(塗、圖)着鮮紅的脣膏,胸前的金項(練、鏈)、耳垂上的金耳環閃閃發光,一雙高跟鞋踏得地板噔噔響。大哥穿一身白麪料西服,繫着真絲領(帶、代),手上戴着金戒指,腳穿一雙黑得發亮的皮鞋。真是一對新婚夫婦啊!

隨着喜笑顏開的賓客,我們進了一間張燈結綵的大客廳。廳外兩張鋪着紅布的桌上,堆放着客人送來的各種賀禮。廳裏擺了六桌酒席,已是座無虛席,擠得水泄不通。大伯領我們上了樓。樓上也擺了六桌酒席,同樣擁擠不堪。

大家坐定之後,只聽大伯一聲招呼,酒宴開始了。頃刻間,上了十四菜一湯。盤子放了兩層,本來很大的桌子現在突然變小了。新娘新郎向大家敬酒,樓上樓下充滿了歡聲笑語。大家一邊(盡、禁)情地吃(渴、喝)佳餚美酒,一邊稱讚主人的盛情款待,讚美廚師的好手藝。

太陽偏西了,歡笑和酒宴終於結束了。送走了客人,我和媽媽便(幫、邦)大伯大媽收拾碗筷。我發現盤子裏剩了很多菜,有的菜甚至一口也沒吃。我來到廚房,不由得大吃一驚,收下來的剩菜足有三大盆!這宴會可真夠豪華!臨走前,聽大媽對媽媽說,這次辦婚禮共花掉兩萬多元,還欠了幾千元的債。

回家的路上,婚禮中的種種豪華情景時時浮現在眼前。我想:婚禮大操大辦,花錢如流水,婚禮完了還要還債,這到底是爲什麼?靠了黨的政策好,農民纔開始富(玉、裕)起來,要辦的正經事情很多,怎麼能盲目地追求高消(廢、費)呢?一些人大操大辦婚喪嫁娶這類事,講排場,趕時髦,揮霍錢財,鋪張浪費,這實際上是一種愚昧的行爲。手中有錢,日子富了,千萬不能忘了我們民族儉樸的美德,千萬不能丟了節約這個傳家寶。

1.將文中括號裏的別字劃掉,然後按順序分別用這些字組成正確的詞語。

2.給下列文中的字注音:

琅: 餚: 霍: 泄: 髦: 昧:

3.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琳琅滿目

揮霍

鋪張

4.用下列文中的詞語造句。

應有盡有—

水泄不通—

時髦—

愚昧—

5.根據文章先寫見聞後寫感想的特點和下列內容要點提示,用A、B把文章分成兩段(A、B直接寫在文章上),然後指出哪一段寫得最詳細。(要點提示:A.豪華的婚禮;B.愚昧的行爲)

6.詳寫段中有許多細節描寫,用直線標出描寫新房擺設豪華的句子;用雙直線標出描寫新郎新娘打扮時髦的句子;用浪線標出描寫菜餚豐盛的句子:用雙浪線標出描寫菜餚浪費的句子。

7.文中的婚禮實在是“講排場,趕時髦,揮霍錢財,鋪張浪費”。根據文章記敘的具體內容,抓住幾個要點來說明這一點。

8.寫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婚禮》答案

1.劃掉:黃、盡、圖、練、代、禁、渴、邦、玉、廢

2.略。

3.①各種好看的東西很多。②魚肉等葷菜。③任意花錢。④爲了形式上好看,過分講究排場。

4.略。

5.B段從“回家的路上”起。A段是詳寫段。

6.(1)“房裏鋪着……金碧輝煌。”

(2)“新娘穿……皮鞋。”

(3)“傾刻間……變小了。”

7.(1)新房陳設豪華氣派,金碧輝煌。

(2)坐豪華轎車迎親。

(3)新郎新娘穿戴打扮時髦。

(4)大宴十二桌賓客,菜餚過分豐盛,剩菜三大盆。

(5)共花掉二萬元,借債幾千元。

8.(1)批評了講排場,趕時髦,揮霍錢財,鋪張浪費,大操大辦婚喪嫁娶,是愚昧的行爲。

(2)說明日子富了,也不能忘了儉樸的美德,丟了節約這個

閱讀理解及答案2

竺爺爺頃刻間像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院。陽光下的杏樹,捧出了第一朵盛開的杏花。多麼美麗的杏花呀!竺爺爺走回書房,打開筆記本,鄭重地記下了這個日子:清明節。

竺爺爺曾不止一次地說過:“我需要的是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____不能使用___大概___也許___這類字眼____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來代替觀察。”竺爺爺正是通過常年的精確觀察,才掌握了氣候變化的規律。

1.請在第二段的“____”處加上標點符號。

2.“大概”和“也許”這類字眼,你知道的還有_________。

3.假如以“清明節”爲謎底,你認爲最恰當的謎語是____(填序號)。

a.既是節氣,踏青賞春;又是節日,掃墓安魂。

b.祭祀祖先,緬懷英烈。

c.春回大地時,萬象更新日。

4.“秋天,高粱漲紅了臉”這樣的表達很生動,短文中與它類似的一個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畫“____”的句子表現了竺爺爺_________的特點。

參考答案:

1.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類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代替觀察。

2.可能、估計、大約

3.A

4.陽光下的杏樹,捧出了第一朵盛開的杏花。

5.精確觀察、認真嚴謹

閱讀理解及答案3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開鐮

周克武

①夏天剛走,秋色就悄悄點染了山村萬物。

②高梁紅了,瓜果熟了,巖坎上的野山菊搖盪着粉黃的花朵,遠遠地就聞到了她的清香。

③最按捺不住激動的是滿壟沉甸甸的稻穗,在和風拂動下,身姿搖曳,泛起一層層金色的波浪。忽然,又齊刷刷地勾下頭,宛若待嫁的村姑,一副羞答答的可人樣。

④這時候,父親最忙,一天幾次往田邊跑。晨曦裏,看幾回;夕陽下,又看幾回。(甲)他走上田埂,彎腰捋一束稻穗,攤開手掌吹吹,然後瞪大眼睛默默地數着飽滿澄黃的穀粒:一、二、三……一抹落日灑在他臉上,那眼神,就像自己的孩子即將呱呱落地一樣陶醉。

⑤稻香氤氳的夜晚,月亮似乎格外圓潤。月光裏,我又看見父親蹲在老屋的牆根磨刀。他輕輕給鐮刀濺上水,彎彎的刀葉開始在磨刀石上有節奏地滑動,隨着父親的雙臂一屈一伸,鏽跡漸漸褪去。月色下,鋥亮的刀口銀光閃爍。

密封裝訂線⑥“老倌子,喝口水。”母親遞上一杯涼茶。

⑦“等一等”,父親擺擺頭,“明天開鐮啦,還有好幾把呢!”

⑧聽得出,“開鐮”二字是從父親的心底迸出來的,他喜凝眉梢,滿臉愜意。

⑨父親一年到頭晴耕雨作,指望的就是新谷滿倉。還是在大雪紛飛的除夕夜,父親擡眼望望窗外,喃喃自語:好啊,瑞雪兆豐年。緊接着焚香秉燭,祭拜天地神靈,祈禱來年五穀豐登。早春的日子,濛濛細雨像篩糠似的下。父親頭戴斗篷,身披蓑衣,胸前掛只盛滿了種子的小蘿筐,伸手從筐裏抓一把剛剛生出嬌黃嫩芽的種穀,在秧田的上空拋出一條條弧線,播下一年的豐收夢。六月天,烈日當空,田裏的禾苗被炙烤得無力地垂下了頎長的葉片。他跳上水車,拼命蹬動車軲轆,流水和着他的汗水,嘩嘩地灌滿了新月形的梯田。日子一天天過去,田壟裏青了又黃,父親倚門遠眺,滿壟的稻香彷彿披到了他的鼻尖上。

⑩終於開鐮了。

黃澄澄的田疇上,“嚓嚓嚓嚓”的割禾聲由近而遠,彷彿在頻頻傳遞泥土的回報。父親彎腰挑起剛打下的第一擔新谷,試試,覺得很沉,朗朗地笑了。一擔擔帶着泥土香味的穀子,伴隨父親吱吱呀呀晃動的扁擔,漸漸堆滿了老屋前面的曬穀坪。

秋陽如虎,偏西的日頭還是那樣熾熱灼人,父親渾身沒剩一根幹紗。許是太累,他抓起搭在肩上的羅布手巾抹抹汗,蹲在樹蔭下,巴嗒巴嗒抽起了自卷的“喇叭筒”。目光卻一直定定地盯着曬穀坪裏山尖似的谷堆,黝黑的臉寵上溢滿了自信。

我知道,此刻在父親心裏,他收割的不只是耕雲播雨的回報,也是來年的踏實與祥和。

(乙)父親躬身捧起一把穀子湊到鼻尖聞了聞,沉思片刻,又慢慢張開五指,任由俗粒從指縫間簌簌地灑落下來。也許他又在盤算播撒明年的一片新綠了。

突然,父親掐滅菸蒂,霍地走起來,把我叫到他身邊問:

“看問了嗎?”

“看見什麼?”我一臉茫然。

“你看坪裏大堆小堆的谷,這就叫堆金積玉。”父親讀過私塾,常常搬出舊書上的這類句子教育我。

我笑了笑,不以爲然。他的臉霎時一沉:“你呀,懵懵懂懂,只怨種田沒出息,”瞟了我一眼,又說,“其實,你想想嘍,泥巴一尺深,翻過來有黃金呢!”

一陣清風掠過,驅散了周身的燥熱。我呆呆地站立,半晌無語,擡眼望望對面那片綠了又黃,黃了又綠的梯田,一種感覺倏忽而生:父親沒有傳奇,一生的精彩長在地時。(選自《湖南日報》,有刪改)

1.分析文中第⑨節畫線句子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多處運用了細節描寫,請從(甲)(乙)中任選一處加以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合全文,簡要分析第節中“其實,你想想嘍,泥巴一尺深,翻過來有黃金呢!”這句話的含義及其對“我”的影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合文章結尾“父親沒有傳奇,一生的精彩長在地裏”這句話,談談你對文中父親形象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運用環境描寫,寫出了天氣的炎熱,表現了父親的辛勞。

2.(甲)本句用“走”“彎”“捋”“攤”“吹”“瞪”“數”等一系列富有表現力的動詞,表現了父親在開鐮前對豐收的期盼。

(乙)本句用“躬身”“捧”“湊”“沉思”“張”等一系列富有表現力的動詞,表現了父親在豐收後的喜悅和滿足之情,以及對於土地的深深的愛。

3.含義:只要你對土地有付出,土地就會給你回報。影響:通過這句話讓“我”由瞧不起種田到對一生“耕雲播雨”的父親充滿了敬意。

4.父親是一個平凡而普通的農民,他在一生中並沒有做出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但他勤勞、淳樸、厚道,把一生的理想、執着、渴望、歡樂都寄託在土地上,抒寫了精彩、豐厚的人生,是廣大農民形象的代表。

閱讀理解及答案4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10分)

北冥有魚,其名爲鯤①。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②。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③。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④。南冥者,天池也⑤。《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⑥。”蜩與學鳩笑之⑦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爲⑧?”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⑨。之二蟲又何知⑩!

(選自《莊子·內篇·逍遙遊》)

【註釋】①冥:亦作溟,海之意。鯤(kūn):傳說中的大魚。②鵬:大鳥之名。③怒:鼓起翅膀。垂:邊遠,後寫作“陲”。④海運:洶涌的海濤;一說鵬在海面飛行。徙:遷移。⑤天池:天然大池。⑥擊:拍打。摶(tuán):環旋往上飛,一說拍擊的意思。扶搖:由地面盤旋而上的暴風。息:風。 “去以六月息者也”可譯爲憑藉六月的大風離開。⑦蜩(tiáo):蟬。學鳩:一種小灰雀。⑧決(xuè):迅疾。 槍(qiānɡ):觸、碰。搶:通“槍”。控:落下來。 奚以:何以。⑨適:往,去到。莽蒼:迷茫的郊野。反:返回。果然:飽的樣子。宿:一夜。⑩之:這。

小題1:用“/“給文中畫線句子劃分朗讀節奏。(1分)

其翼若垂天之雲

小題2:解釋文中劃線詞語。(2分)

⑴志怪者也( ) ⑵去以六月息者也( )

小題3:蜩和學鳩爲什麼譏笑鯤鵬呢?(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

小題4:莊子對蜩和學鳩的態度是怎樣的?哪句話表現最爲明顯?(2分)

小題5:你更敬佩鯤鵬還是更敬佩蜩和學鳩?爲什麼?(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其翼/若垂天之雲

小題2:記載 離開,這裏指離開北海

小題3:因爲鯤鵬胸有大志,入深海,翔九天,而蜩和學鳩卻只能遇樹而止,他們不理解鯤鵬所爲,更不理解鯤鵬的志向,所以會譏笑鯤鵬。

小題4:莊子諷刺蜩和學鳩的目光短淺,“之二蟲又何知”這句表現最爲明顯。

小題5:無論是答更敬佩鯤鵬還是更敬佩蜩和學鳩都可以,關鍵是要理之成理。

示例一:我更敬佩鯤鵬,因爲鯤鵬胸懷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搏擊長空,縱橫大海,就像范仲淹、諸葛亮等歷史人物,他們以天下蒼生爲己任,推動歷史的向前發展。

示例二:我更敬佩蜩和學鳩,因爲蜩和學鳩知足常樂,淡泊名利,高潔偉岸,就像陶淵明不爲五斗米而折腰,隱居山野,採菊東籬,就像普通的勞動者,他們愛崗敬業,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貢獻。

譯文:

北海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作鯤。鯤的巨大,不知道它有幾千裏。鯤變成鳥,它的名字叫作鵬。鵬的背,不知道它有幾千裏。鵬鼓翅奮飛,它的翅膀象天邊的雲。這隻鳥啊,在大海翻騰的時候就飛往南海,南海,就是天池。《齊諧》這本書,是記載怪異事物的。這本書上說:“當鵬飛往南海時,水浪擊起達三千里,藉着旋風盤旋直上九萬里,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風飛去的。” 蟬和小斑鳩譏笑鵬說:“我們奮力而飛,碰到榆樹和檀樹就停止,有時飛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飛九萬里到向南海去呢?”

到近郊去的人,只帶當天吃的三餐糧食就可當天回來,肚子還是飽飽的。到百里外的人,就要準備一宿的糧食。到千里外的人,要聚積三個月的糧食。蟬和小斑鳩這兩隻小蟲又知道什麼呢。略

閱讀理解及答案5

很古很古以前,有一棵美麗的樹。從來沒有誰忍心傷害她。但有一天,浪從很遠的地方衝過來,山坡陷下去了,可憐的她被埋在了地底下。好黑,好冷……

幾億年過去了,她突然感到了一陣溫暖。啊,重見天日了。但,當她的雙眸看到自己的身體時,她驚呆了,自己成了一塊烏黑的煤,沒有了昔日的風采。

過了些時候,她走了,步子很輕,嘴角掛着微笑。

一盆火在熊熊燃燒。她很安靜,不時放出幾隻黑色的蝴蝶。

那一定是她上億年的夢想被灼痛的樣子,不過,她似乎無悔。

煤,是美麗的樹以另一種方式活着。

小題1:表現“她”內心情感的詞語有(按先後順序):________

小題2:《煤》和《行道樹》比較閱讀,共同的修辭手法是________,兩文不同點是________。

小題3:“她似乎無悔”是因爲________。

參考答案:

小題1:好黑 好冷 溫暖 驚呆 微笑 安靜 無悔

小題1:擬人 人稱

小題1:美麗的樹以另一種方式活着,給人們帶來光明和溫暖

閱讀理解及答案6

一篇文章,完成文後題目。(16分)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悅。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爲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選自課文《唐雎不辱使命》)

【小題1】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每句標一處。(4分)

⑴且 秦 滅 韓 亡 魏

⑵長 跪 而 謝 之 曰

【小題2】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4分)

(1)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

(3)輕寡人與 (4)長跪而謝之曰

【小題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

(2)徒以有先生也。

【小題4】請結合上下文仔細揣摩分析“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這句話,寫出該句話的“潛臺詞”。(2分)

【小題5】唐雎“士之怒”回擊秦王“天子之怒”,表現了什麼唐雎精神?(2分)

答案

【小題1】(4分)⑴且 ︳秦 滅 韓 亡 魏

⑵長 跪 ︳而 謝 之 曰

【小題2】(4分)(1)易:交換(2)嘗:曾經(3)輕 輕視 (4)謝 道歉

【小題3】(4分)(1)安陵君於是就派唐雎出使秦國。(兩個“使”1分、翻譯通順1分)(2)只是因爲有先生您啊!

【小題4】(2分)你最好是將你們的土地奉送給我,不然的話我將發怒,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小題5】不畏強權和敢於爲國犧牲的大無畏精神 (2分)

閱讀理解及答案7

生日

(1)三十歲生日,我點燃了五十三支蠟燭。(2)妻子邊找酒瓶邊嘮嘮叨叨地說:“沒聽說誰的生日得提前兩天過的,害得我啥也來不及準備。”桌面上擺着生日蛋糕、啤酒、果仁朱古力和許多帶殼的炒花生,這最後一樣是我母親生前十分喜愛的食物。(3)屋裏的電燈滅了,燭光的火一齊跳起了“迪斯科”,爲它們伴奏的曲子,是我指定的一首由民歌改編的輕音樂曲《天女散花》。我的眼睛溼潤了……(4)母親穿着那件深藍色夾衣坐在藤椅中,她已經病懨懨的,說話要強打起精神,只有臉上慈愛的神色是兒子每時每刻都能從愁容中分辯出來的。她說:“明天,是你二十九歲生日,過不過?”(5)我的心不禁震顫不已。母子異地生活多年,我從來就沒有記住自己的生日,而它卻像( ),定時在母親的胸懷裏撞響。(6)然而,我不忍心讓媽媽爲此勞神,她患的是晚期肝癌,千里迢迢投奔到我所在的城市,唯一需要的是治療和休養。我說:“媽,這次不過了吧,已經沒這習慣了。”(7)母親的眼光停滯在我身上,良久,又停滯在自己的足尖上,最後她說“( )”。話語裏分明藏有嘆息和莫名的遺憾。

(8)我們大家對她隱瞞了病情,但是她有了預感,因此,她有遺憾,我們是理解的。在她病逝之後我才發現,母親深感遺憾的絕不限於這一點。給母親立墓碑時,查閱她的生卒歲月,我吃驚地看到一行字:“生於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四日。”假如我們也想着母親祝壽的話,每年母親的生日恰好是比我的早兩天!(9)我懂得了,可是懂得太遲了。母親在最後的日子裏惦記着兒子的生日,又何嘗不希望兒子關切地問一句,頭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爲她的生日作些許表示呢!可是,兒子竟讓她帶着莫大的遺憾去了……(10)妻子和牧牧笑咧咧地入席就座,一個爲我斟酒,一個爲我切蛋糕。(11)牧牧舉起酒杯,眨眨眼睛,大聲說:“爸爸,慶賀你的生日!”(12)我百感交集,本來溼潤的眼神更無法睜開了,我將牧牧抱過來騎在膝上,和他頭碰頭地說“今天不是慶賀,是紀念。來,牧牧吹蠟燭。”(13)牧牧吹一支數一個數,吹到二十支就發現了問題,“怎麼這麼多呀!”(14)兒子和妻子都看看我,眸子裏映出不同色調的燭輝。我對兒子說:“吹吧,吹完了講個故事給你聽。”(15)牧牧吹完了,我當真講了一個“故事”還告訴他別學“故事”裏的那個人。他聽懂沒有很難說,但垂頭啜泣的妻子肯定是聽懂了的。

1、從全文看文章的題目“生日”包含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指________________、一是指________________。(6分)

2、和第(1)段內容直接呼應的一個段落是:________________(2分)

3、第(3)段中“我的眼睛溼潤了”主要原因是:(4分)

4、第(5)段的括號內應填入最恰當的詞語是 ( )(2分)

A、神聖的使命 B、神聖的鐘聲C、強烈的鼓聲D、強烈的音符

5、聯繫上下文第(7)段的括號裏應填入一句什麼話,使之銜接自然( )(3分)

A、不講究就算了 s B、不講究也可以 C、不講究就好 D、怎能不講究呢

6、第(7)段說:“話語裏分明藏有嘆息和莫名的遺憾。”第(8)段說:“兒子竟讓她帶着莫大的遺憾去了……”這兩句話中加點的詞能否互換?簡要說明理由。(5分)

7、第(7)段畫橫線一句表現了母親怎樣的心理? (5分)

8、簡述第(9)段“我懂了,可是懂得太遲了”一句話的含義。(5分)

答案:

1. 一是爲母親過生日,二是妻兒爲我過生日。

2.13段

3.虔誠的懺悔和自責

4.B、

5.A

6.不能。“莫名”是說不出的意思,寫出母親當時難言的複雜心情:既希望生前再爲兒子過一次生日,也希望兒子爲她過一次生日。“莫大”是極大的意思。當母親去世後兒子才瞭解母親生前的心願,但已是無法補救了,所以是自己極大的遺憾。如果交換,語言表達不準確。

7.母親既希望爲兒子再過一次生日,也希望兒子爲她過一次生日,而這一心願又說不出的或不願明說的複雜心理。(細節描寫)

8.反映了當時我無法彌補的遺憾、內疚與懺悔。悔恨當時竟未能理解母親的心情,讓母親未能了卻自己的心願。現在雖然理解了卻又永不能補救。

閱讀理解及答案8

①我有一張竹蓆,每到五六月,天氣漸趨暖和,暑氣隱隱待作,我就把它找出來,用清茶的茶葉渣拭淨了,鋪在牀上。

②一年裏面第一次使用竹蓆的感覺極好,人躺下去,如同躺在春水湖中的一葉小筏子上。清涼一波波來拍你入夢,竹蓆恍惚仍飽含着未褪盡的竹葉清香。生命中的好東西往往如此,極便宜又極耐用。我可以因一張席而愛一張牀,因一張牀而愛一棟屋子,因一棟屋子愛上一個城

③整個初夏,肌膚因貼近那清涼的捲雲而舒緩自如。觸覺之美有如聞商士說法,涼意淪肌峽髓①而來。古人形容喻道之透闢,謂一時如天女散花。天女散花是由上而下,輕輕撒落──花瓣觸人,沒有重量,只有感覺。但人生某些體悟卻是由下而上,彷彿有仙雲來輕輕相托,令人飄然升浮。涼涼的竹蓆便有此功。一領清簟可以把人沉澱下來,靜定下來,像空氣中熱騰騰的水霧忽然凝結在碧沁沁的一莖草尖而終於成爲露珠。人在席上,也是如此。阿拉伯人牧羊,他們故事裏的羊毛毯是可以飛的。中國人種地,對植物比較親切。中國人用植物編織蓆子不飛──中國人想,飛了幹嗎呀?好好地躺在席子上不比飛還舒服嗎?中國聖賢叫人拯救人民,其過程也無非是由出民水火到登民衽席②。總之,世界上最好的事莫過於把自己或別人放在席子上了。初夏季節的我便如此心滿意足地躺在我的竹蓆上。

④可惜好景不長,到了七八月盛夏,情形就不一樣了。剛躺下去還好,多躺一會兒,席子本身竟然也變熱了。涼蓆會變熱,天哪,這真是人間慘事。爲了環保,我睡覺不用冷氣,於是只好靜靜地和熱浪僵持對抗。我反覆對自己說:不熱,不算太熱,我還可以忍受,這也沒什麼大不了,哼,誰怕誰啊念着念着,也就睡着了。

⑤然後,便到了九月,九月初席子又恢復了清涼。躺在席上,整個人攤開,霎時變成了片狀,像一塊金子捶成薄薄的金箔,我貪享那秋霜零落的錯覺。

⑥九月中,每每在一場冷雨之後,半夜乍然驚醒,是被背上的沁涼叫醒的──唉,這涼蓆明天該收了。我在黑暗中揣想,竹蓆如果有知,也會厭苦不已吧?七月嫌它熱,九月又嫌它涼,人類也真難伺候。

⑦想來一生或者也如此,曾經嫌日程排得太緊,曾經怨事情做個不完,曾經煩稿約演講約不斷,曾經大嘆小孩子纏磨人可是,也許,有一天,一切熱過的都將乍然冷卻下來,令人不覺打起寒顫。

⑧不過,也只好這樣吧!讓席子在該鋪開的時候鋪開,在該收卷的時候收卷。炎涼,本來就半點由不得人的。

(選自《張曉風的國學講壇》)

[注]①淪肌峽髓:滲透入肌肉骨髓,比喻程度或感受之深。②出民水火,登民衽席:比喻解救陷於困境的百姓。

1.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第②段描寫一年中第一次使用竹蓆的感覺,表達了對生命中美好事物的喜愛之情。

B.第③段思路開闊,形象地寫出了作者躺在竹蓆上的觸覺之美,給人舒爽自如的感覺。

C.炎涼,本來就半點由不得人的,面對它也只好這樣吧,體現了作者的無可無奈何。

D.作者感嘆當一切忙碌的事都停頓下來之後,往往又給人一種瞬間冷卻的失落感。

E.本文主要運用議論和抒情的方式,表現天氣冷熱變化,影響人對竹蓆的不同感受。

2.第⑧段讓席子在該鋪開的時候鋪開,在該收卷的時候收卷這句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請簡析。(4分)

3.作者爲什麼要以炎涼爲題?請結合文本簡析。(6分)

答案:

1.C E(C項,體現了作者的無可奈何錯,應是體現了作者的豁達心態。 E項,主要用到的表達方式是描寫和抒情。)(5分)

2. ①這句話語含雙關,表面上寫對待席子的態度要順其自然,實際上表達對待人生境遇應該灑脫、曠達。②與篇末炎涼,本來就半點由不得人的一起表達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卒章顯志。(4分,每點2分。)

3. ①竹蓆在不同季節給人炎涼的肌膚感覺;②喻指不同的人生境遇,包括得意與失意,順境與逆境 ③作爲情感表達的線索。(6分,每點2分。)

閱讀理解及答案9

滿月的小貓更可愛,腿腳還不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一個線團,都是它的好玩具,耍個沒完沒了。一玩起來,它不知要摔多少個跟頭,但是跌到了馬上起來,再跑再跌。它的頭撞在門上、桌腿上,彼此的頭上,撞疼了也不哭。它們的膽子越來越大,逐漸開闢新的遊戲場所。它們到院子裏來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們在花盆裏摔跤,抱着花枝打鞦韆,所過之處,枝折花落。可是你見了,絕不會責打它的,因爲它是那麼生氣勃勃,天真可愛!

這一段是圍繞“ —————— ”來寫的,中心句是——————。

“它的頭撞在門上、桌腿上,彼此的頭上,撞疼了也不哭。”作者把貓當做人來寫,表達了作者對小貓的————。你還能在上面的語段中找出這樣的句子嗎?用波浪線畫出來。

1、圍繞小貓淘氣來寫,中心句:滿月的小貓更可愛,腿腳還不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

2、①喜愛 ②一玩起來,它不知要摔多少個跟頭,但是跌到了馬上起來,再跑再跌。

很簡單,望採納提問者評價

謝謝!

滿月的小貓。

滿月的小貓更可愛,腿腳還不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

喜愛之情。

(波浪線)一玩起來,它不知要摔多少個跟頭,但是跌到了馬上起來,再跑再跌。

圍繞毛的淘氣,中心句是月的小貓更可愛,腿腳還不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表達了作者對小貓的喜愛之情。

一玩起來,它不知要摔多少個跟頭,但是跌到了馬上起來,再跑再跌。

閱讀理解及答案10

王蒙

①我喜愛湖。湖是大地的眼睛,湖是一種流動的深情。湖是生活中沒有被剝奪的一點奇妙。早在幼年時候,一見到北海公園的太液池,我就眼睛一亮。在貧窮和危險的舊社會,太液池是一個意外的驚喜,是一個奇異的溫柔,一種孩提式的敞露與清流。

②我常常認爲,大地與人之間有一種奇妙的契合。山是沉重的責任與名節的矜持。海是渺茫的遐思與變易的豐富。沙漠是希望與失望交織的莊嚴的等待。河流是一種尋求,一種機智,一種被轄制的自由

③那時候我沒有見過海,頤和園的昆明湖對於我來說已經是浩浩然蕩蕩然的大水了。我每去一次頤和園,都要欣賞昆明湖的碧波,驚歎於湖水的美麗與自身的渺小。

④是的,湖是一種美麗,是一種情意。爲了陸地不那麼幹枯,爲了人的生活不那麼疲勞,爲了把兇惡的海控制起來,把生硬的地面活潑起來,爲了你的眼睛與天上的月亮你不覺得看到地面上的一個湖泊就像看到天上的月亮一樣令人欣喜麼,爲了短暫的焦渴的生命中不能或缺的滋潤,於是有了湖。

⑤北京的西山風景區是很美的,但是太缺少湖水了。這樣,對於香山靜宜園雙清的池水,對於小小的兒童樂園式的眼鏡湖,我自然是情有獨鍾。一見到這樣的水波盪漾,臉上不由得出現衷心的笑容。

⑥後來到了新疆以後,那就開了眼啦。在烏魯木齊與伊犁之間的天山深處,著名的高山湖泊賽里木湖曾經怎麼樣地令人眼界開闊呀!湖水是鹹的,湖水一望無際,湛藍如玉,盤山公路傍湖而過,無數拉運木材、糧食、水泥、鋼筋、百貨的重型卡車從湖邊走過。四周是長滿樅樹的高處終年積雪的山坡。時而有強勁的風自由地吹過。我在這裏,感覺到一種莊嚴,一種粗獷,一種闊大。我不能不慶幸我終於離開了大城市,離開了那一個區一個衚衕一處房子。我面對着的是一個嚴峻的、帶幾分神祕和野性的世界。這個世界裏有一個巨大而晶瑩的鹹湖,它冷靜而又尊嚴,凜然而又高聳地存在着。你覺得你其實只能嚮往它卻很難有機會去親近它。

⑦在天山南麓的焉耆與庫爾勒之間,有一個大湖博斯騰湖,浩淼無際,蘆葦叢生,坐着汽艇穿來穿去也見不到岸。據說有一個外國的總理看展覽的時候看到博斯騰湖的照片甚感驚異,他說:新疆不是不靠海嗎?那宛如內陸的海,那是遠古時代的海的遺留,那是對於遠離大海的新疆的特殊的慰安。

⑧在阿爾卑斯山的腳下,在芝加哥的北邊,在布加勒斯特的市區,在高原墨西哥城近郊,我造訪過許多湖泊。我流連忘返,我抱怨自己只能匆匆邂逅,匆匆離去,我太對不起上蒼的得意創造與生活給予我的機緣。

⑨而珠海斗門的白藤湖呢?它是1993年6月走入我的記憶的。這是又一種心緒,又一番風趣。它是那樣親切隨和,那樣爲人所有爲人所用。它是一種景觀更是一種資源,它是一種大自然的慷慨,也是特有的風水它象徵着斗門人的、白藤湖人的無限發達的可能。度假村的修建已經開闢了新的歷史。白藤湖是一個更加人化的湖、人化的自然。1993年我有幸在這裏居住了若干天。居住在白藤湖,我覺得好舒適而又平安。我覺得發展其實並不難,生活其實也不是那麼困難。只要好好地做,只要不把力量放在破壞上。只要我們變得更近人情一些,更簡單一些。只要我們多一點美好的祝願,少一點惡狠狠的狼眼。1994年4月

(1).下面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湖》是一篇精美的狀物抒情散文。景無情不發,情無景不生。這篇散文能將湖描繪得神奇美妙、秀色可餐,是因爲作者對其有着發自內心的深摯的情感。

B.文章開頭直抒胸臆我喜愛湖,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主體通過想象豐富成文,夾敘夾議,最後又結於感悟,感情上有所昇華。首尾照應,圓和自然。

C.太液池給了幼年的我一個奇異的溫柔,天山深處的高山湖泊賽里木湖給了中年的我一種莊嚴和慶幸。

D.本文第4段圍繞湖是一種美麗,是一種情意。這個中心句,連用五個排比句式,褒讚湖對人類的作用和深情。從物質到精神,從具象到抽象,從自然到人文等方面說明湖對人類的偉大貢獻。

E.香山靜宜園雙清的池水,新疆賽里木湖的盤山公路上的重型卡車,遠古時代海的遺留博斯騰湖,都體現了湖對人類的一種情意。

(2).理解文中劃線句子的含義(6分)

①湖是大地的眼睛,湖是一種流動的深情。湖是生活中沒有被剝奪的一點奇妙。

②我流連忘返,我抱怨自己只能匆匆邂逅,匆匆離去,我太對不起上蒼的得意創造與生活給予我的機緣。

(3).我常常認爲,大地與人之間有一種奇妙的契合在文中有什麼作用?(6分)

(4).本文作者含蓄地表達了現代人對景觀建設的複雜感情,結合本文,聯繫實際實例談談你的看法。(8分)

閱讀答案

11.(1)BE(B.想象應爲聯想,夾敘夾議有誤E.新疆賽里木湖的盤山公路上的重型卡車)

(2).①採用比喻排比修辭,形象地點明瞭湖帶給作家的感觸:美麗動人,深情蜜意、自然開敞。表明對湖的喜愛。(2分)

②直抒胸臆,表現了太多湖泊景觀帶來的動人魅力,寫出作者對大自然的欣賞、親近、不捨和眷戀。(2分)

(3).(1)極富哲理詩意,從本質上指出喜愛湖的原因。(2分)(2)承上啓下(或過渡)。承上,品讀太液池之後對他的感悟啓迪;啓下,與物象結合,引人對湖的性格聯想思考,爲下文對具體的湖的描述做好鋪墊。(2分)

(4)我們要學會欣賞自然也要學會改造自然,同時要尊重自然。我們在利用開闢自然資源作爲覽勝的景觀、度假的棲息地時,可千萬不能爲了一切向錢看而破壞了大自然造化的和諧與美麗,以至人類自己戕害自己。(4分)具體實例(4分)

閱讀理解及答案11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英雄是怎樣愛他們所騎的馬。楚霸王的烏騅和虞姬並重,或者可說比虞姬更爲重要,因爲等到“騅不逝”的時候,虞姬只能陪着他徒喚“奈何”。名將有了良馬,然後相得益彰。直到現代,我還覺得一位軍長騎上馬就格外顯得威風凜凜。那種“逸勢凌蛟虯”的神氣決不是任何機械所能代替。

還會聯想到西洋古代的“騎士”。只有那種任俠仗義扶弱鋤強的人,纔不辱沒了名馬。依照傳說,中古時代只有“騎士”能有騎馬的權利,而“騎士”又都是忠勇的人。不管它是不是事實,只這忠勇和馬的搭配就夠有趣的。咱們可以說,馬就是忠勇的象徵。

文人的騎馬,一般說起來,卻是最可鄙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我們讀到這一類的詩句的時候,眼睛裏活現出戲臺上狀元遊街的景象:一個弱不禁風的瘦書生拿着鞭子像揮扇般地搖了又搖。這和駿馬的神態形成一種極端的矛盾。馬者,怒也,武也。多數書生非但不能武,連怒也不過五分鐘,如果他們要騎馬的話,最好擇一些“駕駘”給他們騎。不過,這也不可一概而論。像陸放翁的騎馬也就不凡。“射雉西郊常命中”,這種畋獵的英姿並不亞於衝鋒陷陣。也許因爲他是帥府的參議,所以能有“上馬殺敵,下馬作露布”的豪情。必須是他這種人,纔夠得上說:“中原北望氣如山。”

女子騎馬自然別有風韻;然而驊騮畢竟是配英雄的,不是配美人的。除非是美人而兼英雄!抗戰以後,女同胞當中產生了不少的阿馬孫英雄,她們非但有馬革裹屍的志氣,而且有躍馬檀溪的膽量。她們和白雲觀外的嬉春女士相差得實在太遠了。

《封神榜》裏的神仙有騎獅子的,有騎虎的,有騎鹿的,有騎仙鶴的,依我猜想,都不如騎馬的英雄氣概。當我騎馬的時候,非但不喜歡按轡徐行,而且不愛它那種賽跑式的步伐。我喜歡它飛:我愛它如天馬行空;我愛它如風馳電掣。我們的土話把馬的小跑叫做“小滾”,馬的大跑叫做“大滾”。“小滾”只覺得顛簸不堪;“大滾”的時候,就大大不同了。馬似流星人似箭,你只覺得身輕如葉,飄飄欲仙,並不像一匹馬載着你在走路,只像一隻神鷹載着你在凌空!只有這樣,你才嘗得到騎馬的樂趣。“小滾”的結果,會使你頭昏腦漲;“大滾”的結果,會使你忘卻疲勞——縱然疲勞了,也包管你夜裏睡得安穩。會騎馬的人不喜歡“小滾”而喜歡“大滾”,正像喝酒的人不喜歡淡酒而喜歡白蘭地。不看見那些能喝一瓶白蘭地的人只喝四兩“時酒”就叫頭疼嗎?

我十四歲就學騎馬。雖然栽了不少的筋頭,但是那種飛行的樂趣,至今猶縈夢寐。這二十年來,總沒有痛痛快快地騎它一次,不免有髀肉復生之感。我自信盛年雖逝,豪氣未銷。等到黃龍既搗,白墮①能賒的時節,定當甘冒燕市之塵,一試春郊之馬!

一九四二年冬

(有刪改)

注:①白墮,人名,《洛陽伽藍記·法雲寺》中記:“河東人劉白墮,善能釀酒。”後用作美酒的別稱。

16.請簡要概括本文的論述思路。(6分)

17.第③段中“文人的騎馬,一般說起來,卻是最可鄙的。”這句話怎樣理解?(6分)

18.文章結尾作者說“等到黃龍既搗,白墮能賒的時節,定當甘冒燕市之塵,一試春郊之馬!”請結合全文說說其中包含了哪些深意。(6分)

參考答案

16.首先,闡述不同的騎馬者和馬的關係。其次,表達自己對躍馬飛馳的熱愛(或騎馬有“小滾”和“大滾”兩種不同的境界)。最後,寫再登馬背的期待。(一點2分)

17. 一般而言,文人文弱不能武,而馬是勇武的,(2分)這兩者是矛盾的,文人騎馬是對馬的辱沒,所以說是可鄙的。(2分)但那些有英雄氣概、有報國豪情的文人卻應該另當別論。(2分)

18.對充滿豪情的英雄人物的呼喚;對安於現狀、不思救亡圖存的文人的批判;

對抗戰必勝的信心;關心國事,豪氣未銷的情懷。(一點2分,答到三點即可)

閱讀理解及答案12

竊賊閱讀理解及答案

[法]阿·康帕尼爾

“是的,我是個竊賊。”老頭傷心地說,“可我一輩子只偷過一次。那是一次最奇特的扒竅。我偷了一個裝滿錢的錢包。”

“這沒有什麼稀奇的。”我打斷他道。

“請讓我說下去。當我把偷到的錢包打開裝進自己的衣兜時,我身上的錢並沒有增加一個子兒。”

“那錢包是空的?”

“恰恰相反,裏面裝滿了鈔票。”

我走近那老頭,又給他斟了一杯葡萄酒。他開始講述自己的經歷:

“當時,我乘火車從斯米納到蘇薩爾去。那是個匪盜經常出沒的地區。我坐的是三等車。車廂裏除我而外,就只有一個衣衫襤褸、正在酣睡的漢子。他的左臉頰上有一塊明顯的傷疤。從相貌到衣着,這傢伙看起來都像一個罪犯。我想換一個車廂,可是車廂之間沒有連通的門,於是,我只好硬着頭皮單獨同這個危險的傢伙共處三個小時。火車行駛在前不挨村、後不着店的荒野,車上的旅客寥寥無幾。在這種環境裏,要想殺死一個人,然後把屍體從車窗扔下去,簡直是小事一樁。

“外面的天漸漸黑了下來。我兩眼死死盯住車裏的警報器。可是,看來,我打了一會兒盹兒。我剛睜天眼睛便發出一聲驚叫。因爲陌生的旅伴正彎腰站在我面前,銳利的雙眼盯着我,亂蓬蓬的鬍鬚已經觸着我的面頰。我嚇得一下子蹦起來,想去拉警報器。可是那人抓住我的手臂,哀求似的看着我,說:‘您不用害怕。我正要請求您允許我坐在您身邊用您的毯子搭一搭我的`身子。我感到很冷。’“‘真的嗎?’我鬆了地口氣,歉疚地挪動了一下子身子,讓他坐到我身邊。

“‘是的。’那人說,‘我多麼喜歡做一個小偷啊!我的整個性格,所受的教育和成長的環境,都註定我特別適合這一職業。可是……我不能去偷。’

“‘是什麼阻止你去偷呢?’我好奇地問。

“‘長着這樣一副相貌,我怎麼能夠去偷呢?無論我走到啊裏,大家都提防着我,要是碰巧附近有人的東西正好被偷了,第一個被懷疑的對象就是我。’”

“我瞅着他那張竊賊一樣的面孔,腦海裏閃出了一個鬼主意:我要是試一試把這個總不走運的竊賊的錢包偷過來,那將是一個多麼精彩的惡作劇啊!眼疾手快,不動聲色,上帝保佑!幾分鐘後,竊賊那鼓鼓的錢包就被放進了我右邊衣袋。火車停下後,我的旅伴竟免了我再勞神去換車廂。他站起來對我說:

“‘我到家了。謝謝您,祝您旅行愉快!’

“我等他下了車,急忙從衣兜裏掏出偷來的錢包。一見那錢包,我頓時目瞪口呆:手裏拿的正是我自己的錢包。那傢伙趁我聽他訴苦的當兒,神不知鬼不覺地把我的錢包偷走了。幸好趁他不注意時,我又把它偷了回來。

“這是我一輩子唯一的偷竊行爲。錢包偷到手了,可我的錢並沒有因此而增加一分。你看見了吧,我並沒有騙你。”

老頭的故事剛講完,我就急忙站起來,大方地付過酒錢,轉身走了。我這樣做,完全是有原因的:在他向我講述自己偷竊經歷時,我用我那訓練有素的靈巧手指,將他的錢包拈過來裝進了自己的衣兜。我急切地想知道那錢包裏究竟有多少錢。我相信,老頭所說的那種巧遇,這次絕不會重演。我肯定不會從自己的衣兜裏掏出自己的錢包來,因爲我身上從來不帶錢包。拐過一個街角,我把手伸進自己的衣袋。天哪!裏面什麼也沒有!這老傢伙太鬼了!他第二次偷回了自己的錢包。

第二次?誰知道他自己偷了自己多少回呢!

1.下列選項是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兩項是(4分)

A.第1自然段中老頭“傷心”是因爲:老人好不容易偷了一個錢包,可錢並沒有增加一分;爲自己不信任那個漢子而感到難過;可能是假象,爲了迷惑“我”,從而更容易下手。

B.在火車上,老頭對漢子充滿了戒備,由此可以看出其警惕性強。

C.老頭不動聲色就能看出那漢子和“我”是個小偷,說明他很精明,是一個能洞悉眼前的人。

D.跟漢子和“我”滔滔不絕地講故事,說明老頭是一個健談的人;能爲自己對漢子的防範感到愧疚,說明他又是一個有良知的人。

E.能在不損人的前提下適時地利己,他兩次甚至多次偷回自己的錢包,而不是去偷別人的錢包。作者塑造老頭這一形象,旨在誨偷誨盜。

2.小說1一5自然段的描寫在文中起到了什麼作用?請簡析。(4分)

3.小說極富戲劇性,請簡析作者在小說情節結構上所運用的技巧。(6分)

4.小說以“竊賊”爲題,準確簡練,意蘊豐厚。請分別從情節、人物和主題的角度,結合文本進行探究。(6分)

參考答案

1.A E(選對1處2分,多選錯1處扣2分,扣完爲止)

( A項“爲自己不信任那個漢子而感到難過”錯;E項“誨淫誨盜”錯)

2.(1)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2)引出下文,爲下文老頭的奇遇作鋪墊(答對1點得2分)

3.(1)小說開頭設置懸念,引人入勝 (2)採用了搖擺的手法,情節發展一波三折 (3)結尾出人意表,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4)多用巧合(答對1點得2分,對3點6分)

4.(1)“竊賊”是小說的線索,小說的情節主要圍繞竊賊行竊事件展開 (2)“竊賊”表明了小說中幾個主要人物的身份,有助於突出三個人物的共性特徵 (3)“竊賊” 更能體現小說的主題,深刻揭示了爾虞我詐,信任缺失的社會亂象。(答對1點得2分,大意對即可)

閱讀理解及答案13

(張秀亞)

生長在南國的孩子,你見過雪嗎?你愛雪嗎?也許曾點綴於你生活篇頁上的,只是碧於天的春水吧?

在我的故鄉,到了冬季,是常常落雪的,紛紛的雪片,爲我們裝飾出一個銀白的庭園,樹,像是個受歡迎的遠客,枝上掛了雪花環,閃爍着銀白色的歡笑。

我喜歡在落雪的清曉到外面去散步,雪後的大地是溫柔而寧靜的,一點聲息都沒有,連那愛聒噪的寒雀都不知躲到哪個檐下尋夢去了。我一邊走着,時時回顧我在雪地留下的清晰的腳印,聽着雪片在我的腳下微語,我不知道那是抱怨還是歡喜。

有時,我更迎着雪後第一次露面的太陽,攀登附近的小丘山,站在那銀色的頂巔,等着看雪融的奇景。

雪封的山,原像一個耐人思猜的謎語,被一層白色的神祕包裹着,它無言語,它無聲息,它不願露一點底蘊,只靜靜的坐在那裏,毫不理會我這個不知趣的訪客。但朝陽是有耐性的,它慢慢的在那裏守候着,以它的溫熱,來向雪封的山丘做“煽動性”的說服。不知什麼時候,那神祕的山巒“內心”開始起了變化,它發出一陣輕微的碎語,我趕緊低下頭,啊,多動人的畫面啊,這山丘的無縫銀衣,像是一個聖者的長袍,被無數虔誠者的手撕碎了。(他們是每人要珍存起一塊碎片來作紀念吧。)同時,那發亮的銀綢上面,更像蜿蜒着許多透明、活潑的小蛇,它們在欠伸着輕盈腰身,嬉笑着,婉孌地向着山坡而去,不多時,山巔乃完全呈顯出它土褐色的岩石,同一些枯萎的草葉,松針,而山腳下是誰在唱歌呢?當然,是那一道由雪水匯成的清亮小溪。我忍不住捧了一掬,那淡藍的如同自鹽湖汲來的雪水,那微涼,一直沁透了我心脾,多可愛的雪啊,誰還記得它翩然而來時,那片輕巧的翅膀呢?

有一次,正值雪後,天已晴霽,空氣像是水晶般的透明,沒有煙氛,沒有霧靄,我和一個同學自學校的後門走了出來,走過那道積雪未消的木橋,向古城中的前門走去,將整個的一上午,全消度在那個古色古香,猶保持着我們東方情調的打磨廠──那是古城一些老店鋪聚集開設的地方,我們欣賞了不少店鋪的招牌,尤其美得悅目的是那一家挑掛在門外的,猶存古風的褪色酒旗,那深杏色的布招子上,還綴着幾點細碎欲溶的雪花,在風中輕輕的飄揚,看到它,我們似乎讀到了一首唐人的小詩。歸途,沿着城牆根走回來,一個駱駝商隊,正預備出城,那黃色的駝峯,襯着雪地,竟像是一閃的斜陽,多少年來,我忘不掉那鮮明的一筆。

時候已過午,但我們的遊興未盡,又趕到西直門僱毛驢,到古城外的西山看雪景去。

因爲雪後天寒,行人出奇的少,好像那一條通向西山的平坦大路,完全屬於那一堆堆的積雪和我們兩個人了。小驢子馱着我們顛躓到西山,灰暗的黃昏已在那兒等着我們,趕驢的老頭兒囑告我們最好不要上山了,太晚了趕不回城。

我們只有在驢背上默默地欣賞一下西山銀色的巒影,它像一個沉睡了的巨人,在做着千年的長夢,任由外面的世界有着風霜雨雪的變化。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古城外有名的西山,也是最後一次,那白皚皚的山頭,猶如銀製的頭盔,至今仍常常映現於我的記憶中,伴着小驢頸上清脆的銀鈴叮噹。

(選自人教版初中課外讀本七年級上冊,有刪節)

1、作者在描寫 “我”長時間凝視着雪嶺在太陽下逐漸消融的場景中,發出了“多可愛的雪啊”的感嘆,雪的可愛表現在哪裏?

答:

2、文章第一段用了三個問句,這種開頭方法有什麼好處?

答:

3、作者在描寫雪景時主要運用什麼修辭手法?請結合文句加以分析。

答:

4、雪後初霽,“我”和同伴在北京城內城外遊玩,所見的景緻有哪三樣已深深植入“我”的記憶裏?

答:

5、作者是河北人,幼年生活在天津,後考入北京輔仁大學,四八年去臺灣。這篇散文借看雪景,訪雪山,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參考答案:

1、(1)雪扇着那片輕巧的翅膀翩然而來;

(2)雪融化時發出一陣輕微的碎語,那發亮的銀綢上面,更像蜿蜒着許多透明、活潑的小蛇,在欠伸着輕盈腰身,嬉笑着,婉孌地向着山坡而去;

(3)淡藍的如同自鹽湖汲來的雪水,那微涼,一直沁透了我心脾。(答出兩項即可)

2、問句開頭,引人思索,引發人的閱讀興趣。

3、主要運用了擬人、擬物的手法。“雪片在我的腳下微語”,“它慢慢的在那裏守候着,以它的溫熱,來向雪封的山丘做‘煽動性’的說服”……將雪比作人,賦予它人的習性與感情,形象生動,富有情趣。

4、(1)那一家挑掛在門外的,猶存古風的褪色酒旗;

(2)那黃色的駝峯,襯着雪地,竟像是一閃的斜陽;

(3)黃昏時西山銀色的巒影。

5、(1)對北國雪的喜愛與讚美;

(2)對過去生活的懷念與留戀;

(3)對故土家鄉的思念。

閱讀理解及答案14

20多年前,我還是個小學四年級學生。

有一回,同班的汪麗娜背了一隻嶄新的紅書包,那書包簡直美極了,我只看它一眼,心裏就發顫,不由得伸出手去摸一摸,大概它美到我心裏去了。

那天,我被這美麗的紅書包纏繞着,別的一切感受都退得遠遠的。我甚至感到,快活與否,就同這書包緊密地連在了一起。放學時,汪麗娜就走在我的前面,我聽見大夥都在議論她的書包漂亮,不覺有點兒生她的氣。在此同時,一個念頭從我心裏升了起來:我一定要馬上擁有一隻這樣的書包。

一連幾天,只要一放學,我就走上大街,專跑文具店。終於,我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櫥窗裏,找到了這樣的紅書包。隔了層光閃閃的玻璃,我發現它更加吸引人了。我在它跟前站了許久,一會兒( )看,一會兒( )看,過一會兒( ),單眼看。“沒有什麼能同它比美。”真的,當時我就那麼想。

我又奔又跑地趕到車站,等了三部公共汽車,纔等到母親從車上下來。她驚訝地看着我,我什麼也不說,拉着她的手直奔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兒,就指着紅書包說:“給我買吧,媽媽。”

“可你的書包還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

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邊死活不肯離開,像是打算在這兒站一輩子。母親摸摸我發燙的額頭,心就軟了。沒想到她摸出錢夾要付錢時,才發覺帶的錢不夠。可在這時,店要打烊①了。

夜裏,我老做夢,夢見店裏的紅書包讓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壞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來。爸爸把我喚醒,小聲對我說,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紅書包買回來。

第二天的整個白天,我都非常快樂,心裏涌動着緊張和激動。見了汪麗娜,我就想:我馬上就可以背上那隻紅書包,同你的那隻毫無差別!到了傍晚,我突然變得惴惴不安:萬一那店裏的書包都讓別人買去了呢!於是,我三番五次往那裏跑,弄得店裏人都開始皺起眉頭來打量我。

晚上,爸爸一手推着自行車,一手高高舉着紅書包回來了。我搶過那隻鮮紅的書包,高興得打轉。等狂喜過之後,纔看見母親正在給父親搽松節油。原來,爲了快點趕到店裏,爸爸騎車時同一部黃魚車撞在一起,膝蓋上腫起老大一塊。

我的心情沉重起來:我怎麼會不顧一切地迷上這紅書包的,竟沒發現爸爸的膝蓋爲了它受傷了呢。

爸爸說:“愛美是件好事,可生活中美的東西太多。你跟在別人後面,永遠也是跟不過來的,能體會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第二天,我揹着紅書包興高采烈地去學校,在校門口碰見汪麗娜,誰知她又換了個紫色的新書包,比原來的紅書包漂亮不知多少倍。

從那天起,我依然愛一切美麗,美的旖旎②永遠能給予我無限的靈感,可是從此就沒有再像過去那樣驕躁不安了。能懂得美,懂得美的東西美在何處有時就很知足了,也很快樂,世界上最美的東西莫過於存着的愛美的心。

後來,那個紅書包用舊了,而我一直珍藏着它。不爲別的,就爲它成了我生活的啓示錄。

(選自《秦文君文集》,有改動)

[注]①打烊(yáng):關門停止營業。②旖旎(yǐ nǐ):柔和美好。

1.爲什麼“我”會產生一定要有紅書包的念頭?(3分)

2.依次在文中括號裏填入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捂着眼 湊近着 退遠點 B.湊近着 捂着眼 退遠點

C.湊近着 退遠點 捂着眼 D.退遠點 捂着眼 湊近着

3.依據文章思路和內容,在下面橫線上填寫合適的語句。 (6分)

→我找到賣後書包的文具店→ → 我得到了心愛的紅書包→

4.文中畫線句子是作者修改後的,將它與修改前的句子作比較,從情節發展的角度具體分析修改後的好處。 (4分)

修改前:晚上,媽媽一手推着自行車,一手高高舉着紅書包回來了。

修改後:晚上,爸爸一手推着自行車,一手高高舉着紅書包回來了。

5.從全文看,篇末的“啓示錄”包含了那些內容?(答出三點即可)(6分)

答案:

1. 對美的無比熱愛,但又不知如何去體會美;在某種程度上還有一定虛榮心在作怪,也想人前顯貴。(3分)

2. C(3分)

3.非常喜歡紅書包並渴望得到它 磨父母買紅書包 珍藏回憶紅書包獲得教益(6分)

4.把“媽媽”改爲“爸爸”,正和前文“爸爸把我喚醒,小聲對我說,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紅書包買回來”的情節相照應,還和後文寫紅書包來之不易並受到父親的教育相一致。這樣一改不但結構上更加嚴謹,而且更能體現父母對“我”疼愛。(4分,意思對即可)

5. (1)人都應追求美好的東西

(2)能體會美才是最美的事情。(3)追求美但不一定要得到它。(6分)

閱讀理解及答案15

萌 芽

在院子裏乘涼,看見鄰居家一個小男孩吃葡萄時把葡萄核埋在一個裝滿土的花盆裏。起先並不在意,看久了便問:“你怎麼老把葡萄核埋在花盆裏?”

“我想種出葡萄來。”他頭都不擡。

“可是葡萄是要用葡萄藤插栽的呀,你這樣是種不出來的。”

“我知道。”

“那你幹嗎還這樣做?”我好奇了。

“種葡萄非要用葡萄藤嗎?我想創造奇蹟。”孩子擡起頭,眼裏注滿了希望。

過後,總看見男孩精心地澆水,然後就蹲在花盆前發呆,眼中盡是希望,院子裏其他孩子叫他去玩,他也不理。

這天,男孩正蹲在門外,他父親叫他買醬油,連叫了幾聲沒人應。出來一看,發現男孩呆呆地蹲在花盆前,父親便說:“你在幹什麼?叫你都不聽見,心到哪裏去了?買醬油去!”說着,把錢遞給孩子。

過了很久,男孩還沒把醬油買回來,父親慌了,急忙出來。一出門就看見孩子還蹲在門口的花盆前,手裏捏着他給的錢。

父親生氣了,走過去一把拉扯着孩子,呵斥道:“你怎麼搞的?你蹲着幹啥?”

孩子的心思還在花盆裏,葡萄核種下很久了,可還是沒有發芽,他正在失望。便說:“我在想,這葡萄怎麼還不發芽。”

父親更生氣了,大聲說:“以前就跟你說過,你這樣做沒有用,你真是執迷不悟。”說着打了孩子一個耳光,並舉起花盆把它摔碎了。男孩看着滿地的泥土和碎片哭了。

男孩畢竟還小,沉默了幾天後,他恢復了以往的活潑。

一星期後,也是乘涼的時候,我看見一個女孩吃葡萄時也把葡萄核埋在花盆裏。我想告訴她葡萄藤長不出葡萄,但是還沒等我走過去,男孩也看見了,他對女孩說:“你怎麼老把葡萄埋在花盆裏?”

“我想種出葡萄來。”她頭都不擡。

“葡萄是要用葡萄藤插栽的,你這樣是種不出來的。”

“我知道。”

“那你幹嗎還這樣做?”我好奇了。

“種葡萄非要用葡萄藤嗎?我想創造奇蹟。”女孩擡起頭,眼裏注滿了希望。

“你這樣做真的沒有用,我以前也這樣做過,沒用的。” 男孩搖着頭,擺着手,着急地說。

幾天後,女孩的花盆裏居然長出了嫩嫩的葡萄藤。女孩開心極了,她把院子裏的小孩都叫去看,也叫了男孩,但是男孩沒去。當一羣孩子圍着花盆時,男孩一個人躲着流淚了。

我走過去,問道:“你怎麼流淚了?”

男孩說:“葡萄藤是她的父親插下去的,我看見了。”說着,男孩嗚嗚哭了。

我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好。現在,我們該怎麼做父親呢?

小題1:.文章結尾處寫道:“當一羣孩子圍着花盆時,男孩一個人躲着流淚了。”男孩爲什麼哭?請根據文意作簡要回答。(4分)

小題2:.這篇文章具有濃濃的寓言色彩,文章以“萌芽”爲題有什麼深刻含義和用意?(4分)

小題3:.請你根據全文內容,任選男孩的父親或女孩的父親作出恰當的分析與評價。(4分)

小題4:.以下是關於男孩的兩處描寫,請根據文意分別指出其表達作用。(4分)

①過後,總看見男孩精心地澆水,然後就蹲在花盆前發呆,眼中盡是希望,院子裏其他孩子叫他去玩,他也不理。

②“你這樣做真的沒有用,我以前也這樣做過,沒用的。” 男孩搖着頭,擺着手,着急地說。

參考答案:

小題1:男孩想到女孩懷有和自己同樣的希望,做的是自己曾經同樣做過的事,但是女孩得到了父親的理解、尊重、支持,自己則被父親訓斥爲執迷不悟,連花盆都摔碎了,所以哭了。(4分)

小題2:“萌芽”含義雙關,既指孩子盼望葡萄核發芽,又指孩子身上具有創造精神的萌芽。以此爲題寄託着這樣的用意:家長要尊重孩子們的美好願望,保護他們的求知慾望,使他們健康成長髮展。(4分)

小題3:男孩父親:對兒子的願望不理解、不支持,用拉扯、訓斥、打耳光、摔花盆等粗暴手段阻止兒子“創造奇蹟”的想法,最終扼殺了兒子可貴的探索精神。

女孩父親:理解尊重孩子的感情和需求,使孩子得到了巨大的快樂與成功感;背地裏幫助孩子,精心呵護孩子可貴的創造精神。(4分)

小題4:①通過“總看見”“發呆”“不理”等詞語描寫了男孩的動作、神態,體現了他期待奇蹟出現的執着與滿心的希望。(2分)

②通過語言、動作的描寫,生動表現出父親粗暴、無知的舉動已經無情地扼殺了兒子可貴的探索精神,使他失去了可愛的童真。(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