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試題結構

高考是高等學校選拔新生的制度,是每位學子的一大轉折點。下面小編收集整理了高考語文試題結構及題型示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考語文試題結構

高考語文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一、考試形式

閉卷,筆試。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

二、試題類型

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填空題、古文斷句題、古文翻譯題、簡答題、論述題、寫作題等。選擇題分值約爲30分。

三、試卷結構

試卷分爲閱讀題和表達題兩部分,閱讀題分必考題和選考題。

必考題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選考題考生只能從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中選擇一類作答。

必考題125分左右,約佔全卷總分值的83%;選考題25分左右,約佔全卷總分值的17%。

全卷20題左右,結構如下:

第Ⅰ卷  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

考一般論述類文章,選取1則閱讀材料。3題左右,約10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

7題左右,約35分。分別爲:

1.文言文閱讀1則,4題左右;

2.詩歌閱讀1則,2題左右;

3.名句名篇默寫,1題。

乙 選考題

以下兩類閱讀題,考生只能選答其中一類。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材料1則。4題左右,約25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

閱讀材料1則。4題左右,約25分。

第Ⅱ卷 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

4題左右,約20分。

(六)寫作。

1題,60分。

高考語文科題型示例(節選)

一、現代文閱讀(一)(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詩經》原來是詩,不是“經”,這在咱們今天是很明確的。但在封建社會裏,詩三百篇卻被尊爲“經”,統治階級拿它來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詩三百篇是一種配樂演唱的樂歌。這些樂歌一方面用於祭祀、宴會和各種典禮,當作儀式的一部分或娛樂賓主的節目。另一方面則用於政治、外交及其他社會生活,當作表情達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語言差不多,當然它更加曲折動人。例如周代有一種“獻詩陳志”的做法,當一些人看到國君或者同僚做了什麼好事或壞事,就做一首詩獻給他們,達到頌美或者諷諫的目的。還有人由於個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過詩來發泄和申訴。應該說明,“獻詩陳志”是要通過樂工的演唱來獻給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獻詩”總和“瞽獻曲”或“瞍賦”、“矇誦”並提。

在人民羣衆的生活裏,詩歌也常用於表情達意,例如《詩經·邶風·新臺》和《詩經·秦風·黃鳥》等,都是針對具體的現實問題而發的。古代史傳中還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內的“徒歌”,例如《左傳·宣公二年》記載宋國將軍華元被鄭國人捉了去,後來逃回來,人民譏笑這位敗軍之將,做了一個歌兒對他唱。這樣的歌,從性質上說和“獻詩陳志”沒有什麼分別。不過士大夫獻詩,是特地做了給樂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則先是在社會上流傳,給採訪詩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樂曲,達到統治階級的耳中。

在外交宴會等場合,賓主各方往往通過“賦詩”來表達願望和態度。“賦詩”時點出現成的詩篇,叫樂工們演唱,通過詩歌的問答,瞭解彼此的立場,這就叫“賦詩言志”。這種“賦詩”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內容和意義,僅僅是把賦詩者的觀點和願望寄託在詩中某幾句之上,來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種典型的斷章取義。《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記晉侯爲了衛國一個叛臣的緣故,把衛侯羈押起來,齊侯和鄭伯到晉國去說情,鄭國的子展就賦《詩經·鄭風·將仲子》一詩。《將仲子》本來是一首愛情詩,這當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話,是說女的愛着男的,又怕旁人說閒話;子展卻借用來說,晉侯縱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別人看來總是爲了一個叛臣。

詩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時代,由於新聲代替古樂,造成了詩與樂的分家,詩也就由樂歌逐漸變爲純粹的語言藝術了,“賦詩”、“獻曲”也不大見到了。詩三百篇在社會上的實際用途縮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漸把詩的意義和封建教化的原則聯繫起來。比如公孫丑問,《伐檀》詩中,爲什麼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國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榮;子弟信從他,就學會孝悌忠信。君子不勞而食,還有誰比他功勞更大呢?”封建統治階級就是這樣“以意逆志”,最後把詩尊爲“經”。直到五四運動以後,這部偉大的詩集才衝開了各種烏煙瘴氣,在思想和藝術上放射出奪目的光輝。(摘編自中華書局“知識叢書”金開誠《詩經》)

1.下列關於原文第一、二兩段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經》中的作品原來是普通的詩歌,並沒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統治階級卻把它尊爲經典,用它來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葉以前,詩三百篇曾經作爲一種配樂演唱的樂歌,成爲祭祀、宴會和各種典禮的一部分儀式或娛樂賓主的節目。

C.所謂“獻詩陳志”,一種情況是指卿士通過貢獻詩歌,向國君或同僚陳述自己的心意,以達到頌美或者諷諫的目的。

D.在古籍記載中,卿士“獻詩”經常和“瞽獻曲”、“矇誦”等一起出現,是因爲卿士做詩以後,總是通過樂工的演唱來呈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宋國人民譏笑敗軍之將華元的詩歌,也是用來作爲表情達意的工具,所以從性質上說,跟卿士的“獻詩陳志”沒有什麼不同。

B.古人在“賦詩言志”時所言的志,往往不爲原詩所具有,而是賦詩者採用斷章取義的辦法,寄託在詩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詩經·鄭風·將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話,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詞令人擔心,請晉侯不要聽信。

D.到孔子時代,新音樂逐漸興起,古樂逐漸失傳,由此造成詩與樂分家,《詩經》也就變成純粹的語言文學作品,而與音樂無關了。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會生活中,《詩經》被當作表情達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語言所無法達到的效果。

B.上古時候,人民羣衆的作品如果給採訪詩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進入詩三百篇中,不然則仍然是沒有曲調的“徒歌”。

C.古人在“賦詩言志”時採用的都是現成的詩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夠通過詩歌的來回問答,瞭解彼此的立場。

D.孟子解釋《伐檀》說,君子使國君得到安富尊榮,使子弟學會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勞而食。這就曲解了《詩經》的原意。

二、現代文閱讀(二)(12分) 峽 谷 阿 城

山被直着劈開,於是當中有七八里谷地。大約是那刀有些彎,結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許,愈近峽口,便愈低。

森森冷氣漫出峽口,收掉一身黏汗。峽口處,倒一棵大樹,連根拔起,似谷裏出了什麼不測之事,把大樹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裏。峽頂一線藍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隻鷹在空中移來移去。

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長,石頭生鐵般鏽着。一塊巨石和百十塊斗大石頭,昏死在峽壁根,一動不動。巨石上伏着兩隻四腳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爾吐一下舌芯子,與石頭們賽呆。

因有人在峽中走,壁上時時落下些許小石,聲音左右蕩着升上去。那鷹卻忽地不見去向。

順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處。臨路立一幢石屋,門開着,卻像睡覺的人。門口一幅布旗靜靜垂着。靠近人家,便有稀鬆的石板墊路。

中午的陽光慢慢擠進峽谷,陰氣浮開,地氣薰上來,石板有些顫。似乎有了噪音,細聽卻什麼也不響。忍不住乾咳一兩聲,總是自討沒趣。一世界都靜着,不要誰來多舌。

走近了,方纔辨出布旗上有個藏文字,布色已經曬退,字色也相去不遠,隨旗沉甸甸地垂着。

忽然峽谷中有一點異響,卻不辨來源。往身後尋去,只見來路的峽口有一匹馬負一條漢,直腿走來。那馬腿移得極密,蹄子踏在土路上,悶悶響成一團,騎手側着身,並不上下顛。

愈來愈近,一到上坡,馬慢下來。騎手輕輕一夾,馬上了石板,蹄鐵連珠般脆響。馬一聳一聳向上走,騎手就一坐一坐隨它。蹄聲在峽谷中迴轉,又響又高。那隻鷹又出現了,慢慢移來移去。

騎手走過眼前,結結實實一臉黑肉,直鼻緊嘴,細眼高顴,眉睫似漆。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手隱在袖中,並不拽繮。藏靴上一層細土,腳尖直翹着。眼睛遇着了,臉一短,肉橫着默默一笑,隨即復原,似乎咔嚓一響。馬直走上去,屁股錦緞一樣閃着。

到了布旗下,騎手俯身移下馬,將繮繩縛在門前木樁上。馬平了脖子立着,甩一甩尾巴,曲一曲前蹄,倒換一下後腿。騎手望望門,那門不算大,騎手似乎比門寬着許多,可拐着腿,左右一晃,竟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