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恩的井》說課設計範文

一、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熱愛、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瞭解、吸納人類進步文化的精華,具有廣闊視野和創新能力,成爲對國家、民族、人類有責任感的現代公民。”爲了更好地實現新課標,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力求實現兩個轉變。

1、課堂角色的轉變

教師主導爲學生主體,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發展學生個性的理念是素質教育的要求,爲了充分實現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應鼓勵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渠道獲取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瑞恩的井》一課體現正確、積極、有意義的價值觀、人生觀對人成長的重要性,在課前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蒐集與本文相關的資料;在講課時可就此話題展開討論。

2、學習方式的轉變

使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變爲主動的求知,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體現“以學生髮展爲本”的理念,變學生的苦學爲樂學。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加強過程性、體驗性目標,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通過多種互動的交流,給每個學生語言實踐和自我表現的機會,並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發問、探究,通過自主的嘗試、實踐昇華爲學會學習。《瑞恩的井》一課中可就如何實現自己的夢想讓學生自主解決。

二、說教材

1、教材內容、地位和作用

《瑞恩的井》選自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地球家庭拓展閱讀中的一篇文章。拓展閱讀是對本單元前三篇思想內容上的補充和昇華,本文的內容體現了“責任”,對學生有極強的教育意義。《瑞恩的井》講的是加拿大男孩瑞恩,爲了能實現自己心中的願望:爲處在飢餓、疾病中的非洲兒童打一口井,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賺到了打井所需要的70美元(完成這篇文章時,募捐已達60000元),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展現了男孩瑞恩美好的心靈,也讓我們懂得了一個真理——真誠而無私的愛是沒有國界的。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故事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2、引導學生從人物語言、舉止上去把握人物內心的精神世界

3、培養學生瀏覽、篩選、處理信息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能過“自主——合作——探究”,讓學生體驗合作探究學習的樂趣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引導學生形成正確、有意義的人生觀、價值觀

2、激勵學生超越自我,實現夢想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從人物語言、舉止上去把握人物內在的精神品質

2、如何實現自己的夢想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責任

三、說教法、學法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充分考慮了六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來進行準備。

a)學生懂的教師不講

本文語言通俗、內容比較淺顯,因此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自讀,對於重難點的突破應鼓勵學生自已概括、總結,這樣既會給學生體現個性發展的機會,又提高了課堂效率。

b)學生不懂教師點拔

在學生質疑的地方精講、細講,以便於更好完成教學內容。比如:瑞恩的夢想是如何實現的?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自主發言,思想碰撞,得出結論。這樣的答案纔是學生自己的認識,讓參與教學的每一位學生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

c)課前準備充分、細緻

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增加了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難度,要把整個課堂還給學生,教師應成爲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六年級學生好動,同時對這種學習方式不很熟悉,因此在課前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安排認真負責的小組長,使其成爲師生溝通的紐帶。此外,教師還應合理安排好教學的各個環節,突出教學重難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時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在探究學習過後,讓學生反思,引導其歸納、總結,使學生學會學習。

四、說教學流程

a)情境導入

通過一組畫面讓學生走進非洲、認識非洲,對非洲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展示一張關於“手”的圖片,讓學生認識到非洲的貧困。看完老師的介紹後你會做些什麼?對比一下文中的主人公瑞恩又是怎樣做的?

b)整體感知

●請一名同學介紹瑞恩,教師做適當的補充。

●快速瀏覽全文,簡要概括瑞恩爲實現自己的夢想都做了些什麼?

c)合作探究

●文中是從哪些方面刻畫瑞恩這一形象的?

●並結合自身談一談你從瑞恩身上得到了哪些啓示。

d)思維拓展

●一個六歲的孩子,對自己的夢想爲什麼會如此執着?是什麼力量在支撐着他?在我們的身邊有沒有這樣感人的人和事?

●談自己的夢想,如何實現自己的夢想,你希望你的家人、朋友如何對待你的夢想。以小組爲單位,準備一分鐘演講。

e)課堂小結

●學生小結

●教師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文中的主人公瑞恩讓我們的思想、靈魂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要強盛,需要幾代人的不斷努力奮鬥,同學們讓我們以瑞恩那樣的人爲榜樣,做一名有理想、有責任心、有愛心的新世紀的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