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路梨花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驛路梨花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驛路梨花教學設計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短篇小說,頗具典範性。

一、本文歌頌的並非哈尼族姑娘梨花一個人,而是先進人物的羣體。解放軍戰士是小茅屋的建造者;梨花姑娘和他的妹妹是小茅屋的照料者;瑤族老人、“我”、老餘等人,既是小茅屋的投宿者,又是照料者。他們都是小茅屋的主人,都樂於爲他人服務,他們的行動都閃耀着共產主義思想的光輝。本文正是通過這些人物,歌頌助人爲樂的高尚品德,揭示雷鋒精神經久不衰,正在人民羣衆中代代相傳。

二、本文歌頌雷鋒精神,不落常套,具有新意。文章沒有寫人們怎樣學習雷鋒的事蹟和思想,而是寫他們在雷鋒精神影響下的先進行動。他們的行動從解放軍開始,前面的人影響着後面的人,具有傳遞性。這就寫出了雷鋒精神的傳播過程。

三、從“我”和老餘的見聞來看,是順敘;從小茅屋的產生和爲路人服務的過程來看,是倒敘。這就是本文把順敘和倒敘逆向相迭的巧妙構思。

四、“這是什麼人的房子?主人是誰?”這是貫穿全文的懸念。先是誤以瑤族老人就是小茅屋的主人,後是誤以爲那走在前面的哈尼族小姑娘就是梨花,直到最後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正因爲這個懸念一次次欲解而未解,再加以誤會一次次出現,就使得文章波瀾起伏,引人入勝。

五、本文運用了以花喻人的寫法,用梨花暗喻着助人爲樂的人們的美好心靈。

教學設想

爲了貫徹語文教學爲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精神,爲國家培養既有獻身精神又有勇於創造的科學精神的“四有”人才;本着加強基礎,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大力培養創造能力,和既減輕學生負擔,又提高教學質量的指導思想,本文教學的總體設想是:

一、本文值得學生學習的地方甚多,但面面俱到,則會是蜻蜓點水,莫不如集中目標,突出重點,反而效果更佳。從實際出發,擬重點學習寫作順序和懸念的設置。

二、能力是在實踐中形成的,智力是在實踐中發展的。爲了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教學過程要以學生的實踐活動爲主,使他們通過閱讀、思考、評析、議論、爭辯等活動,領會課文,增長能力。因此,擬組織學生重點研究、討論下列問題:

1、小茅屋的主人是誰?

2、本文是順敘還是倒敘?

3、本文的故事情節爲什麼引人入勝?

這三個問題研究解決了,本文的內容和形式基本上就領會了。

三、閱讀理解一篇作品的過程,應是從無疑到有疑再到無疑的過程。因此,在學生學習課文之初,應充分發動學生質疑,而後教師有領導地指導學生解疑,最後由教師講疑解難。

四、爲了面向21世紀培養人才,必須重視大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因此,在指導學生閱讀分析課文和學習運用本文的寫法時,要去激發學生的創造性,設計必須運用創造性思維才能完成的閱讀分析作業和其他作業。

五、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情況下,提高教學質量。課前不安排學習預習,課後不佈置作業。

教學設計

本文的教學擬用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首先安排學生通讀課文。在學生通讀之前,向學生提出:認真閱讀課文,讀後根據你們對課文的理解,給這篇課文擬一個揭示中心思想的標題。讀畢,請幾名學生擬題。

〈設計意圖〉

1、通讀全文,瞭解全貌,是閱讀分析的基礎。從整體到部分,是閱讀的規律。這樣安排,是爲深入閱讀作好準備。

2、安排學生擬標題,是爲了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是爲了促使學生理解課文。

3、通過擬標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鍛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4、通過學生在課堂上擬出的標題,教師則進行了一次課堂調查,瞭解學生對本文的中心思想理解的程度,以決定授課的起點。

二、安排學生速讀課文(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提出時間要求)並提出下列要求:

1、出示學習本文應理解和應掌握的詞語卡片及單字卡片。即:①陋(背面寫lòu)②倚(背面寫yǐ)③攆(背面寫niǎn)④麂(背面寫jǐ)⑤葺(背面寫qì)⑥迷茫⑦簡陋⑧恍惚⑨修葺⑩修長。提出:讀課文時注意前五張卡片上面的字的讀音,注意領會後五張卡片上面的詞的意思。

2、通過讀課文,你們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或發現了哪些值得研究的問題,請提出來。

讀畢,運用單字卡片正音(翻轉卡片,誦讀記憶),運用詞語卡片提問“修葺”、“修長”二詞的意思,而後請學生提問題。

〈設計意圖〉

1、讓學生速讀課文,一是爲了進一步作好閱讀分析的準備,二是爲了培養學生的速讀能力,三是爲了變換閱讀方式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2、解決難字的讀音和容易理解(無需結合課文領會的)且課本上又有註釋的.詞語的解釋。

3、通過學生質疑進行課堂調查,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講疑解難。

4、安排學生質疑,培養他們的質疑能力,即是閱讀能力的訓練。

三、教師提出:誰能夠不按照原文的記敘順序,自己重新安排一種比較合情合理順序,作簡要的複述?

學生複述後,通過不同記敘順序的對比研究,使學生理解本文順敘和倒敘逆向相迭巧妙構思。

〈設計意圖〉

1、通過複述及其準備過程,促使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爲進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再一次作準備。

2、通過這樣創造性複述,既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鍛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3、完成領會本文巧妙安排記敘順序的教學任務。

四、教師提出:假如你是一名記者,經歷了課文所述事情的全過程,你要寫一篇題爲《驛路茅屋的主人是誰》的簡要的帶有一點評論性質的報道,你怎麼寫呢?現在請你把這篇報道口述出來。

學生口述後,通過大家不同看法的述評,組織研究討論,完成理解解放軍戰士、梨花姑娘和她的妹妹、瑤族老人、“我”和老餘等都是小茅屋的主人,本文讚頌的是先進人物的羣體這一教學任務。

在討論研究過程中,抓住學生述評的恰當時機,順勢結合語言環境,完成“迷茫”、“簡陋”、“恍惚”三個詞的教學任務。

〈設計意圖〉

1、採用口頭述評形式,一是爲了調動學生閱讀分析、發表見解的積極性;二是促使學生理解課文;三是教師進行課堂調查,瞭解學生對課文的種種理解;四是爲了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2、使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述評、討論等活動,在實踐活動中理解課文。

3、與理解課文的關係比較密切的詞語,放在閱讀課文分析研究的過程中去解決,一是爲了藉助語言環境解詞易於理解,二是爲了藉助詞語理解課文便於領會。

五、運用字詞卡片,把本節課學的字詞複習一遍。

〈設計意圖〉

人在識記的20分鐘後,僅能保持記憶的58、2%,1小時後則僅能保持44、2%,下課前用一兩分鐘複習,以達到使學生鞏固知識的目的。

第二課時

一、運用字詞卡片,複習第一課時學的字詞。

〈設計意圖〉

人在識記的1天之後,僅能保持記憶的33、7%,第2天上課再次複習以鞏固知識。

二、教師提出:雷鋒的名字在課文中只出現了一次,本文是用哪些內容或辦法表現雷鋒精神的?

學生髮表見解後,教師可根據需要作如下的啓發:

1、課文對小茅屋的介紹,都起到了哪些作用?

2、有人說“文中不只一次提到梨花,標題中也有‘梨花’,這是因爲文中有個哈尼族姑娘叫梨花”,你認爲這種說法對嗎?

經討論得出結論:方便過往旅客的深山中的小茅屋,是雷鋒精神的見證;人們建造、照料小茅屋的行動,是雷鋒精神的體現;潔白、美麗的梨花是雷鋒精神的象徵。

設計意圖

1、這樣設計是爲了一舉完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象徵作用,標題的含義,本文從多方面表現雷鋒精神的寫法這三項教學任務,“濃縮”教學過程,實現精講。

2、啓發提問避免暗示性,而且方式多樣化。

三、教師提出:本文的標題以犁花象徵雷鋒精神,深刻、含蓄而且很美。如果拋開這一點,不去考慮,這篇課文要是以“學雷鋒”爲題可以不可以?爲什麼?

通過討論研究明確:“學雷鋒”三個字還不能準確地反映出本文所寫內容的特點。這篇課文寫的是學雷鋒,但是沒有寫學習的過程,而是寫學習雷鋒精神所做的事情,而且是你影響我,我影響他,一樁好事彼此傳遞,前後延續。這就生動地說明了:以雷鋒精神爲代表的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在我國廣大人民羣衆中,已經深入人心,代代相傳,而且正在發揚光大。

設計意圖

不是直接提出問題,而是讓學生判斷一個假設標題的可否,這樣做一是爲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調動學生髮表見解的積極性;二是爲了使學生在爭辯中領會本文內容的特色,及其深刻含義。

四、教師提出:假如“我”和同行的老餘,住進茅屋後正好碰上了回孃家路經這裏的梨花姑娘,故事會怎樣發展下去?請大家發揮想象力,在不改變原文基本情節的情況下,簡要談談你們的設想。

學生談出種種設想後教師提出:這些設想本文的作者不一定沒有考慮過,那麼他爲什麼要選定我們讀到的那種方案呢?

通過討論明確:這樣寫,文章開始不久就給讀者設置了懸念,即“這是什麼人的房子?主人是誰?”而這個問題後來又兩次誤測,直到文章結束纔得到解答。這樣,就緊緊地吸引着讀者一口氣把故事讀完,想知道個究竟,取得了引人入勝的效果。

設計意圖

1、學生面對課文這一種情況,分析思考相對的難度比較大。假設出另外幾種情況,與課文對照,有了參照物,分析思考就比較容易了,以完成領會本文設懸念、造誤會的寫法這一教學任務。

2、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創造性思維。

五、教師簡答學生質疑時已提到,而在兩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又未能順便解決的,且又並非離題或過於枝節的問題。

設計意圖

1、保護學生質疑的積極性。只讓學生問,教師不解答,其積極性便會挫傷。

2、保證授課突出重點,有條不紊。若不分輕重緩急,學生問什麼教師就答什麼,勢必造成點面不分、被動混亂的局面。

六、鞏固知識與能力訓練

1、用字詞卡片提問第一節課學過的字詞。

2、用“迷茫”、“簡陋”、“恍惚”作口頭造句。

3、口頭作文

題目:《原來如此》

要求:學習運用本文的懸念法和誤會法。

設計意圖

1、學習的目的是爲了運用。創造條件給學生運用知識的機會,以使知識轉化爲能力。

2、在課堂上安排鞏固知識和能力訓練,是爲了不佈置課外作業,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3、通過口頭作文,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