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中考語文背誦題之淺見(網友來稿)

杭州市蕭山區衙前初中  何衛江  郵編311209

解答中考語文背誦題之淺見(網友來稿)

     背誦自古以來就是語文教學的一種好方法,被譽爲是語文學習的“千古真經”。將名言警句、精彩章節、妙文華章等語言材料熟讀成誦,爛熟於心,無疑是掌握一門語言的捷徑。因而,考查學生的背誦能力也是中考的一個重要方面。而縱觀近幾年的中考語文試卷和平時一些模擬卷,我們不難發現,在中考試卷中試題的人文性和教育性已經成爲中考命題的重要原則之一。很多試題都閃耀着燦爛的人文思想的火花。在這一方面,中考語文的現代文閱讀已經先行一步,在全國各地的中考語文閱讀試題中,都體現了濃郁的人文性,如北京海淀區2002年的《跟陌生人說話》就是要表現“處理人際關係,呼喚真誠相待”的主題,又如2002杭州卷《鏡頭下逃命的藏羚羊》就是要表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願望。因而可以這樣說,語文試卷已經越來越重視對各類題目的人文性的挖掘,越來越重視對考生的人文教育,不再將考生作爲是教師操縱下的考試機器,也是真正體現了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而2003年的浙江中考將出現一種新的背誦題型,它改變了原來的以客觀題的形式,以主觀題的形式出現。並且這樣的主觀題也不是給出上句默寫下句或給出下句默寫上句的形式,而是要求學生從句子的深層次的含義去理解,考查學生對文章、句子的理解和掌握。可以說,這是我們中考的又一進步,閃爍這人文的思想,也向我們平時的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教學中應該“以人爲本”。如出題者的意圖是要學生掌握《岳陽樓記》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個句子時,題目的形式不再是“不以物喜,(          )”,而可能是這樣出現的:“古今中外。凡是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士,他們在成功和挫折面前始終保持着(                                )的良好心態。”(用《岳陽樓記》中的話回答)這樣的題目就不再單單是靠死記硬背就能解決的了,而應該是要深刻理解這一篇文章的含義,瞭解范仲淹的爲人爲官之道,換言之,就是要把握文章所蘊涵的人文精神。如果不理解或不能把握文章的人文精神,那麼這樣的題目就無從下手。

如何解答此類含有較強人文精神的背誦題目呢?筆者認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解決 :

一.“死記硬背”仍不可偏廢

    俗話說,“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學生不能解答背誦類題目,就是因爲缺少了語言這個“米”,雖然教師在課堂上 反覆強調背誦的重要性,背誦的方法,學生也對此銘記於心,並能對如何做飯、炒飯說長道短,但因爲他們沒有“米”,仍然做不出可口的飯。

中考將出現含有較強人文精神的背誦題,強調了對學生理解能力的考查,那是不是隻要理解就可以了呢?筆者認爲不可,在我們的實際語文教學中,我們的學生必須先有大量的“米”,因而,“死記硬背”還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在這樣的情況下,這樣的背誦顯得猶爲重要,通過背誦,積累大量的背誦材料。才能做到在考試中沉着應對。可以設想,如果沒有“死記硬背”作基礎,妄圖靠單純的理解去解答中考的背誦題目,那無異於是在建造“空中樓閣”。

我們中國幾千年的教學實際,已經證明了“死記硬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古人爲學,一開始只是讀、背,頭腦裏只不過裝滿了一隊“死”的語言材料。書讀得多了,背得熟了,學生對文中的文與道似懂非懂,憤悱在心了,這時候,老師纔開始講解,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學生就會產生如朱熹所說的“豁然貫通”的效果。所以說,學生必須先有材料,而材料的得到就是要“死記硬背”。雖然這樣的方法看起來十分笨拙,但卻十分有效,所以也造就了無數大學者、大文豪,諸如李白、蘇軾、魯迅、錢鍾書等等。

可見,“死記硬背”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有作用的,特別是要在中考中得到背誦的分數,首先就應該牢記初中階段所要求背誦的文章,並且吧這些“米”好好的保存起來,達到爛熟於胸的地步,用來應對中考。

再者,我們還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死記硬背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告訴我們,人的記憶有長短之分,我們所記住的東西會在一定的時間以後遺忘,所以我們必須不斷的學習,強化以前已經背誦的各種知識。其次,我們漢語言詞彙豐富,運用靈活,要使自己對語言運用不假思索、得心應手,必須對語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複,才能使語言文字的規律、含義、情味等在頭腦中固定下來,使大腦皮層的細胞之間形成牢固的聯繫系統。

這裏我們所要求的強化以前的知識,其實就是一個“死記硬背”的過程。因而,在中考出現考查學生背誦能力的新題型的情況下,死記硬背仍然不可偏廢,而是應該更加重視量的積累。

當然,我們所說的“死記硬背”是在興趣的前提下的,記憶心理的研究表明,良好愉快的情緒心態是記憶成功的前提之一。如在教學蘇軾的《水調歌頭》時,我就向學生闡明蘇軾的人生經歷,他是一個豁達開朗的人,但也有憂鬱憤懣的時候,所以我們就來看看他的詞,是什麼原因促使蘇軾寫下了這樣的詞呢?於是,學生就對此產生了興趣,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背誦此詞的念頭。

一. 發掘理解的觸發點

    心理學研究表明,理解了的東西之所以容易記住,是因爲對其邏輯思維過程有了把握,而理解就是在不同事物之間建立了聯繫。從這個層面上說,理解就是記憶。但是,作爲初中學生,不可能有大量的時間花在語文上,這已經是爲大家所公認的,因而,要做好中考語文背誦題只有在“死記硬背”的基礎上再尋找理解的觸發點。

    筆者在前文也已經闡明,如果單有死記硬背所記住的知識是做不好此類                    新的背誦題的。而應該是在大量積累的基礎上,或者說是在“死記硬背”的基礎上,尋找理解的觸發點。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挖掘一些重要句子的深層次含義,挖掘其所蘊涵的人文精神。並且要讓學生能夠理解掌握。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爲了運用,運用就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如我們要求學生掌握成語,我們是不是馬上就要求他們能夠運用呢?我看不必。其實我們只要他們知道有這樣的成語,先記住。如 “無所不爲”、“無微不至” 這樣兩個成語,我們只要學生先記住可以了,當一定的時候,學生看到了這樣的語句,“這幫無所不爲、喪盡天良的歹徒,終於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和“想起同學們對她無微不至的關懷,她從內心深處涌出了一絲微笑。”那麼,我們說,學生在這時候就已經掌握了這兩個成語的用法,這兩句話就是一個觸發點。其實我們的背誦教學也是一樣的。首先我們必須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等到學生有了一定量的積累以後,教師要巧妙的設立觸發點,促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所背誦內容的深層次含義,或者是說將其中所蘊涵的人文的東西展現在學生面前。如學生在學習唐代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一詩時,其中有這麼一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對於這一句,教師在學生已經背誦的基礎上設立一個觸發點,如“沉舟和千帆”、“病樹和萬木春”,然後再讓學生來體會這幾個有相對意義的詞語,通過學生自己的分析,讓學生明白此句表達了詩人對前途充滿信心,相信新生事物會不斷的'涌現或者是在挫折困難面前其實是有許多機會的。通過這樣一個觸發點的設立,學生就能掌握詩句的深層次含義。也讓學生明白如何抓住重要的詞語,巧妙的設立觸發點。

三.整理、積累和理解性背誦                    

     無論考試的題型如何千變萬化,有幾點是始終不變的,那就是考試總要考一些重點難點,現在的考試還要強調人文性的知識,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只要把握了出題者的意圖,對於一張試卷,應該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內容。背誦作爲中考的一個必考的一個知識點,也不能例外。因而我們應該讓學生明確出題者的意圖,當學生對於任何一個題目的意圖都能有所明確之後,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環節,那就是要整理、積累所背誦的知識,特別是要重視一些含有較強人文精神的知識,要不斷的梳理,進行歸類,再這樣的基礎上,進行有選擇的理解性背誦。當然,這樣的背誦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是同學之間的相互抽背,也可以是要學生說出其深層次的含義。

    通過背誦,可以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繼承優良的文化傳統;體悟民族語言的優美。還可以對自己的寫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而中考背誦新題型的出現,也表明中考的改革力度在不斷加大,必將越來越注重的學生人文精神的挖掘和探索,從而使我們的中學語文教學受到的指責將越來越少,語文課堂將越來越貼近學生的生活,語文課將越來越豐富多彩。當然,考試的題目也將越來越活,但是無論題目如何活,但只要在語文教學中實施“以人爲本”的教學,能夠把握出題者的意圖和文章所蘊涵的人文精神,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以上只是筆者的一些淺見,很可能失之偏頗。敬祈同行專家不吝賜教。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