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弊端之我見(網友來稿)

太原外國語學校 劉補明

課堂教學弊端之我見(網友來稿)

一、盲目使用電教手段

毫無疑問,電教手段的使用,給課堂教學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及活力,語文課堂亦是。電教手段的使用,應成爲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用,用什麼,是課堂內容、教學設計以及學生的學情所決定的,它應與課堂教學內容融爲一體。但它畢竟是一種輔助手段而已,使用時,切不可喧賓奪主。有的課堂,把語文課設計爲聽一段錄音、看一段錄象,因而忽視了對文本的研讀,衝散了學習的注意力,有的甚至還造成了視覺或聽覺的污染。具體表現爲:a、缺乏針對性。這些材料不是教學內容或設計的自然生髮,而是授課者強加給課堂和學生的。B、雜亂,沖淡主題。如此一來,不僅不能完成教學任務,而且容易導致教風、學風的膚淺。一位年輕教師教《茶館》,又是看資料,又是看音像,課件做的細緻而豐富,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但有一點,課堂始終沒有注意引導對文本的研讀,花裏胡哨的過場掩蓋不住教學實質的空虛。而且,一堂課,教師沒用一次黑板,沒用一根粉筆,現代化帶來了語文課堂的硬殤。

我以爲,語文課終究是語文課,是任何手段都不可能代替的。感受音像資料與感受文字信息畢竟是兩碼事,研讀文本,把握文本,是最重要的。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能夠對電教手段進行“整合”,合理配置資源,實現最優目的。

二、猖獗的“滿堂問”

孔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就是說,只有當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狀態時,教師的適時啓發,才能幫助學生打開思維的門扉。李政道曾說:“學問首先要學會問,不會問就不是學問。”“不會問”恰恰是中國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也是我們語文教師普遍存在的問題。“滿堂灌”消失了,“滿堂問”卻出現了。有的課堂,以問代講,以問代學,問題多而亂,問問題不看角度,問題設置沒有層次且千篇一律。諸如:你讀了寫什麼?你想說什麼?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髮問題是需要前提的,前提就是對文本的大致把握。這不僅需要給學生時間,也需要一定的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我們有的 教師不看對象,不看情況,問題劈頭而入,鬧得學生一頭霧水。有時甚至輪番轟炸,弄得學生不知所措。

問題成堆,是語文課堂的災難。

怎樣提問最有價值呢?

一是要講實效。提出的問題要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啓迪學生的思維。二要創設大問題背景。不能小而碎,要有質量,有思維訓練的價值,有針對性,扣住教材的重難點。有啓發性。三、重點問題要窮追不捨。四是讓學生提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三、不了了之的問題評價

對問題進行評價是課堂提問後的必然結果。但評價要講究技巧,恰倒好處。目前,我們的課堂評價濫用誇獎和激勵,表現爲:簡單肯定,過於褒揚,使廉價的讚美成爲寵媚的嫌疑。導致不少問題不了了之,無功而返。教師的主導位置動搖了。

學習《背影》時,有的學生責備父親婆婆媽媽,辦事不利落,老師竟然評價說,有個性,不苟同。學習《愚公移山》時,有的學生主張搬山不如搬家,老師說有道理,有智慧。

這果真是求異思維嗎?

學生的世界觀、人生價值觀正在形成之中,教師既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他們的選擇,又要根據一定的標準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爲加以引導。這既體現了對普遍真理與人類共識的尊重與傳承,又體現了現代教育的規範及導向。

教師的主導地位是不容抹殺的。

教師作爲特殊的讀者,他必須也有自己對作品的認識理解,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與學生進行對話與溝通。然而,我們一些教師主動放棄了這種地位,具體表現爲,對文本缺乏深入細緻的研讀並形成自己的理解,從而對學生的閱讀理解無法作出必要的理性判斷,進而積非成是,謬種流傳,錯誤的理解得不到及時的糾正。

另外的原因是,一些教師爲了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表示自己民主平等的教學理念,過分遷就學生的認識,甚至對學生錯誤明顯的見解,也給予一些廉價的表揚。教師對學生的盲目尊重、無原則的肯定不僅使判斷力較差的學生以是而非,同時也會使部分學生不肯細讀文章,思考草率,淺嘗輒止,思維缺乏必要的深度。這種主體位置的退讓,導致教師“少作爲”或“不作爲”,出現了常見的課堂景觀:對學生形形色色的回答,教師要麼笑而不答,要麼左顧右盼,要麼以“回答很好”搪塞過去,代價就是縱容了錯誤。

這裏,我們的教師關心的只是教學模式的實施,忽視了教師的理解、內化,教師的主體位置被遺忘,從而模式化、教條化。

四、過分注重多元解讀

過分注重多元解讀,課堂教學往往陷入失控的邊緣,最終是無果而終。有些文章我們可以多元解讀,如故事、神話、小說、詩歌等,但有些文章必須明確是非標準、對錯曲直,增強其確定性,比如新聞報道、評論文章、科普文章等。

固然,多元化的出現,對文本的理解不再定於一尊,允許有多種答案;對文本的評價不再定於一尊,允許有個人偏愛,羣言堂取代了一言堂,課堂教學出現了生動活潑的局面,學生的個性意識在覺醒,個性能力在增強,這是可喜的一面。

而一元化導向則是指導學生對理性的追求與探險,引導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與體驗。

五、泛化了的“合作探究”和“自主學習”

新課堂強調探究性學習,主要是針對傳統教學中過分地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有它的現實針對性。兩種學習方式,各有自身的基本特點,各有其適用性。探究性學習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不是所有學科知識都適合使用的,如體現事物的名稱、概念、事實等方面的陳述性的知識,就不需要花時間去探究,靠聽講、閱讀、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無須探究的問題去探究就導致了探究的淺層化與庸俗化。

自主、互動、合作是必要的.,但切不可把自主變成自由。課堂氣氛並非越活躍越好,活躍要看具體情況。如果我們一切遷就學生的興趣,把活躍理解爲喧鬧,那就誤入歧途了。

思維活躍是最重要的。

如何提高合作學習成效呢?

1、形成策略。先明確分工,再合作學習。先獨立思考,再合作學習。2、把握契機。精心設計合作的內容、要求、合作的方式。

民主、開放要以課堂的秩序規則爲基礎,沒有有效的課堂秩序,就不會有成功的課堂教學。要在民主、開放與秩序、規則之間找到一個結合點。

六、重結論輕過程

我們有些課堂過於重視結論,重視教學內容和環節的預設,而忽視了課堂的千變萬化,忽視了學情。我在作評委聽課時,發現許多教師把課堂的步驟安排爲“誦其文”、“通其意”、“賞其美”三大步驟,不僅空,而且缺乏針對性,成了千篇一律的教條。

好的課堂,應該由學情決定環節步驟。學生的思維不到位,就不要把理性的結論硬塞給學生。教師在備課時要準備許多,但如何切入、怎樣組織教學,應由學情來決定。

事實上,表面越完美的課堂,留給顯學生的空間就越少,我們越懷疑其真實性和有效性。

七、對語文積累的狹解

一般而言,語文教師都比較重視語文積累。但我們往往只重視字詞句段的積累,且只重視在凝固狀態下的語言積累,而忽視在流動狀態下的積累,忽視在語境中的積累,忽視對生活、文化、思想的積累

鍾啓泉在《學校知識與課程標準》中爲“學校知識”界定了三個層面,即實質性知識、方法論知識和價值性知識。實質性知識就是大家熟悉的語文基礎知識與技能,即我們一貫稱之爲“雙基”的內容,這是我們語文教學最關注、花力氣最大、下功夫最多而學生感到收穫最小的地方,我們把它唯一化了。

過程方法論知識,是語文教學過去經常忽視的地方。語文教學 要給予學生能力、形成習慣,要着重在這方面用力。例如:語文教學非常強調的誦讀教學,如僅從知識角度給學生指導重音、停頓、語氣等閱讀技巧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從文章的語音層面、語境層面、語意層面入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讀出文本的思想和感情。這纔有可能培養學生敏銳的感知力、獨特的想象力、深刻的理解力和非凡的創造力。

價值性知識,指知識的育德、育智、育美的價值,從根本上引導人的解放,促進人的精神之自由成長,獲得真善美的浸潤和獲得自我精神、價值、生命的昇華,引導學生走向自由、走向智慧、走向生活。

這些知識也是需要積累的。

八、對文本的輕視與忽視

也許我們過於強調學法與技巧,太關心教學模式的實施了,因而我們忽視了對文本的研讀,忽視了教師的理解、內化,教師主體被遺忘。有時侯,我們脫離文本,隨意發揮和拔高,將語文課成爲政治思想教育的傳聲筒,承載它不該承載的負擔。

凡此種種,都源於對課改缺乏深刻的理解,滿足於作表面文章。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