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適宜的愛 (班主任隨筆)

   前段時間北京四中校長說;“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家庭,等待這個家庭的多半是悲劇”。爲什麼結局多半是悲劇?解讀有很多的角度,我認爲其中一個原因是家長在孩子身上傾注了太多的愛。愛就像是生病時吃的藥,適量的藥可以治病救人,是良藥,過量的藥會害死人,是毒藥,分量過少甚至根本沒有的藥則起不到藥的作用,有等於沒有。因此給孩子的愛要適宜。

給孩子適宜的愛 (班主任隨筆)

      給孩子適宜的愛,用恰當的方式。柳宗元曾寫過一篇文章叫《種樹郭橐駝傳》,文中裏面講到郭橐駝和普通人種樹的不同點,普通人種樹是“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結果卻是“木之性日以離矣”,郭橐駝種樹則是“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置也若棄”,結果是“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兩種人的付出和所得相差如此之大,原因就在於對愛表達的.方式是否恰當。現在我們的家長經常以愛的名義賴要求自己的孩子,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能做這個,不能做那個,能做的只有好好讀書。世界那麼大,難道只有讀書一件事可以做嗎?如果這就是愛,那麼我認爲這種愛其實就是一個牢籠,把自己的孩子圈禁在家長許可的範圍之內。雛鳥想翱翔藍天,前提是雛鳥有展翅的機會;花朵想綻放芬芳,前提是花朵要經歷風雨;孩子獨立成人,前提是家長要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因此,如果愛,就請放手。被吊在褲腰帶上的孩子不可能撐起一片天空,因爲他的高度只能達到褲腰的高度。

      給孩子適宜的愛,請斟酌愛的分量。愛可以使人致盲。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生後,把能給孩子的都給孩子,全然不管這種愛是否合適,是否過量。在生活中把能想到的都想到了,把能代勞的都代勞了,對孩子百依百順,這就是家長的愛嗎?這是溺愛!在我看來這種愛有毒,就如同氧氣,病人吸多了氧氣會中毒而死。孩子輕易得到了太多的愛就不會珍惜,更不會感恩,因爲他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最終孩子變得完全以自我爲中心,變得自私,變得冷漠,變得無情。家長給自己孩子這麼多愛不是無私的,往往家長會有一些要求,比如學習成績要好,會彈琴,畫畫,跳舞等。一旦自己的孩子不能滿足家長的要求,家長就會很生氣,就會很焦慮,隨之把更大的壓力施加在孩子身上。孩子感受到壓力後,只能賣力地去做家長要求做的事。可是不會每個人都適合與讀書,彈琴,畫畫,跳舞。孩子有可能在這些方面做不好,或者說孩子興趣不在這些東西上,家長要求又這麼高,最終孩子只能痛苦地按家長要求去做。我們不妨在吝嗇一點,少給孩子一點愛,讓孩子有自己的空間,讓孩子有機會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樣家長孩子不是可以更從容?

      給孩子適宜的愛,請注意愛的內容,很多家長說,孩子只要你學習成績好,我什麼都可以答應你。家長能在哪些方面滿足孩子的要求呢?無非就是物質和金錢。難道家長能給孩子的愛只有物質和金錢啊?愛是一個抽象的名詞,但在人世間的表現卻是實實在在的動作,一個眼神,一個擁抱,一句安慰的話語都是愛的表現,爲什麼我們家長要通過自己的給予與孩子的接受來表達自己的愛呢?過多的物質獎勵只能助長孩子的市儈,相反通過情感的交流來表達家長的關愛則會是孩子心靈變得豐滿。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成績和心靈的選擇上選的是成績,這是多麼不明智的做法,智商在成年後還可以提高,情商一旦定下來則很難改變。因此請家長注意愛的內容,因爲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孩子的人格。

      在家長眼中孩子永遠長不大,但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要獨自面對生活,經歷風雨。我們要給孩子獨立面對生活的機會,要給孩子發展自我的空間,給孩子一顆健全的心靈。我們如果真愛我們的孩子,不想以後自己的家庭可能變成悲劇,就請家長們鬆一鬆手中捆綁孩子的那根繩,用適宜的愛去愛自己的孩子吧。 

張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