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課堂的微觀調控

如何加強課堂的微觀調控

王懷端

所謂課堂的微觀調控,主要指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各種感官進行合理的、藝術的調節與使用。它充分調動學生眼、耳、手、口、腦的共同參與,使學生在老師這個導演的引導下,真正的進入角色,以求得課堂的最佳整體效應。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有效調控呢?

一、讓眼動起來。

眼是學生獲取知識的第一感覺器官。科學表明,人如果單純地看着某一物體而保持較長時間,就容易出現疲勞乃至失神發呆。小學生的注意力是短暫的,其不穩定性常表現爲東張西望、心不在焉。課堂上,學生需要的是動的形象,活的語言。恰當的手勢,可引導學生及時地看着該看的黑板或課本,獲得理解或記憶的直觀材料;犛琶賴慕癱蓿瑺會象孫悟空的金箍捧,撬開想象的大門,點撥一切“邪念”。當然,豐富的表情與巧妙的語言也不容忽視,它是讓知識活起來讓眼亮起來的有效手段。

二、讓手勤起來。

手是學生將獲得的知識進行記錄、整理,運用的主要外部操作性器官。“好記憶不如爛筆頭”。在眼看過之後,在耳聽過之後,在腦想過之後,手的作用也就顯得尤其明顯。課堂上,有經驗的老師往往在恰當的時候讓學生寫一寫、畫一 畫,或者做點課堂作業,以便於學生及時理清思路,發現問題,鞏固已學知識,培養運用能力。同時,善於動手的學生,可幫助其克服懶惰現象,鍛鍊堅強的意志,避免學生的小動作或形態的過於呆板。

三、讓耳靈起來。

讓耳靈起來,就是要求教師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語言活起來。抑揚頓挫,時快時慢、形象表達、語氣變換,講述的技巧、提問的技巧,都與之息息關聯。

許多教師總是象講故事一樣上完一堂課,關鍵就在其間。

四、讓口讀起來。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課堂上,小學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的三分之一。教師既要管好他們的嘴,讓其認真地看、聽、想、做,又要充分地激發和鼓勵他們發言。這既可創造有利的課堂紀律,又可獲得良好的信息反饋,使學生的想法得到檢驗。新課前,讀是對知識初步的.輪廓性的瞭解;新課後,讀是對已有知識的再一次強化,促進技能技巧達到熟練。同時,它還能活躍課堂氣氛,振奮精神,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情景教學。這尤其表現在語文朗讀上。

五、讓腦活起來。

腦是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貯存、運用的神經中樞,是學習的關鍵器官。

平時一部份學生喜歡生吞灌來的知識,且養成了懶惰的壞習慣。課堂上,教師要善於啓發學生去想,鼓勵學生去思,以培養善動腦勤思考的好習慣。“活”不在於學生是否緊追老師的提問,也不在於學生的小聰明及直覺思維的出現。它表現在學生是否能夠自覺地積極思考,是否有標新立意的主張和見解,是否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當然,以上幾點並非絕對孤立,它們往往共同參與、互補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