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年級上冊《幸福是什麼》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爲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人教四年級上冊《幸福是什麼》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四年級上冊《幸福是什麼》教學設計

《幸福是什麼》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讀通課文,品味重點詞句。會入情入境地演讀課文。

2.過程和方法目標:學會多元交流、多向對話。學會把課文讀薄、讀厚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會小鳥與大樹間真摯的友情。使學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的。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過程就是引導學生與文本多次對話的過程。在對話過程中,要注意對話環境平等化、對話方式多樣化、對話主題深刻化、對話結果個性化。學生個性化解讀文本與教師價值觀的導向要有機統一。

流程設計:

一、媒體激趣、導入新課

1.播放媒體課件:聽,一隻美麗的小鳥坐在大樹上,正動情地爲他的好朋友——大樹唱歌,大樹搖曳着茂盛的枝葉,正入神地聽着……這是一幅多麼美麗、動人的圖畫呀!圍繞這隻美麗的小鳥和這棵枝繁葉茂的大樹,讓我們來讀一個美麗的故事。

2.揭題:去年的樹。

二、初讀課文、多元對話

1.請大家盡情地讀讀課文,與課文交流、對話。

2.交流初讀心得。

A爲什麼要唱起去年唱過的歌?題目爲什麼用“去年的樹”?等等。B?疑問:破折號的意思,爲什麼用“落”?C?感受:爲小鳥的友情、誠信感動,爲人類的亂砍濫伐憤慨,爲大樹的犧牲精神感動等。

(着重引導A。)收穫:根據課後問題提示,說出課文大概內容。歸納把書讀薄的方法。詞語:煤油燈(詞義:實物演示)、伐木人(詞義:伐即砍。在本子上寫一個“伐”字)、融(字形、字音)。

3小結:同學們初次與課文親密接觸,就有這麼大的收穫。

三、演讀課文,傾心對話

(一)讓我們走進課文,繼續深入地讀書。也許你的問題就能得到解決,你的感受還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課文中多次寫到了小鳥和大樹是好朋友,你能把這些句子找出來嗎?

1.……是好朋友。

2.……又來找他的好朋友大樹了。

3.……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

那麼課文的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確實是好朋友?讀讀書,把這些重要的詞句畫下來。

(二)交流。

1.“天天……”一句。

真是朝夕相處,令人羨慕啊!讀。

2.分別時的對話。

從他們的對話中,你聽出鳥兒和樹分別時的心情了嗎?(傷心或樂觀、難捨難分。)

自由找朋友練讀、指名、男女生讀。

小結:分別時是那麼難捨難分,因爲他們是朝夕相處的(好朋友)。

3.怎麼找的語句。

爲了找到自己朝思夜想的好朋友,他是怎麼樣找的?力盡千辛、百折不撓、心急如焚、堅定不移地找,因爲他們是(好朋友)。

四、拓展延伸、多向對話

課文學到這兒,其實已經學完了,但是,作爲這篇美麗的文章的讀者,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嗎?想對誰說?把你想說的寫下來。

交流(大樹、伐木人、作者等身份,引導說出多元、個性化的語言,如環保問題,奉獻話題等)。

五、迴歸課題,昇華理解

去年的.樹,今年已不復存在,讓我們無限留戀地讀——(讀題)。

去年的樹,爲什麼會不復存在?留給我們太多太多的思考,讓我們意味深長地讀——(讀題)。

《幸福是什麼》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認識6個生字。

讀懂課文內容,知道什麼是幸福,受到熱愛勞動、樂於助人的教育。

能把課文演一演。

教學重點:

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觀。

演課本劇。

教學難點:

初步形成幸福觀。

理解文章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這篇是閱讀課文,主要由同學們通過自學來讀懂。現在就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看你能讀懂什麼。

2.學生交流,並談談自己的幸福觀。

3.認讀生字。

二、學習新課。

(一)瞭解文章內容

1.牧童們開始時,認爲幸福是什麼?(不知道)

2.牧童們後來認爲幸福是什麼?(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自由發言。)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做了什麼?

注:引導學生讀13到22自然段。

3.小結:正是因爲他們從自己的勞動中感受到了幫助人的快樂……

4.智慧的女兒是怎樣回答三個牧童的?(她肯定了三個牧童的體會,指出: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知道什麼叫“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嗎?(“義務”就是應盡的責任。例如,作爲學生,應盡的責任是好好學習;作爲子女,應盡的責任是孝順父母。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兒說的“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

5.反覆讀:智慧的女兒的話: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建議:引導學生聯繫實際來理解。

6.談談你的幸福觀,並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話。

注: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學生在此環節上的積極性比較高,教師在這裏要採用多種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爭取出彩。

(二)演課本劇

1.分角色朗讀。

建議: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學生的眼神、語氣作指導,爲演做好準備。

2.學生排練,教師巡視。

3.彙報演出。

三、作業佈置

閱讀自己喜歡的童話。

四、本課小結

(根據當時情景而定)

《幸福是什麼》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理解幸福要靠勞動,要儘自己的義務,做對別人有益的事,人們從你的勞動中得到了好處和快樂,你也得到了幸福:;

2 發現身邊的幸福,並懂得珍惜幸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幸福觀。.

二、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學生自讀自悟,主動探究,瞭解故事內容,懂得幸福是什;

2. 通過具體可感的形象指引學生的認識和行爲。

三、知識與技能

1. 讀通課文,品味重點詞句;

2. 瞭解童話在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語言表達上的一些特點;

3.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並說說課文的中心思想,培養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

瞭解三個牧童對幸福各有怎樣的體會,從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麼。

教學難點

理解智慧的女兒兩次話語中的深刻含義。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引入課文

每個人都想得到幸福,那麼同學們有沒有認真想過幸福到底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題目就是“幸福是什麼”。(板書課題)

二、指名朗讀全文,檢查預習情況,糾正不正確的字音

三、自己出聲讀全文,思考

1.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寫三個牧童把一口老噴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兒的祝福,並讓他們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麼。十年以後,三個青年與智慧的女兒在小井旁邊再次相遇,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親身體會到了幸福。)

2.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並說說課文的起因是什麼?(把一口老噴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板書:挖小水井)

四、分析課文的起因

1.默讀課文起因部分,思考三個牧童是怎麼幹的?

2.指名幾個學生說說他們挖小水井的過程。

3.他們挖小水井時心情怎麼樣?把表現他們心情的語句劃出來。

4.讀所劃的語句,說說他們爲什麼這麼快樂?結合上下文說一說。

(因爲他們看到自己的勞動有了成果並且給別人帶來好處。)

五、朗讀課文起因部分,讀出他們快樂的心情

六、朗讀全文,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

七、佈置作業

讀熟課文;查字典弄懂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複習提問,引入本課時,激發興趣

1.三個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麼?(爲了讓別人喝。)

2.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個問題是什麼?(幸福是什麼?)

3.那麼幸福究竟是什麼呢?三個牧童弄懂這個問題了嗎?下面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

二、默讀全文,想想三個牧童分手後,各自都做了些什麼

(學做醫生,爲人治病;勤懇工作,對人有用;耕地種麥,養活多人)(板書)

三、十年後,三個牧童已經變成三個青年,回答

他們對幸福各有怎樣的體會?請你朗讀課文後說說。說後再回答:這些體會是怎麼得到的?(通過勞動得到的。)

四、朗讀全文,把智慧的女兒兩次說的話劃下來

讀這兩段話,結合三個青年的體會說說幸福是什麼?

(通過自己的勞動,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給人們帶來快樂,這就是幸福。)

說說什麼叫“有益”?(益就是好處。)

五、朗讀全文體會“幸福”的含義,並想想課文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1.自己思考;

2.小組討論;

3.大家討論得出:本文告訴我們幸福是靠勞動,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從而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給人們帶來快樂。

六、談談你學了課文後有什麼收穫

七、總結深化

今天,我們知道了什麼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學們今後一定會努力學習,將來好好工作,好好生活。這樣,我們每個人都會嚐到幸福和快樂。

《幸福是什麼》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認識“彼、鍬、權”等6個生字。

2、理解課文,懂得“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的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3、嘗試合作表演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懂得“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的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教學時數】

1課時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向身邊的人訪談對幸福的理解。

3、蒐集關於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對幸福的認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有的童話在故事的講述中會讓我們體會到一個道理,比如《巨人的花園》,我們學完後懂得了一個什麼道理呢?(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今天我們要學的童話,故事也很動人,讀完後也會讓我們知道一個道理,那是一個什麼樣的道理呢?

2、板書課題並讀題:幸福是什麼

二、初讀課文

1、讀連接語,請學生說說連接語中提出了哪些要求。

(a、想想文中三個小孩是怎樣尋找和認識幸福的;b.說說自己對幸福的理解。)

2、帶着連接語中的問題自讀課文。

3、自讀課文後學習文中的生字詞。

三、交流討論

1、請同學複述故事,理清故事的基本情節。

2、表演故事,深化對故事情節和人物對話的理解。

3、引導學生體會交流學習以後的收穫。學習了這個故事後,你有什麼收穫呢?(“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這句話的理解是重點。)

4、聯繫親身經歷和課前做的訪談談自己對幸福的理解。

四、拓展交流

老師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和幸福有關的名言警句,學生讀後,老師做簡要點評,然後引導學生互相交流各自課前收集的和幸福有關的名言警句,學生交流時也可以談自己的,感受。

1、今天,我們共同經歷着幸福的時刻,在共同擁有中,我們細心回味着什麼是幸福?下面請用最精闢的話說說你對幸福的理解。

2、齊讀“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五、佈置作業

1、《黃岡》第10課

2、同步閱讀

【教後反思

本課的教學,我按照以下策略來完成:緊抓提示,凸顯重點 ;注重預習,培養自主; 巧妙組織,簡化教學 ;略中顯精,領悟方法;內外結合,拓展積累。體會最大的是略讀課文就是要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大膽地進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