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優秀教案《幸福是什麼》

【教學要求】

四年級上冊優秀教案《幸福是什麼》

1、使同學懂得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身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人們從你的勞動中得到了好處和快樂,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並說說課文的中心思想,培養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

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麼。

【教學難點】

理解智慧的孩子兩次話語中的深刻含義。

【課時佈置】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歌聲導入

(利用媒體資源中課件中的幸福歌配樂,教師和同學一起演唱《幸福拍手歌》)

師:同學們,我們感到幸福時可以有很多表達的方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麼呢?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麼》,看看這個問題能不能從故事中找到答案。”

(請同學上黑板板書課題,讀題)

(板書)

幸福是什麼

二、初讀

1、請同學們打開書認真地讀讀課文,畫出生字、生詞。

(讓同學自由讀課文,小組交流生字讀音。教師巡視,糾正不當的讀書姿勢,留意同學的反映。)

2、利用媒體資源中課件中的讀一讀局部,教師教同學字和解釋生詞。

3、播放媒體資源中課件中的範讀動畫,糾正同學發音。

三、品讀

1、我們讀了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哪位同學說一說。

(提名同學回答,讓其他同學進行補充和評價。)

提示:寫三個牧童把一口老噴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孩子的祝福,並讓他們自身去弄明白幸福是什麼。十年以後,三個青年與智慧的孩子在小井旁邊再次相遇,他們通過自身的勞動親身體會到了幸福。

2、讓同學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並說說課文的起因是什麼?

(提名同學回答)

提示:把一口老噴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

(板書)

挖小水井

四、分析起因

1、默讀課文起因局部,考慮三個牧童是怎麼幹的?

2、指名幾個同學說說他們挖小水井的過程。

3、他們挖小水井時心情怎麼樣?把表示他們心情的語句劃出來。

4、讀所劃的語句,說說他們爲什麼這麼快樂?結合上下文說一說。

提示:因爲他們看到自身的勞動有了效果並且給他人帶來好處。

5、朗讀課文起因局部,讀出他們快樂的心情。

五、作業

讀熟課文;查字典弄懂自身不理解的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內容,知道什麼是幸福,受到熱愛勞動、樂於助人的教育。

2、能把課文演一演。

〖教學重點

1、初步形成自身的幸福觀。

2、演課本劇。

〖教學難點

1、初步形成幸福觀。

2、理解文章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動畫朋友。

(出示“大耳朵圖圖”圖片)

師:喜歡圖圖嗎?不光大家喜歡,老師也很喜歡活潑可愛的圖圖,最喜歡的是動畫片中每個故事後面的“胡圖道理”。老師曾記得圖圖談到過這兩個字:幸福。

(板書)

幸福

師:誰還記得當時圖圖是怎麼說的?圖圖說:有爸爸媽媽的疼愛就是最大的幸福。

2、關於幸福,我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認識,我想問問大家,你是怎樣理解幸福這個詞語的?

(同學討論)

師:聽了大家的交流,老師很爲你們感到高興。今天這節課,我想和大家再次走進課本,一起研討“幸福”這個話題,看看文中的主人公是怎樣理解幸福的?

(板書)

幸福是什麼

二、整體感悟課文

1、上節課我們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的瞭解。故事比較長,我們通過讀,把文章分成了幾局部?誰能用“課文先講……再講……接着講……最後講……”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講給大家聽。注意要把話說得簡練一點。

(同學講)

2、這是一篇童話故事,童話故事不只有趣,還蘊涵着一些道理,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受?

提示:通過自身的勞動,儘自身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給人們帶來快樂,這就是幸福。

三、深入研讀

1、讓同學默讀第一局部內容,劃出描寫三個牧童挖出清泉後他們心情的句子

(板書)

又快樂又興奮

師:他們爲什麼又快樂又興奮?他們爲什麼要挖清泉?哪位同學說說你的看法。

(提名2~3名同學回答,其他同學補充評價)

2、讓同學默讀第二局部內容,考慮當那位美麗的姑娘喝了泉水,稱譽他們做了一件好事後,小朋友們的心情怎樣?

提示:又快樂又激動。

(讓同學聯繫課文題目,讓同學考慮此時三個牧童理解什麼是幸福了嗎?從哪裏可以看出來?姑娘是怎麼回答的?之後小朋友們是怎麼做的?)

3、爲了尋找幸福,小朋友們都照自身的話去做了。十年之後,他們找到幸福了嗎?請大家讀課文最後兩局部,仔細體會。

(同學回答:找到幸福了。)

師:三個青年是怎樣找到幸福的?

(同學說,教師把同學的答案寫在黑板上。)

(板書)

第一個 治病救人

第二個 做過許多有用的事

第三個 耕地 養活了許多人

4、這三個青年爲什麼會感到幸福?

⑴ 教師引導同學想象他們在這十年中發生的故事。讓同學組成三個小組,發揮自身的想象,編出了故事中沒有寫的三個男孩生長中的故事。

⑵ 三個小組在全班說出自身小組的故事,教師對編寫優秀的小組進行褒揚。

⑶ 教師針對同學編寫的故事,與同學的實際生活結合。

例如:第一個學醫的青年

故事:第一個青年和他們分手後來到了一個城市,在學校裏努力學習醫術,最終成了一名在當地很有名氣的醫生。這年,災難降臨了這個城市,這裏出現了一場瘟疫。許多人爲了躲避瘟疫,紛紛離開這個城市,只留下那些痛苦中的病人。作爲醫生,他比他人更懂得瘟疫的威脅,可是他沒有選擇離開,而是潛心鑽研醫治這場瘟疫的良方,在他的努力下,奇蹟出現了,他運用一種獨特的配方消滅了瘟疫。原來背井離鄉的人們又回到了生養他們的城市,往日蕭條的城市又逐漸恢復了繁華。

師:(與實際生活結合)其實在我們實際生活中其實就有這樣的.人。在非典期間,那些白衣天使,尤其是像犧牲的葉欣、鄧希賢等,他們爲病人獻出了自身的生命。”同學們你們還能想起什麼人啊?

生:我們都熟悉的雷鋒叔叔不正是這樣的人嗎?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途中幫大嫂抱小孩,送他們回家,幫列車員打掃衛生等等。

師:對啊,我們認識到這些人爲什麼能這樣做,是因爲他們明白自身的責任,爲他人盡到了自身的責任,做了對他人有益的事情,他們爲此而感到幸福。

4、現在我們請幾個同學來演一演三個青年重逢的這段故事,好不好?

(同學角色扮演。)

說明:在讀描寫三個青年相遇那段時,要讓同學結合課文結合課文,展開想象,配以動作,理解課文。

5、現在請大家再看一下黑板,大家有沒有發現,三個青年對於幸福的感悟,有一個一起點? 是什麼呢?

(同學回答:勞動)

(板書)

勞動

6、同學們回答的真好,課文中的一位主人公與大家的感悟是不約而同的,是誰?

(提示:智慧的孩子)

(同學齊讀智慧孩子的話。)

師:你是怎麼理解她的話的?爲什麼說那位姑娘是智慧的孩子?

提示:文中“智慧的孩子”突然而來,飄然而去。她肯定、讚揚三個牧童疏通泉眼的勞動;引導他們通過自身的實踐弄明白什麼是幸福;在他們有了體會之後,揭示幸福的含義。她就像有着無窮智慧的導師,指引三個牧童去實踐,去發現,協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智慧的孩子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了“魂”的作用,正是這一人物形象,使整個故事變得神祕而有趣。

四、理解拓展

1、對於幸福是什麼?你們還有別的理解嗎?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對照先前你對幸福的理解,兩者有沒有距離?

2、利用媒體資源中的動畫,讓同學聽故事,引發同學對幸福的考慮。

五、總結

1、幸福是什麼,也許當我能靜坐家中,享受着書裏的快樂就是一種幸福,它讓我快樂,讓我心情舒放。

也許當我和朋友們在一起聊天就是一種幸福,讓我感覺到我還有好朋友在身邊。

也許當我全家團圓,和睦生活就是一種幸福,讓我擁有一個普通的家園。

也許當我協助他人,解救他人危難就是一種幸福,只知奉獻,不求回報。

其實幸福就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點點滴滴的生活中。幸福也沒有十全十美,只要我們心存真善美,至少我們可以靠近幸福。幸福無限,只存心間。讓我們攜手自愛,自尊,自強,自信,我們就會經常體驗幸福。讓他人得到和擁有幸福,往往就是自身的最大、最持久的幸福。

2、現在請同學們聽聽畢淑敏的《提醒幸福》。

(播放媒體資源中課件中的朗誦音頻)

3、最後,我想請大家再想一想我們的好朋友圖圖的話,聯繫課文,你還有什麼話要對圖圖說嗎?

六、作業

課後寫一篇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