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的目標是爲了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而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獲得成功,使學生能夠得到個性化的發展,從目前的學習理論發展看,教學的最終目標已從讓學生記住知識變爲了讓學生的能力獲得成長。那麼作爲老師到底該如何寫教學設計呢?接下來小編整理了《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歡迎大家閱讀。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1

課文內容分析: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話,講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寫實和寫虛交替進行,美麗的幻象和殘酷的現實更迭出現,是這篇童話的特點,也是這個悽美的故事最打動人心的地方。

課文開頭描寫了小女孩的處境:大年夜的街頭又冷又黑,天下着雪,小女孩還在街頭賣火柴。接着,寫了小女孩爲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種種幻象──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飛走。最後講小女孩被凍死在街頭。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課後練習提出“朗讀課文”“小女孩幾次擦燃了火柴?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麼?表達了她怎樣的願望?”“和同學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說說你的感受”等學習要求,旨在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梳理、交流等方法,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學情分析:

通過第一學段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掌握了基本的識字方法。語文學習的重點,也從第一學段的以識字、寫字爲重點轉向學閱讀、學表達。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學習了許多童話故事,對這一體裁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並且具有了初步的童話閱讀能力。

教學目標:

認識“舊、餓”等9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幾”“晃”“噴”,會寫“柴、冷”等13個字,會寫“火柴、圍裙”等17個詞語。

教學重點:

能說出小女孩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時看到的幻象及表達的願望。

教學難點:

能說出對課文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插圖導入,喚起閱讀期待

1、PPT出示課文插圖1,教師提問:仔細觀察這幅圖畫,你關注到了哪些信息?有什麼疑問?

學生觀察,交流:

預設一:這是一個冬天的夜晚,因爲屋子裏、街道上都亮着燈,屋外正下着鵝毛大雪。

預設二:屋頂上、街道上都覆蓋着一層白雪。街道上只有一個小女孩,衣服穿得很單薄,光着腳走在雪地裏,她的身後留下了一串串孤獨的腳印。

預設三:這麼冷的天,還下着雪,小女孩爲什麼一個人光着腳走在街道上呢?

2、教師引導:是啊,這還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呢,家家戶戶團聚的日子,小女孩爲什麼會孤零零一個人流落街頭呢?讓我們一起到丹麥作家安徒生的童話名篇《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去找答案吧。(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釋疑解難,梳理文章脈絡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2)找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並做上標記。

2、反饋交流。

(1)指名逐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及時糾正錯誤讀音。

預設:

①“擦燃”的“燃”是翹舌音,“rán”不要讀成“lán”。

②“蜷着腿”的“蜷”讀“quán”,不要讀成“juǎn”。

③“幾”“晃”“噴”是多音字。

分別出示“幾”“晃”兩種讀音的字典義項,引導學生髮現:“幾”在“幾乎、茶几”等詞語中讀jī,在“幾個、幾何”等詞語中讀jǐ;“晃”在“明晃晃、晃眼”等詞語中讀huǎng,在“搖晃、晃動”等詞語中讀huàng。

強調“噴”在“噴香”中讀pèn,在其他詞語中一般都讀pēn。。

(2)請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師生共同交流。

預設1:哆哆嗦嗦、蜷着腿

出示句子“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她在一座房子的牆角里坐下來,蜷着腿縮成一團。”請學生讀句子,想象:小女孩很冷的時候,會有怎樣的表現,怎樣的動作?通過動作表演理解:“哆哆嗦嗦”的意思是“凍得直髮抖”;“蜷着腿”的意思是“彎曲着腿”。

預設2:“銅腳、銅把手”是什麼?

出示銅火爐圖片,請學生上臺分別找到銅腳和銅把手,從而直觀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

預設3:火柴爲什麼能在牆上擦燃?

出示背景資料,引導學生自讀理解。

世界上第一根火柴是1805年問世的,稱爲硫酸火柴,火柴頭只有浸入硫酸中才能燃起火。

1816年,法國人德魯森製成了黃磷摩擦火柴,在粗糙的物體上一擦就着,容易引起火災,很不安全。

1845年,奧地利化學家施勒特爾用無毒且不能自燃的紅磷製造出了安全火柴。火柴頭只有在火柴盒側面的沙皮上摩擦,纔會點着。這種火柴既沒有毒,又不容易引起火災,因此稱爲“安全火柴”。

由於黃磷火柴不易變質並能適應不同的氣候條件,一直流行到19世紀末。安全火柴在20世紀初才完全取代被各國定爲違禁產品的黃磷火柴。安徒生生於1805年,死於1875年。他所生活的年代,正是使用黃磷火柴的時期,所以《賣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在牆上就能擦燃火柴。

3、梳理文章脈絡。

(1)教師提問:爲什麼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能看到一些美好的東西,火柴一滅,這些東西就不見了呢?

學生交流,教師小結:這是小女孩看到的種種幻象,現實中並不存在。

(2)引導學生交流:課文哪些段落描寫了小女孩看到的幻象?

(3)根據提示,說說課文內容。

出示填空,讓學生補充:課文先寫(),再寫(),最後寫()。

根據學生交流情況,將課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

三、學習第一部分,品味小女孩的“可憐”

1、默讀第1—4自然段,引導學生用一個詞語概括:這是一個()的小女孩。

預設:可憐/美麗/又冷又餓/貧窮/痛苦

2、教師引導:再讀課文,用上文中的詞句具體描述你對這個小女孩的感覺。

學生交流:

這是一個(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裏赤着腳在街上賣火柴)的小女孩。

這是一個(有着金黃色捲髮的很美麗)的小女孩。

這是一個(又冷又餓,凍得蜷着腿縮成一團卻不敢回家)的小女孩。

……

3、指導朗讀:請找出這一部分中讓你感觸最深的一句或幾句話,試着讀出自己的感受。

小組交流,全班分享。

預設1:

天冷極了,下着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腳在街上走着。

生:我從“冷極了”“下着雪”“又冷又黑”感覺到這個夜晚特別冷,這麼冷的天,還是大年夜,小女孩卻不得不“赤着腳”在街上走,真是太可憐了!

師:你真會讀書,抓住重點詞語讀出了自己的感受。來,把你的感受送到句子裏,讀出天氣的寒冷和小女孩的可憐。

預設2:

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硬幣。

生: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小女孩待在大街上一整天了,卻沒有賣出一根火柴,沒有掙到一個硬幣,她肯定又冷又餓又難過。

教師分層指導:

①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

(師引讀)這一整天,誰也——(生接讀)沒買過她一根火柴,(師引讀)誰也——(生接讀)沒給過她一個錢。

②教師提問:想象這裏的“誰”,會是哪些人?學生充分想象說話。

③教師引導:我把你們想象的這些“誰”去掉,看看句子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這一整天,沒有人買過她一根火柴,沒有人給過她一個硬幣。

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硬幣。

學生對比朗讀,充分交流。

教師小結:看似簡單的兩個“誰”,強調了沒有一個人買過她一根火柴,沒有一個人給過她一個錢。小女孩的寒冷,不僅僅來自天氣,更來自人們的冷漠無情。這寒冷,不僅是從頭冷到腳,還是從外冷到裏,從身體冷到內心。

④引導學生再讀這句話,讀出自己的感受。

四、書寫指導

1、指導書寫。

①出示左右結構的9個生字:冷、舊、裙、憐、餓、焰、蠟、燭、訴。引導學生觀察得出:這些字都是左窄右寬的。重點指導“焰”右下部分的筆順:撇、豎、橫折、橫、橫、橫。

②出示上下結構的3個生字:柴、富、離。提醒學生注意上下部分中心對正,寬窄合適。重點指導“離”的書寫。

③出示獨體字“乎”,引導學生關注:第一筆是撇,不要寫成橫。

2、學生獨立書寫。

3、投影展評。引導學生根據觀察要點,從寫正確、重穿插、中心對正、寬窄合適等方面開展評價。

4、學生對照評價標準,再次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教師引導: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第1—4自然段,瞭解了賣火柴的小女孩苦難的現實生活。你能根據句式,再來描述一下這個小女孩嗎?

出示句式:可憐的小女孩!

預設1:可憐的小女孩!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裏,還赤着腳在街上賣火柴。

預設2:可憐的小女孩!走了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硬幣。

預設3:可憐的小女孩!凍得蜷着腿縮成一團也不敢回家,生怕因爲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挨爸爸的打。

2、小女孩後來怎麼樣了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

二、學習第二部分,品味小女孩的“幸福”

1、藉助表格,梳理內容。

(1)默讀課文第5—9自然段,思考: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畫出相關的句子。

①學生回答

出示句子:

她終於抽出了一根。

她又擦了一根。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她在牆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她趕緊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②自由讀,思考:從第一次擦燃火柴到第五次擦燃火柴,小女孩的表現有什麼不同?

預設:

生1:第一次,小女孩“終於抽出”,是猶豫了好久才抽出一根的。最後一次,小女孩“趕緊擦着”,是很乾脆,毫不猶豫的。

生2:前四次,小女孩都只擦燃了一根,第五次,她擦燃了一大把。

③師:你們讀得真仔細!這是爲什麼呢?我們聯繫上下文來體會體會。

出示句子1:她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對她也是有好處的!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裏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

指名朗讀;討論小女孩猶豫不決的原因;引導學生通過關注標點“!”“?”、語氣詞“啊”“嗎”和關聯詞“哪怕……也”理解並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出示句子2:“奶奶!”小女孩叫起來,“啊!請把我帶走吧!我知道,火柴一滅,您就會不見的,像那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一樣,就會不見的!”

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象成賣火柴的小女孩,感同身受,讀出她語氣的急切和內心的無助。

(2)出示表格,再讀思考: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麼?表達了她怎樣的願望?

學生獨立填寫後,小組交流,完善表格前三列。

(3)教師提問:每一次點燃火柴,小女孩的願望實現了嗎?現實又是怎樣的呢?

學生獨立填寫後,師生共同交流、完善。

(4)請學生看着表格複述: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麼?表達了她怎樣的願望?現實又是怎樣的?

2、品讀幻象,說說感受。

①自由輕聲讀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幻象,把感觸最深的地方畫下來,並在旁邊用一個詞或一句話寫下你的感受。

②組內交流,全班分享。

③融入感受再次朗讀。

3、藉助表格,結合課文中的語句及自己的感受,說說讓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幻象。

三、學習第三部分,理解“幸福”的意蘊

1、指名朗讀第10—11自然段,說說小女孩的結局。

2、默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問。

3、小組討論,全班彙報。

預設1:小女孩凍死了,爲什麼卻“兩腮通紅,嘴上帶着微笑”?

提示:小女孩在臨死前看到了那麼多美好的幻象,她是在美好的幻想中死去的,特別是見到了最疼愛她的奶奶,所以她死了嘴上還帶着微笑。

預設2:小女孩是凍死的,爲什麼說“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提示:第一個“幸福”,指小女孩臨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過的,因此是幸福的;後一個“幸福”,指小女孩死了,就再也沒有了寒冷、飢餓和痛苦,就徹底幸福了。

四、拓展延伸,推薦課外閱讀

1、教師小結:這個賣火柴的小女孩,生活是這樣痛苦,幻想是這樣美好,而結局又是這樣的悲慘。讀完這個感人的童話,你們一定有許多話想對這個可憐的小女孩說。請同學們先來讀一首小詩《你別問,這是爲什麼》,再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

2、佈置課後作業。藉助表格,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並和他們交流自己的感受。

3、推薦課外閱讀。安徒生的《海的女兒》《醜小鴨》等,都是膾炙人口的童話故事,課後,大家可以找來好好讀一讀。

五、板書設計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從理解重點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所展開地合理想象。

3、能理解課文思想內容,激起對資本主義社會裏貧苦兒童悲慘生活的同情。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從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2、從最後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裏蘊含着的意思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蒐集安徒生的資料。課文有關課件。

【預習題綱】

1、自由朗讀課文,圈劃出不懂的字、詞或喜歡的詞、句子,小組討論解決不懂字詞。

2、再讀課文,回答問題。

(1)本課的作者是()國作家(),他的作品還有()等。

(2)小女孩共幾次擦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麼?爲什麼會看到這種事物?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年的大年夜你們是怎樣過的?大年夜本來是很高興的,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有雞、鴨、魚、蝦等好菜,大家生活在這裏是幸福的,但在沙俄統治下的俄國人民卻過着悲慘的生活,有一個小女孩,她在大年夜還要在街上賣火柴,你們想知道她在街上賣火柴發生了什麼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板書課題]只要你認真學習,就知道小女孩究竟發生什麼事了。

二、檢查預習

1、指名讀生字,師生正音。

2、開火車讀生字,組詞。

3、大家自由大聲的朗讀課文,讀完後完成一個練習:課文先寫了小女孩_______,再寫小女孩________,最後寫小女孩_____。

課文就寫了這樣三部分內容,下面我請大家把課文分成三段,看誰分的又快又準確。

(1)悲慘生活;

(2)美好幻象;

(3)凍死街頭。

三、重點研讀課文第一段

1、這節課,我們重點研究課文第一段,下面我們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一段,讀後說說小女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可憐)

2、我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第一大段,邊讀邊思考,你是從文中那些詞句中體會到小女孩的可憐?並說說理由,前後桌之間可以討論。

討論交流:主要從小女孩的冷、餓、無人同情、受人欺負、家窮等幾個角度體會到小女孩的可憐。例如:在學生體會又冷又餓後,教師小結,這樣一個又冷又黑的大年夜本來應該是在家中圍着溫暖的火爐,吃着豐盛的晚餐幸福的度過,可小女孩卻光着頭赤着腳流落街頭,真是太可憐了!在學生體會了小女孩無人同情、受人欺負後,教師小結,這樣一個小女孩在冰天雪地的大年夜忍凍捱餓一整天,不僅得不到別人的半點憐憫,甚至還有受別人的欺負,真是太可憐了!

重點句學習:

(1)“這一整天,誰也沒有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有給過她一個錢。”從三個“一”你體會到什麼?

(2)“雪花落在她的金黃的長頭髮上,那頭髮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不過她沒注意這些。”

這些指那些?她爲什麼沒注意這些?小結,誰不愛美麗?可此時的小女孩,又冷又餓根本無法顧及外表的美麗,她想要的只是能讓她吃飽穿暖,可就是這樣小小的要求都是無法實現的,小女孩真實太可憐了!

(3)“每個窗子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着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爲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

這個指哪個?她爲什麼忘不了這個?大年夜本該一家人團聚一起幸福的度過,可小女孩卻只能踏着冰雪流落街頭,有家不能回,真是太可憐了!

四、朗讀指導

1、同學們,剛纔我們從詞句中體會到小女孩的可憐,現在請大家選擇自己最想讀的一句話,細細品位,怎麼通過朗讀表現小女孩的可憐。

2、指導交流,主要通過重音、語速、表情的指導讀出小女孩的可憐。指導方式先個別指導,同學交流、老師範讀、學生齊讀。

3、下面大家選擇自己最想讀的句子,我們一起自由把它讀出來。

五、討論

同學們聽了大家剛纔的朗讀,我不僅深深同情小女孩悲慘的遭遇,與此同時我的心中也不由的涌起一股強烈的怒火,你們知道我爲什麼憤怒嗎?你們現在也開始爲小女孩的遭遇感到不平了嗎?俗話說不平則鳴,今天我們就要在這兒爲小女孩鳴不平!我們要控訴那些導致小女孩悲慘命運的人,下面大家想一想,你要控訴誰,要控訴他什麼?(控訴沒有同情心的行人,欺負窮人爲樂的坐馬車的有錢人,欺負同齡人的小男孩,不疼愛孩子、不稱職的父親,罪惡的根源萬惡的社會制度)

六、總結,設置懸念

同學們,在小女孩生活的時代,是沒有人爲她鳴不平的。小女孩最終活活的凍死在街頭,但她卻是帶着微笑離開這個沒有幸福的世界的,你們想知道這是爲什麼嗎?我們下節課再來學。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安徒生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擁有生命是幸福的,只要你擁有健美的心靈,什麼樣的厄運也不能奪走你的幸福。那麼,應該說,只要活着,就能體會到幸福的存在,可是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卻在這樣一段話(出示):“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那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過渡):這一切都是真實的嗎?小女孩看到什麼美好的東西會使她感到那麼幸福呢?

二、品讀,感悟

1、聽老師讀第二段,(讀時課件演示)學生思考:小女孩心中,幸福是什麼?

2、學生交流,得出結論:是因爲小女孩擦燃火柴,在幻想中得到了火爐,烤鵝,聖誕樹,最重要的是,她還見到了親愛的奶奶。

3、爲什麼小女孩覺得有一個溫暖的火爐就是幸福的?請大家輕聲讀第5自然段,聯繫上下文,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4、四人小組交流學習成果。

5、全班交流,綜合意見

抓住重點句,進行感悟:

①“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

含義:因爲她寒冷難忍,在迷迷糊糊中把一根火柴的光看得非常神奇,把一根火柴的熱看得非常溫暖。

②“她坐在那兒,手裏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

含義:小女孩在幻景中是那麼溫暖,但是回到現實中,包圍她的只是這寒冷、漆黑的夜晚。

③“她敢從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來……來明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

含義:火柴是用來維持生計的,平日肯定捨不得用一根,但是她實在是被凍死了,課文有一句:“她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說明了這一點。

6、由於難忍的寒冷,小姑娘幻想得到火爐,那麼她爲什麼會幻想到噴香的烤鵝呢?小組合作學習,一人朗讀,其他同學先聽,然後聯繫實際說說體驗,討論從這段話中,你又領悟到了什麼?你能不能補充板書呢?

①富人和窮人的生活差別是那麼大,當窮人還在忍飢挨餓時,富人卻能在佈置精美的餐桌前享用豐盛的聖誕大餐。

②小女孩眼前只是一堵又厚又冷的牆,冷酷的現實,隔絕了她和美好的幻想,當小女孩回到現實中來時,只會更加痛苦。

7、雖然幻想消失後,現實只會讓人更加痛苦,但是小女孩仍然無法抑制內心對幸福的渴望,她一次又一次地擦燃了火柴。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二段剩下的部分,再仔細想想:這四次幻想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爲什麼?

三、反覆引讀,細細品味

四、作業佈置

讀一讀安徒生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