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數學《乘法分配律》的教學設計範文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爲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上冊數學《乘法分配律》的教學設計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上冊數學《乘法分配律》的教學設計範文

四年級上冊數學《乘法分配律》的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青島版四年級下冊第24-25頁紅點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有步驟的觀察、猜測、比較、概括,引導學生自己建構乘法分配律的全過程。

2.幫助學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掌握其數的特點和結構形式,並學會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從而培養學生的分析觀察能力,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課件,卡片(課前發給學生)

教學過程:

一、擬定自學提綱

自主預習

1.創設情境:(多媒體出示24頁情境圖)

教師引導:同學們,請認真觀察情境圖,你能得到哪些數學信息?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濟青高速公路全長大約多少千米?

相遇時大巴車比中巴車多行多少千米?)

(教師把這兩個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教師引導:這節課,我們將通過研究一輛大巴車和一輛中巴車在濟青高速上相遇的問題繼續探索乘法運算的規律。

2.出示學習目標:這節課的學習目標是:(多媒體出示)

(1)運用觀察、猜想、驗證、歸納的數學方法,通過自主解決上述問題,探索發現乘法分配律,會用自己的話表述,會用字母表示。

(2)樂於把自己學習的收穫、困惑、體會與大家分享,樂於與同學合作。

教師引導:有信心達到這兩個目標嗎?(有!)

老師的指導會對你們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請看自學指導:

3.出示自學指導(認真看課本第24頁到25頁第二個紅點前的內容,重點看圖上同學的對話。思考:

(1)如何求濟青公路的全長,有幾種解法,如何列式計算。

(2)比較兩種解法的計算過程和結果,你有什麼猜想?再舉幾個例子來驗證一下,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3)什麼叫乘法分配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5分鐘後彙報自學成果,看誰能獨立用多種方法解答黑板上的三個問題,並能發現乘法運算的規律。)

4.學生按自學指導自學,教師巡視,關注學困生。

二、彙報交流評價質疑

調查學情:看完的同學請舉手!看會的請放下。

1.小組交流:

學習中你有哪些收穫、困惑和體會,請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2.班內彙報:

師指小組選代表按順序彙報自學指導中的思考題,其餘同學隨機質疑、補充。

課堂生成預設:

(1)濟青高速公路全長大約多少千米?

教師追問:第一種算法是先算什麼,再算什麼?第二種算法呢?

預設一:先算兩輛車1小時共行多少千米,再算兩輛車2小時共行多少千米,就是濟青高速公路的全長;

預設二:先算大巴車2小時共行多少千米、中巴車2小時共行多少千米,再算兩輛車2時共行多少千米。就是濟青高速公路的全長。)

(2)相遇時大巴車比中巴車多行多少千米?

(110-90)×2110×2-90×2

=20×2=220-180

=40(千米)=40(千米)

教師追問:你能說說兩種算式的意思麼?

預設一:第一種算法是先求大巴車1小時比中巴車多行的路程,再求大巴車2小時比中巴車多行的路程;

預設二:第二種算法是先分別求出大巴車和中巴車2小時行的路程,再求大巴車比中巴車多行的路程。

(3)觀察、比較兩種算法的過程和結果,你有什麼發現?

預設一:第一種算法是先加(或減)再乘;

預設二:第二種算法是先分別相乘再加(或減),但計算結果相同。

(4)據此,你有什麼猜想?

預設:兩個數的和(或差)乘第三個數,等於這兩個數分別乘第三個數,再把所得的積相加(或相減)。

(5)怎樣驗證你的猜想呢?

(師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學生觀察、彙報。重點引導學生從計算結果,算式的結構和計算方法上比較。

通過觀察,有何發現?引導學生回答:

舉例驗證:(125+12)×8=125×8+12×8

(40-4)×25=40×25-4×25

(8+16)×125=8×125+16×125

(80-8)×125=80×125-8×125

…………

(6)通過驗證,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結論:兩個數的和(或差)乘第三個數,等於這兩個數分別乘第三個數,再把所得的積相加(或相減)。

教師總結:這是一個偉大的發現!這個規律叫做乘法分配律。

(板書課題)你會用字母表示這個規律嗎?

(用字母表示:(a±b)c=ac±bc)

三、抽象概括總結提升

1.通過以上研究,你得到了什麼結論?

課堂預設:

預設一:兩個數的和乘一個數,可以把它們分別乘這個數,再把所得的積相加,結果不變。

預設二:兩個數的差乘一個數,可以把它們分別乘這個數,再把所得的積相減,結果不變。

預設三:兩個數的和(或差)乘第三個數,等於這兩個數分別乘第三個數,再把所得的積相加(或相減)。

預設四:這個規律叫乘法分配律,可以用字母表示爲:

(a±b)c=ac±bc

2.如果是多個數的和(或差)乘一個數,這個規律還存在嗎?你怎樣驗證你的猜想?

課堂預設:

舉例驗證:(2+3+5)×4=2×4+3×4+5×4

(1000+100+10)×3=1000×3+100×3+10×3

…………

教師總結:多個數的和(或差)乘一個數,可以把它們分別乘這個數,再把所得的積相加(或相減),結果不變。

設計意圖:將乘法分配律適當拓展

3.在記憶這個規律時,應該注意什麼?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理解、記憶乘法分配律,避免常犯的錯誤。

課堂預設:

預設一:括號裏的每一個數都要乘括號外的數。

預設二:括號裏的.數必須是相加或相減,如果是相乘就不是乘法分配律。

預設三:這個規律還可以倒過來看。

教師追問:怎樣倒過來看?

預設:幾個數都乘同一個數,再相加或相減,可以先把它們相加或相減,所得的和或差再乘這個數,結果不變。

四、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教師引導:怎麼樣?學會了嗎?想不想挑戰一下自己?

1.考一考(課件出示第26頁第2題)

(1)指4名學困生板演,其餘同做在練習本上。

(2)展示不同答案:誰的答案和板演者不同?請到黑板前展示出來。

課堂預設:(以第一題爲例)

(80+70)×5(80+70)×5

=80×70+70×5=80×5+70×5

2.議一議

(1)你認爲誰的答案對,爲什麼?誰的答案不對,爲什麼?

(2)第一種答案是把括號裏的兩個加數相乘了,不符合乘法分配律,所以錯了;第二種答案符合乘法分配律,所以是正確的。

(3)用同樣的方法評議其餘3題。

(4)同桌互改

(5)統計錯題情況,讓小組代表說說錯誤原因。

(6)學生各自訂正錯題。

3.全課小結:你在本節課中有什麼收穫?

課堂預設:

預設一:我知道了什麼是乘法分配律。

預設二:我又體驗了探索數學規律的一般方法——通過觀察發現問題——提出猜想——舉例驗證——得出結論。

預設三:我感受到我們山東省的交通真是便利,作爲山東人我感到自豪!

五、當堂訓練

1.出示課本第26頁第3題

2.《新課堂》第17到第19頁信息窗2第1課時內容。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複習,你有什麼收穫?對自己的表現還滿意嗎?談一談你的感受。

四年級上冊數學《乘法分配律》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

2.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3.通過觀察、分析、比較,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教學重點: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教學難點:乘法分配律的反應用.

教具:教學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一、比賽激趣,提出猜想

(1)、同學們,學習新課前,我們先來一個小小的數學熱身賽。請大家準備好紙和筆。(請看大屏幕,左邊的兩組同學做第一小題,右邊的兩組做第二小題,看誰做的又對又快,開始)

7×28+7×72

7×(28+72)

(2)、評出勝負。(做完的同學請舉手,彙報計算過程。可以看出右邊的同學做得比較快,(問同學)你們有什麼意見嗎?這兩道題有什麼聯繫嗎?)

這兩道題運算順序不同,但結果相同,可以用一個等式表示:

7×28+7×72=7×(28+72)

(3)命名猜想。

這位同學說的非常好,我們就先將他的這個發現命名爲××猜想。(板書:猜想)

二、引導探究,發現規律。

1、我們下面就一起來驗證一下這位同學的猜想在其它的題裏是否也成立。

2、商場“五一”舉行讓利大折扣,王老師趁這機會去爲參加校園歌手比賽的五位同學挑選服裝,請看大屏幕:(出示情境圖)

(1)看到這幅圖畫,你瞭解到了什麼信息?你想提什麼問題?

(2)你能用兩種方法列出綜合算式嗎?

(3)學生獨立列式,教師巡視

(4)交流反饋:你是怎麼想的,怎樣列式計算

板書:65×5+45×5(65+45)×5

(5)觀察這兩個算式,你有什麼發現?

3、舉例驗證,進一步感受

認真觀察屏幕上的這個等式,你還能舉出含有這樣規律的例子嗎?(板書:舉例)

把自己舉出的例子在練習本上寫一寫,誰來說一說自己舉的例子,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等號左右兩邊是否相等。(可舉三個例子)輕聲讀這些等式,你發現了什麼?

4、歸納總結,概括規律。

(1)現在誰能說一說這些等式有什麼共同特點?(板書:總結)(運算順序不同但結果相同)

(2)剛纔我們用舉例的方法驗證了××猜想,在舉例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現與結果不一樣的例子?能不能舉一個這樣的反例。

(3)看來這個規律是普遍存在的,××同學,恭喜你!你的猜想是正確的。這個規律在數學上叫做乘法分配律。(板書)

(4)像這樣的等式寫得完嗎?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把這些等式中存在的規律表示出來嗎?請同學們先在小組裏說一說。

反饋時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學生可能用語言描述,可能用字母表示……)

用字母表示:〔a+b〕×c=a×c+b×c

用語言敘述:兩個數的各乘第三個數,可以把這兩個數分別和第三個數相乘,再求和。

(5)大屏幕出示關於乘法分配律的總結,學生齊讀。

三、探索發展,應用規律

(1)、我們發現了乘法分配律,那麼它對我們的計算有什麼幫助呢?(板書:應用)(學生舉例說)

(2)對,應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請同桌合作研究下面這些題目怎樣計算比較好?請看大屏幕:誰來讀一下題。

四、鞏固內化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填寫,指名報,全班共同校對。

明確:根據什麼這樣填寫?第1題和第2題在乘法分配律的應用上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自己判斷。然後請生說說判斷的依據。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讓每位學生都用兩種方法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指名板演。

明確:這兩種算法有什麼聯繫?符合什麼規律?

小結:通過長方形周長兩種計算方法的比較,也說明了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使我們看到,乘法分配律我們早已不自覺地在運用了。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各自按運算順序計算,指定兩人板演,共同訂正。

提問:每組兩道算式有什麼聯繫?哪一題的計算比較簡便?

小結:有時是先乘再求和比較簡便,有時是先求兩數的和再乘比較簡便,大家要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靈活對待。

五、總結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