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四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

乘法分配律四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一、創境

1、直接出示:師口述:張阿姨買5件夾克和5條褲子,一共要付多少元?你們能用兩種方法解答嗎?(獨立)指名板演

2、組織交流:你是怎麼想的?(先求什麼,再求什麼)

比較:最後結果,你發現什麼?

說明:這樣的兩個算式可寫成一個等式

3、出示課題運算律

今天,我們就來仔細研究這兩個算式,找出其中隱藏的祕密。

二、探究:

1、仔細觀察此算式,比較等號的兩邊有什麼聯繫?

2、明確:左邊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右邊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3、根據觀察,你有什麼猜想?是不是所有這樣的兩道算式間都有這樣聯繫呢?

列舉指名口答算式齊計算感受結果相等

4、發現規律

5、出示公式

三、應用深化

1、完成1,填一填

2、完成2

3、完成4

老師出一道算式,請同學們根據乘法分配律,說出算式,比比誰反應最快。

4、完成3:你能用兩種不同方法計算長方形菜地周長嗎?

5、完成5

四、回顧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五、作業

對自主探究與有效生成幾點嘗試

——《乘法分配律》教學案例與反思

一、回顧

本課對乘法分配律的教學,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兩種算法之間的聯繫與區別,即先算出一套的和再乘5套,與先分別算5件及服和5條褲子的總價再相加,它們的結果相等;再通過例舉驗證,觀察比較,歸納出乘法分配律;最後進行多層次的練習,進一步提升孩子們對乘法分配律理解與應用。

二、反思

新課程如春風化雨,走進了師生的生活。倡導自主探究,關注有效生成,成爲新課程改革永恆的主題。在追求有效的教學中我作出了以下幾點的嘗試:

1、從具體的問題情境出發,有利於學生的自主探索

對於5套運動服一共多少元,這樣的問題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是駕輕就熟的。結合熟悉的問題情境,便於學生理解兩種算法間的聯繫與區別,

爲後敘對乘法分配律的成功探究理好伏筆。最近發展區理論告訴我們,只有找準了學生的知識起點,纔能有效的教學,熟悉的問題情境面向全體學生,只有全面參與的探究,纔是真正的自主有效的探究。

2、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在驗證過程中形成共識。

數學的猜想是在一系列的實驗、觀察、歸納、類比的基礎上獲得的,數學活動脫離了猜想就會顯得沒有意義。本課教學乘法分配律的探究過程分爲幾個層次:(1)啓發猜想。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上通過比較,引導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提出猜想。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激起創新的火花。(2)例舉驗證。讓學生圍繞猜想,以小組探究爲主要形式,以獨立思考例舉算式與合作學習有機結合,算出得數發現兩種算式結果相等,在相互交流中,形成對乘法分配律的共識。在交流、合作中,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3、設計多層次練習,在層層深入中啓迪學生的智慧

在形成對乘法分配律的認識後,分幾個層次運用知識訓練,首先是基礎訓練,書本55頁第1、2、3題練習從正的兩個角度進行,使學生明確乘法分配律是互逆的。從而達到靈活運用真正理解並掌握的目標。其次變式練習,我將書本55頁第4題組練習設計成遊戲的形式呈現,讓學生在國鬆的氛圍中,發現用乘法分配律可使計算方便。最後拓展延伸啓迪智慧。練習中再次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通過觀察與比較體會到乘法分配律不僅適用於一個數兩個數的和,也適用於一個數乘兩個數的差。在這層層深入的練習中面向了全體學生,使每個孩子有所進步,有所發現,有所啓迪,有所收穫。

新課改的腳步在前行,新課扆的理念在深入。作爲教師只有不斷內化新課程理念,才能使自己的教學面向全體,促使學生真正的自主探究,成爲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