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凇》教學設計(彙編15篇)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霧凇》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霧凇》教學設計(彙編15篇)

《霧凇》教學設計1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以前學過的《九九歌》還記得嗎?誰來爲大家背一背?

2、出示課件,教師深情導入

3、板書課題:霧凇。指導寫

4、聯繫圖片,朗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師範讀

2、自讀課文

出示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可以動筆圈出生字詞標號)

2、課文主要寫了霧凇的什麼?

3、交流課文主要寫了什麼?(景象,形成,讚歎)

4、相機出示相關段落:

(1)景象部分:

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潔白晶瑩的霜花綴滿了枝頭,在陽光照耀下,銀光閃爍,美麗動人。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奇觀。

指導讀準“堤”字,讀通句子(指導停頓),換詞理解“聞名全國”

(2)形成部分

*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裏,空氣中/過於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

“凝”,後鼻音

這句中你讀懂了什麼?(霧凇形成的兩個條件:飽和的水汽,遇冷)

松花江畔具備了形成霧凇的兩個條件了嗎?

*從當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間,松花江上游/豐滿水庫裏的水/從發電站排出時,水溫約在4攝氏度左右。這樣,松花江流經市區的時候,非但不結冰,而且江面上/總是瀰漫着陣陣霧氣。

指名讀,正音“當”;出示停頓,指導讀好長句

遇冷凝結:

*每當夜幕降臨,氣溫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左右時,這霧氣便隨風飄蕩,涌向兩岸,籠罩着十里長堤。樹木被霧氣淹沒了。漸漸地,燈光、樹影模糊了。

指名讀,生字的音都讀準了,詞語有沒有不理解的?

在松花江畔的人們進入夢鄉,他們周圍在霧氣籠罩下正悄然發生着變化,誰來接着讀——

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最初像銀線,逐漸變成銀條,最後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鬆雪柳了。

(3)讚歎部分

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樹木,一夜之間變成一件件潔白的藝術品,快去看看吧,誰願意讀第三自然段?指名讀

過度:究竟是怎樣的一番景象能令人們發出這樣的讚歎?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

霧幕零

堤俗攝淹模

覺得哪個字比較難記?你有什麼好辦法?哪個字需要老師幫忙?範寫,生描紅。

四、小結

這麼壯觀的霧凇奇觀,究竟是怎樣一點點形成的呢?中外遊客又對他發出怎樣的讚歎呢?下節課我們將繼續走進松花江。

22、霧凇

景觀

形成

讚歎

《霧凇》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說是寫景,其實作者在用優美的語言描寫霧凇美景的同時,也介紹了霧凇的形成過程,讓學生感悟霧凇的美,理解霧凇的形成過程是本課的重點。體悟作者的用詞之精妙,感受文字背後的意境之美,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是本課的難點。

學情分析

由於學生生活在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地區,根本沒有見過霧凇,甚至有的同學根本不知道霧凇是什麼,因此,在學習中,學生無法找到建構的舊知,給教學帶來了困難。因此,上課時可以藉助網絡解決了這個問題,製作了課件,運用大量的霧凇圖片,以增強學生的直觀感知。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受霧凇的奇特和美麗。

2、瞭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以及霧凇的奇異景象,使學生受到美的陶冶。

3、通過感悟霧凇的奇特美麗,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瞭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及霧凇的奇異景象,感受霧凇的美麗,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引導感悟,以悟促讀

教學過程

一、詞語遊戲,揭題質疑。

1、這節課是上午的最後一節課了,大家一定很辛苦。我們先來玩一個漢字遊戲,怎麼樣?(形聲字,根據偏旁猜意思)

大家看這一組漢字:蜻、晴、清,“青”表示它們的讀音,而我們能夠根據它們的偏旁猜出每個漢字不同的意思。這就是形聲字。

看,老師出示松樹的“鬆”,給它加偏旁,“凇”猜猜和什麼有關係?

字典中解釋凇是在地表或地面物體上,雲霧或雨滴以及除霜、露外的水汽凝結成的冰晶。

2、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篇課文就和它有關係,看課題,一起讀。讓我們一起把課題寫在黑板上,注意生字“霧”的寫法。

3、同學們,每年隆冬時節,當北國大地萬木蕭條的時候,我們走進東北的吉林市,你卻會看到一道神奇而美麗的風景,那就是吉林霧凇。它與長江三峽、雲南石林、桂林山水齊名,爲全國的四大自然奇觀之一。

4、那麼關於霧凇,你最想知道什麼?

5、趕快打開課文,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找答案。

二、自讀課文,理清思路。

1、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遇到難讀的詞語或句子多讀幾遍,想想課文主中講了哪些內容?

2、交流:

(1)這篇課文有不少生字新詞,老師把它們分別放在句子中,誰勇於挑戰?

A、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潔白晶瑩的霜花綴滿了枝頭,在陽光照耀下,銀光閃爍,美麗動人。

B、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裏,空氣中過於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

C、從當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間,松花江上游豐滿水庫裏的水從發電站排出時,水溫在4攝氏度左右。(當的讀音)

(2)其實本課還有幾個多音字,誰能讀好含有這些多音字的句子:

A、每當夜幕降臨,氣溫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左右時,這霧氣便隨風飄蕩,涌向兩岸,籠罩着十里長堤。

B、樹木被霧氣淹沒了。

C、漸漸地,燈光、樹影模糊了。

(3)大家都能掃除詞語或句子障礙。誰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哪些內容,能解決你們剛纔的疑問嗎?

(霧凇的樣子,霧凇的形成,人們對霧凇的讚美。)

三、創設情境,品讀想象。

1、你們想看看霧凇嗎?來輕輕地跟隨老師的腳步一起走進吉林。(看視頻、師範讀第一自然段)

2、看到這,你們想說什麼?(你覺得霧凇怎麼樣?)(隨機板書:美麗動人)

3、帶着這種感受大聲地讀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4、請生讀,霧凇美在哪?從哪體會到它是聞名全國的奇觀?

(十里長堤綴滿枝頭—多、壯觀;銀光閃爍潔白晶瑩—色澤美麗)

5、誰也抓住了這些詞語讀好第一自然段,給我們再現吉林霧凇奇觀?(出示第一自然段)

6、霧凇不僅聞名全國,還享譽世界呢!好多外國友人都爭相來到這裏,就爲了一睹霧凇的風采。一起讀。

7、霧凇不光美在它的顏色和光澤,還美在它的姿態。第三自然段用一個詞來形容它的姿態怎麼樣?(千姿百態)

8、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鬆柳凝霜掛雪,戴玉披銀,一個有一個姿態,你覺得它們像什麼?

出示:吉林霧凇潔白晶瑩,有的像( ),有的像( ),還有的像( ),真是千姿百態!

總結:霧凇奇特的景象,帶給大家無窮的想象。

四、以讀感悟,瞭解成因。

1、潔白晶瑩的霧凇如銀髮飄飛,似排排雪浪。它能成爲聞名全國的奇觀,不僅在於它奇特的景象,還在於它那奇妙的形成過程,誰能用書上的一句話說說霧凇是怎樣形成的?

出示: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的季節裏,空氣中過於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

4、一起讀。這句話告訴我們霧凇形成需要幾個條件?

(隨機板書: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

5、那麼這飽和的水汽從何而來?水汽遇冷怎樣形成霧凇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說一說這一奇特的形成過程。

6、生默讀。

7、交流:

(1)飽和的水汽從何而來?

句子:“從當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間,松花江上游豐滿水庫裏的水從發電站排出時,水溫在4攝氏度左右。這樣,松花江流經市區的時候,非但不結冰,而且江面上總是瀰漫着陣陣霧氣。”

師:水汽在哪裏?

師:從當年12月到第二年2月,松花江那裏的氣溫是多少?(零下30攝氏度)水庫裏排除的水,水溫是多少?(4攝氏度)

(4攝氏度左右的飽和的水汽遇冷就在江面上凝結成了濃重的霧氣。就像是冬天你呼出的熱氣就成了白色的水汽,夏天就看不到了,道理是一樣的)

師:所以,水庫的水在四攝氏度,水流經市區的時候——

師:瀰漫陣陣霧氣,說明霧氣怎樣?(很濃很大)還有哪些詞體會到霧氣濃,有飽和的水汽?(涌、籠罩、淹沒、模糊)

(2)有了過於飽和的水汽,還需要遇冷,向我們今天的氣溫能形成霧凇嗎?(板書:足夠的低溫)

(3)有了霧凇形成的這兩個必不可少的條件,讓我們一起輕輕地欣賞它的形成。

出示句子:

①指名讀:這蒸騰的霧氣……最後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鬆雪柳了。

②霧凇的形成過程如果用兩個字來形容,你會用兩個字?(慢、輕)

③你來“慢慢地、輕輕地”讀一讀這句話。

(4)看圖片:看這蒸騰的霧氣就是這樣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這就是凝結。

(4)霧凇慢慢地輕輕地在不斷變化着:最初——,逐漸——,最後——

五、讚美霧凇。

1、過渡:一夜之間,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樹,柳枝綴滿了潔白晶瑩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樣美麗動人。人們漫步江邊,觀賞着這千姿百態的瓊枝玉樹,發出了怎樣的讚歎?

2、用唐代詩人岑差的詩句(出示)來讚美霧凇的壯美景象真是再貼切不過了。一起讀

六、佈置作業。

1、霧凇如雪般潔白,似銀樣閃爍,晶瑩的霜花“綴滿”枝頭,奇妙的美景綿延千里,形成的過程又是如此神奇美麗,難怪作者說它是——(聞名全國的奇觀)板書奇觀

2、

假如你是一名小導遊,你會怎樣介紹吉林霧凇?

假如你是一名小作家,你會寫些什麼?

假如你是……,你會……

板書設計:

晶瑩潔白銀光閃爍

景觀

千姿百態瓊枝玉樹

霧凇奇觀

成因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

《霧凇》教學設計3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

3.感受霧凇景觀之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9.霧凇。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吉林霧凇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板書:潔白晶瑩銀光閃爍)。對,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奇觀。(板書:奇觀)

2.這麼美麗動人的霧凇,同學們想欣賞一番嗎?

3.欣賞了這麼美的霧凇後,你還想知道什麼呢?

4.好,下面我們就來認真學習課文第二段,進一步瞭解霧凇是怎麼形成的,吉林爲什麼會形成這麼美的霧凇。

二、講讀課文第二段。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輕讀課文第二段,讀完後同桌相互討論一下:你從課文中初步讀懂了什麼呢?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霧凇,俗稱樹桂,是在嚴寒季節裏,空氣中過於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這句話。)

2.請同學們再讀這句話,說說你會從中發現什麼呢?

3.你真是個善於發現、善於思考的孩子!那麼,老師請大家再繼續自讀課文第二段,我們還可以從哪些語句中看出吉林就具備這些條件呢?學生自讀課文,然後小組討論。

4.那老師要問了,具備了這些條件,松花江畔就一下子形成這麼美的景觀了嗎?那你認爲是怎麼形成的?你從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來呢?(根據回答,在“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下加着重號。)

這些詞和句告訴我們霧凇是無聲無息地、慢慢地逐步凝結而成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課文中的哪句話更進一步地說明了這一點?(引讀:最初_____,逐漸______,最後_______。)

作者觀察多細緻、多耐心啊!正是由於作者經過了長時間耐心細緻的觀察,才發現了這個奧祕,當他發現松花江畔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鬆雪柳時,他會怎樣呢?那麼,你能把這段話讀好嗎?(指名讀、齊讀)

三、講讀課文第三段。

1.多美的霧凇呀!同學們,你想象一下,霧凇還有哪些姿態呢?

2.說得真不錯,那你能用書上一個詞來概括嗎?(板書:千姿百態)你還能用哪些詞概括?

3.作者通過多次觀察,才發現霧凇形成需要一個過程,正因爲經過大自然長時間的孕育、積累,才形成了如此美麗動人的霧凇。下面,就讓我們再次領略一下這壯麗的奇觀吧!

4.同學們,再次欣賞了美麗的霧凇,你現在最想說什麼呢?松花江畔的人們會說些什麼呢?

請說說詩句的意思。

此時,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樹枝上披上了潔白晶瑩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麼美麗,叫人怎麼不發出讚歎啊!讓我們飽含讚美之情再齊讀最後一段吧!

四、總結全文。

1.同學們,經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2.今天,我們一起領略了吉林霧凇的美麗與奇特,瞭解了它形成的過程,更懂得了只有經過長時間耐心細緻的觀察,善於思考,才能從大自然中探索到更多的奧祕,發現更多的美。今後,希望大家也能像作者一樣,從大自然中、從平凡的生活中發現更多的驚喜!

五、佈置作業。

仔細觀察一下清晨霜凍的景色,並注意太陽出來後,霜逐步化解的過程,仿照本課寫法,作一次小練筆。

板書:

潔白晶瑩

29.霧凇

銀光閃爍

奇觀

千姿百態

《霧凇》教學設計4

教材簡析:

《霧凇》是蘇教版語文第七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吉林霧凇瑰麗而奇特的景象,重點介紹了霧凇形成的原因和霧凇的形成過程,突出了霧凇的千姿百態,潔白晶瑩的奇特瑰麗,給人一種強烈的美感。課文首尾呼應,文章結構嚴謹,中心突出。確定本文教學目標,教學步驟時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重在引導學生欣賞霧凇之美。

多媒體運用設想:

《霧凇》是一篇寫景散文。作者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吉林霧凇瑰麗而奇特的景象,並說明了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這篇散文雖然篇幅不長,但語言卻精練、優美。

一、畫龍點睛突破難點

1、利用霧凇的錄象突出教學難點。體會霧凇的美麗。教學中當學生通過自學,討論體會了霧凇的美麗、奇特後,教師適時地放錄象霧凇。學生在學習感悟、想象語言文字的基礎上,看到這樣富有震撼力的畫面,直觀地驗證了霧凇的特點,所配優美的音樂使學生進入了一種美的情境之中,接着教師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

2、利用霧凇形成過程的畫面切換,突破難點,當學生初步認識霧凇以後,教師設計這樣一個動畫,幫助學生理解霧凇的形式過程,例如:“潔白晶瑩”、“綴滿”、“銀光閃爍”、“千姿百態”、“瓊枝玉樹”這些詞語從顏色、數量、姿態等方面,描繪了吉林霧凇瑰麗而奇特的景象。又如奇妙的比喻、豐富的想象對實景進行多層次地描繪。“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三個疊詞,和“一層一層”使大家體會霧凇形成過程,並留下從“銀線”到“銀條”再到“銀鬆雪柳”這些畫面如果能用多媒動畫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孩子們如同身臨其境,受到美的陶冶,霧凇的形成過程也能理解得淋漓盡致。

3、利用動畫鞏固教學難點。在學生理解了霧凇形成過程之後,教師可出示剛纔動畫,讓學生看着畫面當導遊,向大家介紹霧凇的形成過程。

二.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1、《霧凇》是一篇寫景散文。在這節課的教學中藉助多媒體技術編制集音畫像爲一體的課件,把學生帶入到課文所描述的神祕的境界中去,課堂上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絕好教學效果。

2、多媒體體的運用可以給學生以思維上的啓迪,觸發學生思維的靈感,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創造了條件,同時還會營造出一種愉悅、和諧、民主、平等競爭的學習氣氛。

三、向課外延伸擴大知識量

我們正處於現代信息社會之中,我們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效果,恰當擴大信息量是一個重要環節。據有關專家的研究表明,人們學習知識時必須依靠人的生理器官,對客觀事物的感覺是人認識的基礎,聽和看是主要的學習器官。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學生大量增加相關的聽和看的機會,而且能夠使聽和看同時接受某一信息,信息量是原來教學信息量的數倍、甚至十倍以上。在語文閱讀教學中,

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用文字、圖像、聲音的巧妙結合,可以大大增加課堂的信息量,實現課內外的溝通,全面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素質。我們學習《霧凇》這一課時,已進入冬天,多數的早晨都有霜凍,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清晨霜凍的景色,並運用動畫出示太陽出來後,霜逐步花解的過程,或者出示雪花飄落,給樹木、花草、建築物穿上外衣的景象。仿照本課寫法作一次小練筆。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悟吉林霧凇的奇特美,使學生受到美的陶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瞭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及霧凇的奇異景象,感受霧凇的美。

教具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會背《九九歌》嗎?顯示《九九歌》。不會沒有關係,請同學們看屏幕,我們一起來讀。師生一起說。

2、這首兒歌告訴我們冬天最冷在什麼時候?三九嚴寒,大地冰封。祖國東北的吉林省更是冷到了零下三十幾度,可就在此時此地,出現了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課件:畫面上霧凇那如雪般潔白,似銀光閃爍晶瑩的霜花綴滿枝頭,奇妙的美景綿延十里,可謂壯觀。

3、請同學們看老師寫課題。師板書“霧凇。”““凇”是生字,我們一起來認一認。出示生字卡,學生齊讀兩遍。注意“凇”字的左邊是兩點水。師用紅筆描兩點水。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課前,老師已經佈置大家自學字詞,練習讀課文,並查找有關霧凇的資料,準備好了沒有?誰來把自己的學習收穫向大家彙報彙報。

(學生自由選擇彙報,教師尊重學生的權利,以學定教。)

1、學生讀生字卡:你讀得真好!不僅讀準了翹舌音,還把後鼻音也讀出來了。你能做小老師帶大家讀讀嗎?

2、你可以選你喜歡的一個自然段讀,也可以讀其中的幾句話。

(及時糾正學生朗讀中出現的錯誤,並對學生的朗讀從不添字、不漏字、不讀錯字等方面作評價。)

課件出示:一棵大樹,並用動畫技術設計“松花江上涌遊豐滿水庫裏的水從發電站排出,水溫4攝氏度左右。”的情景。指導學生讀好一個長句:“從當年……4攝氏度左右”顯示這句話,標出停頓。學生齊讀。

3、交流資料。

學生自由交流課前蒐集到的有關霧凇的資料,(名稱的由來、分類、作用等)教師給予適當評價。

現在,你能在“霧凇”前加一個詞語來表達一下霧凇留給你的印象嗎?顯示“()的霧凇”

三、學習第一段:

霧凇是神奇的美麗的。課件:關上教室的燈,拉上窗簾,打開電腦,啊,出現在屏幕上的是一個神奇的世界,霧凇那如雪般潔白,似銀光閃爍晶瑩的霜花綴滿枝頭,奇妙的美景綿延十里,可謂壯觀。

1、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呢?請你先默讀課文第一段,在能表現霧凇美麗的詞語下面做記號,然後反覆地練習朗讀,覺得讀得不錯後再讀給同桌聽聽,取長補短。爭取把霧凇的神奇與美麗讀出來,讀出自己的感受。

2、誰願意來讀給大家聽聽。其他同學要認真聽,待會兒要請你來評的。

3、組織同學評議。(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來評,還可以讓評的學生讀一讀)

4、學生各自再練習,爭取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5、誰再來讀?配上音樂。

6、讀得真好!自己再讀一讀,看誰最先背出來。學生齊背。

(伴隨着優美悅耳的配樂朗誦,學生們彷彿置身於銀裝粉砌的世界之中,他們隨着鏡頭欣賞了瑰麗無比的霧凇。學生們已經進入到了課件所帶入的情境中去了,他們興趣濃厚,思維活躍,主動探求,爲下一步的學習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四、學習第三段:

吉林霧凇聞名全國,吸引了衆多的遊客。清早,寒風吹拂,霧氣繚繞,人們漫步在松花江邊,觀賞着千姿百態的瓊枝玉樹。

課件出示“千姿百態的瓊枝玉樹”

1、你想看嗎?我們一起來欣賞。

2、你能結合剛纔看到的畫面告訴大家“瓊枝玉樹”的意思嗎?

3、還想看這些瓊枝玉樹嗎?這一次要一邊看一邊想象這些瓊枝玉樹的姿態都像些什麼?

4、同學們都被陶醉了,現在請你拿出筆來,展開想象,課件以“這兒的瓊枝玉樹真美”爲開頭寫幾句話,來描繪這些瓊枝於樹的姿態,你可以用上課文第一段中的一些詞語寫其中的一種,也可以寫幾種。

爲了便於同學們寫話,老師將連續不斷地播放這些畫面,大家可以先看看想想,然後再動筆寫。

5、課件播放配樂的畫面,學生動筆寫話。

6、交流。剛纔,老師看了一下,同學們寫得非常美,誰願意把寫的讀給大家聽?(提醒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課件出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7、這句話是人們在觀賞了霧凇後發自內心的讚歎,你懂它的意思嗎?

8、我們也一起來讚歎一下,請同學們拿好書,我們一起來讀最後一段。

五、拓展:

1、1990年1月9日,xx爺爺去吉林觀賞了霧凇後也題詞讚歎這一偉大的奇觀。課件顯示“寒江雪柳,玉樹瓊花。吉林樹掛,名不虛傳。”學生齊讀。

2、自1991年起,每年的一月,吉林省都要舉辦“中國吉林霧凇冰雪節”。再過二十多天,第十三屆霧凇冰雪節就要開幕了,想去看嗎?提到看霧凇,人們都這樣說:“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爲什麼這樣說呢?請同學們拿出老師發的資料讀一讀。

3、學生讀資料

六、留下懸念:

1、同學們,學到這裏,你心中有沒有產生什麼疑問?

2、吉林霧凇如此神奇美麗,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我想,這不僅是你心中的疑問,也是我們大家關心的問題,下節課我們共同去探究。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開始走近霧凇,誰來說說課文第一小節是怎樣描述吉林霧凇奇觀?(板書:奇觀)多美的霧凇呀,讓我們一起在音樂裏,美美地背誦課文第一小節吧!

(由複習舊知—背誦課文第一段導入,看似簡單,卻能起到很好的情感鋪墊,讓學生的腦海裏浮現出霧凇的形象,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形。)

二、情景交融,理解詞句

1、過渡: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奇觀吸引了四方遊客,讓不少人駐足留戀,讓我們也去漫步松花江畔,感受這如詩如畫的美景吧。

課件:人們伴着音樂漫步在松花江邊,觀賞着這千姿百態的霧凇奇景,打開課文,誰願意來讀第三小節?(指名讀)

(圖像與音樂的和諧組合,觸及了孩子的心靈,學生看着生動的動態畫面,自然會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體會。)

2、霧凇潔白高雅、銀光閃爍,想親眼目睹嗎?讓我們一同感受吧!(課件:霧凇形成動畫出示滿天是霧氣,大樹被籠罩,並逐漸掛上了霜花,讓同學們體會“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三個疊詞。最後形成一棵霧凇,這裏可以切換前面幾個鏡頭,讓學生體會“一層一層”、“銀線”、“銀條”、“銀鬆雪柳”通過這樣一幅幅畫面展示霧凇的形成過程,)

3、你看到霧淞哪些姿態,它們像什麼?用上這句式,將你看到、想象到的景象描繪出來吧。

課件出示:吉林霧凇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4、霧凇的姿態這麼多,段中有一個成語作了恰當概括,誰能找出來?(課件出示:千姿百態)誰來說說還能用什麼詞語?

5、朵朵銀花,排排雪浪,人們漫步在松花江邊,觀賞着這千姿百態的瓊枝玉樹,便會情不自禁地讚歎――(引讀人們的讚歎)

(1)(引讀)綿延十里的堤岸上,一棵棵、一行行松枝、柳樹披着霜花,彷彿是千萬棵梨樹在一夜之間綻放出美麗的花朵,那麼潔白,那麼晶瑩。觀賞着霧凇的我們也都情不自禁地吟誦起唐代詩人岑參的名句來。(出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我聽見你在吟誦,面對這麼美的霧凇,人們怎能不欣喜驚訝,讓我們飽含讚歎之情再來吟誦這一名句吧。

(2)漫天飛雪掛滿枝頭,卻讓我們感受到冬天裏暖融融的春意,這樣的吉林霧凇真是奇觀。(板書:!)

(3)讓我們再次漫步長堤,感受那奇觀,一起讀讀課文第三小節。(齊讀)

(以境誘說誘讀。通過教師富有情感的語言,通過音樂、動畫等生動的各種媒介,營造學生說、讀的情景,從而誘發學生說、讀的熱情,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使學生更好的感悟語言,引起感情的共鳴。達到“語語悟其情”的目的。)

6、霧凇如此美妙,是怎樣形成的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的第二小節,找一找描寫霧凇形成的句子。

我們可以從課文的哪些詞句中看出吉林的松花江畔就具備這些條件呢?把找到的句子劃下來,並多讀幾遍,還可以寫寫你的想法。

7、生交流想法。

課件:吉林位於我國東北,冬天寒冷乾燥,水汽從哪來?你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霧氣很多,達到飽和的程度?

遇冷又是怎麼一回事?誰能用文中的詞句解釋一下?

8、課件演示霧凇的形成。

9、課件播放課文錄音(每當夜幕降臨,銀鬆雪柳了。)大家閉上眼睛欣賞。

《霧凇》教學設計5

如今的課堂,有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學生的合作學習,更有學生的創新學習,課堂氣氛的活躍、和諧,教學民主,新課程理念讓我們嚐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也給我們帶來很多新的挑戰,讓我們看到自己教學的不足。作爲一名教師,要經過不斷地學習,在教學實踐和反思中,完善自己的教學水平。以下是我對《霧凇》這一課的教學反思。

本課語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現着“奇美”的景象:霧凇的“奇幻”、形成條件的“奇特”、形成過程的“奇妙”。這節課,我關注了語文的人文性,以情爲基礎,重視感的過程,追求內化的終極目標,引領孩子欣賞優美文字中所蘊含的美妙絕倫的畫面,讓美充溢着課堂。本文作者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吉林霧凇瑰麗而奇特的景象,並說明了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備課之前,我把這篇課文讀了好幾遍,因爲我知道,文本解讀是根,作爲教師,對文本的解讀應該是豐富,深刻而又獨到的。

在教學霧凇形成的過程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給“鍍”字換個近義詞來推敲理解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希望孩子們能懂得霧凇是逐步形成的。但是,孩子們並不能達到我預期的設想,這時,我靈光一閃,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束松針,讓學生上來給松針“鍍白銀”,其餘學生仔細觀察這位同學的動作,接着讓學生說說自己所想到的哪個詞語能代替“鍍”,學生說了許多有創設性的詞語,當然最後還是一致得出結論“鍍”字最恰當。此時我再按序出示“銀線”、“銀條”、“銀鬆雪柳”的圖片,直觀形象地解決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作爲一位老師,我感覺到教學思維中的火花是多麼難得,因此課後我連忙做了筆記。其實平時的教學中有許多的“火花”,有經驗的教師就會注意記錄積累,所以我覺得這節課我和學生均有喜人的收穫。

當然這堂課也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我感覺在以下幾方面還需改進:首先課件中出現大段課文,學生有些脫離了課文。特別是第二自然段的教學,我本想通過課件將霧凇形成的幾要素理清,所以將八句話分開出示在大屏幕上,學生也讀到位了,可是卻忽略了將文中的關鍵詞圈畫出來。其次對學生的預設還應更充分,設計的問題還需要更到位。一個問題拋出去了,學生會怎樣回答;學生的回答與你預想的不一致時,你又該怎樣引導?看似四十分鐘的一節課,教師要在頭腦中反覆盤算的時間卻是四十分鐘的幾十倍。我在課前對學生的預設不夠充分、全面。

我們經常說這樣一句話: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或許也正是因爲這些遺憾,才能成就更多的完美。以上是我此次上課後的反思,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取他人之所長,補已之短,更上一層樓。

《霧凇》教學設計6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去觀賞一種獨特的自然景觀——霧凇,(師板書,並強調“凇”的寫法。(我們要注意,淞是兩點水旁,不要寫錯了。)大家想看嗎?

2.整體感知 看了之後覺得霧凇怎麼樣?

師:“這麼美的霧凇讓同學們讚歎不已,此時,你們一定有很多的詞要送給霧凇,誰來?

3. 學習生字詞

課文也有很多好詞呢!讓我們一塊來讀讀這些詞吧。(屏示生詞)

二.精讀感悟

1.同學們說的都很好,看來大家對霧凇都很喜愛,你知道這個奇觀是什麼地方的嗎?(出示課件)誰能告訴我“奇觀”是什麼意思?

那麼我們課文中又是怎樣描寫霧凇的呢? 請看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你覺得吉林霧凇有什麼特點?

(大屏幕出示第一自然段)

多 美

讀了這段話,你從哪些詞中感受到霧凇景象之奇特的?

剛纔同學們說到霧凇多而美的特點,那你能夠通過朗讀表現這種多而美的特點嗎?

⑴指名讀 ⑵齊讀

聽了他的朗讀你感受到霧凇的特點了嗎?你從哪裏感受到的?(他抓之了重點詞語,並讀得很有感情)

2.你們說的這些老師也感受到了。多麼美麗的霧凇啊!這種奇觀是怎樣形成的呢?現在請大家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學習要求)

指名讀要求:①霧凇的形成需要哪兩個條件?

②爲什麼在吉林能形成怎麼壯觀的霧凇呢?

③吉林霧凇形成的過程是怎樣的?)

自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大屏幕上的問題,然後同桌交流答案,看你們的答案是一致的嗎?誰的答案更好?

3.提問:霧凇形成的原因是什麼?你們找到了嗎?誰來說說?(出示)

從這句話中你能發現霧凇形成的條件嗎? (什麼是飽和的水汽? 凝結是什麼意思?)

4.爲什麼在吉林能形成這麼壯觀的霧凇呢?

(1)學生回答(出示課件)這一部分符合哪個條件呢?哪個詞具體體現出了水汽的飽和?(瀰漫)

(2)出示課件 這幾句話又符合了哪個條件呢?

師補充:從豐滿水庫排出的水,水溫大約在4攝氏度左右,江水乘載着巨大的熱能緩緩流經市區,大約在夜裏十點鐘左右,松花江上開始有霧氣,繼而越來越大,越來越濃,大團大團的白霧從江面上滾滾而起,不停的涌向兩岸。

(3)這時霧凇開始形成了。 那麼霧凇的形成是一個怎樣的過程?

(出示:霧凇的形成是個_______的過程。)

5.你從哪裏體會出它是一個漸變的過程的呢?

慢慢地:寫出了什麼?(說明霧凇形成的速度慢。霧凇大約要經過八到十個小時才能形)

這個詞語應該怎麼讀?(語速要慢)

② 輕輕地:寫出了什麼?說明霧凇形成時輕柔無聲。霧凇形成時人們正在熟睡,是察覺不到的,等到早上推開門一看,才發現一夜之間世界已是一片銀裝素裹。

這個詞語應該怎麼讀?(語氣要輕)

③ 一層又一層:第一層的時候,好象在黑黑的樹枝上撒了一層鹽,繼而鹽一層層的撒得更多,到最後樹木完全變得潔白通透了。

誰能讀好這一部分?看誰能讀出感覺(要抓住重點詞語來讀)

這些詞和句子告訴我們霧凇是無聲無息的,慢慢地凝結成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課文中的那句話更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

引讀:最初------,逐漸-------,最後------------。

④銀線——銀條——銀鬆雪柳:一夜之間松針柳枝有了變化,棵棵楊柳宛如玉枝垂掛,簇簇松針恰似銀菊怒放,晶瑩多姿。這種漸變的過程也是一個美的過程。

這些詞和句告訴我們霧凇是無聲無息地、慢慢地凝結而成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課文中的哪句話更形象的說明了這一點?(引讀:最初————,逐漸————,最後————。)

能把這些詞讀好嗎?誰來試試?指名讀。

聽了他的朗讀你體會到霧凇的美了嗎?你們都體會帶了,那你們能讓我也體會到嗎?

生齊讀

5讀得多好啊!聽了大家的朗讀,我彷彿已經置身於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看到霧凇在我的面前形成,欣賞着這霧凇奇觀,你會發出怎樣的讚歎?

6.大家說的都太棒了,引得老師也想讚歎一番了,你想知道老師是怎樣讚歎的嗎?

霧凇,你讓我感受到“冬天裏的春天般詩情畫意的美”。

老師爲什麼說“冬天裏的春天”呢?你從課文中可以找到答案嗎?

(課件出示)

什麼是千樹萬樹梨花開?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

這一句話寫出了霧凇的什麼特點?

在課文的第五小節裏還有一些詞也寫出了霧凇的這些特點,你能找到這些詞嗎?

理解“寒風吹拂”:天氣這麼冷,人們不呆在家裏,躲在被窩裏,卻一大早就在松花江邊漫步,也間接說明了霧凇的美。

正因爲霧凇是如此的美,才引得人們情不自禁地讚歎(引讀)“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7.令人神往的地方啊!我們不能親眼見到它,就讓我們藉助語言文字來感受它,讓我們一起來讀好課文最後一自然段。

生齊讀

我越來越覺得聽大家讀書也是一種美好的享受了。

這麼美麗的霧凇,卻還有人不瞭解它,現在老師想聘請大家做一回廣告策劃,爲吉林霧凇設計一條廣告語,看誰設計的最好。

《霧凇》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瞭解霧凇的奇異景象,使學生受到美的陶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培養學生對神奇的大自然、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瞭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及霧凇的奇異景象,感受霧凇的美。

教法與學法:教法:朗讀教學法

學法:讀文讀句相結合,圖文並茂,觸景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今天你覺得冷嗎?現在已步入什麼季節了?你對冬天有什麼樣的印象?在我們的印象中,冬天是一個萬物蕭條,樹木凋零,大地冰封的季節,我們儘管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但還是凍得哆哆嗦嗦。這時候,我們大多數人都向往都南方春天般的溫暖,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很多人卻趕往我國北方松花江畔的著名江城——吉林,別忘了此時的吉林氣溫已經降到了零下20-30攝氏度,是什麼吸引着八方來客?

生:霧凇奇觀

2、師:三九嚴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潔白晶瑩的霜花綴滿了枝頭,在陽光照耀下,銀光閃爍,美麗動人。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奇觀。(播放課件)

二、探究成因

1、師:吉林霧凇的景觀很美,它們爭奇鬥豔,獨具魅力的風姿,是神州大地北國風光的景中之絕,看到這美麗的霧凇,你有什麼問題提出來嗎?

生:霧凇是怎麼形成的?

生:霧凇有什麼特點?

生:霧凇是什麼樣子的?

生:爲什麼說霧凇是聞名全國的奇觀?

生:我們這個地方是不是具備形成霧凇的條件?

師:看來大家有很多問題,很多同學想知道這麼美的霧凇是如何形成的。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思考課文哪句話告訴我們霧凇形成需要的條件?(課件顯示問題)

2、師:你們找到答案了嗎,誰來說說,霧淞是怎樣形成的?

課件顯示: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裏,空氣中過於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的。

從這句話中你能發現霧凇形成的條件嗎?(過於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

(1)、師:吉林有“過於飽和的水汽”嗎?你是從哪裏看出來?

課件顯示:“從當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間,松花江上游豐滿水庫裏的水從發電站排出時,水溫在4攝氏度左右。這樣,松花江流經市區的時候,非但不結冰,而且江面上總是瀰漫着陣陣霧氣。”

松花江上的水汽是從哪裏來的?

生:(讀文中相關句子)

師: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照常理來說江面會怎麼樣?

生:結冰。

師:甚至有些地方冰很厚,能在上面開車。

師:爲什麼這一段反而不會結冰呢?(解釋:雖然一年四季地表溫度變化很大,但是地下或水下的溫度一直是恆定的。無論冬夏始終保持在4攝氏度左右。)從水電站排出的水溫度在四攝氏度左右,會不會結冰?

生:不會。

師:水庫的水在四攝氏度,所以水流經市區的時候——

生:非但不結冰,而且江面上總是瀰漫着陣陣霧氣。

(2)、師:在當地,有句習俗叫“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讓我們先來欣賞這夜晚的霧吧。

課件出示:“每當夜幕降臨,氣溫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左右時,這霧氣便隨風飄蕩,涌向兩岸,籠罩着十里長堤。樹木被霧氣淹沒了。漸漸地,燈光、樹影模糊了。”

《霧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3、瞭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以及霧凇的奇異景象。

4、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難點:

瞭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以及霧凇的奇異景象。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吉林霧凇的奇異景象,感受霧凇的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感受美景

1、出示冬天雪景的圖片,讓學生欣賞圖片,感受冬天的美。

2、用你學過的詞語來描述你所看到的美景。

3、在這三九嚴寒,大地冰封之際,在我國北方吉林卻可以觀賞到全國聞名的奇觀,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霧凇圖片,欣賞圖片,感受霧凇的形象美。

①、你看了圖片,有什麼樣的感受?

②、你有些什麼問題?

2、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將你所要知道的在文章中畫一畫。

3、檢查自讀效果:

①、同桌相互讀詞語。

②、指名讀詞語。

③、大家一起來讀一讀這些詞語。

④、選用其中的一個詞語來說話。

⑤、將這些詞語帶進課文中讀一讀,同桌之間相互合作,聯繫上下文並藉助工具書,理解詞語。

三、再讀課文,把握內容

1、指名分節朗讀課文,將課前所提出的問題搞清楚。

2、合作交流:文章圍繞着課題《霧凇》講了哪些內容呢?

3、反饋:

(一)、三九嚴寒,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出現了霧凇奇觀。

(二)、霧凇是空氣中過於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的。

(三)、人們觀賞霧凇,總會情不自禁的讚歎。

4、通過本節課對霧凇的瞭解,同學們都知道了些什麼?生自由談一談。

你還想知道些什麼?這個問題就留作我們下節課再來研究。

四、拓展延伸

《霧凇》教學設計9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瞭解吉林霧凇是怎樣形成的,體會作者描述的精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霧凇景觀之美,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霧凇形成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齊讀課題。

2、導入:我們知道,吉林霧凇同長江三峽、雲南石林、桂林山水並稱爲我國的四大自然景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吉林霧凇的美景。

二、精讀第一自然段。

1、感受霧凇的特點:課文中哪些詞語寫出了霧凇的特點?

2、討論交流:潔白晶瑩、銀光閃爍 (板書)

3、齊讀這兩個詞。

4、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潔白晶瑩的霜花綴滿了枝頭,在陽光照耀下,銀光閃爍,美麗動人。

5、指名朗讀,齊讀,初步感知霧凇的特點。

6、除了從色彩、光澤這兩方面寫出了霧凇的美麗動人之外,課文還寫了霧凇的哪些特點?

7、交流:玉樹瓊枝、千姿百態 (板書)

8、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霧凇的“千姿百態”。出示收集的霧凇資料照片。

9、說話訓練:吉林霧凇千姿百態,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還有的像( )……

10、小結:吉林霧凇真是聞名全國的自然奇觀。(板書:聞名全國的自然奇觀)

三、精讀第三自然段。

1、感受霧凇的美景:出示霧凇的全景和特寫

2、談感受:同學們,此時此刻,如果你站在松花江畔,觀賞着這美麗的霧凇奇觀,你會如何讚美?

3、那麼,松花江畔的人們又是怎樣讚美的呢?

4、交流後出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① 想象詩句所描寫的畫面。

② 此時此刻,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樹在一夜之間,都披上了潔白晶瑩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樣美麗。人們看到這美麗奇特的景觀,怎能不由衷地發出讚歎――“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5、指導朗讀。

四、精讀第二自然段。

1、學到這兒,你產生了哪些疑問?

2、質疑後歸納:①什麼是霧凇?②霧凇形成需要什麼條件?③霧凇是怎樣形成的?

3、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並畫出課文中的有關語句。

4、討論交流:

①什麼是霧凇?

指名讀: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裏,空氣中過於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

② 凇形成需要什麼條件?

交流:從當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間,松花江上游豐滿水庫裏的水從發電站排出時,水溫在4攝氏度左右。這樣,松花江流經市區的時候,非但不結冰,而且江面上總是瀰漫着陣陣霧氣。

ⅰ、霧凇是怎樣形成的?

交流後出示:每當夜幕降臨,氣溫下降到30攝氏度左右時,這霧氣便隨風飄蕩,涌向兩岸,籠罩着十里長堤。這時,樹木被霧氣淹沒了。漸漸地,燈光、樹影模糊了。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白銀。最初像銀線,逐漸變成銀條,最後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鬆雪柳了。

ⅱ、自由讀,感受霧凇形成的過程。

ⅲ、再讀,抓住“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理解霧凇凝結時的情形。

ⅳ、示範朗讀,學生閉上眼睛想象霧凇形成的經過。

(通過教師的示範朗讀,讓學生感受到師生是平等的,關係是和諧的,學生在這樣寬鬆的學習氛圍裏學得輕鬆,學得愉快。)

ⅴ、觀看霧凇錄像,進一步感受霧凇的形成過程和奇特。

(通過學生的全員參與,全面參與,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學到知識,學到方法。)

五、課堂延伸:我是小導遊

假如你是吉林人,此時來了一批遊客,你準備如何向客人介紹家鄉的霧凇?

a) 分組討論交流。

b) 一組推選一名代表介紹。

c) 評議。

六、總結課文。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不但欣賞了霧凇奇特的景象,而且瞭解了霧凇形成的原因,還充當了小導遊,向客人介紹了吉林霧凇,感受到了吉林霧凇真是聞名全國的自然奇觀!

七、作業。

觀察早晨霜凍的景色,並留心太陽出來後,霜逐步化解的過程,仿照文章的寫法,寫個小練筆。

(作業設計的意圖就是讓學生整合所學到的知識,並在此基礎上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向深度延伸。學生調動了生活經驗、語文積累,動手、動腦由課內到課外,豐富了積累,提高了能力,培養了熱愛大自然的感情,真正實現了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

《霧凇》教學設計10

一、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瞭解吉林霧凇是怎麼形成的,體會作者描述之精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略霧凇的奇特景觀,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霧凇的形成過程

三、教學難點:通過朗讀課文,感受吉林霧凇的美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生字詞,初步瞭解了文章大意,這節課繼續學習課文《霧凇》。(齊讀課題:霧凇)

霧凇是松花江畔的一大奇觀(板書:奇觀)。爲什麼說它是奇觀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跟隨作者去吉林領略霧凇的奇特之美。

[二]學習新課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①播放霧凇圖片、配樂

師:同學們,觀賞了之後,你們有什麼感受呢?

指名說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請打開書本,齊讀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麼描繪眼中的霧凇的?哪個詞寫出了作者的感受。

②課件出示,請找出有關語句,用“ ”劃出來,重點詞用小圓點標出。

③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內容

師:看來,同學們都讀好了,現在就請同學來讀讀你畫好的句子,其他同學認真聽。

指名說,並用“ ”標出

師:你認爲哪些詞突出了霧凇的美呢?

師評:“潔白晶瑩”寫出了霧凇的?(顏色美)“銀光閃爍”寫出了霧凇的?(光澤美)

指名說

師: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進一步體會霧凇的美麗、奇特。

生齊讀

師:這麼美的霧凇,所佔的範圍有多大呢?

(生答)哇!這麼大!所以作者說它是——奇觀!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這樣的奇觀究竟是怎麼形成的?現在我們來讀第二自然段,找出概括霧凇形成的一句話,並用筆畫下來。

1、齊讀這句話,看看霧凇形成需要哪些條件?

指名說:一是飽和的水汽,二是嚴寒

師板書:嚴寒,飽和的水汽

2、請大家繼續看課文,從哪些詞句中看出吉林就具備了飽和的水汽的嚴寒呢?自讀課文,同位討論,找出語句,讀一讀。

指名讀

3、課件出示填空題。

(1)從當年到間,松花江上游豐滿水庫裏的水從發電站排出時,水溫在左右。這樣,松花江流經市區的時候,非但,而且江面上總是着霧氣。

(2)每當夜幕降臨,氣溫下降到左右時,這霧氣便隨風飄蕩,

向兩岸,着十里長堤。

指名填空(!)

從哪些詞中體會到飽和的水汽呢?

生:瀰漫、陣陣

這飽和的汽體從哪裏來的?

指名說,師相機指導。

以“零下30攝氏度”、“擁”、“籠罩”、“淹沒”可以看出怎樣?

指名回答,水汽多。

齊讀這兩句話。

4、師:有了飽和的水汽和嚴寒,霧氣是怎麼凝結成霧凇呢?

5、課件出示了“這蒸騰的霧氣,……會都是銀鬆雪柳了”

齊讀。

思考:霧氣是怎麼凝結在松針、柳枝上的?找出凝結成霧凇過程的詞語。

指名說: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最初逐漸最後。

師提示:慢慢地——寫出了什麼以?(凝結的速度慢)

輕輕地——寫出了什麼?(樣子輕、悄無聲息)

一層又一層地——說明了什麼?(霧氣不斷,逐漸結成)

6、假如把這三層意思用三句話來寫.

課件出示: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鍍上了白銀。

這蒸騰的霧氣,輕輕地……鍍上了白銀。

這蒸騰的霧氣,一層又一層地……鍍上了白銀。

指名讀,你感覺怎麼樣?

作者只用一句話來寫,把霧氣凝結時的情形既生動具體,又十分精煉,讓我們再來欣賞一下,齊讀。

課件出示:最初像銀線,逐漸變成銀條,最後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鬆雪松了。

這句話寫出了什麼?進一步說明了上一句中的哪個詞。

朗讀這一句話。

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你站在松花江邊,欣賞着霧凇奇觀,你會發出怎樣的感嘆呢?

指名說

松花江畔的人們清晨觀賞着這千姿百態的瓊枝玉樹時是如何感嘆呢?

指名說

作者引用古人描寫雪景的詩句,寫出了霧凇的美和奇。

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導朗讀(讀出對霧凇奇觀的感嘆)。

[四]總結。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們不但欣賞了霧凇奇特的景象,而且瞭解了霧凇形成的過程,吉林霧凇真是聞名全國的自然奇觀,讓我們再隨作者一起去欣賞這聞名全國的奇觀。

課件出示霧凇圖片欣賞。

《霧凇》教學設計11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7個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6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選擇“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中的一個造句。

3、瞭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以及霧凇的奇異景象。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複習《九九歌》揭示課題。

1、複習《九九歌》

⑴同學們,以前學過的《九九歌》還記得嗎?誰來爲大家背一背? ⑵指名背誦。

⑶你知道最冷的時候嗎?

2、揭示課題。

⑴在這三九嚴寒,大地冰封之際,吉林的霧凇可是聞名全國的呀!它與長江三峽、雲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稱爲中國四大奇觀。

⑵出示掛圖,板書課題。

①指導“凇”字字形,左邊是“冫”,不能寫成“氵”。

②指導學生觀看掛圖,初步感知霧凇景觀。

霧凇是水汽遇冷在樹枝上結成的冰花,俗稱樹掛。這麼奇特、美麗的霧凇景觀是怎麼形成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文。

二、初讀課文。

1、範讀討論。

⑴範讀全文,體會霧凇的美麗、奇特,學生邊聽邊思考:你知道了什麼?

⑵讀後指名回答。

2、自讀課文。

⑴出示自讀要求:

①輕讀課文,邊讀劃出生詞,對照生字表讀準字音。

②讀順句子,長句間注意停頓。

③讀通全文,標出自然段序號。

⑵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

⑶檢查自讀情況。

①抽讀詞語卡片,注意糾正下列字的讀音:封、凝、零、凇、瓊等。②指讀長句如:“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等

③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第1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看看你明白了什麼?

2、交流。

3、提問:爲什麼吉林霧凇會成爲聞名全國的奇觀呢?你從哪些詞句看出來?

4、自讀,分小組討論。

5、小組彙報,看圖理解“潔白晶瑩”、“綴滿”、“銀光閃爍”。

6、指導朗讀。(讀出霧凇的美麗、奇特,讀出自豪的語氣。)

7、練習背誦。

①自由練背。

②看掛圖,板書試背。

③指名背誦,評議

④願背的齊背。

第二課時

一、看圖,背誦第一節。

師述:(指圖)同學們,看!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奇觀。作者用極爲生動的語言對它進行了描繪。誰能看圖背誦第1自然段?

學生背誦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節。

師述:潔白晶瑩、銀光閃爍,多美的霧凇景象啊!它是怎麼形成的呢?請大家自由讀讀第2節,邊讀邊思考,看看你明白了什麼?

1、自由讀課文。

2、交流。

a、古人云:學貴自得。通過讀、想必同學們一定有不少收穫,說說你讀出了什麼?(個別交流)

b、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集疑、解疑)

3、指導朗讀:

①選擇讀。

師述:讀第2節,你喜歡讀哪幾句就讀哪幾句,但要儘量把它讀好。

自由練讀。

②指名讀。

③突出重點讀。

(出示重點)

a、你說說你們爲什麼喜歡這些句子嗎?

b、指名讀,評價。

c、練習背誦,看看誰記得快?記得牢?

d、指名背。

三、學習第三節。

師述:在這寒冷的夜裏,霧凇悄悄地形成了。當第二天清早,人們漫步在松花江邊,看到這突如其來的美景,會怎麼讚歎呢?

①指名讀第3節。

②板書:

千姿百態寫出了什麼?

瓊枝玉樹又寫出了什麼?“瓊”是什麼意思?

③看到這千姿百態的瓊枝玉樹,人們會怎麼讚歎呢?

指名後出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你懂這句話的意思嗎?

四、導遊:

師述:吉林霧凇美不勝收,聞名全國,一定吸引了不少遊人。我們很多人都沒去過吉林,都想一睹吉林霧凇的風景,如果你是吉林當地一個小朋友,大夥想請你做個導遊,你想怎麼介紹呢?下面分小組討論,過一會兒,我們比一比,看誰當得像?當得好?

a、小組討論。

b、指名當,評價。

《霧凇》教學設計12

第二課時

丹陽市雲陽學校:張葉芳

教學期望:(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以及霧凇的奇異景象,使學生受到美的陶冶。 教學重難點:

瞭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及霧凇的奇異景象,感受霧凇的美。

《霧凇》教學設計13

一、教材簡析:

《霧凇》是人教版語文第七冊第八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

這篇課文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吉林霧凇瑰麗而奇特的景象,並說明了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

第一自然段講了在三九嚴寒之際,松花江畔出現了霧凇奇觀,描繪了霧凇的美麗。第二自然段交代了霧凇形成的原因。從說明中知道了霧凇形成的條件以及它是怎樣逐步形成的。第三自然段講人們漫步在松花江邊,觀賞着這千姿百態的霧凇奇景,都會情不自禁地發出由衷的讚歎。

課文首尾呼應,文章結構嚴謹,中心突出。文中圖片形象地反映了吉林霧凇的景象,兩相對照,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的語言文字,體會課文所描繪的情境。

二、設計理念: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想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

本課的教學設計,着力體現“尊重學生主體,着眼學生髮展”的理念,立足於自能讀書,着眼於自主發展。主要表現爲以下幾個方面:

1、讀中入境,讀中悟境。這是一篇文筆優美的文章。因此重點應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讀得充分、悟得深刻、述得到位。

2、巧設情境,激發靈感。由於學生生活在南方,根本沒有見過霧凇,甚至有的同學根本不知霧凇是什麼,因此,在學習中,學生無法找到建構的舊知,給教學帶來了困難。爲此,教師用精心設計的教學語言,豐富真實的情感和製作精美的多媒體課件,構建一個廣闊的心理場作用於學生心理,從而促使他們主動積極地投入到整個學習活動中,產生細緻的情感體驗。

三、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瞭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以及霧凇的奇異景象。

四、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知道冬天最冷是在什麼時候?(三九時節)是啊,三九嚴寒,大地冰封,我國的吉林更是冷到了零下30攝氏度左右,但那兒的霧凇卻以“冬天裏的春天”般詩情畫意的美而聞名全國。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感受一下。

2、媒體演示霧凇的美麗景色。教師範讀。

3、此時,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麼?(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真實感受。)

4、小結。揭示吉林霧凇是中國四大自然奇觀之一。(吉林霧凇、長江三峽、雲南石林、桂林山水)

[教師富有感情的描述,渲染了課堂氣氛,爲學生起到很好的情感鋪墊,具有先聲奪人的作用。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學生對霧凇獲得了更加直觀、形象的感性知識,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形。]

二、整體感知,確定目標。

1、放聲朗讀課文,結合課後練習,想一想:這一課我們應該掌握哪些內容?

2、學生自由發言,說說學習目標。教師在此基礎上提煉概括。

⑴感受霧凇的美麗。⑵瞭解霧凇形成的原因和過程。

[讓學生自己制定目標,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做到了心中有數。這個過程,也教給了學生制定學習目標的方法。同時,讓學生練習用準確的語言表述,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概括能力。]

三、精讀感受,帶入情境。

1、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把最吸引你的、最美的地方用筆劃出來,好好練一練,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讀表達出來。說說你爲什麼這麼讀。

2、交流朗讀,在讀中體會霧凇的“潔白晶瑩”“銀光閃閃”。說說還可用什麼詞語來表現霧凇的美麗。

3、媒體演示表現霧凇美麗的圖片,爲學生在讀中感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4、通過指名讀、齊讀等方式,感受霧凇的美。體會吉林霧凇名氣的大。抓住“聞名全國”“奇觀”,用高昂的語調讀出自豪的感情。

[以境誘讀。通過教師富有情感的語言,通過音樂、圖片等生動的各種媒介,營造學生讀的情景,從而誘發學生讀的熱情,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使學生更好的感悟語言,引起感情的共鳴。達到“語語悟其情”的目的。]

5、媒體出示第三自然段填空,引出重點詞句“千姿百態”“瓊枝玉樹”“情不自禁”“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說說對這些詞句的理解和感受。

6、想象一下自己漫步在松花江畔,面對着這美麗的景色,你會說些什麼?

7、通過教師讀,帶動學生讀,通過優等生讀,帶動差生讀,激發學習情緒,把握感情基調,促進思考加深理解。能用悠長的語調讀出無比讚歎的感情。

[以讀引讀。幫助學生在想象中薰陶,適當的提示既在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又在傳授讀書的一般方法——口誦心惟。]

8、在音樂聲中,學生一起朗讀第一、第三自然段。

三、以述促讀,自主探究。

1、質疑。感受了霧凇的美麗,你有什麼問題嗎?引出問題:這麼美的霧凇是怎樣形成的呢?

2、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要求:

⑴用一句話說說霧凇的形成。

⑵找出描寫霧凇形成過程的語句,反覆朗讀,感受霧凇形成的過程。

⑶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

3、交流。用一句話說說霧凇的形成。

媒體出示: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裏,空氣中過於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

讀一讀,找出霧凇形成的兩個條件。(⑴過於飽和的水汽;⑵低溫)

4、結合課文說說吉林松花江畔是如何符合這兩個條件的。結合釋疑。

幫助瞭解從發電站排出的水爲何水溫會升高;知道松花江面上不但有水汽,而且是飽和的(瀰漫、涌向、籠罩、淹沒);夜裏氣溫很低(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

5、誰能用一些關聯詞語把松花江畔爲什麼能形成霧凇的原因講述一下。例:

因爲松花江江面上瀰漫着濃濃的霧氣,而且夜裏氣溫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所以形成了霧凇。

[要求學生用學過的關聯詞語回答問題,這對於學生說話的完整性、條理性以及表達的多樣性,是很好的訓練。]

6、引讀:正因爲松花江面上瀰漫着陣陣霧氣,因此,每當夜幕降臨,這些霧氣籠罩着十里長堤,漸漸地,……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輕輕地,……。最初像……,逐漸……,最後……。

7、媒體演示:霧氣漸漸使燈光、樹影模糊了;最初像銀線,逐漸變成銀條,最後十里長堤上全部都是銀鬆雪柳了。感受這種變化的是逐漸地、緩慢地。

8、媒體出示文中霧凇形成的過程描寫。變化反映霧凇形成緩慢的詞語的顏色。“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最初、逐漸、最後”,朗讀感受。(由平緩逐漸升高,最後表現出欣喜的感情。)

[引讀,有助於學生體會霧凇形成的逐漸過程,也有助於課文的背誦。同時在實踐中指導朗讀,點在關鍵處,抓住“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最初”“逐漸”“最後”讀出霧凇形成的緩慢。教師指導朗讀,不是生硬地要求學生讀得高些、重些、慢些,而是要學生用心去讀,讀出感悟,受到感染。讀,也是理解。]

9、在朗讀的基礎上,以學習小組的組織形式複述霧凇形成的原因和過程。然後推選一名代表向聽課老師複述,記下聽課老師的評價。

10、選擇幾位學生在班級中交流複述。結合剛纔聽課老師的評議進行全班評議。

[讓學生講給聽課老師聽,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因爲只有在朗讀的基礎上才能複述清楚,這不僅進一步讓學生了解了霧凇形成的原因和過程,鍛鍊了學生複述能力,也是一種以講促讀的手段。]

四、讀寫結合,延伸課外。

1、其實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在我們周圍,也有許多自然景觀富有情趣。媒體演示下雨前後的鏡頭。

2、學習文中霧凇形成過程的描寫方法,寫一寫下雨前後地面景物的變化。

3、寫一寫,交流。

[把寫不失時機地擠進課堂,避免了“君子動口不動手”。在學生讀懂了課文後,學習表達方法,有較好的效果。]

五、拓展渠道,蒐集信息。

在吉林,在東北,除了霧凇,還有很多美麗的景觀。

媒體演,提供相關網站名,激發學生課外瞭解吉林以及東北風光的興趣。下一課作口語交際《我看東北》。

《霧凇》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感悟吉林霧凇的美麗奇觀,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3、結合具體語言環境理解詞語。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導學生自主學習,瞭解吉林霧凇是怎麼形成的,體會作者描述之精妙。

教學難點:

瞭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以及霧凇的奇異景象。

教學過程:

導入

吉林霧凇以其冬天裏的春天般詩情畫意的美與桂林山水、雲南石林、長江三峽一起被譽爲中國四大自然景觀。隆冬時節,當北國大地萬木蕭條的時候,走進東北的吉林市,你卻會看到一道神奇而美麗的風景。(出示課件)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鬆柳凝霜掛雪,戴玉披銀,如朵朵白雲,排排雪浪,十分壯觀

學習第一自然段

觀察霧凇圖片,談感受。

如此美麗的霧凇,你想讀好它嗎?(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讀了此段你有什麼新的瞭解?(板書:奇觀)爲什麼說是文明全國的奇觀,從那些詞看出來?

朗讀本段,讀出霧凇的美麗動人。

學習第二自然段

1、這麼美麗奇特的霧凇是怎麼形成的,爲什麼其它地方出現的少呢,四人小組帶問題讀第二自然段:畫

出找到的詞和句,做小小批註,四人小組交流。

(1)、什麼是霧凇?

(2)、它爲什麼出現在松花江畔?

(3)、霧凇是怎麼形成的?

2、交流彙報:

(1)、隨機(板書: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霧凇)這裏的“飽和”怎麼理解?

(2)、吉林“飽和的水汽”是從哪裏來的呢,他爲什麼出現在松花江畔?待學生說後出示“從當年十二

月……總是瀰漫着陣陣霧氣。”(出示課件)看圖,這符合霧凇形成的一個條件:過於飽和的水汽。、比較句中帶點詞語的意思,並選擇一個造句。

a、漸漸地,燈光、樹影模糊了。

b、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

(4)、這些松針、柳枝有何變化?“最初…逐漸…最後…”指導朗讀。

朗讀:這麼充滿魅力的霧凇奇觀,這麼精美生動的語言,我們也得用飽含感情的朗讀來表達啊!(自讀、齊讀)

4、指導背誦。(抓關鍵詞)出示:

每當夜幕降臨,氣溫( ),這霧氣便( ),( ),籠罩着( )。樹木( )。( ),燈光,樹影( )。這蒸騰的霧氣,( ),( ),( )、()。最初像( ),逐漸變成( ),最後( )。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在這寒冷的夜裏,霧凇悄悄地形成了。當第二天清早,人們漫步在松花江邊,看到這突如其來的美景,(錄像顯示畫面:霧凇的全景——特寫。)

2這美麗的霧凇奇觀,你會如何讚歎?(學生談感想)

3、那麼,松花江畔的人們是怎樣讚歎的呢?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

(1)、千姿百態寫出了什麼?說說霧凇有些什麼姿態?

(2)、看到這千姿百態的瓊枝玉樹,人們會怎麼讚歎呢?

(3)、指名說後出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a、你們見過梨花嗎?什麼顏色?聯繫課文想想:這裏的“梨花”比喻什麼呢?

b、此時此刻,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樹在一夜之間,披上了潔白晶瑩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般美麗。人們看到這美麗奇特的景觀,怎能不由衷地發出讚歎——“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4)、讓我們飽含讚美之情,齊讀最後一段。

總結全文,指導朗讀。

霧凇的美,美在壯觀,美在奇絕。觀賞霧凇,講究的是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帶着讚美之情朗讀課文)

結合,延伸課外。

其實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在我們周圍,也有許多自然景觀富有情趣(課件出示畫面)用文中的一些詞描繪一處霧景或雪景。

2、交流,說一說。

《霧凇》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第一小節最後一句話。

2、通過瀏覽網站,感受霧凇美,讀出美,說出美。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昨天,我們學習了——(學生齊讀課題)大家都感受到了霧凇的美麗,你們想不想去看看真實的霧凇?

二、瀏覽網站,探究學習

1、那就打開老師爲你們準備的網站,點擊“圖片欣賞”,讓我們細細觀察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欣賞它的美,用一句話來說說自己的感受。

2、指名說說得真好,作者也有同樣的感受,他用一段自己的語言介紹了霧凇,請大家打開課本,誰願意讀?(誰能讀得比他更美?)讓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一讀。這時,你想了解什麼?

學生質疑(你們都很會提問題,我認爲可歸納爲兩個主要問題:板書形成?奇觀?)

3、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霧凇是怎樣形成的?”,請大家去讀讀課文第二小節,看看書上是怎麼說的。

4、交流相機板書:氣——冷——結誰能簡單說一說,讓大家聽得更清楚、明白。

(師述:豐滿水庫裏的水排出時水溫在4攝氏度左右,江水緩緩流經市區時,水面源源不斷蒸發出水汽,整個江面白霧騰騰。夜間,氣溫驟然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左右時,這蒸騰的霧氣遇冷凝結成了霧凇。霧凇形成過程是很美的,也是吉林霧凇“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壯觀所在。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它的形成過程吧。請大家點擊“影音動畫”。

課文中也有一段話,請大家讀一讀,讀出它的美。指名讀,齊讀。

5、師述: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奇觀。爲什麼說是奇觀呢?請大家點擊“文字介紹”,看看網站上是怎麼介紹的。

6、看了網站,我想大家對霧凇這一奇觀有了一定的認識,誰來說。指名交流

7、霧凇,真是由於具有得天獨厚的特點而響譽全國。它像氣勢磅礴的落雪掛滿枝頭,把北國點綴得繁華似錦。清早,寒風吹拂,霧氣繚繞,人們——,便會情不自禁地讚歎——。

8、那一行行一棵棵樹枝上披上了潔白晶瑩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綻放在枝頭,叫人怎麼不發出讚歎呢!讓我們飽含讚美之情再讀這句話。

三、瀏覽網站,學做導遊

1、吉林霧凇景觀美不勝收,外地遊客紛紛涌入吉林來一飽眼福。假如你就是吉林人,一定會爲此感到自豪。來了親朋好友,你準備向他們介紹什麼?(指名說)怎樣介紹?(指名說)

2、要想介紹得好,可以藉助網站的內容。通過瀏覽學習,你一定會形成很多語言。(學生各自準備,指名說,再各自練一練,你會說得更好。)(聽了你的介紹,在我眼前彷彿出現了霧凇那美麗的畫面。你想不想讀讀書中優美的語言。學生自讀,指名讀。

四、總結全課

今天我們在網絡教室上了一堂課,收穫很大。在今後的學習中還可以進一步利用網絡開展學習,你會有更大的收穫。當然對於霧凇,你如果還有感興趣的問題,可利用學校網站深入探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