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免費課件

教學目標

月光曲免費課件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本課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九自然段。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初步學習分辨事物和聯想。

3、瞭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體會音樂的魅力,感受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懷。

4、分辨課文中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聯想,體會兩者結合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貝多芬是怎樣在創作《月光曲》過程及思想感情的變化。

2、瞭解貝多芬感情變化的原因。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自學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義。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掃除文字障礙,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同學們,一曲高山流水讓伯牙和鍾子期成了知音。音樂有着無窮的魅力。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有關音樂的課文——《月光曲》。通過預習,知道《月光曲》是誰的作品嗎?

2、讀資料袋內容。瞭解貝多芬。

(二)自學本課生字新詞。

1、請學生默讀課文,畫下不認識的生字和詞。

(1)讀準字音 qùn券

這個字的聲母是“q”,不是“j”,特別注意引導學生讀準字音。

(2)記住字形。

生字中,有兩個字的字形容易寫錯,我們可以這樣指導學生。

“券”,下半部分是“刀”,我們可以這樣記:

“盲”,上半部是死亡的“亡”字,“亡”是丟失的意思,眼睛丟失了,不就瞎了,成了盲人了嗎?所以“亡”不要寫成“雲”。

(3)理解字義。

幽靜、恬靜、安靜

這三個詞語都有靜的意思。但是,“幽靜”比“安靜”更靜,多用於形容環境、夜色等。如:清晨,校園十分幽靜。

恬靜:安靜、寧靜。

安靜: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譁。

③聯繫生活實際理解詞語。

入場券:就是我們用來進入場地的票據。

2、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生字詞。

(三)初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生自由讀文,思考: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引導學生分段。

我們看看課文主要記敘了關於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傳說,那麼請同學默讀課文,看一看哪幾個自然段介紹的是《月光曲》的譜寫經過呢?

3、學生按分好的段讀文,讀熟。

4、用自己的話講述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

(四)佈置作業。

1、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一)學習課文,體會他所具有的卓越才華和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心。

(二)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初步學習分辨事物和聯想。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初步學習分辨所寫的事實和聯想。

自學提示:

爲什麼要彈琴給盲姑娘聽,爲什麼彈完一曲,又彈一曲?

一、自學。

二、小組交流。

三、彙報。

1、貝多芬聽到了兄妹倆的對話,感受到盲姑娘對音樂的熱愛和癡迷,才使得他一定要走進茅屋,爲兄妹倆彈琴。

(1)、“這首曲子多難彈哪!我只聽到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那有多好啊!”

貝多芬的曲子肯定難彈,這位姑娘也彈不好。上文已交待了“茅屋裏傳來斷斷續續的鋼琴聲”。盲姑娘很喜歡貝多芬的曲子,只要能聽一聽貝多芬的演奏就是很高興、很滿足的事情;同時,也說明她很喜歡音樂。

(2)、 “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

姑娘在安慰哥哥,不想讓哥哥着急,其實,她很想聽音樂會。  正是由於兄妹間的談話,使得貝多芬深受感動,爲了哥哥的矛盾心情,爲了了卻姑娘的心願,爲了這位懂事的姑娘,他決定進去爲姑娘彈曲子。

(3)“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

可看出,姑娘在聽過曲子之後,馬上做出了判斷,而且心情是異常的激動。

姑娘說“多純熟啊!”“多深哪!”說明姑娘很懂音樂,很愛貝多芬的曲子,因爲只有貝多芬本人,才能把自己創作的曲子表現得淋漓盡致,姑娘雖然看不到貝多芬,但她可以用心去感受,這對於一個家境貧窮的小鎮上的人來說是很難得的。

正是由於姑娘對音樂的熱愛與理解,使貝多芬感到找到了知音。他很激動,所以要再彈一曲給盲姑娘聽。

四、默讀課文,思考:爲什麼文章在敘述過程中,幾次對環境進行了描寫

(可以請學生把寫環境的語句畫下來,分句體會。)

1、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

這裏提到了“幽靜”的小路。“幽靜”就是非常的安靜。

正是由於在這樣一個安靜的夜晚,正在散步的貝多芬才能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如果是喧鬧的小鎮,這不大的琴聲是不可能引起貝多芬的注意的。

作者這樣寫,是爲下文做了一個鋪墊。這就是特定環境的描寫。它會收到很好的寫作效果,我們不妨在我們的作文中試一試。

2、“茅屋裏點着一支蠟燭。在微弱的燭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舊鋼琴,前面坐着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臉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這是對兄妹倆的家庭環境的描寫。

這是一個氣氛非常和諧的家庭,哥哥在做鞋,姑娘在彈一架舊鋼琴。這說明他們家的確很窮,這與前面介紹的兄妹兩個人的對話是一致的。

3、“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裏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

這是作者特設的環境。我們說創作是要有靈感的。

貝多芬深爲兄妹倆的情而感動,又爲找到了這樣一位知音而感到興奮。這又是一個和諧、幽靜的夜晚,茅屋的一切是那樣的打動人,月光是那樣的輕柔,這一切的一切,怎能不激起貝多芬的創作靈感呢?貝多芬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即興創作了《月光曲》。

4、出示第8、9段,默讀,回答問題。

1、本文段主要寫了什麼?(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因同情窮鞋匠兄妹而爲他們彈琴,繼而創作出月光曲的過程。)  2、在文中用“    ”畫出描寫實實在在事物的句子;用“~~~”畫出由事物引起的聯想的句子。  3、用“(   )”找出上面文段中的一個比喻句。  4、用“ ”畫出第三自然段中體現音樂藝術的巨大感染力的句子。  5、皮鞋匠聽着貝多芬的琴聲,腦海中浮現出三幅奇麗的畫面,請你給這幾幅畫取個名字。——(1)月亮升起,微波粼粼。(2)月亮升高,穿過微雲。(3)月光照耀,波濤洶涌。  6、A、氣勢逐漸增強 B、清幽舒緩 C、高昂激越  (第二段中,第②、③句描寫了音樂節奏B清幽舒緩,第④句描寫表現了樂聲A氣勢逐漸增強,第⑤、⑥句描寫表現了樂聲C高昂激越。)  7、貝多芬彈奏的音樂,帶給了兄妹倆無窮無盡的想象,我們可以感受到那微波粼粼的海面景象,彷彿是窮兄妹倆淳樸、善良、勤勞的美好情操;而波濤洶涌的海面,彷彿是貝多芬爲兄妹倆鳴不平。  8、等兄妹倆醒來之後,他們會談些什麼呢?請發揮想象,寫一段兄妹倆的對話。  【圍繞“感受到的景色美、韻律美、人格美”來寫。例子:盲姑娘說:“貝多芬先生把我們帶到一個仙境中了。聽他的演奏簡直就是美的享受。”哥哥接着說:“我聽說貝多芬先生的耳朵聽力已經不太好了,他還能爲我們演奏,真是太了不起了。”】

五、欣賞《月光曲》。練習朗讀。

這一段是借作者的聯想,記敘《月光曲》的內容,我們在朗讀時,要讀出曲子的變化。海面平靜時,我們要讀得舒緩些;海面上颳起大風,巨浪涌來時,

六、指導背誦。

學生已對課文有了深刻的瞭解,我們可採用打投影片、填空的形式幫助學生背誦。另外可讓學生先背喜歡的句子,然後再背其它句子。或者採用小組互助的形式背誦。

七、小練筆。當兄妹二人醒過來,他們會說些什麼?

板書設計:

月  光  曲

聽 觸動——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看 感動——月亮升高 風捲浪涌

彈 激動——月光照耀 波濤洶涌

教學反思

《月光曲》講的是關於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鋼琴曲——《月光曲》的故事。

在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後,提出一個問題:“貝多芬爲什麼給盲姑娘彈了一曲,又彈了一曲?”統領全文。讓學生讀書、思考、交流。同學們在體味作者用詞精妙的同時,更爲文中所流露出的兄妹之間的手足親情,盲姑娘對音樂的熱情和音樂家博大高尚的情懷所感動。哥哥因爲“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家裏“又太窮”,無法使妹妹得到滿足而遺憾、內疚。妹妹聽出哥哥話中的不安之意,反過來溫言相慰,懂事地叫哥哥“別難過”。兄妹互相體貼,手足之情感人至深。盲姑娘把自己夢寐以求的願望淡淡地稱作“隨便說說”,於悽楚中飽含了對音樂的喜愛。當貝多芬充滿激情地彈奏曲子時,盲姑娘聽得那麼入迷。“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正是盲姑娘兄妹的手足深情,感動了貝多芬。貝多芬的情緒由觸動到感動再到激動,使得他主動爲盲姑娘即興創作《月光曲》,併爲之演奏。貝多分悄然而來,悄然而去,卻給窮兄妹倆帶來一片溫馨的人間之愛和一次美妙的藝術享受。精妙的課文設計,相信也給同學們帶來了美的感受,藝術的震撼!

第九段是重點段,讓學生認真讀書,瞭解哪些是聯想,哪些是實在事物。之後聽過聆聽《月光曲》,指導感情朗讀。 “月亮升起微波粼粼”的部分,這樂曲的曲調應該是比較輕柔的,而且也是比較緩慢的。而聯想到“月亮升高穿過微雲”的部分,應該是比較輕快的,因爲他們感覺到了快樂。在他們聯想到“月光照耀巨浪奔涌”的部分,則應該是比較熱烈、激昂的,因爲只有這激昂的音樂,才能讓他們有這樣的聯想。

只是瞭解課文內容,體會音樂的魅力,感受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懷是遠遠不夠的。讓學生應該學會文章的表達方法。在最後,讓學生進行一個小練筆“盲姑娘和哥哥醒來後,會說些什麼?”可以學習文中聯想和想象的方法。學生的作品令人驚喜。比如“啊,簡直太美妙了!不愧是大音樂家!貝多芬先生的演奏,讓我彷彿看到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滿了月光……被月光照耀的浪花,一個連着一個朝着岸邊涌過來……,我太感謝貝多芬先生了,能爲我們兄妹演奏,這實現了我夢寐以求的願望。”習作不僅表達了對貝多芬的感謝,還會運用文中的優美語言。真正達到了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