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課《功》教學反思範文

《功》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級《物理》第十五章《功和機械能》的第一節。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力學裏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和功的計算。其中,理解力學裏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更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這也是判斷是否做功的必要條件。“功”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陌生而抽象的概念。一直以來教師在講授《功》的時候,總是先講功的含義及兩個必要因素,再舉幾個例子,讓學生識別哪些現象是做功了,哪些現象沒做功,然後讓學生利用公式計算,這種學生被動接受“功”的概念和功的公式,使得愛學習的學生很努力聽,不學習的就只能“開小差”了。本人嘗試對這節課進行重新安排和設計,從以前的學生被動接受轉變爲主動猜想推導,要以前的強加於人變爲順理成章。

物理課《功》教學反思範文

在這節課的開始,不介紹“功”的概念,避免把“功”的概念強加於學生,而是設計了一個學生演示實驗——將課本P106圖15.1—3. 15.1—4演示實驗提前,讓學生從視覺上感受到:手的拉力不同,手移動的距離不同,但成效相同。力的“成效相同”,是因爲力做的“功相同”,由此引入了“功”這一說法,使“功”的出現順理成章。同時,利用學生對槓桿、滑輪知識的熟悉,結合學生演示試驗中利用槓桿、滑輪做功,力做的“功相同”,引導學生自己處理數據,歸納結果,激發合理猜想,得出功的計算公式,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轉變爲主動猜想推導,讓學生記憶深刻。

爲加強學生對“功的兩個必要因素”的理解,本人利用flash課件列舉一些事例:人推車、人抱樹、手推抽屜、踢足球、舉重……等現象,讓學生根據自己通過看書對功的理解來識別哪些現象做功,哪些沒做,並把做功的歸類,找出其特點和規律。因爲每個事例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事,所以學生很有興趣,都積極舉手發表意見,就連最後一排調皮的學生都積極舉手搶答或涌躍討論,想知道這些常見的事例和物理到底有什麼聯繫,就這樣學生在我精心設計的環節中完成了對是否做功識別以及會計算做功的方法,突破了重點,分散了難點。

在講“功的原理”過程中,本人迴應引入時的“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自己處理數據,從歸納“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真正做到首尾呼應並節約教學用時。此外,我進一步將使用“槓桿、動滑輪”提升物體時動力F由“理論值” 改爲使用彈簧秤測量的“實際值” 進一步引導學生自己處理數從歸納使用機械做的功大於直接用手做的'功,爲下一節“機械效率”設下伏筆。

這堂課給了我一個啓示:課堂要創新。對這節課的重新設計和安排,不但勝利地完成了本節的教學任務,而且使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在感受中學習提高和創新,真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真正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當然學生的筆頭訓練量等各方面都要繼續完善和改進,讓自己的教學日漸成熟。

另外本人認爲課本上圖15.1—1中甲圖、乙圖、丙圖是原教材在學生已經學過了“機械能”,知道了一些能量的知識,從能量轉化的角度入手,表示在力的作用下,物體的動能或勢能發生了變化,說明力對物體做了功;課本圖15.1-2中,物體雖然受力,但是它的動能或勢能都沒有變化,就不能說力作了功。從而讓學生理解做功是能量轉化的過程。但教材修訂後將“機械能”知識放在“功”後面,如果仍按課本上圖15.1—1中甲圖、乙圖、丙圖來講“功”的定義和兩個必要因素,對初中生理解“功”有很大困難,本人認爲應該變更實例,效果可能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