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電路》教學反思(通用8篇)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簡單電路》教學反思(通用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簡單電路》教學反思(通用8篇)

《簡單電路》教學反思1

我所設計的簡單電路一課,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能力,從日常的霓虹燈引入,激發他們的探究慾望,使他們迫不及待地想研究其中的奧祕,根據以往的生活經驗,學生大多知道是由哪些東西組裝的,但對組裝方法和燈泡爲什麼會亮等問題並不很清楚,由此引入教材的研究重點。學生利用基本的電路元件組裝簡單的電路並畫出實物電路圖,使學生由實物圖向抽象電路圖過度。老師選擇幾個連亮的連接圖找連接方法的共同點,即導線接在哪裏才能使小電珠亮起來,學生基本不知道原理是什麼,此時再讓學生了解一些最基本的知識:電池有正負兩極、小電珠的結構等,從而明白其中的原理,最後得出結論:只有形成電流的通路,小電珠纔會發亮。在瞭解了基本電路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拓展,在電路里加上開關(開關作爲簡單電路的控制器件,在電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兩個人合作把開關加入電路中,並畫出電路圖。通過實驗,讓學生意識到電路是否工作取決於電路是否連通,而開關則是一個由人爲控制電路電流的器件。學生製作紅綠燈這部分我做了些處理,交給學生一個雙向開關,把它連進電路里,讓它分別控制兩個小電珠的亮與滅,這樣,就形成了整節課一步一步的遞進,有了一定的層次感,學生思維達到了連貫性。四人小組合作,通過親手做,增強對電路的認識,培養動手操作的能力和深入探究的能力。

本課內容呈階梯狀分佈,逐步遞進,使學生在由淺到深的活動中逐漸認識簡單電路,瞭解簡單電路,學生從一個人動手做實驗,到兩個人合作動手實驗,到四人合作動手實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充分體會到了合作的快樂,使學生的共同合作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這樣設計符合了小學生的認識規律,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還讓他們在實驗中發揮小組的合作精神。

這一課很適合開展探究活動,從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但是在教學中,我把注意點放在如何引導學生才能成功連接電路,學生預設猜測、思考的時間少了一點,所以學生在乎的就是電路有沒有連接,至於爲什麼連接成功了,或者沒有連接成功問題在哪裏,不少學生都沒有思考,還是不知其所以然。科學探究活動並不是爲了熱鬧,而是通過活動使學生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這裏不應該單單指科學知識、科學技能,還有科學方法、科學過程、科學態度、科學精神。所以還需作一些改進。

《簡單電路》教學反思2

去年參加培訓時,西大附小的一位年輕老師選擇上《簡單電路》的第一課時,當時上得可以說不是很成功,我在聽課時就在想,如果讓我來上又該如何把握呢?

很久沒有上過五年級的課,今年重新來一篇還是感覺挺有意思的,好多實驗我自己也想重新做一篇。在進入《電與磁》單元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購置了新的電池,新的導線,新的小燈泡,自制了一塊簡單電路的演示板,爲了讓學生能有充分的活動時間與動手機會,我將小組分爲兩人一組,以便爲課堂提供最大的保障,有經驗的科學老師可能都有一個體會,準備不充分的科學課堂,真正上起課來會讓自己都感覺很彆扭的。

本課雖名爲《簡單電路》,但對學生來說實則不簡單。如其中一個環節需要學生用導線、電池、小燈泡組成一個最簡單的電路,並嘗試點亮小燈泡,然後畫出電路圖。就這樣簡單的過程對他們來也是不易的,原因有二:一是現在的學生不像我們小時候一樣,有經常去小商店買電池的經歷,店主一般會用小燈泡與導線連好的簡單電路來試燈泡,所以對如何點亮小燈泡是比較清楚的,但他們現在的生活中小燈泡基本不會用到了,也沒有去買電池的經歷,所以沒有實際經驗;二是小燈泡裏面的結構學生們並不清楚,而且既便事先給他們講清楚,因爲沒有通路的概念,他們也還是不能理解只有電流流過小燈泡才能點亮。記得前幾年第一次上這一課時,我在提供材料時給學生準備了小燈座,孩子們很快點亮了小燈泡,但後來一研究教材我才發現,我多提供了一個材料卻導致孩子們少了很多探索的步驟,少了思考的機會,於是在這次上課時,我重新整合了教材進行教學,並得到以下經驗:

1、我只準備了小燈泡,導線和電池,讓他們自己去試,看能有多少種方式可以讓小燈泡亮起來。課堂上以兩人小組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生很快得出了兩種連接方式:一種是利用導線把小燈泡的一個接點和電池負極相連,小燈泡的接觸點和電池負極相連。一種是把電池兩極顛倒過來。還有一種方式:燈泡的螺紋處與電池正極接觸,燈泡的接觸點用導線與電池負極連接。而得出後種方式的小組極少,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思維習慣使然,學生們一般都習慣於把燈泡立於電池正極或負極上,把燈泡“橫臥”在電池的正極或負極上則屬於“另類思維”。但不管怎樣,學生的探究熱情非常高漲,很多人也許是第一次親手點亮小燈泡。課堂上我給足了他們時間,讓每個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初步感受了簡單的電路。應該說,這是他們本節課最大的收穫。

2、本課的難點是掌握電流在電路里的流向。在認識小燈泡的時侯,根據小燈泡的解剖圖,學生很容易就指出了電流從一個接點進入,通過燈絲從另一個接點流出。在組成簡單電路的過程中,我要求學生安裝成功一個電路,就思考這個電路里的電流的流向。雖然在我的引導下,利用課件上的示意圖學生勉強能說出,但我清楚,能真正理解的學生不多。這個知識點雖不是本課的重點,不是一定要學生掌握的內容,但如果這個知識學生理解了,那麼對於以後學生組裝較爲複雜的電路,是有幫助的。

課後我想,如果下次能把各種方式的電路中電流的流向都做成動畫課件,那就更形象直觀了,也許這樣對於學生的理解會大有幫助。

《簡單電路》教學反思3

在教學過程中,第一個環節,我先講解了電池盒、小燈座的結構和用法,指導學生認識了電池盒、小燈座後再連接一個簡單電路,學生很快就能連接一個正確的、完整的電路。電池盒、小燈座都有現成的導線連接點,學生只要按部就班將導線插到各個連接點就可以了。學生呢很快完成了第一個教學任務,並畫出了簡單電路圖。

在利用一個電池盒、兩個小燈座和四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探究活動中,前面兩個班的學生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這樣的連接方式:從兩個燈座的兩個接線柱上接出的導線分別與電池的正極和負極連接。(並聯的一種方式)而課前我認爲簡單的,學生會首先想到的串聯方式卻沒有出現。起初我感到很奇怪,後來找到了答案:在這之前,第一個探究活動是利用一個電池盒、一個燈座和兩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所以後來增添了一個燈座後,學生就很自然的在前面電路的基礎上照樣子又連接了一個燈座。在第三個班級課上,我在佈置探究任務時就明確了,用三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再用四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於是,那種串聯的方式出現了。

接着我又聯繫班級的日光燈使用方法解說並聯電路和串聯電路的優點和缺點。並聯電路可以分別控制、節能環保,但連接繁瑣;串聯電路可以統一控制、連接方便,但可能出現不必要的電能浪費。學生學得非常好,很快就可以舉一反三找出:家中的各個房間的電路是並聯電路;同一個吊燈中的很多燈泡,客廳中的某組裝飾光源,這些是串聯電路。

課後回想這兩個環節,深深感到,我們經常說,在備課時要備學生,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事實上往往我們認爲很簡單的、學生一下就能想到的,在實際教學中卻遲遲不出現。只有真正從學生角度出發,考慮到實驗中可能出現的狀況,那麼在實際教學中的引導就會越明確。

另外,學生對有一些難度的探究活動具有更高的積極性,本節課學生始終保持着極高的熱情。所以只要教師從學生角度出發,將課設計到位,引導到位,學生一定會帶給你更大的驚喜。

《簡單電路》教學反思4

也許學生對有一些難度的探究活動具有更高的積極性,本節課學生始終保持着極高的熱情。

在利用一個電池盒、兩個小燈座和四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探究活動中,前面兩個班的學生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這樣的連接方式:

從兩個燈座的兩個接線柱上接出的導線分別與電池的正極和負極連接。(並聯的`一種方式)而課前我認爲簡單的,學生會首先想到的串聯方式卻沒有出現。起初我感到很奇怪,後來找到了答案:

在這之前,第一個探究活動是利用一個電池盒、一個燈座和兩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所以後來增添了一個燈座後,學生就很自然的在前面電路的基礎上照樣子又連接了一個燈座。在第三個班級課上,我在佈置探究任務時就明確了,用三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再用四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於是,那種串聯的方式出現了。

課後回想這一環節,深深感到,我們經常說,在備課時要備學生,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事實上往往我們認爲很簡單的、學生一下就能想到的,在實際教學中卻遲遲不出現。只有真正從學生角度出發,考慮到實驗中可能出現的狀況,那麼在實際教學中的引導就會越明確。

《簡單電路》教學反思5

剛剛上完教研課,一切按照自己的預設順了下來,還在反思自己課堂上操作環節出現的問題,一直沒想到課堂上拓展環節,卻不小心說出了自己的錯誤觀點——串聯電路中,離電源正極近的燈泡就亮些,遠的就暗些。(以前學過的早就忘沒了)而課堂上操作時也證實了這一觀點。評課時組長幫我指出了課堂上的這一錯誤的觀點。我雖然沒敢爭議,可心裏還是信不踏實,於是上網查閱。(有點亡羊補牢的味道。因爲教材中雖然涉及了串聯和並聯電路,但只要求學生認識,並不做深入探究,所以備課時根本沒想太多,也沒查過資料,只是和同事閒聊時曾提起,我們的觀點是一致的,所以根本沒想過自己的觀點是錯誤的)

查閱的結果真讓我汗顏:燈泡亮暗是由實際功率決定的,實際功率大的就更亮,小的就暗些。串聯電路中電流是一樣的,P實=UI,I相等,即哪個燈泡兩端的電壓高,也就是哪個燈泡的電阻大,P實也就更大,也就更亮。

我覺得奇怪,我們課堂上做實驗用的小燈泡是同種規格的,電阻應該是相同的,可是爲什麼亮度還是不一樣呢?我繼續查閱,結果終於讓我無話可說——兩個燈泡雖然是相同規格,但是每個燈泡的內阻還是可能有一點不同的,因此亮度大小不一,尤其不是同一家廠生產的,或不是同一批生產的產品。

真相終於大白了,我的確是說錯了話,好在這只是拓展環節,而我也只說了一遍而已,我相信學生的印象也不是很深,只要下節課上課時糾正一下,我相信不會對孩子造成太大的影響。希望這亡羊補牢,真的爲時不晚。

弄明白了問題,心裏的石頭也就落了地。看着這課題——《簡單電路》,我問自己:簡單嗎?回答是否定的,但語氣是堅定的:不簡單!科學這一學科,要想弄明白,還真是不簡單!我自認每節課都認真備課,做了充分的準備,可還是漏洞百出。幸虧有我們組內的三名同事和品德組的幾位老教師幫我,否則還真不知道要費多大的力氣呢。

每次翻閱教材,如果不細看,還真的以爲很簡單,每節課的內容,連文字帶圖片不過兩頁而已,如此簡單的編排,卻有着極深的內涵。再次翻看教材,不由自主地重複自己的觀點:簡單?非也!

《簡單電路》教學反思6

一、新授部分教學思路

1、認識部分電路元件

2、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電池這些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

3、分析連接情況,說說電流是怎樣“走動”的。

4、加入開關,重新連接一個完整的電路。

5、學習電器元件符號,學習畫電路圖。

二、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1、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教學後,我立即發現大多學生不能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電池這些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

2、認識了電流實驗盒中的電池盒、小燈座後再連接一個簡單電路,學生很快就能連接一個正確的、完整的電路。

三、反思

1、爲什麼學生有了電池盒、小燈座就能正確連接電路呢?

電池盒、小燈座都有現成的導線連接點,學生只要按部就班將導線插到各個連接點就可以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基本沒有開啓智慧的思維。

2、爲什麼學生不易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電池這些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

首先,學生很少接觸未連接好的電子玩具,沒有實踐經驗。其次,學生對燈泡的內部結構不清楚。最後就是沒有給予學生充足的研究時間。

3、能否讓學生先用電池盒和燈座進行實驗呢?

我認爲,雖然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電池這些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有一定的困難,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首先能很好地啓發學生的思維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其次能夠讓學生在動手、思維中體驗電路的意義。所以只要教師悉心指導,給予充分的時間,學生就能夠摸索出其中的奧祕。

《簡單電路》教學反思7

每一次教學只要精心準備、用心執教,總會有着令人回味的片段。

1、以學生爲本,讓每個學生都有動手的機會。新課程標準提出“科學課程的重點在於通過引導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對科學的興趣,形成科學態度和科學探究的能力”,本着這一目的,我提供分層次的材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他們經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2、環節間的巧妙過渡、緊密的銜接。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教師“引導者、促進者和參與者”的作用,從問題的引入、探究內容的層層深入,學生活動時的調控都能夠自然、巧妙、精密,讓學生不會感覺到緊緊被牽引,而是自然跟着去做,期待着繼續前行。

這節課上完,感覺仍有一些不足,期待繼續改進。

1、沒有充分發揮實物展臺的作用。只是就學生所畫的電路圖進行展示,其實完全可以將學生所連接的實物圖作品展示,既可以起到相互學習的作用,也可以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

2、展示學生作品時方法欠妥當。如果能夠先展示正確的連接方法,讓連接錯誤的學生“自行發現”、“自行糾錯”效果會更好,同時還可以保護學生探究的慾望。

3、拓展活動應留充足的時間。嘗試“用一節電池點亮兩個燈泡”因時間已下課,所以只是匆匆做了一下,很多小組甚至沒有沒做出來,所以活動既然已經安排,就一定要留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有時間嘗試,這樣學生纔能有所收穫,活動也不會流於形式。

總而言之,潛心專研,盡心盡力去備課、上課,積極做出深刻的反思,總會讓課堂多一分精彩、多一分驚喜,少一分遺憾。

《簡單電路》教學反思8

這是一節讓學生動手實驗較多的科學課。爲了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爲了讓課堂充滿活力,我本着由教師引導,讓學生動手操作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放手讓學生去操作,去實驗,使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掌握本課知識,並深刻體驗到實驗的樂趣。儘管課堂教學時間因放手讓學生實驗受到一定的影響,但能使學生從實驗中學到知識並感受到樂趣就值!

在實驗剛開始時,我發現大部分學生沒能將“電池、導線、燈泡”三種材料連接起來,當然,也就沒能使燈泡亮起來。原來,學生平時很少進行實驗,在課堂上大多數時候是聽老師說實驗。現在一下子讓學生親自操作,很多學生是手忙腳亂,甚至有些學生無從下手。這是我在備課時沒有想到的。面對這種情況,我沒有慌,而是與學生進行互動,一起動手操作。在我的指點下,學生很快就是使燈泡亮起來了。當時學生們激動得直喊:“我的燈亮了!我成功了!”

從學生們激動的情景可以看出,他們的探索慾望被激發起來了。我順勢引導學生按老師指導的方法將實驗過程重新進行一次,再次體驗成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