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和松果》的教學反思

《松鼠和松果》是一篇寫松鼠的童話課文敘述了兩隻具有環保意識的小松鼠植樹造林、維護生態平衡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我們體會到,人類在向自然索取時,一定不要忘記回報自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永遠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教學後,我有幾點感想:

《松鼠和松果》的教學反思

1、讀要充分,要有質量:

“讀”是學習語文的法寶,讓學生充分自主地讀書,有目的地讀書,以讀代講,讀中領悟課文的真諦,教師在這當中起到的是穿針引線的作用,或者說是引路人。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朗讀的指導,設計了多種朗讀形式,如:範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賽讀、引讀、表演讀……但讀書不光要充分,更要有質量。開始學生的朗讀乏感情,是機械的、沒有活力的。但我真正的走進了課文,我會隨着課文中小松鼠的情感起伏而變化,我覺得我就是課文中的'小松鼠,然後我就通過入情入境的範讀引領學生去體會松鼠的情感變化,這樣,學生受到了感染,達到了情感的共鳴,一雙雙小手高高舉起,爭先朗讀。在學生朗讀不是很到位時,我通過評讀、賽讀,或一句巧妙的點撥,不但激發了學生朗讀興趣,更提高了學生交際、朗讀水平,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2、詞句感悟,加深理解,增強語感:

我在教學中注意循序漸進地將學生帶入文章所創設的情景中,讓學生在情景中感悟交流。教學中,適機引導學生品味、體會文中的重點詞句。如:(摘了一個又一個),理解摘松果之多、(每個松果都那麼香、那麼可口)體會松鼠很愛吃松果,進而感受到了小松鼠的高興心情,這樣學生的朗讀有了情感的寄託,自然豐富了語感。再如:讓學生解疑“爲什麼說是個好主意”?用“因爲……所以……”說一說 ,再用“如果……就……”說一說。這一環節不但是對課文的理解,更是學生髮展語言的一個訓練。

3、課文迴歸,情感昇華:

一年級的學生喜歡誇張,愛幻想,好表現。當學生當小松樹表演完今後將是一片茂密的松樹林時。我創設一個小情境:孩子們,你們看,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們祖孫三代都來了,來到了這片茂密的松樹林裏,吃起了美味的松果,可真高興啊!來,讓我們再齊讀第一自然段!引領學生回到課文中體會小松鼠的擔憂在他們的努力下並沒有成爲現實,子子孫孫的松鼠們依然那樣高興。學生感受到人類在向自然索取時,一定不要忘記回報自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永遠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情感上得到了昇華。

俗話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課在教學中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這與本人自身能力有關,特別是低年級朗讀指導方面還需要更深一步研究。我想如果我課前能引導學生在蒐集有關環保重要性的資料,在課堂上加以展示,在感受小松鼠的擔憂時,提出自己對人類將來的擔憂,那麼這樣一來,學生能更真切、更實在地感受到松鼠擔憂的必要性,從內心深處更認同作者的看法。這也就是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