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一天》教學反思

卓越課堂倡導構建師生學習共同體,建立和完善課堂學習小組,教師發揮好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引導學生在個體自學、小組討論、大組交流和教師點評中有效進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積極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靈活運用啓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方式,確保課堂教學安排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思考、探究、質疑、交流、練習。我校在卓越課堂的建設中,也提出了“121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其理念符合卓越課堂的精神,把教師的教學定位在釋疑點撥上,把學生的學習定位在自主學習上。

《失去的一天》教學反思

作爲語文課,我們首先要考慮在教學中應該教什麼的問題,其實就是一個教學目標的定位。當代心理學家林崇德說:“概括是智力與能力的首要特點。因此,中小學生概括能力的發展,應看成其智力與能力發展的重要指標。”“由於語文能力的基礎是概括,所以我們在培養中小學生語文能力時,要自始至終地突出對其概括能力的'訓練。”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二學段的閱讀教學目標中明確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藉助關鍵詞語,學習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體會“失去的一天”的意義。

我們結合卓越課堂的理念,採用121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以學案爲載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花時間讓學生自學,在自學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學,而教師則處在釋疑點撥的位置上,只對學生不懂的,不會的進行指導,實現學生學習的增長點。對於本課,課文內容學生都瞭解了,但是是一種零碎的,不全面的感知。在“目標導學自主學習”這一環節,教師以一個表格呈現出本課的學習內容,然後給學生充足的自學時間,讓學生梳理出文章要點。在自學中,教師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就是概括能力還顯得不足。在“合作探究 釋疑點撥”這個環節,教師就重點指導第一自然段——佩佳應該做的事,教給學生抓住做的事和做的數量來概括事情的方法。然後就通過小組合作探究,集體交流等形式,大膽放手,給足時間,讓學生在實踐中讓自己的概括能力得到提高。在概括出佩佳和人們在這一天做的事後,自然就讓學生體會到了“失去的一天”的意義。在最後的“ 訓練檢測 反饋矯正”環節,首先檢查的就是學生對主要內容的概括,落實本堂課藉助關鍵詞來概括主要內容的這個重點目標,然後,讓學生動筆進行片段練習,進一步懂得“要珍惜時間,做自己該做的事”。這堂課,我始終把自己定位在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上,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

當然,教學總是遺憾的,我的教學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對學生的表達關注還不夠,忽視了學生語言的規範。有時引導顯得有點羅嗦,顯得不夠準確。對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要加強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