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場次教學反思

引導學生用畫圖或列表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本節課是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小編爲大家蒐集整理的比賽場次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幫助。

比賽場次教學反思

篇一:比賽場次教學反思

“比賽場次”是北師大版數學教材三年級下冊實踐活動課“體育中的數學”的一個內容。“體育中的數學”是通過研究體育中“體操隊列”與安排“比賽場次”的問題,將基本的數量關係與組合問題融合在一起。“比賽場次”問題的解決可以有多種策略。教材試圖讓學生用直觀的畫圖、連線、列表等方法解決問題,從中學會有序、有條理的思考,體會數學的實際價值。這節課是初步學習,六年級上冊還將進一步探究其中蘊含的規律。

從學生的現狀來看,此前,學生已經研究過類似“服裝搭配”的問題,初步積累了一些解決問題的經驗,所以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每個學生基於自己的生活經驗嘗試探索、彰顯不同學生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關注學生是否充分經歷瞭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否能用圖、表等多種模型和方法探索結果和描述過程,使不同的學生獲得不同的體驗和發展。

這節課的另一個目標是讓學生“ 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綜合應用意識”,這是綜合實踐課的要達到的目標。將“實踐與綜合應用”作爲一個獨立的學習領域,是要強調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和整體性,突出數學與外部世界的聯繫,數學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繫,以及數學在分析和解決問題過程中的綜合運用。而綜合運用是指運用不同的數學知識、方法、活動經驗、思維方式等解決問題或探索規律。這也是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的依據之一。

綜上所述,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結合體育中的實例,探索比賽中的搭配問題,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探究能力,發展數學思維。

3、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綜合應用意識。

其中,“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是這節課的重點。爲了完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點,我設計了“遊戲引入――解決問題――課堂總結”的教學流程。

在“遊戲引入”部分,我通過一個擊掌遊戲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爲孩子們營造出一個輕鬆愉悅的課堂環境,並且很好地消除了他們情緒上的緊張感,同時在這一環節中還滲透了這節課的教學內容,爲下一步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在“解決問題”環節,教材呈現的場景是 2003 年第 4 屆世界盃女子足球賽。學生都很喜歡體育活動,但考慮到由於場地的限制,學校沒有足球場,學生親身體驗踢足球的機會比較少,而運動會卻每年都會舉行一次,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創設了學生非常熟悉的校園運動會的情境,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個環節在 解決運動會中遇到的問題這條線索中,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層層深入地探索了比賽中的場次問題。先是解決了三年級的拔河比賽場次問題,在這裏,學生充分探索了圖解、列表、排列、連線等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此基礎上,再解決了較難的六年級籃球比賽的場次問題,再一次讓學生學習運用這些策略,最後把解決問題的策略上升到算式的形式,進一步深化了這節課的學習。這樣的處理使得整個教學過程有明顯的梯度,層次分明,突破了教學重點。把解決問題的策略滲透在學生的自主探索當中,同時達到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發展數學思維的目標;並且通過成功地解決問題,讓學生體驗到了學習成功的喜悅,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最後的“課堂總結”,我拋棄了“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一類的常規總結模式,採取請學生向請求幫助的老師們彙報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結果的方式進行,很好地激發了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更好地達到了回顧課堂,總結知識的目的。

一節課上完,總體來說,教學效果是明顯的,孩子們基本上掌握了多種解決問題的策略,但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覺得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說,我的教學語言不夠精練,這也是我在今後在教學中要解決的問題。

不管怎樣,我相信,有經歷纔會有進步,有嘗試纔會有成功。

篇二:比賽場次教學反思

“比賽場次”的問題在三年級下冊學生有過初步接觸,當時球隊數限制在4支以內,引導學生用畫圖或列表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本內容是在上述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主要藉助解決“比賽場次”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列表、畫圖發現規律,體會解決問題的策略,包括“從簡單的情形開始尋找規律”的策略,也包括列表、作圖的策略等,而不僅僅是爲了解決類似比賽場次的問題。

因此,在課堂中,我給學生創造充分探索解決問題策略的空間,並採用對比、小組合作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課後,我認爲做的比較好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問題是最好的教師。爲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我一開始就以談話的形式引出:“如果在我們班上進行一次兵乓球比賽,每兩人之間都要賽一場的話,一共要比賽幾場?”這個問題是例題的複雜版,全班44人,要打多少場呢?讓學生去想,去猜,去說,這時就算是說錯了也是很正常的,因爲最後肯定沒人能說出結果或者正確的做法來的。這時,我適時再加一句:“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就能知道怎麼去求出正確的結果了。”於是,同學們都特別有興趣,都想把這個難題解決,都想知道老師怎麼去做。而且,學生也會感到很真實,更加用心去學。

2、探索學習方式多樣化。

在課堂中,爲了給學生創造充分探索解決問題策略的空間,我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寬鬆、和諧、民主的氛圍。在課堂教學中,爲了解決小組比賽中一共要進行多少場比賽這個問題,爲學生提供了圖例、表格等教學輔助手段,幫助學生髮現正確答案,有的學生還能創新地運用自己獨特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在學生研討過程中,我注意走近學生,和學生一起去探究、交流,在學生有困難的時候,幫助學生排除障礙。引導學生合作完成。

3、讓學生大膽講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怕學生錯。

學生的錯誤是一種真實的、有價值的課程資源,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課程資源。“正確,有可能是一種模仿;錯誤,卻大凡是一種經歷。”

在課堂中,從一開始給學生猜測比賽場次,再到探索解題的方案,最後到總結,學生出現的錯誤挺多,這些錯誤都是從他們自己的經驗出發,是有感而發的。我不急於給出答案,讓學生有自我操作的慾望。從而達到課堂中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模式。

但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了以下幾點不足之處:1、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會出現的各種情況,比如有學生在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時,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畫圖方法。而我只是太過強調用列表法來解決問題,對畫圖法講的不夠細。2、對課堂整體的把控上欠火候,教學經驗有待提高。

篇三:比賽場次教學反思

一、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本課通過學生最關心身邊的話題入手;提出整節課的中心問題,把問題作爲教學的出發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帶着明確的解決問題的願望去探索新知識、形成新的技能。()課堂實踐下來發現學生對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較感興趣,也比較樂學。

二、教會學生必要的學習方法

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四支對要進行幾場比賽,問題的解決對學生而言是一個難點,我首先採用嘗試教學法,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其次才讓他們在小組討論和圖表展示相結合的方式關鍵是通過要達成以下目標:1.學會用符號表示各個球隊,爲後面探究問題提供方便,同時讓學生學會這種方法,爲以後學習作好鋪墊。2.會用列表、畫圖等方法解決問題。3.培養有序思考的能力。實踐下來,效果比較理想。

三、自主合作探究。

數學教學是以學生爲主體的數學活動。課堂上要努力體現先教後學、自己探索、小組合作相結合的方法,充分給予學生合作、交流、實踐、探究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經歷學習、思考的全過程。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使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我具體安排了以下幾個環節:

(1)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相互取長補短。在小組內,每個學生都講述自己的解題方法,並對其他學生的解法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這個過程,試圖培養學生數學交流的能力,並通過交流使學生學會傾聽。

(2)全班彙報。組織學生合作並發現不同的方法,使學生體驗方法的多樣化,鍛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據課堂觀察,學生能在交流的基礎上對自己的方案進行思考並作修正。我欣喜地發現學生很有潛力,他們所想到的方法並不都是教師預設之中的。

這節課是學生喜歡的生活中的數學,從內容、選題上我覺得很適合,總的來看是一節比較成功的課,在每一個環節上我都體現了新課程、新理念,體現了我校開展的嘗試教學法,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學生們通過分組討論,能逐步總結規律,整堂課學生興趣很高,興致很濃、氣氛活躍,研究討論特別起勁。他們不但輕鬆地掌握了本課的知識目標,還經歷了科學探討的過程。實際師生互動,給學生更大的學習空間和思考時間。

篇四:比賽場次教學反思

學校組織的新課標教學比賽活動已經結束。此次比賽爲青年教師搭建了一個鍛鍊自己、展示風采的平臺。也許最後的結果並不能讓所有人滿意,但最重要的是我享受了這個過程,在這個過程裏我能夠更清晰的認識自己,磨礪自己,提升自己!下面就對這次比賽作以下總結:

第一,要精心的備課

選擇好課題後,就要對本節課進行研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研究課程標準要求、研究教材的具體內容、研究學生的現有知識狀況、研究教學的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

1、在課程標準要求方面。 新課程要求要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重視化學的應用,重視學生的已有知識,因此在課堂教學上提倡以學生爲本的生本教學理念,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性。 在具體的要求上,新課標要求“瞭解羧酸的典型代表物的組成和結構。”因此本節課在內容上有兩點要求,一是要注意對比醇羥基、酚羥基、羧基的結構差別,對比乙醇、苯酚、乙酸的性質差別;二是要注意乙醇、乙醛、乙酸和乙酸乙酯之間的聯繫,培養學生學會用變化的觀點區思考問題;三是注意從乙酸的結構和性質遷移到含羧基的有機化合物的性質。根據這些要求我制定了相應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是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應。教學難點: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比較及酯化反應。

2、在教材的具體內容方面。首先應細讀教材,包括書本的每一個例題和本節後面的練習題,研究例題和練習題的'立意,爲本節課的教學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在研讀了教材之後,要根據新課標對本節課內容和方法的具體要求編寫學案,學案中設置部分有梯度的問題,達成水到渠成的目的。

通過以上兩個活動,完全達到了新課標“以學生爲主體、探究性學習”的要求。 這樣做不僅避免了照本宣科帶來的枯燥無味,而且使課堂充滿了生機,通過上課發現這種做法的效果是十分顯著的,因此也是十分成功的。

3、在學生的現有知識狀況方面。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應。在此基礎上再來探究苯酚、碳酸、乙酸酸性的強弱,同時對比醇羥基、酚羥基和羧基的氫原子電離的程度,進一步探究酯化反應機理,這樣有助於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也是對有機反應特點的再認識。

4、在教法和學法方面。根據本節課的特點採用在教學方法上我選擇了以複習回顧――實驗探究――得出結論――應用活動的教學模式。 通過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等教學過程,概括歸納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讓每一個學生充分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學生在教師創設的問題情景中,通過觀察、類比、思考、探究、概括、歸納和動手嘗試相結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科學思維能力,形成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增強了鍥而不捨的求學精神。 第二,多媒體課件的設計。

在充分分析了以上信息之後,就要動手設計學案和多媒體課件。在這裏我借鑑前人的做法,以減少工作的重複性和複雜性。考慮到課堂的生成性需要,並不要求把每一個細節都羅列在課件內,而是讓課件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使得課件的實用性得到加強。 因此,我在課件的設計上追求簡練、明瞭。這樣設計下來可見的內容和頁數都得到精簡,把更多想象的空間都交給了課堂,交給了師生的互動環節,使得整個課堂簡練而不空洞,精準而不乏味。 第三,模擬演練環節。

在設計好課件後,就要在賽課前進行模擬演練,在模擬演練的過程中再細細雕琢課堂的每一個環節,爭取把課堂上的更加精彩。一堂模擬課之後,師傅對我的課不太滿意,要求我要大動刀子修改,課堂缺乏師生的互動,活動內容太少,整體性不夠連貫,過渡環節不夠自然等等問題,師傅都一一給予了指正,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改正方案。對我的成長起到了很好地幫助作用,在這裏我也要好好的謝謝我的師傅—汪維柱老師。 第四,正式賽課。

進入正是賽課的時候,心中不免會產生一種緊張的情緒,這時候自己什麼都準備好了,就差最後的展翅一搏。說緊張不如說是對成功的一種期待,對結果的一種期許。

比賽的課堂上,學生的狀態很好,對已學知識複習的比較到位,但是在問題探究和討論結果展示時,往往就是幾個尖子生,一些學生只是“看客”,他們還沒有來得及思考,就被尖子生的思維牽着走了。學生之間在缺乏問題意識和交流慾望的背景下應付式、被動式地進行“探究”,缺乏深層的交流和碰撞;不過總體而言學生在本節的學習中還是達到了預先的知識要求,整體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

第五,賽後反思。

"教好書不在於教齡多長,而在於反思多深。"比賽已經結束,但細細回味,這是一次難忘的經歷。通過這次比賽,我學到了很多。 可能結果並不盡如人意,但收穫是巨大的。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體驗過程是最重要的,正所謂歷練了,收穫了,成長了。本次活動中有豐厚的收穫,更有深刻的思考。

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內容的處理不當,導致最後時間不夠,沒有進行能力提升訓練,使整堂課沒留有“餘味”。對於羧酸的概念、分類、官能團的知識是學生可以通過自學獲取的,就不用在課上講解,但考慮到一堂比賽課內容應當完整就保留了,導致學案上“乳酸和濃硫酸混合共熱產物有幾種?”這個問題沒提,學生就輕鬆的下課了,思維沒有發散開來。

2、課堂教學時間分配不合理。留給學生獨立思考和基本練習的時間不足。

此次比賽的收穫:

1、本次活動中拓寬了自己的視野和眼界,也拓寬了自己的教學思路,豐富了教學經驗,同時對新課程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老師心中有要有面向全體學生的思想,在備課時就會考慮設計的問題是否都能給全體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在上課時關注這個問題應該由哪個層次的學生來回答。老師在某一節課關注不到的學生,也許下節課就會有意識地關注了,在一個階段裏實現了面向全體。不同的學生在課堂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應該是面向全體的真諦。

2、課堂提問要能激發學生思考,課堂評價應準確到位。課堂提問的最終目的是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使學生養成善於思考的良好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中國教育報》首席記者李建平博士提出“不要追求形式的活、表面的活,要追求孩子情感的活;允許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要及時進行價值判斷;活而無效往往是老師無效地接學生的話”。當學生提問的時候,老師要認真傾聽,對問題進行歸類,找出核心問題,組織學生深入討論;當學生回答問題時,要理清學生思維順序,找出問題,幫助學生糾偏。新課程呼喚充滿活力的新課堂,新課堂呼喚“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新評價。學生非常看重

教師的評價。因此,教師的評價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就必須運用準確而恰切的課堂評價語來深深地打動着他們的心靈,促使師生體驗產生共鳴,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真正有效地結合起來,點燃學生學習熱情,促進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通過這次比賽,讓我深刻認識到作爲化學老師應該具備的專業素養。也是我充分感受到“終身學習”的深刻內涵。古人們尚且知道“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且還要經常更新。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所以我以爲,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因此,我們應善於主動性地學習,不讓自己陷入被動。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使自己永遠處於充電的狀態,才能保持永遠的自信。

感謝大賽讓我懂得了: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同時我堅信:作爲一名青年老師,不可避免要參加各種公開課,優質課,大獎賽,這是對我的挑戰,也是對我的鍛鍊。正是這一次一次的挑戰和機遇才成就了那麼多的名師,所以我倍加珍惜這次難得的鍛鍊機會。以後我還會積極把握這樣的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