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教學反思

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及作用槓桿平衡條件的探究是本章的重點和關鍵,是研究槓桿知識的基礎,在力學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也是中考物理實驗技能考查內容之一,下面給大家分享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教學反思,一起來看看吧!

八年級物理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教學反思

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教學反思1

上完這節課,我有一個深刻的體悟:教學的過程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的過程,是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啓發、相互促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要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又要適時點撥、引導、講授,爲學生順利自主探究提供有力的幫助。

下面我先講述一下我的上課思路,我從讓學生認識槓桿開始:

1、通過用鉗子、羊角錘、起子翹圖釘爲例,讓學生從這三種工具中選擇一種工具將圖釘翹出來。並比較這幾種方法中哪一種方法比較容易將圖釘翹起來,更省力一些?比較實用這三種工具工作時有什麼共同點?通過討論,總結槓桿的定義。

2、以撬石頭爲例,講解關於槓桿的幾個名詞(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我在對於槓桿五要素的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了一邊畫圖一邊講解,同時讓學動手和我一起畫圖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師生交流合作,引出槓桿的五要素。特別是力臂概念的引出,我考慮了很長時間,如果直接引出,可以節省時間,但不利於學生對力臂的理解和記憶,這樣也不符合了學生的認知規律。

3、對於畫槓桿示意圖,是本節教學的一個難點,很多學生在畫垂線段時始終畫不垂直,究其原因是畫圖方法不正確!老是利用刻度尺上的刻度來畫垂線,由於刻度較短,很難保證所畫的垂線段與力的作用線垂直。在這裏我着重強調一定要利用三角板的直角來畫垂線段!課本中只是提到力的作用線,我對什麼是力的作用線做了進一步的講解,如何畫力的作用線給學生進行了講解:分三步來畫,第一步,找力的作用點;第二步,找力的方向;第三步,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一條虛線。對於畫力臂,分爲四步進行:第一步,找支點;第二步,畫力的作用線;第三步,花垂線段;第四步,標力臂。這樣講畫力臂這個難點分爲幾個小問題,大大降低其難度,使得學生極易於理解,又容易接受,有效地突破了難點,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然後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對於槓桿的平衡條件我採用科學探究的七個步驟,並同時加以引導:

分三種情況進行探究,

第一種情況:保持力臂L1、L2不變,改變阻力F2大小,測量動力F1大小;

第二種情況:保持阻力F2、L2不變,改變動力臂L1的大小,測量動力F1大小;

第三種情況:保持動力臂L1阻力F2變,改變L2的大小,測量動力F1大小;

研究數據時,我針對學生提出的猜想:槓桿平衡的條件是①動力=阻力;②動力臂=阻力臂;③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逐個進行研究,最終得出槓桿平衡的條件。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在於:引導學生分析數據,形成科學的結論,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這一節課的關鍵是對數據的進行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但實驗結論隱藏在數據中不易被發現,因而在教學中選擇適當的數據展示在黑板上,引導學生尋找數據之間的相互關係,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順利地得出結論通過情景的創設,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產生疑問,提出了要探究的問題,然後,通過等式觀念的講解,使學生在明白“如何處理幾個量之間的關係”的方法中,對槓桿平衡條件進行了猜想,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使學生學會了處理問題的方法;

槓桿這一工具,在我國古代使用較廣泛,通過這一部分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淵源流長,博大精深。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用實驗的方法研究問題,得出結論,可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作風。

但由於在實驗結論得出結論之前學生對實驗的操作並不是很明確,我在上課時就規定學生怎樣操作,這無形中降低了學生的探索。所以以後上這一節課應在課前佈置好預習工作。

但是,我感覺我的課堂語言過於單調,有時感覺有種語塞的感覺。我決定以後要加強語言方面的鍛鍊。我認爲不足之處就是:情景條件引入的不夠生動。以後要多加註意!!

所以我想說:在初中階段,培養學生探究意識,教一些探究方法是可允許的要求,要想真有什麼探究教學,在很多章節上都只能是做個樣子(當然這個樣子也是必要的)。也就是說:傳授這種教學方法,在很多時候是巨大價值的。

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教學反思2

本節課的主要知識目標是使學生認識槓桿,通過探究得出槓桿的平衡條件,並把所學的知識應用於生活實踐,做到學以致用。

因爲本節課比較抽象,所以讓學生從生活中瞭解一些常見的例子入手,引導學生進行一系列的觀察、體驗、猜測、求證、運用等研究活動。

第一:創設情景,產生問題。給學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並通過觀察總結出其中的共同點,激發探究熱情,調動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第二:遷移引導,設計實驗。通過最簡單的撬石頭的實例,分析其支點、阻力和動力,阻力臂和動力臂,即槓桿的五要素。

第三:然後設計槓桿實驗,先預測,後驗證,獲得數據。

第四:組織分析,獲得結論。交流數據,並整理,組織學生對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得出槓桿的平衡條件。

上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本節課的教學給我的最大的感觸是上課時教師一定要有時間觀念,要隨時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改變教學方案。本節課最大的缺陷就在於我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做適當的調整,導致在學完知識後沒有相應的生活應用加以鞏固,學生感覺理解的不透徹,而且整節課顯得比較緊張,這也是我以後需要改進的地方。

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教學反思3

上午第三課進行《科學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教學。教材題目是:科學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我是老師,我想放手讓學生做這個實驗。可有不少學生做完以後還是糊里糊塗的。

事後我在想這一問題:讓學生來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是很有難度的。

難度一:學生可能還不太明白什麼叫“平衡”。我在猜想人類認識槓桿的過程可能也不一上來就想研究“槓桿是如何平衡的”,而是在生活中使用了槓桿,發出了他的有些規律,纔會進一步研究什麼情況下槓桿會“靜止不動”(這也是一種槓桿平衡),到後來纔會想到“什麼情況下槓桿會在水平位置平衡”,再進一步研究“槓桿勻速轉動”的條件,等把這些問題都有一個思考之後,人類纔會來總結槓桿的`平衡條件。這一定是一個長期而且很費精力的事情,要不怎麼只有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才能總結出來呢!

難度二:感覺出力臂。這不是一個一般人能想象得出的“構建出的科學概念”。也只有數學兼物理學家才能構建出原本無形的東西來。當然這一發現也許很多偶然(剛好處於平衡位置時),但能提出力臂的概念絕對是個創舉。於99。9%學生來說,只需正確接受就夠了,讓他自己來研究只能是想當然的讓學生去做。

難度三:學生是否有猜想。也就是說學生是否能“形成”一個他有道理的猜想意見,然後再按猜想設計方案進行研究。

難度四:實驗設計方案能否完備。就算有一個猜想,學生能用控制變量法來設計實驗方案嗎?依據設計的方案得出的結論是唯一的嗎?也就是說邏輯嚴密嗎?

學生照葫蘆畫瓢也不完整。因爲爲了避免實驗的偶然性,必須得做二次以上實驗,但學生絕大多數只做了一次。這不能怪學生,應該說也不能怪我這個老師,因爲上面已經講了實驗探究的難度,學生要真想做得好,只有把實驗報告上的實驗步驟記下來才行,他們自行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幾乎沒有。如果只是爲了考試,如果在事先我們知道這些是要考的,我肯定有辦法讓學生嚴格按標準來做。

從教材來看,讓學生有探究意識就已經很夠了,至於探究方法,只能介紹一些,讓學生自己感悟吧!

所以我想說:在初中階段,培養學生探究意識,教一些探究方法是可允許的要求,要想真有什麼探究教學,在很多章節上都只能是做個樣子(當然這個樣子也是必要的)。也就是說:傳授這種教學方法,在很多時候是巨大價值的。

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教學反思4

〈〈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是一節實驗探究課。由於新課標註重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所以我在教學中充分給學生一個豐富多彩的佈滿設想與實踐的探究世界,因此本節課的教學我是採用科學探究的方法來完成的。下面我就按教學過程對本節課進行反思。

一、提出問題。在這一過程我先請大家回想玩蹺蹺板時,是如何保持平衡的?對此你能提一個讓我們探究的問題嗎?創設了問題情景。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爲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只是一個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因此應讓學生充分思考,盡情的提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發現問題的能力。根據生活實例大膽猜想,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這一教學過程由實際入手,學生配合也較好,所以完成較好。

二、猜想與假設。提出問題後,讓學生大膽的猜想與假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這一過程由於學生已學過此課,猜想與假設幾乎是一樣的,缺乏了多樣性,效果與設想的有一定的差距。

三、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

學生提出了猜想與假設後,接着引導學生如何設計實驗方案來驗證猜想與假設,小組合作結合課本設計實驗方案。我巡迴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然後組織學生交流。學生積極參與、大膽發言、張揚了個性、掀火了和諧課堂的氣氛,拓展了思維的空間,漸進了各自的理解深度。然後根據學生交流情況取長補短、完善方案、進入下一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我重點在實驗的步驟一上指導學生“爲什麼要使槓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因爲這是實驗中的一個難點,也是一個考點。通過板書,畫圖分析,學生掌握的情況較好。

四、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

在這一環節中,我採用分兩步走,第一步教師指名同學上來完成,同時糾正和改進不好的做法,使學生少走彎路。第二步放手讓學生做。這樣既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的習慣,同時又培養了學生對科學探究的嚴謹態度。提高了學生的操作能力和收集數據的能力。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精神、關愛他人的精神,都得到不斷地鞏固與加強,無論是成功與快樂、還是失敗與煩惱,都有助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五、組織學生分析與論證。

在這一環節,我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討論交流,對已有的實驗數據結合前面的猜想與假設進行分析與論證,然後全班交流。最後得出統一的結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是起到一個引導者的作用,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了學生的積性。取得較好的效果。

六、評估與交流

在這一過程主要引導學生對剛纔的實驗做得好的與不好的進行一個評價,並從中分析哪一部分沒有做到位,今後應如何去改進。同時談談是否有更好的實驗方法。

同時用彈簧測力計代替一邊的鉤碼,豎直向下拉和斜向下拉,比較兩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說說爲什麼示數不同。從而更好地理理解力臂概念。

在這一部分教學上評估部分做得不是很好,主要是學生講得少,不太到位,老師講得多,應多讓學生說說然後再來歸納。

縱觀我的整個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科學探究的過程。在教學法中,經過小組成員的精心的準備、仔細的觀察、科學認真的分析、再加上激烈而友好的爭論,使每個學生對自己的探究都有成就感。充分體現了探究課的精神。

當然教學過程是富有變化、動態生成的過程,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會產生許多的信息和創新的火花,做爲教師要機智的將有價值的信息和問題作爲教學的焦點來重新組織教學。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做出相應的變化,保護創新火花,激發奇思妙想。實現教學的有效性,使物理課堂充滿着生機與活力。教與學的過程也是我豐富自身知識、實現自我發展的過程,我會在此過程中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最終實現教學相長、生生奮發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