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懷念母親》教學反思範文

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

課文《懷念母親》教學反思範文

在教學本課之前,我讓學生蒐集季羨林先生寫的謳歌母親爲主題的文章,以及他在德國留學期間的一些資料,爲學習課文、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打基礎。接着,在導入新課時,我讓學生聯繫以前學過的課文《小苗和大樹的對話》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結合課前瞭解到的有關材料,交流各自對作者及文章背景的瞭解;從各自對母親的感情入手,獲得對文章主題的粗淺把握。由於文章情感豐富,對母親的懷念之情貫穿全文,所以,我積極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具體感悟,感受作者對兩位母親的深厚情感,並以此爲主線,引導學生畫找相關句子,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加深理解,感受作者對母親,尤其是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情感。首先是對親生母親的感情,我讓學生重點研讀文章第2自然段。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聯繫上下文,讓學生感受從六歲離開母親到母親去世,作者有十多年時間不在母親身邊,雖然中間有短暫迴歸,但畢竟時間短暫,沒有與母親促膝長談的機會,如今母親逝世,即使想報答養育之恩,也永無機會,因此心中覺得傷心難過:我的願望沒能實現。作者曾經暗下決心,一旦大學畢業,找到工作,就立即迎養母親,以彌補長久離開母親的遺憾。然而沒等作者大學畢業,母親就離開了人世,作者的願望永遠無法實現了。

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作者覺得,隨着母親的死,生活變得毫無意義,一切都變得空虛和寂寞了,腦子裏一片空白,不知道該做什麼,只有遺憾和悔恨一直充滿心頭。我盡力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因爲無法盡孝而心存自責、愧疚之情。接着轉入對祖國母親的懷念。這部分有學生比較難理解的語句,如,爲什麼作者在想到故鄉、老朋友時,心中感到淒涼,卻又是甜蜜的?他想到了什麼?作者回憶房東太太的`時候,爲什麼會產生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念頭?作者到底在尋一個什麼夢?爲什麼作者又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我引導學生通過反覆朗讀並結合相關資料去理解、感悟句子。還有些句子,如,我不開燈,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漸漸織上天空,織上對面的屋頂。一切都沉在朦朧的薄暗中。此時,我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去感受作者的內心體驗;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裏,幻出母親的面影。我積極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感受在作者記憶深處的母親的身影,從而體會人物情感。

上完這節課,我發現季老經歷的時代和背景與學生生活的年代與背景相差甚遠,孩子們都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受着父母們的百般寵愛,享受着優越的生活條件,要他們感同身受地體會、理解作者當時的時代背景及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確實有一定的困難,學生們根本體會不到箇中的艱辛、痛苦與無助,因此,上類似的課文時,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讓他們激情洋溢地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細細體會、感同身受與作者產生共鳴纔是最值得我去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