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母親》的課程教學反思

今天,教學《懷念母親》一課。這是一篇抒情性非常強的散文,沒有具體的事件。有的只是對情感濃墨重彩的抒寫,學生學習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懷念母親》的課程教學反思

對於這篇課文,我採用了充分放手,讓學生自由朗讀、自主體會、深入感受字裏行間所蘊含的作者對母親的深深情感的方法。先讓學生進入到文章的角色中進行自由地讀,然後從中選擇自己認爲最能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或者段落與大家交流,說出自己的理解與感悟。雖然學生大多都能夠找出蘊含深厚情感的句子,但對於它們的理解與感悟,卻還是很不到位的。不過,通過學生們的相互補充和自己必要的引導與講解,學生還是達到了預期的.學習效果。

在教學“然而這淒涼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這句話時,我故意向學生拋出了我的不解,讓學生來回答。沒想到竟真有學生答了出來:作者心中感到甜蜜,是因爲他懷念家鄉的親人時,彷彿他們就在自己的身邊。說得多好啊!

教師,只有敢於放手,學生纔會敢於丟掉手中的“柺棍”——教師的幫助,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才能夠充分地發揮出來,他們才能夠學出精彩!

最後,給學生留了一個問題:這篇課文,同我們以前所學的課文非常不一樣。雖然沒有一件具體的事情,卻把作者心中那濃濃的情意抒發得淋漓盡致。作者是採用了什麼樣的寫作方法人做到這一點的呢?希望學生們能夠給我一個更大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