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教學反思

《北京》這一課講完後,我感觸很多。雖然之前備了好幾天,教案改動了好幾次,自己也查閱和參考了一些資料,但是講完課聽了成老師的指導,我才知道自己的課存在的各種問題,作爲青年教師,只有多問,多學習,經常反觀自己的教學設計和課堂行爲,聽取老師們的建議,才能夠給孩子最輕鬆高效的語文課堂。

《北京》的教學反思

首先,語文課堂環節豐富卻不能做無用功。我通過查閱資料和自己的理解,在教學設計中加入了各種環節,比如寫字時,我跟孩子說,誰寫得好請給自己加一個小五星,這樣的自評環節其實對二年級的孩子是不恰當的,低年級的孩子還難以分辨出怎樣是像例字一樣好,而這一環節無非是自欺欺人,沒有將書寫認真、坐姿、執筆等基本要領落實。最後,我想加入一個口語表達和拓展環節,以“北京真美啊!我多麼想……”爲例說一說自己的想法。二年級的孩子能夠想到的句子還不多,僅限於去北京看看天安門,看看馬路這樣的例子,在引導時,應該在相應的維度中去進行思維發散,從課文文本或者從情感感悟的角度出發,來引導孩子發揮想象力,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如果課堂中一環一環的花樣多端,而學生能夠真正得到鍛鍊和收穫的太少,那麼這堂課就成了表演,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情感態度都沒有真正獲得有效的成果,語文課堂就會變成花架子。

其次,以讀促悟需要老師的合適引導。我們常說課堂中學生是主體,而老師是引導者,那麼引導得好,課堂就更充滿活力。在這節課中,我把課文第二段設置成重點朗讀的段落。但是在朗讀指導中,我沒有考慮到學情,二年級的孩子對一些詞的感受還是不充分的,這就需要在指導時給孩子更多直觀的感受。“美麗的城市”可以結合圖片或者描述來引導孩子感悟美麗,從而激發內心情感,體會朗讀。而“又莊嚴,又美麗”則完全可以參照文本解讀,成老師說從“中央”、“紅牆,黃瓦”這樣簡單的幾個字中,就能講明白外觀的美麗和政治地位的莊嚴,我聽後恍然大悟。在講課中,我常常忽視了文本的研讀而去做額外的拓展,詞義的理解固然重要,但更要考慮到孩子的'接受能力。

第三,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要貫穿始終。我知道以讀促悟,常常教孩子如何朗讀,體會感情,但我們班學習常規不如別的班,比如握筆姿勢,讀書習慣,這是低年級語文課上應該培養的。在本節課的板書中,我讓孩子來說哪些地方美,由於沒有說明白問題,學生回答得五

八門,有說“綠樹成蔭”的,有說“鮮花盛開”的,不但沒有理解好“地方”這個詞,也沒有按照順序來說。所以板書時我也沒有按照順序板書。但在中高年級的語文閱讀中,按順序概括段落是一項基本技能。所以在今後的語文課堂中,我也應該多注重語文基本技能的訓練。

這節課中存在的問題,細枝末節還有許多,這都是我需要不斷學習和改進之處,以後的語文課堂中,要多想,多問,多鑽研,還給孩子愉悅而高效的語文課。